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2016-04-19 00:11鲁粤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6年1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极光信息技术

鲁粤

1 网络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1.1 网络信息技术是先进的科学工具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对教学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一些中小学教学设施十分落后,教学信息闭塞,教学还处在“传经布道”的口口相授的传统模式上。学生对于自然学科领域的知识缺乏感性认识,仅凭想像也想不了多远。网络信息技术则能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其空间是超前的。宇宙万物都可在它的演示下,去领略、去发现,这是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是教学最直接的工具。

1.2 网络信息技术能使课程结构复合化、多样化

网络信息在实际运用中,尤其在自然学科领域,它能超越常规教学的局限性,能将抽象的原理方式、微观的化学反应现象具体化,并宏观地展现出来,使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能容易实现情境教学。如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加上声音、动画、影像,可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和各类信息,从而使课程结构多样化、信息化。

以生物这门学科为例。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高中段教师要“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阐述生物复杂的生活规律,化静为动,化远为近,把生物课上得生动活泼。”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交互性、能够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独特优势进行教学。生物教学中的传统媒体包括板书、挂图、实物标本等,这些常规媒体,虽直观、真实、使用方便,但它有局限性——是静态的。如果讲人体结构,可观摩传统的教具——人体模型,如果讲生命的形成或生命现象,那不是教师口口相授能说得明白的。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如果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处理这一生命现象,放大叶绿体基粒上发生的光反应,就能实现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同步输出,并利用动画来表现常规教具无法表现的生物的显微、立体结构和某些生理过程,显示动态立体和全方位的视频效果。在有限的时间使课堂结构复合化、多样化、信息化。

1.3 网络信息技术使课堂更具人性化

在信息化的时代,作为执教者不妨在跨学科实验方面来点大手笔,以人为本,在学科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上开辟新的教学天地,进行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洪湖市贺龙高中的青年教师沈修青老师,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课堂充满了活力。沈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极光》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极光原本是一种光学现象,学生读懂它有一定的难度。沈老师运用网络技术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神奇极光通过屏幕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那从天而降的美丽的极光惊叹不已,教师趁势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观后感,学生情不自禁读出:“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对此沈老师并没有停留在美好的形式上,用Flash技术将极光运动的原理形象直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的对极光形成的原因作科学的分析。执教者能较好地运用网络信息教学使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有机结合,使课堂充满人性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了学生的智慧。

2 网络信息技术更具创造性

2.1 利用网络环境,整合信息,让学生创造思维飞扬起来

目前各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很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网络技术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量大,展示方便。教师可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检索相关信息,充实丰富拓展课堂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会选择、整理、重组。让信息不再是从教师口里“拿”回来,而是由学生在网络更广泛的时空里“找”回来。像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戏剧单元《茶馆》的节选部分与《雷雨》相比,无论是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还是戏剧语言都不能唤起学生阅读快感。作为执教者可尝试在网络环境中解读经典文本,进行有效的戏剧网络教学。让学生在网上收集与《茶馆》有关的资料,了解戏剧常识、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评价等,从而唤起学生对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探究兴趣,自主学习。该作品中的30多个人物,没有特别的主次之分,每个人物的台词也不多,用一千个“过客”般的形象以粗线条的勾勒来反映那个病态社会的林林总总,这是老舍先生的一大创新。对剧中的王利发怎样理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该剧的相关信息,筛选出有关分析王利发的资料,教师帮助学生在网络信息中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有效信息,实现有效信息最优化。然后利用BBS发布信息,为学生提供交流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为了让学生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学生可通过课件中提供的站外链接或搜索引擎进入网络,直接查找相关资料,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借鉴,学会创新。这种网络情境教学,不仅建构了知识体系,尤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思绪飞扬,激发起无穷的“创造力”。

2.2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再现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获得美的愉悦

何谓美,用马克思的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单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让学生感受美、阐述美、创造美。

有个学生,读了李清照《声声慢》后,到网上搜索有关词人的生平、背景资料,并比较作者前后期的作品,然后在校园网上发表了她个人的独特感言: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个。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解”。这是一段感人的美丽的心灵寄语,这是一种美的创造,这种美是从网络情境中生发出来的,从而实践了马克思所说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极光信息技术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U-net的紫外极光观测极光卵形态提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极光之上的来客
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果初探
神奇的极光
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