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县沙马尔他乌西段岩屑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6-04-21 07:22陈航华
地球 2016年6期
关键词:巴里坤岩浆岩岩屑

■陈航华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四〇 队广东清远520110)

新疆巴里坤县沙马尔他乌西段岩屑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陈航华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四〇 队广东清远520110)

在新疆巴里坤县沙马尔他乌西段进行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数学统计方法的统计结果、单元素异常的分布特征、元素综合异常特征及异常所在区地质特征,对于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进行分析。

岩屑地球化学沙马尔他乌化学异常

0 引言

新疆巴里坤沙马尔他乌西段地区以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为主,土壤不甚发育,地表以散落的残积岩屑为主,覆盖物主要是残坡积岩屑和分布于山间谷底及洼地的砾石及砂土,部分地段发育有风成沙。除山坡和沟有稀疏矮小的植被外,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良好。根据上述地球化学特征,故在此区开展1:5万岩屑地球化学测量。

1 区域地质特征

1.1 地层

区内地层以石炭系最发育,上中下统均有分布;泥盆系、二叠系和侏罗系范围分布小,第四系分布于盆地及低洼、沟谷中,石炭系的火山岩发育,有利于寻找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等。

1.2 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以北东向为主体,沿断层两侧地层走向相交并有宽度不等的破碎带。断裂均与区内成矿关系较密切,同时控制着区内岩浆岩的产出和主要异常的分布。

1.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分布虽不广,但岩浆活动频繁,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出露,北侧及南西侧分布较集中,均为小规模的岩体,以华力西中期岩浆岩为主,北侧主要为花岗岩类岩体,东部还见有一个辉石橄榄岩体。

2 岩屑地球化学化学测量

与土壤异常相似,矿体(石)风化后被剥蚀下来的碎块散落在矿体周围,形成“岩屑分散晕”。介于岩石测量与土壤测量之间,既基本保留了基岩的原始成分又有较大的分散宽度,可宽达几十米至二、三百米。异常长度与矿体(矿化带)长度大致相应。异常元素组合与矿石组分大致相应。

表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表

2.1 样品采集、加工和测试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进行500×200测网的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现场用不锈钢样筛直接截取1mm~10mm之间的残积岩屑。共采集岩屑样品5908件,所有样品均加工到到200目,定量分析Au、Ag、Cu、Pb、Zn、As、Sb、Hg、W、Mo、Sn、Bi、Cr、Ni、Co等十五种元素。

2.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元素含量高低和分布、分配特征对区域成矿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为此对普查区内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化系数、富集系数等)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

以富集系数Kk值和变化系数CV值的大小表示区内元素的富集贫化程度及元素分布的均匀程度。根据区内元素分布特征,按富集系数Kk值≥2为强富集,2~1为富集元素,<1为贫化元素;按变化系数CV值≥2为极不均匀分布,1~2为不均匀分布,CV<1为均匀分布。一般认为富集元素和分布不均匀元素有利于成矿。

由表1可以看出,普查区富集Ag、Cu、Pb、Zn、Co、Ni、Sn、Cr、As、Hg等七种元素。Au、Ag、As、Sb、Cr等五种元素分布较不均匀。在普查区内Au元素虽然总体上表现为贫化,但分布较不均匀,Cu、Pb两种元素虽然变化系数不大,但相对富集,在构造有利部位可能富集,Zn、Co两种元素虽然富集系数较大,但是变化系数很小,W、Bi两种元素富集系数和变化系数都不大,这四种元素基本为均匀分布。因此,普查区内主要异常元素为Au、Ag、Cu、Pb、Cr、Ni、As、Sb、Hg,其他元素也有可能在构造有利部位,局部形成异常。

2.3 元素组合分析

相关分析是度量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方法,其相关系数是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和相关方向指标。通过元素相关系数的大小,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解释成矿元素的分散、集中程度,以便确定成矿物质基础。

为此,通过对Au、Ag、Cu、Pb、Zn、As、Sb、Hg、W、Mo、Sn、Bi、Cr、Ni、Co等十五种元素进行相关分析(见图1),将15种元素分成三类:第一类为Cu-Co-Ni-Cr,是与基性岩浆岩有关的元素,4个元素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54:第二类为Ag-Mo-Sb-Bi-W-As-Hg-Mo-Sn-Pb-Zn与热液活动有关的元素,相关系数均大于0.2;第三类为Au,由于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单独归为一类。

图1 微量元素R型谱系图

2.4 成果认识

通过本次岩屑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共圈出10个综合异常区。总体上由北到南,从西到东,以此编号为M1、M2…M10。根据各综合异常的地质背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预测成矿率及找矿意义大小对综合异常进行分类,划分出乙3类异常六处(如:M3、M1、M4、M7、M2、M5异常)和丙2类异常四处(如:M6、M8、M9、M10异常)。

3 结论

结合各种数学统计方法的统计结果、单元素异常的分布特征、元素综合异常特征及异常所在区地质特征,对于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普查区岩性以喷出岩浆岩、火山碎屑岩为主,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石英脉及各种蚀变较为发育。

(2)Cu、Co、Ni、Cr等四种元素异常主要分布在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异常面积大但浓集中心不明显,可能与中基性岩浆岩高背景有关的,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热液活动。

(3)Ag、Mo、Sb、Bi、W、As、Hg、Mo、Sn、Pb、Zn等几种元素异常主要分布在断裂周围,热液活动特征明显,并具有多期次性特点。

[1]罗先荣,文美兰,欧阳菲,唐甲光.勘查地球化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2]蒋志,统计地球化学及其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陈国光、张 华、叶家瑜、张德存、陈德友等.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比例尺1:50000)(DZ/T 0011-91)

P632[文献码]B

1000-405X(2016)-6-73-2

周荣德,男,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矿产地质勘查。

猜你喜欢
巴里坤岩浆岩岩屑
巴里坤马遗传资源保护及对策
八采区岩浆岩研究分析
岩屑床破坏器在水平井斜井段的清洁效果研究
论细碎岩屑地质录井
硬厚岩浆岩下采动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中国新疆巴里坤草原美如画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岩屑实物录井成果网上应用研究
重磁资料在岩浆岩综合解译中的应用
巨厚坚硬岩浆岩不同配比的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