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客家文化资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闽西客家文化资源为例

2016-04-17 02:56钱从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

罗 芸 钱从明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利用客家文化资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闽西客家文化资源为例

罗芸钱从明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闽西客家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有契合之处,起到了激发闽西人的爱国热情、增强凝聚力、调节闽西人间的人际关系和激励闽西人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价值观教育应做到:建立德育基地以弘扬客家精神、挖掘客家文化资源并编写乡土教材、依托中小学以进行特色教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扩大客家文化资源影响力。

关键词: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提升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从基层入手。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闽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和长期任务,需要把具有闽西地方特色的客家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到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断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本文试就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其在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与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一)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含义

文化资源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要素或事物的总称。”[1]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特指作为遍布于闽西连城、长汀、上杭、武平、永定等革命老区的客家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而形成的文化积淀。

(二)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就内容而言,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爱国爱乡服务桑梓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闽西客家人也毫不例外。闽西客家人的爱国爱乡的情怀尤为浓烈,客家先祖切身体验了战争、民族纷争等灾难所带来的颠沛流离的痛苦,客家先祖深刻体会到故土家园的可贵,爱国爱乡也就自然成为闽西客家人教育后代的重要内容之一。闽西客家人重视修族谱,把修族谱当做是延续氏族的重要使命,也由此来寄托对家乡祖国的感情。在革命时期,大量的闽西客家先民迸发出极大的热情,投身救亡爱国运动,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和平时期,闽西客家人,积极投身于闽西建设,出钱出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闽西客家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忘记故土家园,不会忘记祖国。

2.乐于助人服务他人

闽西客家人性情直爽,乐于助人。闽西客家人特别注重宗族团结,宗族内部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群策群力,为实现宗族的共同目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奋斗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在闽西客家民系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强烈的宗族观念对闽西客家民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闽西客家人的思想观念随着转变,建立了现代化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从封闭到开放,宗族内部的这种乐于助人服务他人的思想观念向外延伸。宗族观念淡化,但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和观念被很好地保留下来。

3.英勇刚毅不怕牺牲

客家人在历史上屡受异族压迫,所以民族意识和反抗压迫的精神特别强烈。为了防止外患,客家人不仅尚文还尚武,各种武术馆、拳馆遍及各乡镇。“人死还有三点气”、“恶狗要揍,恶人要斗”等这些在闽西地区广为流传的俗语充分展示了闽西客家人保家卫国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闽西地区是中共较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中共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活的闽西客家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党的事业,许多闽西客家先烈失去了生命,客家人民失去了儿女。

4.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多次的辗转迁徙和颠沛流离的苦难,造就了闽西客家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为了在新环境下生存下来,站稳脚跟,闽西客家人必须克服对新环境的生疏,克服一切苦难,这也就使得闽西客家人世世代代保持着刻苦耐劳和勇敢拼搏的品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是闽西客家人重要的民性,是闽西客家人的自尊、骨气。族中老人常常讲述闽西客家先贤开辟山林为后世子孙创下基业的故事,这些故事寄寓着对闽西客家祖先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的颂扬与传播。闽西客家人的开拓之路除了辛勤耕种、读书入仕之外,还有漂洋过海,到海外打拼。不管是通过哪一种途径建功立业,闽西客家人都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闽西客家人一方面积极开源,同时又注重节流,做到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结合。

这些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对闽西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功不可没,这些资源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契合,理应成为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一部分。

二、客家文化资源在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的是人的思想工作,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象是深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潜移默化、深入持久影响下的闽西客家人。闽西客家文化资源是闽西客家人的主要精神依托,自然要成为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支持。服务于当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丰富多样,这些资源对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闽西客家人的爱国主义热情

历史上,闽西客家人爱国爱乡的精神十分突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闽西客家人幼儿时期起,就深受爱国爱乡服务桑梓精神潜移默化的感染,世代的闽西客家人身体力行,投身于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闽西客家人的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为表现中,都力行着爱国爱乡服务桑梓精神。而这种爱国爱乡服务桑梓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要求相符。爱国爱乡服务桑梓的精神使闽西客家人拥有更为稳定和健全的人格。

为了防止外患,闽西客家人不仅尚文还尚武,各种武术馆、拳馆遍及各乡镇。历史上闽西客家人曾多次表现出保家卫国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在闽西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革命实践,这片红土地上生活的闽西客家人民有比其他地区人民更为突出的英勇刚毅的精神。这种英勇刚毅的精神在和平时期似乎显得不是很重要,但实际上,正是由于这种英勇刚毅的精神,闽西地区极其重视国防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也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良好身体素质的塑造和培养。

发掘和利用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有利于激发当地村民的爱情热情、年轻一代对祖国荣誉和尊严强烈的自豪感、对祖国兴衰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进而激发闽西客家人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热忱。

(二)增强闽西客家人的凝聚力

闽西地区蕴藏的客家文化资源,不少体现了闽西客家人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些闽西客家文化资源自然能够增强闽西人的凝聚力。当地客家文化资源的凝聚作用表现在:首先,加强了爱国主义,使闽西人能在党的领导下,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间的利益关系,使闽西人能够发愤图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其次,加强集体主义,使在闽西这个大集体中的闽西人能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具有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相互尊重、团结互助、上下一致、群策群力,为实现集体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集体如果缺乏凝聚力,难免导致集体内部思想混乱,人心涣散,关系紧张,团体意识缺失,集体主义原则的破坏,自然也无法搞好学习、工作和生产。当地客家文化资源可以增加闽西人的凝聚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稳固的力量。

