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信息经济高地 当好“店小二”

2016-04-19 19:24侯瑞
信息化建设 2016年2期
关键词:滨江区店小二滨江

侯瑞

杭州高新区(滨江)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产物。这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由原杭州市萧山区划出的三个乡镇组成的新城区,既源于经济转型为产业而生,又源于农村变革为城市而生。在杭州,人们喜欢称它为“滨江区”。正是它的特殊性,让区委区政府这些规划、建设滨江区的“设计者”,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它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

近几年来,在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减缓的大背景下,滨江区如一匹黑马,连续获得浙江省县(市、区)科技进步水平、工业强县(市、区)、两化融合、创新型试点县四项综合评价均列全省第一的佳绩。2016年1月16日,在浙江信息化百人会成立大会上,百人会成员、滨江区委书记詹敏为大家介绍了这个以信息经济为主导产业,始终围绕“高”和“新”,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新城。

信息经济有多强,数据来说话

2015年,滨江区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总收入达200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08亿元。从2012年到2015年的四年间,滨江区的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詹敏介绍说,2011年,滨江区的财政总收入约100亿元,但是到了2015年,仅地方收入就达到108亿元。其中,滨江区信息经济规模达1589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25%。其中,信息软件增长27.6%、电子商务增长57.1%、物联网增长18.6%、数字安防增长21.4%。这些数据、这些成绩,确立了滨江区在浙江省信息经济核心区的地位,以及在全国具有明显的自主创新影响力,可以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滨江区的信息经济产业情况,詹敏分行业向大家进行了讲解。为此,他还特地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到滨江区视察工作时,他们为了汇报工作而专门制作的滨江区信息产业表。詹敏略带自豪的说:“这张表格充分展示了滨江区信息经济领域的产业链,克强总理当时站在这张表格前,从最底下的‘关键控制芯片设计、研发,一直读到了上面的‘大数据。而且最让我们高兴的是,这些表格‘白框框的上面标注出来的这些企业,都是在滨江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走向全国甚至全球的企业。”

对于滨江区培育的这批领军企业,詹敏书记如数家珍,如阿里巴巴、网易、考拉跨境电商、药药好、医惠科技、丁香医生、万色城、信雅达、支付宝、同花顺、连连支付等。

其中,他特别提到了“一达通”这家公司:“当时,很多地方因为外贸出口会有退税的负担,而对这个类型的企业入驻有所顾虑。但是滨江区委区政府相信自己的眼光,迎难而上,将一达通落地在了滨江区。幸运的是,政策变化给滨江区带来了机遇。在一达通注册完成后不久,2015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外贸出口退税部分由国家承担,不由地方承担的新政,所以当时大家最担心的事情,最后都不再是问题了。之后,滨江区迎来了网易、生意宝等同类型的外贸平台企业。”

多年的辛劳与布局在2015年全面开花,2015年滨江区新增企业注册6048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家;有15家企业入选全省技术创新百强榜,包揽前五强;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29家;393个项目获得市级以上财政资助6.9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22项,中国专利奖6项;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发布2项,制定国家标准28项,行业标准11项。

政府扮演的角色,不越位不缺位

滨江区委区政府始终坚信:发展经济,企业是主体;而政府在发展经济当中,一定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所以,企业应该瞄准市场痛点,关注用户需求;政府则应该瞄准企业痛点,关注企业需求。

为此,詹敏说他们总结了“三个提供”:第一是提供商务环境,当好店小二。他举例说,比如我们推出了改革商事登记制度、科技服务创新等。其中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在滨江区实行半年左右的时间后,才向浙江全省推广的。第二是提供政策供给,加大产业扶持。在这方面,滨江区注重于区别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别企业给予差别化支持。因为需求不一样的,供给就不能一样。比如小企业在发展之初,往往关注的是办公场地、房租、未来的发展空间等;而大企业所关注的则往往不一样。因此政府所给予企业的,一定要是他们想要的,才能良性发展。第三是提供发展平台,培育企业发展的土壤。滨江区所提供的发展平台就是孵化器+专业楼宇+特色园区。

