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为官“两不欺”

2016-04-16 21:24琚有义
奋斗 2016年11期
关键词:爱民百姓信念

琚有义

以诚为官“两不欺”

琚有义

诚,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为官从政者的必备条件。作为党员干部,更要自觉在诚字上下功夫,坚持做到诚而有信,不自欺,不欺人。

不自欺方能长本事。当前,有的党员干部觉得自己很聪明,没有人骗得了自己,飘飘然,可是,对于基层群众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这种现象,就是自欺的表现。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自欺的危害极大。它会使党员干部听不到或者不愿听基层的声音,久而久之,就有可能掌握不到基层一线的真实情况,在做决策、议大事等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失真”问题。党员干部中存在自欺现象,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群众观念淡薄。有的官僚习气浓厚,整天泡在文山会海里,不愿深入一线搞调查研究,过分相信由别人搜集整理的“第二手资料”,时间一长,就渐渐地听不到基层声音了;有的怕苦怕累,害怕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不愿与群众一起坐下来聊家常、谈生产、谋发展,群众自然也不愿把“心窝子”话讲给这样的干部听。党员干部要想克服自欺的毛病,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向群众学习,开展调查研究,亲自获取“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被虚假材料所欺骗,不被各种假象所迷惑,在工作中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目光,落实工作才会真正有实效。

不欺人方能得民心。为官从政者,最深厚的基础是百姓,决不允许欺负、欺骗、忽悠百姓!对党员干部来讲,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只有老老实实为百姓服务的义务,绝没有高高在上、漠视百姓、欺负群众的权利。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有胸怀群众、心忧天下的强烈意识。爱民者,民爱之,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典型,为什么被人民群众牢记心上,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颗怜民爱民之心。各级党员干部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和信念,真正安下心来,甩开膀子,真干实干,带领群众勇往直前,开创幸福和谐的康庄大道。只有如此,才能对得起百姓,也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做到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人民群众的福祉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唯有如此,工作才会有最大的力量源泉,才能真正干成事。

对人以诚,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事无不成。

本栏责任编辑/刘桂华liuguihua@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爱民百姓信念
李爱民美术作品
为了信念
触摸俄罗斯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发光的信念
信念
百姓看家“风”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