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专业新生教育管理中实施“导生制”的几点思考

2016-04-16 22:24陈若溪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导生制新生辅导员

陈若溪



外语专业新生教育管理中实施“导生制”的几点思考

陈若溪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实施导生制度是近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选拔高年级部分优秀学生作为导生,引导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本文分析了“导生制”工作模式在外语专业新生教育管理中的独特优势。结合导生工作经验,对实施“导生制”提出了几点思考,导生要明确主要工作内容、处理好几种关系,学校要强化导生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导生制”工作模式充分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导生制;学生管理;新生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招生规模迅速膨胀,学生工作队伍师资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借鉴其他高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安徽大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始引入“导生制”教育管理模式,即从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导生,协助大学班级辅导员或班主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熟悉大学生活和学习的教育,以便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笔者作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导生,指导所带班级立规建制,积极帮助新生解答疑难、适应大学生活,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导生制模式在外语专业新生教育管理中的独特优势

高校学生管理中,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施不同的工作举措。较之其他专业,外语专业女生偏多,智商、情商发展不平衡,个性张扬,集体观念淡漠等问题普遍存在,加之国外媒体、社交网络、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得外语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增大。外语学院大力推行“导生制”教育管理模式,选派优秀高年级学生担任导生,由导生作为新生的引导人,引导新生尽快进入角色,使新生工作更加深入细致、扎实有效,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1.有利于扎实有效推进新生教育管理工作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导生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管理的一支队伍,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没有教师的身份与威严,与新生学习、交流无障碍,可以深入细致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动态。导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经验,有针对性地组织一对一的大学经验分享,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拓展到学生内心世界,引导使新生早日找准定位,在大学适应期少走弯路。

2.有利于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刚入校的新生对辅导员难免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不愿意和辅导员敞开心扉交流问题,阻碍了辅导员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导生与新生专业相同、年龄相仿,世界观、价值观比较一致,共同关注的问题相近,容易进行交流,更具有说服力,能够增加思想教育工作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化力。此外,为了更好地完成导生工作,在新生中树立模范带头作用,导生自我要求会更高,力争在各方面成为新生的榜样和表率,导生会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导生在角色转换中,与普通学生教学相长,改变了传统思想教育中被动、灌输式的弊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体验。

3.有利于塑造良好学风氛围

刚刚告别高中校园的新生,对大学的学习方法及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比较陌生,导生通过学习方法交流、专业知识经验分享等交流活动,帮助新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快融入大学学习、生活,有助于塑造良好学风氛围。此外,导生通过“以老带新”“一对一”帮扶等措施,积极介入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活动,协助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与任务及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激发新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4.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导生制”工作模式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导生站在管理者的高度,理解并拥护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对新生的成长和班级发展的实际工作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指导制定班级建设中的各项措施。在此过程中导生提高了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增强了统筹意识和全局观念,他们既帮助了新生,也锻炼了自己。

二、导生要明确主要工作内容

导生主要作为引导者,要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详细了解,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与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一起,共同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1.指导班级管理

导生要尽快熟悉所带班级新生的相关资料,包括性格、特长爱好等。协助班主任做好班委、团支部的组建及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指导班干部开展班级活动。协助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指导新生确定班级、宿舍的装饰、标语及班级制度,让新生凝聚起来,生出集体荣誉感,自豪感。指导班级举办各项活动。经常到学生宿舍,和同学谈心,及时了解家境贫寒、家庭特殊、有生理缺陷的困难学生情况,并耐心帮助。

2.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

新生进入大学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难免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心理产生波动,乃至产生一种失落感。导生要结合自己大学生活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新生摆脱迷茫,有效地释放了压力,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同时,带领和鼓励新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使新生在文体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集体荣誉感。根据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能力要求,在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中,渗透政治素质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树立文化自信,克服西方文化和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

