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2016-04-18 08:09松龄
伊犁河 2016年2期
关键词:红柳白杨戈壁

松龄

建国初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队伍里有不少同志能填词作文,极具文采。一些领导同志更是既能统帅一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又能舞文弄墨,激情澎湃,妙手著锦绣文章。毛泽东同志当然是这方面的高手,他在国共谈判时期发表的那首《沁园春·雪》已成千古绝唱,诗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所表现出的领袖人物气吞山河的博大胸怀,惊天地、泣鬼神的宏大气魄,使整个山城重庆为之倾倒,不少国民党达官贵人,名流鸿儒也叹为观止,暗生钦佩之情,可谓一枝狼毫胜过千军万马,中央领导同志能吟诗作文的当然不止主席一人。如“董老善五律,剑英善七绝”等等,可以说举不胜举,他们能文能武,文武双全,一张一弛。可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种优良传统并没有得到更好的继承,更说不上发扬光大。“文革”时期,很多人甚至以大老粗为荣,不学无术,胸无点墨,讲话报告不是漏洞百出,就是粗话连篇,提笔作文更是抓耳挠腮,别字连连,不成体统。这当然为后人所不齿,所不屑。世事巨变,气象更新,新时期的领导不仅注重德才兼备,有些还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干部要提倡健康的生活情趣,穿梭于迎来送往,沉溺于灯红酒绿,觥筹交错,迷恋于莺歌燕舞,赌场麻坛,当然不能算“健康的生活情趣”。领导干部位高权重,责任重大,当然应该以国家大事为重,应该以社稷民意为重,应该以百姓疾苦为重。但为政之余,尚有余力,又能善于总结,勤于学习,心有所得,撰文立说,言为心声,即使一瓢一笊,一孔一得,亦不失清风政人之气,它产生的效应和影响,我们是万万不能低估的。

张明理先生也是一位省部级干部,位高但并不权重,文雅谦和,令人有亲近之感,他新近出版的诗集——《雪花集》读后令人耳目一新,诗集肯定是经年积累集腋成裘的。书名颇为新颖,装帧设计也颇为别致,大约有近二百首诗,主要以新诗为主,有零星几首旧体诗。看得出张先生是一个不愿落俗套之人,《雪花集》一反常规,无前序也无后记,寻不到半点作者的创作背景,心路历程,让巡踪觅迹、断章摘句,喜欢偷窥之人断了捷径。开门见山,开卷即诗,大有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亲口尝尝的意味。

但似乎也不全是,卷首的作者简介里也多少有些曝光,透露出一些信息,勾勒出作者大致的人生轨迹: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祖籍河南,成长于石河子农场,生命历程中有戈壁、芦苇、白杨、红柳记忆,有学生、农工、教师、工人的录影,深刻镌刻的是新疆自治区党委文稿中闪烁的字迹。可以看出张先生有军垦经历,军垦出身,亦文亦武,文武双全,这也奠定了这本诗集的底色。

在新疆,兵团意味着什么呢?一条遥远的边境线,一块开垦未久的土地,一个偏远的连队,一个精美的传说,一片疆域的半壁江山。是,也都不是。我发现,任何的一言以蔽之的作法都是愚蠢的,甚至是徒劳的,稍稍懂得一些新疆历史的人都会知道,生产建设兵团绝对是新疆开发建设史上辉煌的一页,其高瞻远瞩之英明,惊天动地之伟业,都给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贵财富,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无论我们怎样的追述言说,其实都是冰山一角,沧海一粟,鸿泥一爪,难以详尽。张先生显然是这支开垦大军的一员,有生活,有经历。茫茫的戈壁,摇曳的芦苇,高高的白杨,蓬勃的红柳都在他生命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本诗集如果命名为《戈壁集》、《芦苇集》、《白杨集》、《红柳集》似乎也可以,也很贴切,因为这些都是新疆司空见惯的景物,为什么单单就成了《雪花集》。雪花成了张先生的钟情之物,诗歌意象。掩卷之余,这也成了除了诗情、诗意之外,我感兴趣的一个追问。当我全部读完诗稿,细细思考之后,似乎有些明白了张先生的一些用意,一丝情感。这辽阔疆域中的戈壁、芦苇、白杨、红柳,哪一个不需要水的滋润,水的涵养呢。如果苍茫的戈壁昭示了新疆人海纳百川般辽阔的胸怀,芦苇、白杨、红柳寓示了新疆人坚毅的品质,而精灵般飘洒其间的雪花不就成了这种精神高地不可或缺的心灵景物吗?更何况借“雪”抒情,触“雪”生情,自古就在文人骚客的诗文中屡见不鲜。打量张先生的生命历程,除了戈壁、芦苇、白杨、红柳蕴育出的辽阔、坚毅品格之外,如果少了雪花滋养出的轻灵。飘逸的人文情怀,会不会显得有些单调和寂寞呢?

