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率因子分析

2016-04-20 13:44汪开发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绩溪县影响因子山核桃

汪开发

摘 要:山核桃嫁接是实现山核桃品种优化、早果、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强、成本低等特点,但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山核桃生产的重要问题。该文根据绩溪县山核桃生产实践,从嫁接时间、种植土质、砧木和接穗的品质、种植密度、水分供给、嫁接技术与方式、嫁接后管理等因素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率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山核桃种植效益。

关键词:山核桃;嫁接成活率;影响因子;绩溪县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69-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山核桃的营养价值,其不仅成为国内市场销量较好的干果食品,同时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果品。山核桃不仅可以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山核桃在安徽省主要分布于天目山区域的宁国市、绩溪县、歙县等地,其中绩溪县荆州乡、家朋乡、伏岭镇等地种植已成规模而且享誉省内外。绩溪县地处黄山支脉和天目山支脉结合部,俗称“宣徽之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较适宜发展山核桃种植。为了提高山核桃的品质,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山核桃嫁接成为培育优质种苗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其受自然、生态、人为等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成活率较低,笔者结合绩溪县种植特点和实践经验,对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

1 嫁接影响因子

1.1 嫁接时间 山核桃嫁接的时间根据嫁接的方式不同,选择的时间也不同。一般从春季开始,即3、4月份进行,如果嫁接的时间过早则会导致成活率低,如果嫁接时间过晚则会导致接芽当年不萌发或生长不充实,越冬难。一般选择在春分到清明这段时间,当地育苗选择在3月中旬进行嫁接,此时温度适宜,气温恒定,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降水量充足,太阳光照射也较为适宜,山核桃树正值一叶期,植株体内循环快,嫁接后生长速度也加快,树木生理活动旺盛,砧木伤流少,利于砧穗愈合。

1.2 种植土质 山核桃在嫁接时不同的品种对土质要求也略有不同,一般需要在土质疏松透气、土壤肥沃、土内营养供给充足的地方种植。在嫁接之前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对土壤进行整理,一般在初春开始,深翻细耕土地将土壤细化,并进行土壤施肥,使其有充足的基肥可供给山核桃生长,并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增加土壤的通风透气性能,特别是对准备嫁接的树苗,应根据地势情况、坡度、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及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施肥和浇水。

1.3 砧木和接穗的品质因素 砧木和接穗是山核桃嫁接好坏和成活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在时间、气候还是嫁接技术等因素,都要基于嫁接的砧木和接穗的质量。因此在选择这两样基础条件时应特别注意。第一,砧木选择。山核桃嫁接砧木目前大都选用美国薄壳山核桃苗或本地山核桃苗,砧木苗要求地茎粗度在1㎝以上,苗木长势健壮,无病虫害,嫁接部位光滑;第二,穗条挑选、采集与储存。首先,采集穗条的山核桃母树要选择树势健壮、发芽饱满、病虫害轻、亲和力强、果实品质优良的结果壮年树。其次,穗条采集需挑选采穗母树上外围的当年发育枝,不能选用果枝,并要求穗条上的接芽饱满,嫁接时接穗要随时在穗条上剪取;第三,穗条采集的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一般在1~2月份进行采集,采集后须及时对剪口进行封腊处理,并按照种类、粗细不同进行分类打捆,一般30~50支一捆。打捆后装入保鲜袋密封或用保鲜膜包裹,放置低温处保存,一般温度控制在5℃以下,湿度70%左右;第四,嫁接品种选择。对于嫁接的品种应尽量选用良种或果实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病虫、抗寒耐旱性强的品种。

1.4 植株种植密度 由于嫁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供给,每植株都要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同时,种植密度直接影响着苗田内苗木的通风透气性能、郁闭程度,病虫害发生率等,因此圃地内苗木的种植密度也直接影响着嫁接的成活率。一般定植或留圃8 000~10 000株/667m2砧木苗为宜。

1.5 水分供给因素 砧木在移栽时,填埋土壤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浇灌定根水,此次浇灌一定要浇足浇透,使其充分与土壤接触,同时加强树液在树体内的循环,增强生长和愈合能力。在嫁接过程中水分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嫁接过程中要通过树液的流通促进切口愈合,树液中水分充足,营养供给全面,嫁接切口愈合速度就越快,枝条生长速度也就越快,特别是在较为干旱和降水量较少的地区和季节,应及时观察土壤水分和苗木的生长情况补给肥水。定期进行成活率检查的过程时就应该进行肥水检查,如果遇到干旱,可10~15d进行补水以利穗芽萌发。

