李上雄要把卡车公开赛做成什么样?

2016-04-15 23:27
驾驶园 2016年2期
关键词:勒芒公开赛卡车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个远大的梦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通过不懈努力去完成一件‘世界级的事情。”这句很多人看作是口号式的话语,李上雄却在用实际行动将其践行。作为中国卡车公开赛的常务副主席,李上雄有一个美丽的中国梦,那就是要把中国卡车公开赛打造成全世界水平最高的卡车赛事。

2015年9月12日,上海天马国际赛车场。13辆重卡赛车在赛场上疯狂咆哮着驶向终点,期间发生的多起碰撞和意外让现场观众大呼精彩,坐在观众席上的李上雄也热血沸腾,他激动地对坐在身边的记者说:“这就是我要的比赛!”这一刻,李上雄等待了13年。他用13年的时间编织了一个大大的梦想,如今,开启梦想之门的钥匙就在不远处,从未如此近距离接近它的李上雄自然难掩兴奋之情。

2003年,一直想为卡车行业做点事情的李上雄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组织一场卡车驾驶员的驾驶技巧比赛?中国卡赛梦就此播种。除了当时五六个人的组织团队成员外,恐怕没有人能回忆起卡车大赛起步的那份艰辛和懵懂。

冰心曾说,成功之花,人们是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时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注满了牺牲的血雨。当年,中国遭遇非典危机,在这一年启动的首届卡车大赛的第一站设在深圳,当时赛场上的氛围可想而知。据李上雄介绍,因为非典突出其来,之前并没有应对预案,比赛马上开始的时候突然被叫停,甚至有闹事者抗议众人在封闭场地内进行比赛,后来在当地警方的协调下比赛才如期举行。“类似于此的情况时有发生,每次我们都是用智慧和诚恳将其一一化解,不畏困难,这是卡赛已步入第14个年头、其间从未间断过的根本原因所在。”李上雄回忆起卡赛故事仍历历在目。

在李上雄看来,举办了6年的第一阶段的卡车大赛只是初级阶段的驾驶员技巧赛,还称不上是真正的卡车赛事,直到2009年,这项赛事转型为场地越野赛,中国卡车大赛才正式进入能称为卡车赛事的2.0时代。如果说卡赛1.0时代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让李上雄收获了信心,那么2.0时代各地政府对这项赛事的认可则让他坚定了把赛事做大做好的决心。那一年,全国超级卡车越野赛龙泉驿站,卡赛首次被当地政府资助,李上雄将其看作是卡赛影响力大增的转折点。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在卡赛的前两个阶段里,李上雄并没有沉浸在暂时的成功里不思进取,越来越火爆的赛场氛围和日增的关注度并未让其忘记初心——要把卡赛做成世界级的赛事,因此,在卡赛1.0的6年和2.0的6年里,他仍在为国际化的卡赛不断努力。12年时间里,他组织过中国卡车大赛赴欧考察团,在法国勒芒的观赛让其大开眼界,随后,他又邀请欧洲卡赛赛手到中国进行“中欧对抗赛”,“请进来”的同时“走出去”,接着,卡赛组委会通过选拔组成一支赴欧梦之队,把国内一批优秀选手送至欧洲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其技能。

有了前期的基础铺垫,当卡车越野赛的形式越来越缺乏新意、卡赛必须向多品牌卡车竞技转型时,开始走国际化的中国卡车公开赛似乎来得水到渠成。李上雄认为,每场比赛都是一场表演,是一种娱乐化产品,卡赛的目的就是让观众热血沸腾,让卡车品牌增值,因此,它必须每年都要有创新,再者,卡赛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内外有更多的卡车品牌想参与进来,单品牌赛事已不符合形势所需,多品牌卡车在赛场上百花齐放才是大势所趋。实际上,卡赛转型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卡车公开赛的形式意味着国外的车队和卡车品牌也可以加入其中,如此一来,卡赛的国际化之路才能真正走上正轨。

