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绵城市理念指导湖南城市绿化建设

2016-04-20 15:52何莎曾婷易洪吴铁明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植物造景海绵城市

何莎 曾婷 易洪 吴铁明

摘 要: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发展,国家相继推出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议与要求。在现阶段,作为园林人更应该加强对海绵城市的认识与理解,结合本地特色,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本土植物的运用,通过植物造景打造既节约建设成本又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解决现在城市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如下雨看海、地下水枯竭及水体污染严重等,最终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本地特色;海绵城市;植物造景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4.036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he country launched about sugges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ng sponge city. At this stage, the botanical gardener shoul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onge city,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m,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use of native plants, through which saving construction cost and making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an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city, such as to see the sea when it is raining, groundwater depletion and serious water pollutions, and finally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ill be achieved.

Key words:regional features; sponge city; plant landscape

近几年,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到“海绵城市”,其实,“海绵”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海绵城市”这个理念意味着:(1)增加地表水含蓄量,以减少地表空洞塌陷等灾害;(2)减缓市政暴雨排水压力,通过地表河湖、湿地分流,绿地吸储、缓存和蓄积,可以缓解瞬间雨水增量给市政排水管网造成的压力,减少城市道路积水;(3)通过地被植物过滤消减初期雨水的污染物质;(4)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集雨花园、小微湿地、生物滞留区,使绿地参与面源污染的自然生态化处理;(5)因地制宜地采用水敏城市技术、低影响开发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实现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植物造景是以园林植物为主体,运用艺术手法创造出一个表达某种意境或具有某种用途的空间。它根据园林布局的要求,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地配置各种植物。从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植物造景是海绵城市实施的具体措施之一,合理有效的植物造景可以推动海绵城市的实现。

1 传统城市与海绵城市

传统城市中,人们秉持人定胜天的思想,大肆掠夺资源,改造自然,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与生态问题;而海绵城市遵循的是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城市在迅速扩张中,大量填湖或挖山造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系统,造成了生物种类的剧减;而海绵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提倡少挖山不填湖,尽可能地保护原有的自然环境。传统城市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大多采取硬质铺装、快排方式,这种建设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且效益低,难以兼顾长远的正常发展;而海绵城市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提倡利用环保透水的铺装材料、地上地下蓄排结合,分布式建设系统,这种建设的投资也是巨大的,但能兼顾近远期的发展,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

2 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植物造景的主体是植物,相对于其他的园林素材而言,植物是唯一有生命的,它会有四季景观的变化,会有对外界环境产生的一定的反应。只有当准确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搭配和后期良好的管理等内容,植物才能达到预期所需要的景观效果。但在实际的项目中,设计师很少去了解场地的植物及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一般的做法是将场地内的所有植物清除,重新设计与种植。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千篇一律的景观,没有各自的特色。但凡设计师注意保留,哪怕是简单的保留其原有的一些特点,都有助于新设计的园林使其体现出传统特色。例如:自然生长的树木比移栽的树木成长的更快,扎根亦较牢固,这些由自播或由根蘖长出来的苗木在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唯一的养护要求就是保护其免受伤害。对这一类自行繁殖的植物群体只需适当疏间,留下优质苗木使场地保持最佳的自然外观。

3 植物造景与乡土植物、外来植物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树种的选择均受生态因子的影响。但在设计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根据场地自然条件限制选择符合要求的树种,也就是选择适宜的树种以适应场地自然条件的种植,多为大规模的种植,适用于大型设计项目;二是根据对树木美化的要求和功能的需要,去创造立地条件来种植某些树木,这类的种植仅限于小规模的种植,需要提供树木所需土壤、排灌设施等人工设施,并经常进行养护和管理。因此,坚持应用乡土树种具有明显的优点:它们能同当地的景色相协调,且有助于新的设计规划显现出当地的特色,在实际的应用中,乡土植物比外来植物更适应于当地条件。但这也不能作为一条普遍规律应用于所有情况。在特定的场合下,当外来树种已经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且其外观同当地景观表现和谐的情况下,就有理由应用外来树种。如:湖南农业大学引进北美红枫,虽是从外地引进的,但在校园内生长状况良好,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景观效果,为大学校园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据统计(表1),湖南省特有植物共计235种,110属,52科。其中蕨类植物25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207种。

4 海绵城市实施的具体方法

4.1 植物造景与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是城镇“绿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绿地系统的基本骨架,具有覆被路面、庇荫行人、防止尘沙、净化有害气体和美化环境等功能。要想达到道路绿化的功能目标,树种的选择和道路施工方案尤为重要。

