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生为本 生以创为先

2016-04-19 02:44丁静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历史发展

丁静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来,这标志着一种富有人性化的新的社会发展观已经明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90-01

“以人为本”这一条贯穿于人的世界、人的社会的根本原则受到了重视。而以人为本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来就是“以生为本”。对此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已明确提出并反复强调,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即教学主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奠基,就是让学生将来生存得有质量,有尊严,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要坚持好以生为本,就要做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就我在历史教学中贯彻“以生为本,鼓励创新”谈一些感想。

一、学以生为本,生以创为先的必要性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顺应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需要。其次,是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需要。在传统的历史模式中,我认为主要是“三本观念”即以教师的教文本,以书本知识为本,以静态的教学为本。教师在这三本观念的影响下进行教学工作,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所谓“黑板、课本、粉笔加嘴皮”,而且教师教学观念落后,采用的是沿袭了多年的“讲—听—背”直线型教学格局。学生成为课堂上的“观众”,这种做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能了,同时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形成的课堂就会是:课堂枯燥无味,老师无精打采,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中必须克服这些弊端。

另外,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要求未来人才对知识的吐故纳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很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更加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二、学以生为本,生以创为先的实践性

1.树立新的教育观

教师观:作为历史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要努力转变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的创造性,追求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创新能力。教师不再是“一言堂”堂主,而是情境的创设者、信息的提供者、探究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学会质疑,多向思维,打破常规,力求有独到的见解。

学生观:人是天然的学习者,当一个人面对具有很强魅力的学习对象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动机,即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允许并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用自己的思想理解问题。

动态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课前不管做了多少准备,上课时总会出现突发事件和问题,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作出动态、适时的调整。使教学更能成为有助于学生学习及有利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可持续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动态过程。

2.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历史教学的实践我发现将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过程等要素,让学生进先预习,课上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或描绘,再现历史的过程,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的内容时,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到上述要素,然后学生小组内对事件进行描绘,这样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的能力,最后教师化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这堂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追求“以生为本”的教学目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雅阁.得洛尔在提到教育时,提出了教育有四大功能: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而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他们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见,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雅阁.得洛尔和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手脑并用,让学生积极思维、展现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发展,教师要给学生心理支持,创设接纳,支持性的、宽容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受益,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目标。

总之,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前途,就是关注民族的命运,关注国家的未来。历史教学中“学以生为本,生以创为先”是让学生真正能够与时俱进,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素质,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那么我们的职业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参考文献:

[1]浅谈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作用.《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7年 第5期,黄光

[2]“以生为本”在历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7年第5期,张凌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历史发展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区域发展篇
新历史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