为了更好地说明滨江区委区政府所扮演的不越位不缺位的“店小二”角色,詹敏举出了几个实例来证明他们的工作。

以示范应用推动市场拓展模式。目前,滨江区众多的企业已经在不同的领域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因此,2015年滨江区提出新的思路,希望打造滨江设计、滨江制造、滨江建设、滨江运维的“四位一体”模式,提出由滨江区的企业去建设“无线滨江、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节能”等八个方面的示范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詹敏说这个构想是在打造滨江区的WiFi无线覆盖网络时得到启发的,当时滨江设计是华信咨询,滨江制造有华三通信,滨江建设是三维通信,滨江运维落地在滨江电信。这样,“无线滨江”一个项目将滨江的四家企业串联起来,设置AP276个,已投入使用。此外,还有智慧安防项目也是由宇视科技、华信咨询、华三通信、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华为、华数传媒这几家落户滨江的公司完成的。

鼓励企业顺应趋势,推动模式创新。这方面主要有两种模式创新,一个是以“研发总部+生产外移(外包)+结算回城”推动制造模式创新。这种模式创新在滨江主要有海康威视、大华、华三等企业,他们虽然落户在滨江,但生产并不在那里。这主要跟人才、技术、成本、政策等企业需求有关,最大程度享受政策红利。第二是以“软件+终端+服务”推动经营模式创新。终端是智能化的终端,软件是自主创新的软件,服务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服务。一直以来滨江区以软件服务作为“看家本领”,如今更加强化这个方面,成为真正的软件加工专家,增加了地方产业黏性,让企业能真正扎根在这个地方。滨江的软件业有多强,以海康“萤石云”为例,其建设是由国内首个由专业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出的,是面向民用市场的全套公共视频云服务系统,基于“萤石云”的公共视频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云计算、云分析、云存储等服务。其中,智能终端主要包括智能交互摄像机、穿戴式摄像机、智能手环、互联网视频盒子、互联网报警盒子、无线传感器等全系列视频跨界设备,构建设备级的互联互通互动环境。“萤石云”公共视频云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云接入、云直播、云存储、云分享、云分析、云安全、云推送、云监控、云控制、云支付、云运维,其中核心是云分析。智能应用服务体系是在软件和硬件的基础上支持第三方泛视频应用开发,云安保、云健康、云教育、云商铺等,构建开放式云平台服务环境。

以“人才+平台+资金”推动支持企业创新。这几年滨江区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又跟他们所一直奉行的招商引资政策分不开。一直以来,滨江区在招商引资的时候,都是“盯着人”,通过招人去招项目的。早些年,这种招商的思路已经给滨江区带来变化,如今其变化更是越来越明显, 2015年滨江区新进大学生2.3万人,随着近几年引进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目前本科生占就业人数50%,其中70%是理工科的大学生。此外,滨江区还新增国家和省级千人计划专家各16人,总数分别达56人和105人;海归人员4500人,创办企业804家。同时滨江区鼓励企业进行专利申请和标准制定。2015年滨江区专利申请量突破1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40件,其中95%的专利来自企业。另一方面,滨江区支持企业设立创新载体平台。目前,在滨江区的省级以上重点企业研究院有21家,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共计400余家。第三,滨江区支持企业加大投入。这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015年已参股10个基金),各类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扶持(2015年滨江财政产业扶持资金达12.8亿)等等。在提到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时,詹敏强调说:“我们政府要甘做LP,善做LP。”

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推动创新技术产业化。为实现创新技术产业化,詹敏提出,孵化器应该升级。原有的孵化器应该向主体多元化、服务精准化、运营市场化变革,其中包含支持领军企业设立众创空间,例如阿里百川计划;支持科技服务机构设立众创空间,例如科技大市场、贝壳社、王道孵化器;支持风投机构设立众创空间,例如六合桥等。升级后的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将遵循物业支持、专业团队、导师辅导、投资机构、技术路演、政府支持这样的自由链条而运行。

猜你喜欢
滨江区店小二滨江
把方向 强服务 抓建设 滨江区高水平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福州滨江私宅
芜湖滨江天际线
不数碎银子的店小二
“店小二”王永康,这个月可真忙!
“店小二”贴心服务 助力青年创新创业
机智的店小二
杭州滨江区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现实距理想到底有多远——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音乐教学探索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