4.1.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体现湖湘特色 道路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严酷,因此,应该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强健和管理粗放的植物。道路绿化带常采用大手笔、大色块的手法,形成整体效果。同时考虑植物的第一分支点要求,人行道满足2.2 m,小型车2.5 m,中型车3.5 m,大型车4.5 m。在湖南地区能达到要求的乔木有枫香、香樟、黄连木等。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仍有不符合标准的设计,如利用桂花作为行道树,其原因为:一是桂花不能满足行人行车的要求;其次,桂花属于森林树种,喜欢土壤肥沃、空气湿润和灰尘较少等的环境,道路周边的环境不适合桂花的生长。与桂花类似的植物还有杜英、鹅掌楸等。

4.1.2 合理施工,一举两得 行道树的生存条件较差,同时行道树的数量较多。人工不可能做到为每棵树浇灌,因此喷灌设施的介入和雨水收集系统的实施是不可或缺的。这里着重介绍雨水收集的办法。在之前的很多设计中,有路必有路牙,这种设计是与海绵城市相违背的。因此,现行的道路设计要求(图1和图2),标高需高于绿地,让雨水自流进入两侧绿地,自由下渗。同时,将车行道雨水引入树池,通过树池内土壤过滤或雨水收集口,收集于树池周围的储水模块内。增大树阵周边浇灌水量,增加行道树渗透式浇灌方式,延长渗透时间。

4.1.3 停车场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停车场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但现有停车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缺陷:大多数停车场都是硬质铺装,没有建设雨水滞渗设施,没有实现对道路低影响的开发目标;夏日炎炎,没有树荫的遮盖,汽车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不仅会损害车漆,对内饰以及中控台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暴晒后车内温度上升很快,座椅温度可达六七十度;其次,由于暴晒,车内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影响车内人员的健康,并且容易造成内饰、中控台的提前老化。因此,为达到海绵城市的要求,在停车场的设计中应注意下列几点要求:建设林荫停车场,种植分支点高、抗性强、冠幅较大的植物,如悬铃木、复羽叶栾等乔木;利用生态新型材料,尽可能地收集雨水,如混凝土透水砖,以碎石、水泥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植草地坪(图3),它是通过钢筋将用模具制作出来的混凝土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再在空隙中填满种植土,播种或栽种草苗的施工工艺;透水砖,它主要是靠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来透水,透水砖和结合层材料完全采用沙漠中的风积沙,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新技术,使用这种材料在雨水下渗的过程中还能起到很好的净化过滤作用。

4.2 植物造景与屋顶绿化

在湖南的“绿荫行动”中,屋顶绿化是六大行动之一。积极推广屋顶绿化,凡6层或18 m以下城市新建建筑应实施屋顶绿化工程,在丰富城市景观空间的同时又能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屋顶绿化又分为花园式屋顶绿化(根据屋顶的具体条件,选择小型乔木、低矮灌木、草坪和地被植物进行屋顶绿化植物配置,设置园路、座椅和园林小品等,提供一定的游览和休憩活动空间的复杂绿化)和简单式屋顶绿化(利用低矮灌木、草坪和地被植物进行屋顶绿化,不设置园林小品等设施,一般不允许非维修人员活动的简单绿化)。湖南地区在植物的选择上,应以耐旱、耐寒、耐瘠薄和喜光的植物为主,如南天竹、金钟、海金沙、佛甲草和凹叶景天等植物。屋顶绿化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德国屋顶绿化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在技术和推广执行上也都显得相对成熟,如今,德国80%的屋顶绿化都是轻型草坪屋顶绿化;试验表明,在上海的酷暑时节,屋顶绿化可使顶层房间日均室温降低2 ℃至4 ℃,节约空调耗电量20%~40%。

4.3 植物造景与水体净化

在传统城市建设中运用管道直排,大量未经处理的雨水、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其中含有氮(N)、磷(P)等营养物质,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其他生物迅速繁殖、水质变差及鱼类等生物的大量死亡。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对N、P等营养物质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在水体净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行规定中,水体的自然化率要达到85%以上,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硬质驳岸。在设计中,应结合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综合运用,从而达到最佳效果,如香蒲、睡莲、大漂和黑藻等。但在施工时,也需控制植物生长的范围,防止水生植物的泛滥。

5 结 语

海绵城市的理论还在发展与完善中,需要各个专业加强交流与合作。湖南是一个物种资源丰富的省份,需结合省内的现状,遵循海绵城市的标准规范,打造出具有湖湘特色的海绵城市。

参考文献:

[1]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 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3] 程江,徐启新,杨凯,等.下沉式绿地雨水渗透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给水排水,2007,33(5):45-49.

[4] 易洪,罗蕴琪,吴菲,等.基于湖南省“绿荫行动”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误区[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2):102-104.

[5]孙喆.节约型社会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园林,2007(3):48.

[6] 侯亚明.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4(6):641-647.

[7] 吴人伟.国外城市绿化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1998,22(6):39-43.

[8] 黄晓鸾. 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2):关于城市生存环境的绿色量[J].中国园林,1998(2):55-57.

[9] 张宝鑫.城市立体绿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10] 于丹丹.巩义市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3(1):106-109.

猜你喜欢
植物造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研究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