(三)调节闽西客家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在闽西村民间和谐关系的建构过程中,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阶段,闽西各地区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文化相对落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够完善,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个体之间利益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社会地位、实践经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这些差异则会反映到村村之间、村民之间的人际关系上来。为了更好地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需要发挥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作用,调节好闽西村民之间的人际关系。闽西客家文化资源中诸如助人为乐服务他人的精神,在进行闽西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利用于协调人际关系。这些资源本身可以成为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顺利发展扫清主客体之间的沟通障碍。

(四)激励闽西村民艰苦奋斗精神

闽西客家人世世代代保持着刻苦耐劳和勇敢拼搏的品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是闽西客家人重要的民性之一。族中老人常常讲述客家先贤开辟山林为后世子孙创下基业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不同的形式被保存下来,被颂扬和传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被深深刻入闽西客家人的思想观念中,成为闽西客家人的精神脊梁,让闽西客家人从幼儿时期起就明白内因的重要性,使闽西客家人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些文化资源对闽西客家人民具有激励作用,世代相传的这些艰苦奋斗的事例,有利于闽西人民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明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道理;有利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反对浪费;有利于激发闽西村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劳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编入儿歌、山歌,被载入书籍,被编入教材中,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闽西客家人眼前,这些资源服务于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达到闽西客家文化资源与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运用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加强闽西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日益与经济、政治相融合,日益显示出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当前,建设文化强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和目标之一,而对于闽西地区来说,当地独有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对闽西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闽西客家文化资源通过它自身对闽西地区人民的教育、陶冶、塑造来发挥它对闽西发展中各要素的影响力。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者需要因地制宜,发挥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作用,具体举措如下:

(一)建立德育基地以弘扬闽西客家文化精神

闽西地区是革命老区,在这片红土地上经历了中共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也孕育了许多革命烈士,谱写了曲曲感人至深的英勇事迹,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客家精神,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运用好革命时期保留下来的优秀革命传统、典型事迹和革命遗址等客家文化资源,以便于提高闽西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激发村民的爱国热忱。

要高效利用革命时期保存下来的这些闽西客家文化资源,首先可以在烈士林园、博物馆、革命斗争旧址等地点挂牌建立德育基地,开发当地可供利用的客家文化资源;其次是在所建立的德育基地上,以这些闽西客家文化资源为内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建立德育基地为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便利的场所,以闽西客家文化资源为内容,达到弘扬客家精神的效果。

(二)挖掘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并编写乡土教材

充分挖掘和开发当地可供利用的、便捷的、为大众所熟知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编入乡土教材,或进行学科渗透。包括爱国爱乡、乐于助人、英勇刚毅和艰苦奋斗在内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常常以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建筑遗址等形式表现出来,常常不易被人察觉,那么这些资源的开发自然也就不够充分和有效,所以需要教育者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挖掘有利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

隐藏在闽西地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建筑遗址背后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后,最有效,最有保障的利用形式,就是编入闽西地区的乡土教材。当前,闽西地区使用的乡土教材,内容单一且更新较慢,不能同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进程保持基本同步,所以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及时并不断发现被掩盖住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编入乡土教材,并及时将新挖掘的资源编入教材,特别要注意当地乡土教材的更新。

(三)依托中小学以进行特色教育

乡土教材编写的意义是为了使用这些教材开展特殊教育,提高闽西客家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乡土教材的使用范围要广,但又要做到有本有末,要以闽西中小学为中心,搞好特色教育,让闽西客家文化资源进入校园、进入课堂,特别是进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闽西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从当地的客家文化资源出发,从学生受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影响的思想实际出发,实施价值观教育。

只有以校园为中心,实现社会各界的互动,才能有效地实现可供闽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共享。但以校园为中心,实现各界互动来进一步实现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共享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政策性,又要注意策略性,既要符合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实际,又要符合闽西群众的实际。特别是要处理好经济利益关系,化解在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各组织之间存在的矛盾。既要把学校丰富的资源向社会开发,又要将社会各类客家文化资源向学校开放。各单位要经常向客家文化资源开发部门、单位,向各级各类学校等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提供方便,给予物质和精神支持。只有以校为中心,各界互动,才能有效推进闽西当地的特色教育。

(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扩大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影响力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的运用越来越广,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运用,是有效开展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做好闽西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闽西客家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作用,来扩大影响力,来更快地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如闽西客家文化资源中具有价值股教育作用的客家先贤的典例,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进行网上宣传、教育,同时在网络上提供多个交流的平台,供村民进行交流,发表看法,通过弘扬先进,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要加强创新,利用当前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有力条件,来扩大客家文化资源对闽西客家人的思维方式、实践方式的影响,让这些资源对客家人的影响更有力度。

四、结语

为了提升闽西基层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从闽西地区特有的客家文化资源出发,利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契合的资源进行价值观教育。要开发和利用好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提升闽西客家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效实现价值观教育的目标需要从建立德育基地、编写乡土教材、开展特色教育、利用科学技术等方面着手,才能为闽西人民群众提供有益的价值观引导,才能引导闽西广大人民群众走出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的死胡同。

参考文献:

[1]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季明.核心价值观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3]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张恩庭,刘善群.石壁与客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5]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中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6]陈清.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7]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8]谢晓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陈世松.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成都大学学报,2006(5).

[10]唐爱莲.客家文献的利用价值[J].社会科学,2010(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6)01-0011-04

收稿日期:2015 - 11 - 16

作者简介:罗芸(1990-),女,福建龙岩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闽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