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三大优势对于推进两岸关系的影响

2016-04-20 18:09张晗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国道路两岸关系

张晗

摘 要:中国的改革和体制的创新,秉承着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出发点,有机的处理了社会民主、个人自由、国家、政治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产生了一种明确体现了发展目的人民性,发展价值的多元以及包容性的高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进步令全球惊叹,发展的道路也为国际社会热议。大胆设想了在中国道路稳定进步的发展下,其各方的优势对于处理两岸关系有何影响为出发点,经过一系列研究调查发现在中国道路发展的影响下,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态度渐渐转变,尤其是在经济文化上所受到影响力较大。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中国道路发展的优势对于加强两岸关系,深入对话,构建理想合作平台,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也提供了有效依据。

关键词:中国道路;经济优势;两岸关系

一、中国道路的定义和特点

中国道路在过去30年形成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经受了各种风险和挑战,从美苏冷战,苏联解体、再到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一系列巨大的挫折,但最终化险为夷,并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越来越好。中国道路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的问题,在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道路是对历史的动态性和纵向性发展态势的正确描述,较突出的是其客观性。它是经历过一段历史时期然后总结上升到一定规律性高度概括出来的道路。

这种不可更改的中国道路是经过了时间考验,是具有实践、时代、民族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发展的道路与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都不同,中国坚持民族解放和独立,跳出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走得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未来发展历程来说,这是引导式的前瞻性目标概括具有客观的指导性,能够更加有利于研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诸多具体道路构成的我国发展的总道路。政府简政放权、加快市场建设扩大生产力,改善民生,保护环境,谋求和谐发展;对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轨道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诸多具体道路构成的我国发展的总道路,全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在实践工作领域,必然延伸出不同方面、不同层面的具体道路。比如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其高度的法治保障法治是道路的根本保障,实质的民主权利是道路的本质规定。中国将市场和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走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但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实现社会公平。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着正确方向,是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和法治的道路。

二、中国道路的意义

中国道路根本制度上的特征协调与平衡的艺术来源于中国的独特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经验以及丰富的政治智慧遗产,这些特征又将塑造中国未来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保证了经济平稳持续快速的增长解决了75%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将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带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些经验独树一帜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创造的成果。

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通过实践证明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通过对于市场的合理利用能够达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相对于西方走过的道路中国的发展道路更加平稳更少坎坷更多和谐。中国是在拒绝了外来干预的情况下主动学习国外经验同本国的国情相结合,不通过任何方式把自己价值强加于人,而取得成功的所展现出来的优势以及特点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接受,我们愿意展现出我们发展的经验,使具有同等智慧的世界各民族人民都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道路是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道路,也需要继续努力发展,还有许多疑难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仅仅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道路,它的形成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发展潮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全球发展。我们要坚持方向道路正确,才能走向成功彼岸。

三、中国道路的现状

多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拥有巨大的优势和特点,我们需要不断总结规律,才能继续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首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最本质的特征,政治的发展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稳定推进,同时也不能放松自身建设,只有提高执政水平才能保证正确党的领导,我们才有今天的成果。另外一方面,在法治前提下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才有真正的民主为中国道路的发展护航,并充分发挥出民主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政治运行过程中由于许多功能没有有效地发挥,例如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功能、质询功能等,有待落实。只有按照制度设计的理念才能持续增加和扩大中国道路的优势和特点,让民主政治制度真正运行起来,让道路发展更加顺畅。我们要总结中国道路进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和成就,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话语权,为世界政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道路不可以一分为二。对中国道路的发展进程、发展阶段、具体环节等等可以进行某种辩证的得失分析、正反经验分析一条成功的中国道路。必须始终关注: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育层面的不平衡、社会发展进程中制度建设层面的不健全、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层面的不自主问题①。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中国道路的过去也是中国当今和未来发展面对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中国道路发展对两岸关系影响

