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探索

2016-04-16 22:24苏和堂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技能型职业院校内涵

苏和堂



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探索

苏和堂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实训中心,安徽 滁州 239000)

安徽高职院校从量的发展到质的的内涵建设发展转变,随着各高职院校实训硬件条件的日趋完善,现在提高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首要课题。针对高职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院大胆探索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安徽省人民政府依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2010-2020年)》及安徽省《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制定了《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通过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等立项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这样引领安徽地方高校分类发展,科学构建安徽地方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我院成为安徽省首批获得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项目立项的16所高职院校之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中要求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质量,加强校、行、企合作,努力建立“厂中校”和“校中厂”,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要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大胆引入社会资源,共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能力建设的核心之一,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因此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要发挥引领作用,我们要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师生开展实训教学训练的场所,实训基地必须具有实训教学的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要素,实训基地必须有技术、人员及相关设备作为支持。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师生开展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及新技术应用推广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的最大特征[2],也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需要,

实训基地可以是高职院校自己单独建设,也可以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联合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一定要立足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不断满足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和完善的辐射作用,带动其它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推进安徽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提高安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实训基地的建设一定要以职业技能训练为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要满足一定时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质量的要求,必须让学生把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理解并且加以应用。因此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坚持实用性、仿真性、开放性、 超前性、重点性、多功能性的原则[3],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应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调整学院的专业,同时要不断加强与专业相应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地方高技能人才服务。

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利用率较低

安徽省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设置专门实践教学管理的组织机构,虽然从教学计划上实践教学占一半课时,往往实践教学管理大多数在教务处,实训设备管理在实验实训中心,教学系部进行具体管理,这样导致学院各部门对实训基地建设职责不明,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因此很难满足地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及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基本要求。很多学校的学生对实训目的和任务认识模糊,同时国家高职院校没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校内实训基地管理仍采取分散管理的体制,实训基地开设实践教学内容与市场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不到应有的专业技能。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只是以前中等专业学校的理论知识的实验而不是学生的实训。由于实训基地的管理交叉导致学生使用的实训设备完好率不高,高职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专业技能训练。出现这种情况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高职学生没有得到较好的培训,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与岗位实际需要存在一定距离有很大的关系。

(二)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特别需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高职学生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必须掌握本专业的应有的职业技能,这是高等职业教育首要任务。高职院校为完成这一教育教学任务需加强校、行、企的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学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的紧密配合,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他们把教学管理和实训管理非常紧密结合在一起。职业院校学生到校外企业的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直接投入企业生产岗位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可以获得与本专业职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目前安徽省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与职业院校合作职业教育意识,很多企业急功近利,忽视对职业教育的合作,没有意识到企业发展的未来有生力量的培养,大部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只是局限于提供实习基地,必要时提供一些技术资料和部分设备。很多企业员工不足去到职业院校招聘人才,当招聘的学生不能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又埋怨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培养,企业很少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主要有职业院校承担。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眼前利益考虑,往往把培养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一种负担,导致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培养学生技能积极性不高,使得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

(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师职业能力薄弱

安徽省的高职院校大都是由原来职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行业或系统举办的干校或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组建而成的。我省至今没有一所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的技术师范院校,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先天性不足。现在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从普通高校而来,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践能力严重不足。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良好专业理论素质,同时还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只有专业教师熟练掌握了专业操作技能,才能教会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要求是会讲又会做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中采取理实一体边学边做,反复实训掌握专业技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所需要的合格技能型人才。

(四)实践教学的内容滞后于企业新技术的发展

高职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及时向学生传授本专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等四新知识,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老师紧跟专业技术的发展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同时学校实训设备及教学内容也要及时更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用先进的教学内容培养现在的学生为将来的企业服务。但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训内容大多落后于企业技术发展,同时理论教材内容也比较落后,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实训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培养不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国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在高职教育的实训教材开发上严重滞后,高职院校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内容更新显得十分迫切。这也是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

三、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不是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硬件建设而是通过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制度创新,提升实训基地“软实力”,这样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质量和效益。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坚持以效益、特色、文化、质量为发展方向,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被立项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院立足滁州,服务安徽,面向“长三角”,坚持地方性、技能型、合作式发展路径,以内涵求发展、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这些年来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努力实现学院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尤其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上进行了很多改革和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大大提高了学院实践教学的质量。