2 嫁接方式与技术

2.1 嫁接方式 山核桃使用的嫁接方式一方面要根据山核桃的品种,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其长势以及种植环境来选择嫁接的方式。根据嫁接的时间,嫁接的品种不同,有不同的嫁接方式。目前生产上山核桃嫁接育苗可选用嫁接营养袋苗和嫁接裸根苗,嫁接方式一般采用切接。(1)嫁接育苗。嫁接育苗的方式有2种,第一种是嫁接营养袋苗,就是将调配好的营养土装入无纺布营养袋,然后在袋内播种或移植培育的砧木苗。此种嫁接育苗方式成活率较高,一般可在95%以上,苗木上山造林的时间也延长,根系完好。第二种是嫁接裸根苗,就是在移植砧木苗的过程中根系不带有土壤,此种植株在开始的生长过程中抵抗能力较低,适应性较弱,但是随着其逐渐生长,生命力逐渐旺盛而且生长较为迅速,但是成活率较第一种方式较少。(2)嫁接方式:切接。经过多年实践,山核桃嫁接采用该嫁接方式实际操作性强,成活率高。其主要步骤为:砧木保留5cm剪断,接穗削成楔形,长削面削成3~4cm,削层稍薄,不要超过髓心,短削面控制在1cm左右,接穗剪取保留2个芽。嫁接时砧木先反口一刀,稍带木质部切下,切口长度略短于接穗的长削面,然后插入接穗,插入接穗时注意露白,对齐形成层,最后一定要用嫁接专用塑料带包扎紧实。

2.2 嫁接技术 嫁接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技术要领。第一,嫁接速度要快,避免让切口处碰到其它物品,也不要让接穗在空气中停留较长的时间,接穗的剪取也要随采随用,一方面是减少病虫害的威胁,另一方面是减少水分流失。第二,注意山核桃嫁接前期一定要注意避免伤流,否则成活率降低,应在砧木嫁接前2~3d对砧木进行造伤放水或在嫁接后及时在根际部位进行放水,以减少伤流对成活率的影响。同时,还要做好接后控水和除萌工作,在接后2周内要经常检查接头是否积水,若出现积水应及时造伤放水。接后除萌嫁接后应还要及时抹除萌蘖,防止养分消耗,利于嫁接部位愈合。第三,要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适宜的嫁接时期与方法,嫁接工具要锋利,同时要保持削面光滑。砧穗形成层要对齐,砧穗粗度不一致时要对齐一边。第四,在嫁接结束后,一定要用透气性较好的塑料薄膜绑严实,并且保证接口直、平、对齐,防止水分流失,如果发现绑带影响枝条生长时要及时解除。在绑扎时,可用小木棍进行固定,以起到防风吹折的作用。

3 嫁接后管理因素

山核桃嫁接后还有补接、除萌、剪砧、解缚、摘心、遮阴、防寒防病等一系列的嫁接后管理工作,这些都是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如果前期嫁接生长成功,而后期放松了对其的管理,仍会导致成活率的下降。因此首先要定期检查,对没有成活的及时进行补接,以提高成活率。然后进行除萌,将砧木上的萌芽除掉,以促进接芽生长,时间可以控制在10~15d左右。当嫁接的新梢长到5㎝以上以后要解开塑料薄膜的包扎,避免其束缚嫁接枝条的生长。当新梢长至30cm以上后为了保证植株安全越冬,应进行摘心,同时还要进行越冬防寒。可选择塑料薄膜包裹等措施;其次是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防治也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因素。2种不同品种的山核桃进行嫁接,在嫁接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细菌、虫卵等,而砧木在生长修复的过程中,抵抗力较低,因此极易感染病虫害。山核桃最常见的病虫害有:山核桃立枯病、山核桃枝枯病、山核桃赤叶斑病、山核桃刻蚜和天社蛾(青虫)等,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出现不同的病虫害。同时2个品种的植株嫁接会使植株产生不适应的表现或将二者均易发生的病虫害携带,因此一定要提前预防,根据生长阶段和易发的病虫害进行化学和物理防治,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白坡,程晓建,喻卫武.山核桃嫁接育苗成活率探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9):32-33.

[2]俞飞飞,周军永,陆丽娟,等.山核桃嫁接成活率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15(6):231-234.

[3]赵伟明,张海军,施娟娟,等.不同嫁接时间和砧木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4(8):20-22.

[4]姚维娜,汪祥顺,傅松玲.山核桃嫁接技术[J].经济林研究,2010(3):115-117.

[5]黄坚钦,方伟,丁雨龙,等.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的因子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9):227-230.

[6]余琳,张卫斌,余兵妹,等.山核桃不同砧穗组合嫁接苗造林效果及结实情况分析[M].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155.

(责编:张长青)

猜你喜欢
绩溪县影响因子山核桃
绩溪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探析
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探析
安徽省某县域电子商务平台搭建方案研究
基于个性化的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算法研究
“影响因子”是用来赚大钱的
美洲山核桃中微量元素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