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制定视角下大学生规则意识及行为探究

2016-04-19 21:39刘诗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大学生

刘诗若

摘 要 针对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已成为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前大学生规则意识状况不容乐观,对规则认识存在偏差,执行情况力较差,原因包括大学生自身和规则等方面。为提升大学生规则意识,促进大学生自觉遵守规则,需要加强宣传教育、监督。

关键词 规则 大学生 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作为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约束人们行为的各种制度、章程和准则,它是均衡协调人际、群体关系进而实现社会正常有效运转的基础。人们在规则意识的指导下产生规则行为,进而形成规则行为模式和习惯,这是我们进行规则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为了解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我们对南京金陵大学、南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的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90份),对部分老师进行访谈,参考其他有关文献。

1大学生规则意识现状分析

此次调查反映出一些问题,在接受了多年教育的基础上,很多大学生依然在规则意识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大学生对规则功能的理解与学校订立规则目的存在偏差

大学生身处校园感受最明显的规则形式是校规校纪。校规校纪是大学生的行为准绳,其目的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保护师生及学校的安全不受侵害。当代大学生属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对规则的理解应更加全面、深刻,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规则的理解与规则制定的初衷存在偏差。例如,对于“如何看待你们学校的校规校纪”这一问题,仅有35.4%的同学认为是学习生活的重要保证,57.2%的同学认为校规校纪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个性的发展。在主张个性的社会,学校的种种标准化规章制度成为大学生表达个性需要的障碍,而这样的看法与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目的背道而驰。

1.2大学生缺乏规则自觉执行的意识

从调查结果看,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群体中属于知识层次较高的人群,具有较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对待诸如校规校纪等规则应当有更好的执行情况,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例如,对于“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如何”这一问题,有87.4%的同学认为“大多数情况会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然而,在针对具体情况的调查中,“上课玩手机”这一问题,仅有1.5%的同学表示基本没有。还有在问到“考试作弊”情况时,23.1%的同学认为非常严重。学校对于大学生在校的行为规定并没有被很好地落实。有很多同学在评价学校的这些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的时候,并没有将自己的遵守情况考虑在内,只是片面的考虑学校在处理违纪学生时的执行程度。也就是说,大学生并没有将自己作为学校制度的执行主体,只是在严厉的处罚措施的压力下,被动地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换而言之,如果没有外在的管理压力和惩罚手段,他们不会主动遵守规则。这与之前提到的大学生对学校规章订立的初衷理解有偏差也有很大的关系。

1.3大学生对规则的认知与实际执行行为之间存在矛盾

对一些明显违背校规校纪的行为, 大学生一方面表示应当受到处罚, 另一方面, 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种不良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有81.3%的学生赞同大学生在遵守规则方面应该比其他群体做的更好,然而同时也有超过50%的学生承认上课迟到、考试作弊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在其身边“比较严重”。事实上种种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在大学生中确实普遍存在。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醒。既然绝大多数学生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违反学校规章的行为呢?尽管他们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但是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却往往缺乏一种内在的强有力的自我约束力量,仅仅考虑自己的得失与需要,而将行为与认知完全割裂开来。

2大学生规则意识现状的成因

对于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道德品质水准的下降,而是有着多重现实原因。对大学生规则意识薄弱的原因进行探究,我们也可以分析出一些问题。

2.1大学生本身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规则意识及遵守情况的首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包括素质、修养和价值观等因素。应该说,很多大学生违纪违法的原因不是“不知”, 而是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受到利己主义的影响,首先考虑的是于我是否有利,不是是否合乎规则。此外,大学生处于叛逆期,认为校规的存在是对自身约束,而有意挑战规则,违反规则。

2.2规则内容及制定过程存在不合理之处

近年来不断有不合理校规出现,受到社会及学生的质疑。校规是学校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修正,积累出来的结果,为了学校管理,更是为了学生的心身健康。但当前一些校规的制定只注重前者,方便学校的管理,却忽视了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制定时没有学生参与也是造成不合理的原因之一。

2.3学校在规则的宣传和执行监督方面存在欠缺

规则意识教育在高校中主要表现为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学生行为准则的教育。而目前高校德育不到位,例如,学生守则是对大学生各种在校行为引导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初进校园的时应当首先学习的行为准则。然而实际学习的过程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只是简单地通过一次考试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样并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守则的意义和作用,反而会激发大学生的叛逆心理。此外,在监督中也存在着缺失的现象。上课迟到、玩手机的、考试作弊的行为被任课老师纵容,学生的越轨行为就慢慢成为常态。

3解决措施

当代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学校教育进行的,因此,必须加强学校的规则意识教育和培养力度。针对当代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和产生原因,学校的规则意识教育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规则的制定

参与制定规则和承诺是遵守的前提。规则在制定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部分越多,将来实施过程中主动遵守的程度也会增加。学校制定校规,必须要以学校的管理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事先充分收集广大师生的意见,不能只是由个别校领导的意志来决定,要让大多数学生乐意接受。大学生拥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要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参与到学校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规则的维护。学生参与制定的部分越多,接受程度也会越高,校规实施中也会越顺利。

3.2对规则执行情况加强监督

主动承诺也是学生自觉遵守的必要条件。承诺会增加学生的责任感,降低违反规则行为的几率。学校可以举行具体的承诺仪式,加强承诺责任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更好地发挥承诺的作用。除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自觉遵守外,外部监督同样也是重要的一环,老师、辅导员在其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应当充分进行规则管理,及时制止课堂上、校园里的不和谐行为。此外,教师的规则意识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他们的言行直接潜移默化学生,真正塑造学生的灵魂,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规则意识。

3.3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主题班会、学生守则考试等形式加强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在宣传过程中, 注意把理论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的事例结合起来 , 与学生的真实想法结合起来, 以加强宣传的针对性,使学生易于接受。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形成注重规则的校园文化,将遵守规则的精神融入学生团体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规则的熏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纠正身边同学的行为,共同培养规则意识,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97:8.

[2] 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37.

[3] 孙云晓.培养一个真正的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4] 李和民.论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2007.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规则不规则
大学生之歌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