中国的道路发展是在世界和平发展潮流背景下才有的,既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辛勤奋斗,也与世界各地区息息相关,不可分割,随着中国道路发展,中国大陆也越来越走在世界的前端,台湾和大陆紧密相连,各个方面都引来学者研究探讨。而中国道路的发展显著成果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必然也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走向具有深刻的影响。从三大方面来研究分析这二者之间联系来了解中国道路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和未来走向。

(一) 政治优势的影响

中国的发展采取科学的发展方式,协调各方面,统筹兼顾,始终秉承包容理念,立足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好了民生、自由、稳定、改革、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经济实现飞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并稳定的政治保障,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适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政治发展,中国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有机吸收了经济改革发展的以及社会结构调整的张力,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我国政治制度充分保障了人民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又同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效调节了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各种政治关系,能够营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了安定团结。西方实行三权分立(政党轮流执政和两院制)从反对封建专制和权力制约的角度具有正面作用,但是对于制度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弊端显而易见,常常有政党因为选举而相互拆台,为了反对而反对,既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同时重大举措或者法案不能及时的处理和推行。西方采取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模式最大的缺陷就是对于重大事项或议案议而不决,互相牵制,效率低下。虽然英美的政治选举相对成熟,暂时不会出现大动乱,但其他被美国推销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和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如伊拉克的自由选举,今日依然是战乱纷飞。泰国的民主最后成为军人政权,乌克兰的自由民主也沦为悲剧。美国为了更好的推行新帝国主义政策,对亚太地区的紧张密集的战略布局,试图对于亚洲事务管理越来越紧,美国长期以来对台销售军事武器,和台湾进行贸易合作项目,目的就是企图使得经济军事上台湾依赖美国,同时作为筹码来以此牵制中国大陆,意图把台湾划入自己的帝国主义版图中,从而制约中国的发展,宣示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台湾实行的也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起初的发展有利当局,长时间过去,经济发展出现瓶颈,发展速度明显衰退,政治贪污腐败,台湾地区人民对这种政治体制越来越不抱有希望,而现今台湾的政治活动也越发受到的是美国的牵制,不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反而中国大陆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使我国的民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所以台湾方面对于大陆政治理念以及看法立场的渐渐转变到一个良好的事态。从积极的要求对话和交流活动可以显露出来,在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背景下,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所带来的政治优势以及明显的发展成果就能让两岸关系就会有较大发展。

(二) 经济优势的影响

经济作用往往最基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合作的利益就使两岸有着共同的经济发展利益与空间。在海峡两岸分离状态存在的60余年间一直是经济实力地位决定一切。改革开放30余年大陆的经济实力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经济总量水平、人均水平、产业结构、增长速度这四个方面的具体数据的变化来看,大陆经济实力的发展变化从而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提供物质保证和基础。改革开放30余年是大陆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迅速崛起的30年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奇迹”造就了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仍然比较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段内中国大陆的经济仍将保持持续性的高增长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大陆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增强成为全球第二,不仅与台湾的经济差距缩小而且已远将台湾抛后。台湾经济优势不再,在两岸关系中的筹码逐失去。两岸经济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两岸的经济竞争力呈现了 “陆上台降”趋势。台湾经济的发展有许多不足和掣肘,产业布局急需调整、内需与服务业发展不足等,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困境;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取代竞争使得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上面面临严峻挑战。所以台湾急切需要找到一个固定有力长期合作伴侣,无疑高速度的大陆发展瞬时间吸引了台湾的眼球。在大陆经济能力持续提高的前提下,两岸的经济合作,有利于扩大双方内需,同时提高台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大陆经济活力;再者两岸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也符合两岸人民共同的要求,符合不断高涨的两岸和平发展的民愿要求,这也是推动两岸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中重要的因素。所以两岸经贸的合作适时地成为台湾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并且对其重要性与日俱增。随着两岸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格局不断扩大和深化,大陆市场最终取代美国市场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主要总结了 1979 至 2008 年这三十年之间,台湾主要贸易对象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分析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加强对于未来两岸政治统一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指出台湾的经济前途方向只能是在大陆。近三十年来台湾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变迁。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近年来,本着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的原则,两岸在不断改善相互关系时,更多的注重经济领域的沟通与合作③。

