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同仁县郭麻日村传统功能的保护与利用

2016-04-20 00:21刘利琴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

摘要:同仁县郭麻日村主要由郭麻日古堡和郭麻日寺古建筑组成。其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功能不仅反映了本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且再现了郭麻日村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略。本文拟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系统梳理郭麻日村传统功能,提出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出与其传统功能相对应的旅游特色,并通过与邻近其它传统村落联合开发,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郭麻日村;传统功能;保护与利用

郭麻日村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乡,距同仁县城北5公里。2007年被批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该村由郭麻日古堡和郭麻日寺构成,而郭麻日古堡内特色民居是古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共同反映了同仁特殊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产生了较多的学术研究成果。视角包括民居介绍、民居与环境、民居与文化方面、民居技术、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这些文章中或以整个民族、或以个别村镇为例,从环境、文化、建筑艺术、设计艺术等角度研究青海东部地区的民居建筑,当然其中不乏以郭麻日村古建筑为例的研究。

本文拟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村落的传统功能,并探索在保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突出传统功能和价值的旅游特色,以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同仁县郭麻日村所在区域地理环境

同仁县,处于黄河九曲第一湾,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县内地形起伏,隆务河纵贯南北,夏琼山和阿米德合隆山由南向北延伸,形成东西山区、中部河谷的南北走势地理形态。郭麻日村处于隆务河西岸,隆务河在这里向东西两侧平缓高升,形成平缓开阔的台地,平均海拔约2350米。郭麻日村属高原冷暖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日温差较大,光照充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5.2℃,年平均日照275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19.2mm,相对无霜期无霜期为152天。①

二、郭麻日村形成及发展过程

郭麻日村主要由郭麻日古堡和郭麻日寺两大部分组成(如图一)。古村堡位于隆务河二级台地上,郭麻日寺位于古堡西南相对较高的地势之上。二者之间由郭麻日沟分割。形成“一河两团”、“上寺下村”的村落布局形态。

郭麻日村所在的区域,由于靠近隆务河水源,处于河谷台地之上,有充足的耕地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洪水灾害。这是人类在此选址并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

据《同仁县志》记载,郭麻日村及其附近有多处齐家、卡约、马厂、半山文化等遗址,可见郭麻日村所在的区域很早就有人类居住。然而,这里为农牧交错地带,因此成为各民族纷争的地区。历史时期吐谷浑、藏族、蒙古族、汉族等各民族势力在此屯田养兵,郭麻日村便成为农耕和军事防御中心。据清乾隆龚景瀚撰写的《循化志》记载,该区域在殷周时为羌戎地,秦汉时期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南北朝时为吐谷浑政权所夺,隋唐时期一度纳入中原王朝,但在唐后期为藏族政权—吐蕃所控制。

元朝时期,蒙古族进入该区域。元明之际,阿米拉杰扎那哇的隆务家族的势力开始崛起,其子隆钦多代本逐渐取得了当地藏族部落的支持,隆钦多代本之子三旦仁钦大师创建了萨迦派寺院(今隆务寺的前身)进一步扩大了隆务家族的影响。同时在蒙古人的支持下,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同仁地区有了新的发展。明建立后,三旦仁钦弟进京朝贡,被封为“弘修妙悟”国师,隆务家族与明朝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同仁地区逐渐形成以隆务寺为核心隆务12部落为基础的政教合一体制。郭麻日村落亦纳入以隆务寺为核心的政教合一的管辖体系之内,其宗教信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为了加强政教合一体制,郭麻日寺成为隆务寺的附属寺。②

明初提倡屯田,卫军粮饷主要来自于屯所的屯田,即“以军隶卫,以屯养军”,大兴军屯供给军需。洪武、永乐年间便在保安地设置了脱、计、吾、李四屯(如图二)。据《循化志·族寨工屯》载“屯兵之初,皆自内地拔往,非番人也。故今有曰吴屯者,其先盖江南人,余亦有河州人,历年既久,衣服言语渐染夷风。其人自认为土人,而官亦目为之番民矣。”③可见这些屯民为汉族。郭麻日古堡便是四屯之中的李屯所在地。明万历二十八年前李屯即分为上下二李寨,上寨为郭麻日,下寨为尕沙日(古寨已不存在,只剩残垣)。由此可见,军事防御、屯田生产、屯民生活是郭麻日古村堡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机制。