2015年进入卡赛3.0时代的中国卡车公开赛于一片期待中在专业赛车场里释放出绚丽花火。这一年,8支车队、13辆卡车实现同场竞技,赛车从以往的时速不超过70公里一下提升至170公里,激烈程度及观赏性大增,多品牌竞速的比赛形式也吸引了玲珑轮胎、福田戴姆勒、柳汽、上依红、零公里润滑油等卡车及配套企业加入,而从效果看,这些敢于吃螃蟹的品牌也从中收获颇丰,比如福田戴姆勒借助夺冠推出了欧曼GTL超能版,受到卡车用户追捧。再比如柳汽乘龙H7在赛场上经受住考验,为其正式上市做了最好预热宣传。

另外,卡车公开赛组委会还邀请到欧洲冠军车队前来参赛,中国的卡车公开赛开始受到世界瞩目。在李上雄看来,欧洲的卡车大赛已基本定型,而且组委会因F1比赛太成功,对卡车大赛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人应接棒这项赛事,卡赛的未来在中国!”

首届卡车公开赛的成功让李上雄带领团队前行的步伐更加矫健。下一步,卡车公开赛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也许,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欧洲卡车大赛的今天就是中国卡车公开赛的明天,最起码,已成熟的欧洲卡车大赛有许多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据李上雄介绍,他带领的考察团观摩完欧洲的卡车大赛后,确实看到了差距。“欧洲卡车大赛法国勒芒站的观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高水平的卡车赛事,从他们对赛事的组织、赛车的改装到后勤服务保障,都非常正规且井井有条。而且,欧洲卡车大赛的观众数量庞大,最重要的一场比赛观众人数达到了15万人,而在国内,一场比赛的观众不过5000人,这种差距是惊人的,但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卡车市场,有全球最多的卡车司机群体,这是最宝贵的资源。”李上雄总是如此,其他人看到的是绝望,而他看到的却是希望。

据李上雄回忆,当时考察勒芒站比赛时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桥段。考察团到达勒芒后,李上雄发现勒芒是个非常小的城市,人口只有20多万,而他听说一场比赛的观众都在10万人以上,数量庞大的观赛者从四面八方而来,他们住在哪?第二天一早,考察团从所住的酒店前往赛场的路上,一直在纳闷的李上雄这才惊奇地发现公路两旁绵延数公里停放着一辆辆房车,原来,一大批观赛者都是开着房车来的!这些人晚上吃烧烤、喝啤酒、住房车,白天去看比赛、逛赛车用品展览和卡车展,俨然一场盛大的狂欢party。

更有意思的是,每次比赛期间,都有来自各地的卡车爱好者相聚于此,经常能遇到动辄500辆以上规模的卡车巡游俱乐部,他们把卡车彩绘成一件件艺术品,车辆的内饰都被做成软包装,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这一经历让李上雄看到了中国卡车公开赛的努力方向。“以后的卡赛会逐步变成卡车文化嘉年华,比赛、车展、卡车文化节、卡车巡游、漂移表演赛等等,它会变成一项很有商业价值的赛事。”李上雄说。

欧洲卡赛的模式给予李上雄灵感,然而,只靠模仿而没有创新的赛事同样走不远,因此,在吸取国外卡赛精华的同时,李上雄也不忘寻求更大突破。2016年,卡车公开赛组委会计划举办一场卡车运动文化论坛,请世界各地的卡车赛事组织者、参与者前来论道,相互学习赛事组织、服务保障、赛车改装及商业运营模式,这将是史无前例的卡车盛会。李上雄的初衷是——论坛的举办或许能让全世界的卡赛组织者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前景,当前,全世界还没有一项世界级的卡车赛事,中国人愿意一试。如果通过论坛能就此达成一致,卡赛的世界梦也将有机会实现。

李上雄欣赏赛场上赛手间的竞争,他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赛手,首先要先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不管眼前的对手有多强都要有勇气去挑战,只有敢于尝试才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其实,他本身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勇于挑战的人?正所谓英雄相惜,心怀梦想的李上雄立志于做出一项世界级的卡车赛事,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不惧任何困难,坚忍不拔、勇往直前,正如他所说“每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小梦构成了巨大的中国梦。”

兰斯顿?休斯说:“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伤的小鸟,无法飞翔。”李上雄紧抓梦想的手从未松开过,2016年,卡车公开赛再启程,每个卡赛的参与者都乐见其成。

猜你喜欢
勒芒公开赛卡车
After 24h:除了耐力之外,适当的放松亦很重要
勒芒24小时最酣畅也最磨人
忙碌的卡车
亚洲勒芒10月重返珠海
经典勒芒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