3.指导日常生活

刚入学的新生会面对很多生活上尚处理不好的细节问题,如与同寝室的同学如何友好相处等问题,导生要耐心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及时提醒新生注意安全、保暖等事宜,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对生病的新生能及时察觉、照顾或是护送至医院。

4.学习顾问工作

在学业上,导生帮助新生尽快地转换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如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的课程学分制,指导新生有针对性地选课,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鼓励和督促新生勤奋好学,促进所带班级形成优良的学风。同时,积极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交流方式,及“英语口语协会”等社团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资料,指导新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学平台等学习资源,为还处于迷茫期的同学答疑解惑,帮助其适应大学学习。

三、导生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1.要处理好双重身份

导生拥有学生和老师双重身份,在老师的眼里,导生是一名学生,在新生的眼里导生是一名教师。导生要以“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导生要增强责任心,成为新生学习的楷模和生活的引路人,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自己的大学生活人生定位。导生要以自身经历和经验,指导新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给大学生活赋予一个正确的新起点。另外,导生在指导新生工作、学习、生活时,既带动了新生的进步,也提高了自己,双方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2.要处理好与辅导员(班主任)的关系

辅导员(班主任)是导生工作良好的指导者,导生是其工作的辅助和补充。导生要与辅导员(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了解辅导员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安排,听取老师工作指导意见,及时传达到班级学生,并迅速做出工作安排,共同促进新生的培养和教育质量。导生作为学长,与新生有在天然的密切联系,学生对其信赖,能够比较迅速、准确地了解大学新生遇到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需求,及时将新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汇报。

3.要正确处理好工作及学业之间的关系

导生有着特殊的身份, 一方面是管理者, 行使辅导员的部分权力,另一方面他是学生, 和新生是平等的。导生之责重在引导,凡事不包办,在他们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以自己的经验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如果管理工作没有重点容易陷于繁忙的事务堆中,更不能因为工作而影响了学业。

四、学校要强化导生的培训、管理与考核

导生是做好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培养,为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要强化管理考核,确保导生尽职尽责。

1.对导生进行岗前系统培训和指导

导生大多是高年级本科生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认识和处理问题方式简单、说话随便、易于情绪化,学校不仅要通过专题讲座、小组交流讨论、素质拓展活动等形式,对导生进行校情校史、学分制、选课等方面的培训,还应定期召开导生工作经验交流会,学生工作处老师要及时指出导生工作中的不足,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水平,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导生之间要定期交流自己的工作体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完善导生的考核评价机制

导生工作量大,建立科学、合理的导生考核评价机制,对提高导生工作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制定完善的《导生工作手册》,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预期效果及考核评价指标,激发导生工作热情,提高导生的责任心,使导生能够脚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五、结语

“导生制”工作的本质是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导生引导新生在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成功融入大学生活,并在此过程中充分锻炼了自己,提高了综合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增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效果。此外,导生通过示范引领,提升了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水平。因此,“导生制”工作模式为现行高校传统管理制度的一个有益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1]张钊, 段成. 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5(2):60-63.

[2]万敏, 吴燕. 高校导生制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J]. 科技信息, 2010(18).

[3]张信, 吴遐, 张梦洁. 建立班级助理和度加强和改进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J]. 大家, 2010(14):80-81.

[4]张彦坤. 学生党员助理班主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选择[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4):133-136.

[5]王文业,郑康乐,张艳红.青海高校实行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低年级助理班主任工作的实证研究——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24(2):76-79.

[6]孟祥芬. 高校导生制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 2008(8):41-42.

[7]沈青林. 大学生导生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6):87-90.

[8]隗金成, 丛潜. 高校新生推行“导生制”的探索与实践[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4(5):148-149.

2016-08-16

陈若溪(1995-),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

G40-03

A

1672-4437(2016)04-0033-03

猜你喜欢
导生制新生辅导员
重获新生 庇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今天我当小老师”——基于导生制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简析在新课改环境下的汽修专业教学新尝试
大学新生导生制管理模式研究
浅谈选拔大学新生导生的途径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