三、郭麻日村古建筑及其传统功能分析

(1)郭麻日古堡

①古堡空间形态及巷道结构

古堡外形呈团状,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约180米,占地37100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夯筑,基宽4米,高约10米,夯层130—150毫米,开东、西、南三门,其中东门为正门。寨门为两层廊坊式建筑,底层架空为通行之需,二层设有嘛呢房。

古堡内巷道结构总体呈蛛网状结构,曲折幽深,一个拐角处往往就会有三个岔口,支巷末尾均以尽端、断头路结尾(如图三)。但古堡内仍有曲折连通东西、南北的两条主巷道(尺度较宽,约2.5米,其它巷道为2米或1.5米左右甚或只容一人一骑通过),即古堡东门与西门之间的东西向主巷道,南与南门相连,北延伸到居住腹地形成尽端路的南北向主巷道。在两条主巷道的交汇区域为古堡的公共宗教场所,设有经堂和嘛呢房,同时把古堡分为四个部分。即古堡内巷道结构形态与分区特征为“二軸一心四片”的蛛网状结构形态。

②古堡内民居的空间形态及其结构

青海当地特色民居被称之为“庄窠”、“庄廓”,“它利用当地的土、木、石等自然建筑材料以最合理的构造形式既适应了当地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又具有民族特点和高原特色。”④

受蛛网状自由巷道结构形态的影响,堡内民居呈多样的不规则形态。居住空间由高大厚实的院墙、户门与巷道空间分隔开来。院墙达一丈多高,为夯土筑成。宅院呈现汉族传统的“合院型制”,根据住户的大小有“回、┏┓、L、一”形等合院形式,由正房和侧房组成。受巷道及宅院形态的影响,正房朝向自由灵活,但形制、规模、层数、形式等与侧房有明显的区别。正房大多为二层,侧房均为一层。正房一层为起居、卧室、储藏之用,二层为为经堂、卧室之用。侧房则为卧室、厨房、储物、厕所之用。

民居的建筑基本空间构成以“间”为基本单位,以此横向形成开间、纵向形成进深。正房开间方向一般为3—7间构成,進深方向为1—2间构成。正房的最大的空间特点是在两端或一端正面沿进深方向多出一间小房间,在开间方向形成了两端或一端的突出空间,建筑实体形成“┏┓”形或“L”形。当地人称这种形态为“虎抱头”。利用建筑实体的凹凸,在凹陷部分形成檐廊,构成正房建筑的虚体部分,成为家庭活动和会客的半室外空间。正房二层最重要的空间便是每家每户设置的经堂。经堂位于正房二层中间,外部的檐廊增加了佛事活动的空间和面积。两侧虎抱头空间部分,一二层主要以卧室为主,少数住户将一间作为除经堂之外的佛龛之用。侧房为一层,基本空间构成与主房一致,规模与间数因院落大小、经济状况有较大的差别。一层屋顶与正房相连,使得正房的空间、檐廊与屋顶形成有机贯通的开敞空间。屋顶的主要功能是晾晒、堆物及休憩等之用。战时可成为立体集结、灵活运动的有利空间(每户之间屋顶可以方便地贯通)。

现以在调研过程中古堡内看到的一处院落作为例证(平面布局如图四)。调研过程中,主人告诉我们该院落被批为危房,正在进行搬家工作。该院落坐北朝南,为四合院形制。院落的正面建有两间,其中西侧房屋为一层,近代所建,为长辈居住的卧室;东侧房屋为两层(如图五),二层以前为经堂和卧室,现已为杂物间,一层设有两门,入东门可以窥见厨房的迹象;入西门为杂草堆,以前为饲养牛羊的地方,沿着壁墙走,一直会延伸到东门所在小屋的后墙壁,即西门小房屋是院墙与东门小房屋后墙壁之间的一个隔层,当地人称之为“两层皮”;院落东侧厢房为厨房和一间供晚辈居住的卧室;西厢房和南房为储藏和杂物堆放之用;厕所建于东南角,大门处于西南角,嘛呢房位于大门之上。