晶莹美丽、纯静圣洁的雪花代表了作者的一种审美情趣,一种人文情怀,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精神高地,其实,勿需赘言,作者本身在《雪花集》中做了更多的诠释。《雪花集》开篇见“雪”。第一首诗即为《雪花》,不妨摘录几句:一朵雪花/从天空飘落/那么轻盈/无声无影/覆盖大地/山峰河流……一朵雪花/在飞扬中/化景成/一个追求/一个寄托/一个世界/一个灵魂。他在第二首诗《足迹》中也写到雪:走在新雪的大地上/有一路的足迹/录记着艰辛/无奈/执著……生命的历程/闪亮着坦然/无怨/感恩/灵魂的密码/永远的远方……借物喻人,触景生情,咏雪也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坦诚、真挚的心灵和人生美好的情愫。我粗略统计了一下,《雪花集》单以雪为题的诗就有四首,除《雪花》外,还有《雪夜断想》、《雪夜》、《新雪》等。如果包括不以雪命题,却以雪为意象,类似《足迹》那样,以雪抒情的诗就多了。

雪,美丽短暂,稍纵即逝。雪,既轻灵又丰富。润物无声,殒身无迹。与命运多舛的人生何其相似,这也许是张先生爱雪诵雪的一个缘由吧,但愿不是妄加揣测。

《雪花集》当然是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既有《雪花》这类精美、隽永心绪朝霞般展露的抒情短笛,也有金戈铁马、一泻千里、激昂澎湃的宏大主题,展示了作者丰富宽广的内心世界和敏锐的政治视野,属于政治抒情诗的“大诗歌”范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者长期生活在新疆,新疆的山山水水,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他的生命历程之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戈壁红柳,塞外风雪,无不寄托着诗人的真挚情感。诗人当然是敏感的,是一支会唱歌的芦笛,《大潮激荡新疆》是作者写于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的一首政治抒情长诗。诗人目光高远,饱含激情用浓浓笔墨,直抒胸臆,以赤子之心深情地回顾和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新疆天山南北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描绘了新疆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诗人对新疆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用手中的笔鼓与呼。听听诗人的呼唤吧:在危机中蕴含的机遇/为新疆展现出/后来居上的/金色希望/生活之树常青/只要在开拓前进中希望/希望就会一如/早晨的太阳/跃上明天的地平线。表达了诗人热爱新疆,扎根新疆的坚定信心和美好心灵。读后令人情不自禁地点赞。

诗人深怀大爱,充满理想。对未来充满期待,对青年寄于厚爱,《致青年时代》也是一曲青年寄语:年轻的伙伴/当代的青年啊/继承下去吧/伟大的民族/优秀的遗产/担当起来吧/中华腾飞的/历史重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啊/一步高山/一层蓝天/守下去/继续守下去/我们青年伙伴的/《雷锋之歌》/唱起来/大声唱起来/我们当代青年的/《向困难进军》……节奏明快,铿锵有力,读后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充满鼓舞向上的正能量。《金铁和心灵奏鸣的进行曲》也是值得重视的一首长诗。一群青年工人跟着师傅学徒,在轰鸣的车床上学切削,下班后匆匆走进夜校,车间里偷偷窥探美丽的检验姑娘,星期天揣着刚发下的奖金,在一个叫鸿春园的饭店聚餐,这一幕幕熟悉而沸腾的生活,仿佛让我们重新回到一个激情的时代,一群人的画像,一段生活的剪影,因为时间的积淀,发酵,充满了芳香,令人回味无穷。我仿佛看见踏着早晨钟声上班的一群青工的队伍里,也有作者年轻时的身影。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在漫长无际的时光中,万事万物最终会显得黯淡无色,无声无息,唯其如此,稍纵即逝的岁月才会让人留恋忘返,无限追忆。岁月不会饶过每一个人,但也有人不会饶过岁月,记得作家周涛说过:“杰出的人会让时间怀孕”。只有那些深怀大爱,对世界充满温情,对生活充满挚爱和眷恋的人才能让时间怀孕,张先生的《雪花集》显然是在时光的飞逝中,在五味杂陈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深厚积淀和独特感悟孕育出一片真情,表达了对生活的大爱。或浅吟低唱,或雄健豪放,语言晓畅明白,真诚朴实,用一腔真情顽强地留住了一段岁月。也许在某些人眼里,他的表达方式还过于传统,还不够新颖时尚,但这又有什么呢,只要真情所在,言为心声,仍不失为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这也许就是《雪花集》带给我们的启示。

猜你喜欢
红柳白杨戈壁
戈壁里的水波
离太阳最近的树
废园
一个追拍马拉松的人(小小说)
白杨
戈壁深处“战味浓”
离太阳最近的树
离太阳最近的树
快乐劳动节
在戈壁上一个人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