(一)理顺实训基地管理架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根本就是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问题,针对以前学院实训基地的管理架构,积极借鉴我院与德资合作办学的经验,学院不断深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改革,校内实训基地打破以系部为单位建设和管理实验实训室的老模式,建设以专业群为基础建设和管理实训基地,积极调整合并整合以前的实验实训室,努力实现“专管共用,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实训设备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实现功能强大专业实训中心化管理体制,学院根据专业群发展的需要进行整合,在全院建立九大专业实训中心,这些专业实训中心主要的职责是维护保养好实训设备,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为“双师型”教师上好实训课提高设备及耗材保证,同时还收集学生实训资料,及时为各教学系部提供实训教学资料;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学院大胆探索,先后成立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滁州职业教育集团,根据学院专业群的发展需要相应成立各专门的专业委员会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互补充,均衡发展,不断为高等职业教学质量提供服务。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管理主要包括实训设备管理、实习实训耗材的管理、实训教师及设备管理员的管理、实训教学的管理等方面。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基地高效有序运行的基础。我们在进行组织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建设,使得校内校外实训安全教育制度化,教师和学生参加实训严格遵循实训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实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有利于提高实训设备完好率及使用率,大大降低实训消耗,确保校内外实训基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二)协同创新校企合作积极营造实训基地的职业氛围。

学院根据麦可思评估报告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反映,学院教学中注重技术、技能方面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教育。针对这一情况,学院利用滁州职业教育集团及校企合作委员会这两个平台,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大胆创新,坚持“厂中校、校中厂”的建设思路,在教学中实现专业理论课教师深入校外实训基地的工厂现场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做中懂得为什么这么做;另外积极与企业联系让企业到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努力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相一致的“职业环境”,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技术、管理及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安全等方面仿真职场环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质量和安全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在实际生产一线中也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内实训基地严格按照生产企业标准建设,实训车间作业区域划分明确标识警示,实训的学生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实习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职业化的要求,要求学生实训工具的摆放整齐,工作台面保持清洁,实训操作正确规范,实训过程中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考核学生的工作效率,校内校外实习要求学生实训操作结束后维护保养设备、清洁卫生,这样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三)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既要懂专业技术知识,又要能够指导学生实训操作。因此我们需要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既有理论教学经验又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各高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参与科研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系列职称证书,同时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或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高等职业教育需这就一支懂理论又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学院的专业课教师要求每年下企业锻炼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充分利用学校的两个假期时间让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另一方面从企业聘用工程师、高级技师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到学校担任教师,他们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学校的实训指导教师。

(四)紧跟科技进步,及时更新实训内容,不断开发实训教材。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涌现,高职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技术进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的高职院校需紧跟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与科学技术进步相协调。现在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实训教材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基地设备脱节,高职专业教材更新与科技发展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实训设备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加强高职院校实训教材建设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重要一项工作。我院大胆进行实训教材建设的改革,实训教材编写一定要建立在本学院实训基地硬件条件基础上,针对学院实训基地的设备开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实训项目。

我们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大胆探索,学院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学生实训、师资培训的基地,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校内有些实训基地已经成为承接企业加工定单产品的车间。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已经成为地方高技能型大学建设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出发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内容与方法丰富,因此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严莹,俞金元.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5.

[2]杨泽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思考[J].教 育与职业,2006(30):168.

[3]柳峰,徐冬梅,刘琼琼等.江苏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发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6):115.

Exploration o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in Local Skilled High- level University

Su Hetang

(Training center of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hui Chuzhou 239000)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Anhui have developed from quantitative development to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hardware conditions of practica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oming more perfect, it has become the main task of constructing local skilled high-level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our college are boldly exploring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mode, which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can promote cultivation of more qualified high skilled talents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ining bas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G717

A

1672-4437(2016)04-0023-04

2016-09-12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2015SXZX037)。

苏和堂(1966-),男,安徽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猜你喜欢
技能型职业院校内涵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