(2)郭麻日寺

郭麻日寺位于郭麻日古堡西南高地上,与古堡隔郭麻日沟相望。郭麻日寺始建于1351年,现寺院建于1801年,为隆务寺的附属寺之一,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佛塔及佛事活动广场区、佛寺活动建筑区、僧舍居住区三大部分组成。佛塔始建于1391年,于1989年重修。高33米,基周长33米,占地1156平方米。基座呈佛寺门廊形式,层叠而上,塔中心有十世班禅的袈裟等衣物及生活用具。其建筑风格与民族风格在藏区首屈一指,被誉为“安多第一塔”,是郭麻日历史文化名村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性景观。

(3)郭麻日村传统功能分析

郭麻日村不仅反映了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并再现了所在区域的历史、民族文化特色。

①历史军事堡垒功能

郭麻日村所在的区域属于农牧交错的地带,经常处于民族管理政权的民族变更、拉锯、分化、对立、交融的状态,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区域。因此,建立一定的具有防御性功能的村堡是适应这种环境的必要举措。村落的选址、古堡的外形、古堡内巷道与院落的布局充分体现了这一功能。

郭麻日古堡处于西面夏琼山、南面郭麻日沟、东侧阿米隆合山和隆务河的环抱之中,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作为防卫之需;此外郭麻日古堡处于隆务河二级台地上,视野开阔,可以有效的观察到敌情,从而做好作战准备。

郭麻日古堡外部呈近似长方形的团状形态,寨墙高耸,厚实,寨门低矮,具有高度的集聚和紧凑性,有利于防御的同时保护和管理当地居民。

古堡内巷道呈蛛网状、尽端式巷道结构形态、曲折幽深,与宅院紧密相邻,没有其它回旋的地方。并用高大厚实的夯土墙、户门与院落空间分隔开来,形成封闭的巷道空间界面。敌人即使攻入堡内,也会迷路从而被围歼。

郭麻日古堡的民居院落是一个单独的军事防御性单位。古堡内部紧密相连的宅院,可通过每户的层顶贯通各个院落。如果堡内巷道被入侵后,院墙可作为护身之需来攻击敌人,层顶可作为相互联系的空间,一个院落被攻破之后,可以迅速地转移到其它院落,户间可相互支援、相互转移,从而有效增强堡内的防卫与进攻能力。

总之,东西两侧的山体、郭麻日沟、隆务河形成了郭麻日古堡的第一道天然防线,古堡的外形及寨墙形成第二道防线,巷道布局以及院落布局形成了第三道防线,处处体现了古堡的军事堡垒功能。

②防寒、防风功能

由于郭麻日村所处的特殊气候区,即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干燥多风。郭麻日村的民居通过形制或某种布局,小范围地调节气候环境。如民居呈四合院形制且用高大、厚实的夯土墙围成,有效的阻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寒风和风沙;“一”、“┏┓”或“L”的平面布局可以最大化地增大房屋的采光面。

此外,当地居民采用隔墙即当地人称之为“两层皮”,进一步改善气候环境。如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某院落,在厨房与院墙之间形成隔墙,用于饲养家畜和存放杂粮,在院墙阻挡寒风的基础上,形成正房的第二道阻隔墙,保证了正房的温度。

③民族文化功能

郭麻日村所处的区域,在历史上为各民族纷争的地带,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也造成了该地区文化的多元化,这主要体现在民居形式承袭了汉族特征,而宗教文化和民俗以藏族为主。

