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16-04-16 13:01薄冰
戏剧之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

薄冰

【摘 要】后工业时代大众传媒迅速崛起,媒介作为动画片的主要载体,通过电视、网络大量传播。动画片是儿童集“消遣,娱乐,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家长也把其视为安抚孩子的“工具”。从当今热映的动画片来看,动画内容缺乏教导孩子拥有“真”、“善”、“美”以及感恩、文明的心,取而代之的是“暴力行为”、“粗俗语言”以及过早的“成人化娱乐”方式。本文从媒介分析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动画暴力对儿童自身以及社会存在的潜在危险。

【关键词】媒介分析;暴力行为;粗俗语言;成人化娱乐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11-02

每个人的童年时期,动画片都会成为陪伴其时间最长的“玩伴”,不同时期的动画片有其不同的特征。中国早期动画片《宝莲灯》《大闹天空》,虽然与当今动画片相比,在影像上缺乏美感,在剧情上较为单调,影像中也含有暴力元素,但这种暴力讲求的是形式上的暴力,点到为止,并不会导致实际性的后果。纵观当今火热荧屏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小鸡不好惹》等动画片,它们的暴力是实际发生的事件,例如灰太狼烤羊事件、红太狼平底锅击头事件、熊大熊二恶搞光头强事件等,这些事件无不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行为,以“行为暴力”、“语言暴力”为代表,并且通过这些暴力行为导致了自身以及他人的伤害。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电视和网络媒介的普及,动画创作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但对于动画的受众群体——儿童来说,则是把双刃剑。

一、媒介:动画暴力镜头的传播者

暴力与色情一直是大众传媒研究的重点,但对于暴力的关注度远远低于色情。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于暴力的定义并不明确,另一方面是由于暴力被过度“包装”,打着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旗号,堂而皇之地进入儿童的世界。本文从媒介分析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暴力因子如何借助媒介的外衣在我国大行其道。

格伯纳认为“以公然的武力对他人或自身,或者违背他人的意愿,带来伤害或者死亡痛苦的强迫性行为”[1]。不可否认的是,“自人类诞生起,暴力元素就运用而生。”暴力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在动画片中通常采取符合人类普世价值观“正义暴力战胜非正义暴力”的方式,去表达和传递正义,表达人们心中所希望的愿望,甚至有时候人们为了赞扬正义获胜,采用“仰望和崇尚暴力”讲述及拍摄方式。《喜羊羊与灰太狼》讲述的是羊群为保护种族安危与灰太狼、红太狼作斗争的故事。在两种势力群体相互较量时,势必会借助暴力的元素,例如“火架烤羊”、“锅底爆头”等,这些暴力行为已成为此部动画片的标志性“暴力动作”。儿童在观看此动画片时,如若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影像中传达出的“暴力画面”很容易对其视觉和听觉造成冲击,很可能在相似的情景和场合中对其中的暴力行为进行无意识模仿。

立足于动画片受众主体这一特殊性,媒介应如何传达影像中的暴力行为,如何从暴力角度客观看待儿童世界,使媒介通过动画影像传递给儿童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真”、“善”、“美”以及爱、感恩、文明,而不是通过媒介进行粗制滥造、以经济利益为重的粗俗、暴力过度的动画片,更不能在媒介领域给暴力打开绿色通道。

二、格伯纳“涵化理论”与媒介的关系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平台,媒介通过影像、声音等多种方式加工、传达给观众一个极具相似的理念,这种理念的传达,通常需要辩证地看待。从李普曼“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2]的观点上来看,媒介作为大众传播介质,它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更偏向于脑海图景的部分,但受众通常会忽略现实本身的存在。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到当前动画片受众——儿童地位的特殊性,我们不得不对当前媒介如何传播动画片、传播怎样的动画内容,进行一个新的拷问。“格伯纳涵化理论”表明,媒介具有传递某种观念并且改变观念的力量。就动画片来说,儿童短时期观看暴力动画片,会激发起他们无限的好奇心和模仿欲,他们会在特定相似的情境中去无意模仿暴力行为;长期观看暴力动画片则会导致其暴力倾向,改变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有可能危害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从世界动画发展史来看,日本、美国应当属于动画创作较成熟的国家,在经济与文化的促使下,已形成独具风格的动画体系,在处理动画暴力方面,有其一整套完备的解决措施。例如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奖”的《超能陆战队》中,小宏为了向教授报仇,一时失去理智,但最终听从了朋友的劝阻,使用法律武器抓住了教授。而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中,小马哥为了替兄弟报仇,不顾及法律秩序与他人安危,按照自己的意愿公开使用暴力手段进行抗击,这种暴力行径的展现,无疑是对国家法治的蔑视。如果,当下的儿童受这种思维的熏陶,都将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把国家法治抛在脑后,那么社会将面临极其混乱的境遇。除此之外,观看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的两兄弟被玩伴模仿“绑架烤羊”的事件已经淡出了大众的视线,事件发生之后的反思还应该继续,受伤害的两兄弟的遭遇也应该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

三、从媒介的角度,弱化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关系到祖国未来发展的昌盛与否。“少年强,则国强”,为此,我们必须关注与其相关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消极因素。随着电视媒介与网络媒介的发展,一方面给动画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能的平台,动画市场也不乏出现鱼龙混杂、粗制滥造的动画,使得中国动画超越了日本,成为第一生产大国,但只是书“数”的突变而不是“质”的较量;另一方面,媒介种类的扩大以及动画产品的增多,儿童在接触动画的方式以及数量上都变得十分便利。如果媒介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儿童势必会将鱼龙混杂的动画内容,不加分辨的灌输到自己观念里,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根据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来看:“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3]首先,明确动画暴力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媒介议程设置理论,来弱化这一影响。例如,把含有大量暴力元素的动画片放在非黄金时段播放,避免儿童长时间,大量的接触到这种类型的动画片。

其次,媒介通过影像传达出来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让观众产生共鸣,并且潜移默化的改变原有观念。对于大众媒介上播出的动画片来说,并且立足于受众的特殊性,一方面媒介要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另一方面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样对于辨别是非能力薄弱的儿童来说,才能在动画片泛滥的时代不迷失自己。

四、结语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动画创作者,动画市场迷失了本着传承“真、善、美”的创作方式,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却忽略了对动画受众人群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不能说,动画暴力画面是导致大多数儿童产生暴力行为的唯一原因,但是暴力动画对儿童产生的暴力倾向有一定的影响。动画暴力造成的伤害是多方面的,而媒介作为重要的传播介质,有其自身属性的重要性。怎么样将我国动画市场发展现状和受众自身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是赋予媒介的新任务。

参考文献:

[1]方明豪.从媒介暴力看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J].当代电影,2011(10).

[2]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传媒与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
基于心理学视角谈学生暴力行为的积极预防
学生暴力成因分析
儿童暴力行为滋生的家庭因素及对策
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培智学生暴力行为及预防措施
名校大学生自杀及暴力行为成因与防范对策
不停歇的家庭三人舞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系统康复护理对65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
所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