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问题

2016-04-16 20: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居垃圾人类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 四川 610000)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问题

向弘毅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四川610000)

本课题以当前新农村建设形势为切入点,通过对新农村的环境形势、新农村的文化发展,从人居环境的角度下阐述新农村建设的要点,综合体现新农村的整体历史风貌特征、展现农村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基础上,探索研究农村的价值,使其符合人类生活发展的场所,探寻其与当前时代发展的契合之处。

人居环境;农村;农村建设

一、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1.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从本质上来说,人居环境建设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它的理想状态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的核心是人,人类社会只有在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才能得以生存,只有在和谐互动的人居环境中,人类社会才能适应生存,取得进步。

2.人居环境建设的原则

21世纪以来,日益困扰的人类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不断加剧了人类与自然间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在现在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1)生态方面。自然不属于人类,人类属于自然。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归根到底,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经济方面。当今,城乡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因此在浩大的建设活动中,要综合分析成本和效益,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同时要节约各种资源,减少浪费,以实现经济,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科技方面。科技技术带给人类的变化是一个质的转折点,我们需要从社会,文化和哲学等方面综合考虑技术的作用,妥善运用科技成果,人居环境也不例外。

二、新农村建设中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

1.生态方面

(1)生活垃圾。与城市相比,国家为农村提供的环保设施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的规划建设中甚至没有统一的下水道和垃圾处理等排污设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产生的垃圾的种类和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约1.1亿吨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中包括有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厨房垃圾、建筑垃圾、废旧电池等多种废弃物。显然,农村传统的自然分解能力已经无法解决这庞大的生活垃圾。因此,提高农村环保设施迫在眉睫。

(2)工业垃圾。乡镇企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实体。然而,乡镇企业多为水泥、造纸、印染、化工等对污染较重的领域普遍存在着布局不合、工艺技术含量低、粗放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占到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且污染物处理率远远低于工业污染物的平均处理率。

(3)农业生产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超过4000万吨,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量上限的2倍。在农药和化肥大量投入的条件下,其实际利用率却达不到40%,剩余的60%以上都挥发到环境中,不仅对土地、水、大气环境等造成严重污染,甚至还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2.经济方面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导致农村潜在的技术型和知识型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从业者呈现年龄结构老龄化、性别结构妇女化的特征,劳动力整体素质下滑,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3.文化方面

随着时间流逝拿有一手绝活,精通吹拉弹唱、能够熟练演艺传统文化的人慢慢年龄变大且数量不断减少。而且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多数青年少年都对城市充满向往,并向城市转移。因此最终产生了农村民间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4.生活方面

(1)交通问题。农村道路是连接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场的重要纽带,它能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缓解农村贫困;它能加强人员流动,促进农村信息交流。但在社会调查中发现很多村庄的道路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道路建设标准和质量水平较低,承载能力有限,新路建成三四年后路面就遭受严重破损,甚至一些偏远的村庄还没有水泥道路。

(2)安全问题。当前,在农村留守的多以老人、妇女和孩童为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的自防自卫能力,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村防范能力弱的情形为非作歹。再加上农村的防盗措施略显不足,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农村治安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三、新农村背景下人居环境建设的方针

1.转变观念,加强新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

政府应转变发展观念,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农村经济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构建多元化的政府考评机制,推进农村经济和农村人居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

2.加强农民的主体意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民必须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改变长期以来对人居环境的不理解,不作为,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农民群众逐渐改变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改善人居环境的能力。

3.打破传统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在此结构体制下,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和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善的制度因素。

四、结语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问题。人居环境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居住。人居环境科学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人居环境中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但从人居环境这学科而言,我们需要与更多的相关科学技术所联系,从更加宏观、微观等不同层次进行研究。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大转型”的时代,无数的问题摆在眼前,但也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契机。在现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问题,进一步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一同创建美好和谐的未来。

[1]吴良镛.吴良镛选集——中国城乡发展模式的思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2]范和生,李三辉.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安全[J].长白学刊,2014(3):107-112.

[3]崔伊飞.基于生态化视角下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初探[J].华章,2011(15).

[4]李书舒,陈锐.农村环境治理关键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12(6):39.

[5]刘兆征.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3):70-74.

[6]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向弘毅(1993-),女,汉,重庆市万州区人,硕士,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方向。

猜你喜欢
人居垃圾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垃圾去哪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人类第一杀手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倒垃圾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