郭麻日村在居住空间上承袭了汉族的居住空间特征,如合院制的院落形态与正侧房的组合布局。此外,长辈住正房、晚辈住侧房的礼俗体现了儒家“尊卑有序的”的文化。

郭麻日寺位于郭麻日古堡西南高地上,并与古堡以郭麻日沟相隔,这种“上寺下村”并有明显边界划分的特征,体现了“宗教的至高无上,和对村落的控制作用”。⑤

“寺院是宗教文化的实体化建筑”,郭麻日寺呈现了郭麻日村民所信仰的藏传佛教的同时,也将这种信仰也渗透到居民的生活习俗中。具体要素为每个院落中设有经堂(佛堂)、嘛呢房与煨桑等。经堂主要布置在正房二层中间位置,以彰显神圣,崇高的意象;有些富裕或空间充足的住户,在主房二层两端的“虎抱头”空间设置一小型的嘛呢房,为日常诵经所用;煨桑炉是必不可少的宗教习俗之需,大多设置的在一层屋顶或正房一角。此外,在建筑的装饰上也渗透了浓厚的宗教文化,如在院墙转角或入口出设置经幡以趋吉避凶。

另外,以“藏传佛教”为题材所形成的热贡艺术品,民族节日、宗教活动、民族服饰、舞蹈等也深刻体现了郭麻日村的民族文化功能。

四:郭麻日村保护与利用措施

郭麻日村的传统功能不仅反映了本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并再现了郭麻日村及区域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积淀了浓厚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隨着历史文化名村的确立,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传统功能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调研期间,发现当地居民对名村概念意识模糊,导致保护意识薄弱,不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名村的队伍中来;在旅游开发中未体现出郭麻日古堡的特色,从而未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我提出几点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1、加强对当地居民文物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广泛宣传郭麻日村的历史、文物价值、保护的现实意义,以激发广大居民的自豪感,提高居民保护意识,增加自觉保护村庄环境、历史建筑和民俗文化的积极性。

2、挖掘以展现名村传统功能的历史文化内涵。(1)对于郭麻日古堡的历史军事性功能。在旅游开发中,古堡巷道内可适当设置游戏环节。即规定一定时间,一人可参加“找出口”环节;两人可参加“捉迷藏”环节,让游客在娱乐的同时,亲身体验古堡巷道的神秘感。

(2)对于古堡民居的防寒防风功能。在旅游开发中,可以以古堡内几处典型民居作为实体,做一些对古堡民居要素的科学介绍或者科普知识,以展现当地民居在适应环境方面所形成的地域特色。

(3)对于郭麻日村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功能。在旅游开发中需要深挖其中的内涵,开发特色工艺品,丰富名村旅游内容。这就需要与同区域邻近的名村(如图二)联合发展,即与同位于县城北部的年都乎乡年都乎村、隆务镇吴屯下庄村、保安镇城外村相联合,即年都乎村:年都乎古堡(四屯之季屯)—年都乎寺—堆秀;吴屯下庄村:吴屯古堡(四屯之吴屯)—吴屯上、下庄寺—唐卡;城外村:保安古堡(四屯之吞屯)—保安社火,形成“古堡—古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主题。建立系统化、一体化的文化宣传,旅游路线规划,旅游服务指南,旅游服务设施等,再次实现明初所建的“保安四屯”魅力的同时,展现同仁区域藏传佛教和热贡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使区域实现共同发展。

总之,郭麻日村民居、古堡与古寺,由于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在历史进程中积淀了地域民族文化特色,这体现在古建筑的传统功能中。在当今注重旅游开发的热潮中,需在保护的基础上,突出郭麻日村旅游特色的同时,加强与其邻近“三屯”的联合,形成独特的旅游景观,即“古堡—古寺—非物质文化展”的景观模式,带动当地发展。使保护和利用、旅游发展与村庄发展相结合,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注解:

①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仁县人民政府.青海同仁郭麻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20)[Z],2013:8.

②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仁县人民政府.青海同仁郭麻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20)[Z],2013:7.

③[清]龚景瀚.循化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167.

④钟添胜,周谢军.青海生土民居—庄窠[J].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2009,(6),第56页.

⑤车姗.青海庄窠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作者简介:刘利琴(1988—),女,汉、陕西师范大学13级硕士。研究方向:历史城市地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科学技术部支撑计划“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编号(2013BAJ10B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保护与利用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