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创教育对企业家精神培育现状及问题

2016-04-16 20: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双创企业家培育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高校双创教育对企业家精神培育现状及问题

王彤彤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呼唤企业家精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本文对企业家精神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梳理,并通过对当下高校双创教育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进行分析,找出其在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家精神培育;高校双创教育;现状及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由此开始闯入人们的视线,并高频次的出现。“创新”和“创业”教育原本就是高校培养人才工作的重点之一,李克强总理“双创”口号的提出更是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一、企业家精神的概念及内涵

梳理中外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文献可知,企业家精神至少包括以下要素:

1.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新新破坏”的创新者观点,是最被学界和企业界认同的,显示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创新精神的消亡是企业家和企业生命完结的最大隐患,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等。

2.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坎迪隆和奈特两位经济学家,将企业家精神与风险或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许多时候是非生即死的,要么成要么败,其风险只能对冲不能交易,企业家没有别的出路。

3.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艾伯特·赫希曼曾说过:企业家的重大决策实行的是集体而非个体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但他们实际上是十分擅长合作的,并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被贯穿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身上。

4.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马克思·韦伯其巨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的事业,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但与此同时,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它表述了这类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前进的不竭动力。

5.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彼得·圣吉在其名著《第五项修炼》写到:“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学习与智商相辅相成,以系统思考的角度来看,从企业家到整个企业必须是持续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终生学习。近些年来“学习型组织”这一理念被不断提及和越来越重视,也是学习重要性的体现。

6.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英特尔总裁葛洛夫有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意味着在遵循摩尔定律的信息时代,只有坚持不懈持续不断地创新,以夸父追日般的执著,咬定青山不放松,才可能稳操胜券。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资本家可以用脚投票,变卖股票退出企业,劳动者亦可以退出企业,然而企业家却是唯一不能退出企业的人。

7.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企业家在修炼领导艺术的所有原则中,诚信是绝对不能摒弃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显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8.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精神的必然要求;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中国转轨时期的企业家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创业的进取心;诚信立业的价值观;造福社会的责任感。自主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双创教育在企业家精神培育上的体现则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恰当,企业家精神培育未被足够重视

首先,在双创教育存在受众过窄的问题。该种模式忽视了大部分同学的创业素质培养,仅把创业教育当成部分学生的兴趣选择,将创业教育从高等教育中割裂出来,将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剖离,不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其次,全社会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多局限和误区。有的人将创业教育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开展社会实践、企业实习;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的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创业教育是一门单纯的实践学科,不需要系统理论的支撑。二是将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提出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无法落地实施。

2.课程体系不完善,缺少企业家精神和意志品质方面的训练

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体系不完善,大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主要集中在创业理论、创业过程等的学习,缺少对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勇于拼搏和进取等意志品质方面的学习和训练。第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我国高校现在的双创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授课的形式,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方法较单一枯燥,缺少案例教学和实战教学,缺少实践机会,学生无法很好的将理论知识实践锻炼。

3.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不丰富,无法形成企业家精神的良好培育环境

首先是创业比赛等活动只重比赛本身忽视赛后创业项目的落地与发展。每年比赛中都会涌现出很多获奖的创业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大多止步于创业计划书,缺少比赛后项目培育孵化的引导与支持。其次是创业比赛参与积极性学科差异性大。各类创业比赛中商科同学参与积极性较显著高于请他专业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非商科类学生受限于缺乏创业知识和商业运作等相关知识的训练,创业意识相对薄弱。再次校园创业社团人群覆盖小,影响力普遍不足。高校中的创业社团多为已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参加,覆盖面较小,同时无法组织较有质量的活动。这些情况都反映出高校创业氛围和企业家精神培育的氛围的缺失。

4.缺乏校内外良性互动,创业教育多停留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深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以学校对创业理论课程的教授,整合高校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帮助为主。但是成熟经济体创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卓有成效的双创教育,真正能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培养出企业家的创业教育,它需要整合政府、媒体、企业、高校等多方资源。政府需要从政策层面高度重视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给予各类的政策支持。媒体需要加强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宣传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创业,鼓励创新,尊重创业者,对失败宽容的创业文化。

5.“双创”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我国创业教育目前人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专职老师短缺,多为其他注入行政人员等兼任。同时,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少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教师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创业知识体系,也只是进行单纯的理论讲授,他们多数没有企业工作及创业实践的经历,没有办法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指导。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主要集中在本校中青年教师,缺少与企业界的深度合作和良性互动,虽然一些学校也有邀请企业人士担任兼职导师,但主要是通过举办讲座、比赛评委等浅尝辄止的形式来参与到校内活动中,没有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群体之中对其进行指导,缺少长期性的企业兼职导师管理体系。

[1]陈忠卫,张玉利.企业家精神理论发展脉络分析[J].中外企业家,2007(10):21-25.

[2]肖建忠,唐艳艳.中外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

王彤彤(1986-),男,汉族,山西省晋城市人,硕士,山西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双创企业家培育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双新双创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