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也要多些“精准性”

2016-04-17 00:43白杨林
奋斗 2016年4期
关键词:白杨林三下乡针对性

白杨林



“三下乡”也要多些“精准性”

白杨林

每年冬春之际,各地有关部门都会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要,组织多种形式的“三下乡”活动,把农村需要的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信息和服务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村,送给农民,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三下乡”活动时间短暂,仍有少数地方在组织过程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使活动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到实效。如何使“三下乡”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以为,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村基层组织,不妨在轰轰烈烈的“三下乡”活动开展之前先认真想一想,怎样才能增强“三下乡”活动的“精准性”。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下乡”是好事,但只有将“三下乡”下到群众心里,才算是真正把好事办好。怎样才能增强“三下乡”活动的“精准性”?首先要深化对“三下乡”活动地位作用、内涵任务、目标定位、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认识,摸清底子,分门别类,列出本地区、本单位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基层群众最需要从“三下乡”活动中获取什么,使“三下乡”活动能够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其次,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客观冷静地想一想通过“三下乡”可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究竟该投入、能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不是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以至于削弱“三下乡”的实效性;最后,还要把“三下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群众那里,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在研究筹备“三下乡”活动时,应进一步强化“补短板”意识,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在人财物和政策扶持上多向偏远落后地区倾斜,着力解决好文化科技卫生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相信,只要做好了“三下乡”前期的准备工作,不断增强“三下乡”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广大农民群众才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到实用的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才能达到指导农村生产生活,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作用。

猜你喜欢
白杨林三下乡针对性
翻飞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宛如白杨
白杨树病害的发生特点与无害化防治技术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