另外一面大陆游客赴台旅游最直接效益给台湾带来经济效益,也推动台湾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协助推动台湾观光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大陆居民赴台的旅游,台湾民间扩大并加快与观光旅游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如观光旅馆业、餐饮业、百货公司、大型游乐区等。公共部门则增加道路、桥梁、交通及旅游景点的公共设施、公共建设等的投资,这对于扩大投资对带动台湾的经济成长与拉动经济的效应是立竿见影的。中国道路的发展使得大陆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最大动力和根本基础,与大陆经济紧密联系也是支撑岛内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台湾经济对大陆依赖性不断增强,经济因素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与影响更加重要能够成为遏制岛内台独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力量,台湾吃不起”独药”。使得两岸经济的重新评价“和平统一”则增加了说服力,抑制住了台独势力。我们相信由于中国道路的发展所带来经济硕果以及使得两岸经济更深入紧密的交互融合,必会有力推动两岸发展繁荣稳定最终为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文化优势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信息爆炸时代,无国界无障碍的互联网沟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输出,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不容小觑的一席之地,随着文化的融合迎来广阔的市场,推进两岸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必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台湾也正寻求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图找到一个突破点,乐见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将会带来红利。所以海峡两岸都有深入推进文化交流的客观需求和迫切愿望,也是当前是推进海峡两岸最佳时期。现今大陆广阔的文化市场随着文化的融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引起了台湾同胞的共鸣。台湾艺人以及主持人纷纷和大陆合作,都前来大陆发展宣传捞金,大陆以及是台湾电影电视剧综艺文化最大的市场,所以其创作题材越来越带有中国故事性特点,会迎合大陆受众的需求。从目标上观察,两岸文化交流的结构层次依次是增进交流、推动合作、促进融合、会催生新生文化;而从目前的现状分析,两岸文化交流还处在交流较多合作较少的较浅的层次上。只有渐渐的增进文化母体的情感,才会推动两岸“文化人”的思想碰撞和交锋,从而激发创新灵感。台湾和福建闽南地区的区域性互通文化就是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福建古文化,是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的区域性文化,而闽南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能够给台湾和大陆闽南地区带来共鸣,同时能够更加的彰显出中国道路发展下中国传统文化给两岸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力④。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浪潮可以洗涤一个国家的历史和风俗,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现代化的元素逐渐渗入中国,但是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传统节日仍然是两岸同胞必须要过的(尤其是春节这个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两岸隔绝的时期依然保持了下来⑤,每年的春节晚会是两岸人民的一道精神大餐,许多台湾台胞都在收看,尤其越来越多的台湾艺人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或者来大陆演出发展,这些文化大交流,都促进了两岸同胞民族认同,使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得到加强,和平统一意识增强,比起世界其他地区,中国传统文化无不体现出巨大的力量,也越来越唤醒起台湾同胞的认同感。

五、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自身发展的目标以及历史时期,它带来的成果彰显出极大的活力,不仅仅对自身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也对于各地区民族和全球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同时也对于两岸之间交流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渐渐的显示其强大影响力,随着这种影响力的深入,对两岸之间发展对话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了未来的走向,所以研究该方面是十分必要具有积极的意义。

注解:

① 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② 戚玉龙:《从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看两岸经济》,《学位论文》,南京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年5月

③ 何柳:《中国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探析(1978-2008)》,《学位论文》,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④ 杨行健:《试论闽南传统文化和两岸文化交流》,《经济学报》,2010年第5期

⑤ 袁曙霞:《两岸文化大交流对台湾同胞认同的影响研究》,《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10期2011年10月

猜你喜欢
中国道路两岸关系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领导干部要着力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读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