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刺激护理干预在脑瘫高危儿摄食行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4-22 07:28杜红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效果



口腔刺激护理干预在脑瘫高危儿摄食行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杜红艳

湖北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宜昌443000

【关键词】口腔刺激护理干预;脑瘫高危儿;摄食行为;效果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是指患儿出生前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1]。脑瘫高危儿指有各种高危因素导致的脑功能损害、极有可能发生脑瘫的小儿。脑瘫高危儿表现出摄食行为和摄食功能的异常和发育迟缓。口腔按摩是针对吞咽或摄食行为异常的高危患儿的一种刺激,可以促进吞咽功能和婴儿发声,合理营养的喂养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是纠正脑瘫高危儿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颈项不稳和摄食异常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口腔刺激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12—2014-06我院儿科收治的脑瘫高危儿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4~11个月;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入组标准:(1)年龄<1岁未确诊脑瘫。(2)出生时有导致发生脑瘫的高危因素存在,包括母婴两个方面中的任一项。(3)有摄食行为和功能异常中的任一项。(4)家长有一定文化知识,愿意参与此调研。(5)排除先天性心、肺疾患,过度肥胖患儿。2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科护理,包括营养指导、坚持母乳喂养原则、康复锻炼指导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口腔按摩刺激干预。

1.2.1建立干预小组和随访档案:由主治医师和有护理经验的护师和家长组成干预小组,为入组婴儿建立随访档案,预留电话号码并保证畅通,为继续随访做准备。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医院调查和进行各项辅助检查,保证中途不得无故退却。按照要求填写随访问卷等。

1.2.2喂养知识指导:做好母乳喂养宣教,观察存在吞咽困难和呛咳患儿的喂哺姿势、体位。向母亲讲述喂哺常识和添加辅食方法、育儿的适宜环境温度、保持规律睡眠和排便,指导母亲评估婴儿的体质量和智力发育。

1.2.3口腔按摩刺激方法:①口周轮匝肌按摩:操作者用双手拇指从上唇鼻唇沟开始分别向左右嘴角按压轮匝肌,同法按摩下唇。②咀嚼肌按摩训练:操作者用右手食指按压下颌骨臼齿处1 s,然后左手食指和中指在左侧下颌处用轻柔的力量上下推动下颌骨运动2~3次,诱发咀嚼运动,如此循环几次后,同法做对侧。③吞咽训练:操作者左手托患儿枕部,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刺激下颌和下颏间脖颈处上下运动,刺激吞咽动作发生[2]。④口腔刺激训练:操作者带PE一次性手套,左手固定患儿下颌处,用右手指腹快速按压左侧上牙床门牙处,慢慢滑向臼齿外侧再到磨牙处,停留约1 s,迅速将指腹移向中部,再移向右侧牙床臼齿和磨牙处,停留约1 s,同法按摩内侧、下牙床内侧、外侧;然后用食指指腹由上向下U型按摩两侧颊部2~3次后,再用食指指腹由里向外纵行和横行按摩舌体侧部和前1/3处各3次,然后再慢慢将舌体从左至右推动固定1~2 s,从右向左推动1~2 s,随后,将舌体轻轻抬起,向上固定2~3 s,同法下拉舌体固定2~3 s,最后将舌体轻拉并向舌根部缓缓推动2次。一个循环结束后,开始新的循环,每次训练5~10 min为宜。操作易选择在早晚喂哺前30 min前进行[3]。以上操作应有患儿父母学会并熟练操作流程。

1.3疗效观察根据脑瘫高危儿摄食行为评价表测评2组摄食障碍评分。由科室自拟摄食行为量表,内容包括患儿进食行为9项和进食障碍表现9项,共18项,按5级评分法,1周内发生进食行为异常或进食障碍≥6 d记8分,1周内3~5 d记6分,1~2 d记4分,不足1 d记2分,无异常记0分。分值越高,说明行为异常和障碍越严重。

2结果

2.1干预前后2组患儿饮食行为评分比较2实验组干预后1、3、6个月摄食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儿干预前后饮食行为评分比较 ±s,分)

注:*P<0.05

2.2干预前后2组患儿身高与体重指数比较实验组干预前与干预后1个月平均身高、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2组患儿干预前后平均身高比较 ±s,cm)

表3 2组患儿干预前后平均体重指数比较 ±s,kg)

3讨论

脑性瘫痪是导致儿童残障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姿势异常和中枢性运动障碍为主,在我国发病率达1.8‰~4.0‰[4]。目前尚未发现能预测出脑瘫发生的生物标志物,但临床医师根据婴儿分娩状况、有无生产高危因素以及影像学资料和新生儿阿氏评分,预测婴儿远期发生脑功能不良现象的几率。早产、难产、窒息、黄疸均为引起脑瘫的重要高危因素[5]。一般婴儿在6个月内自主运动迅速发展,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婴儿的自主运动不协调或姿势异常;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时,发现婴儿伴随有进食行为的异常或者喂养障碍,导致喂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对脑瘫患儿早期预测、评估、诊断,早期进行饮食行为评估和进食干预是治疗脑瘫儿的关键。口腔按摩刺激是对脑瘫高危儿进食异常或进食障碍患儿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方式,通过抚触和刺激训练患儿的吞咽动作,加强口周轮匝肌和咀嚼肌的功能训练,通过按摩增加婴儿口周部血液循环,使肌肉兴奋性增加,改善口腔局部肌肉运动协调功能,根据对舌体和牙床的按摩,刺激味蕾,改善口腔内感觉,诱发患儿食欲,补充营养,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提高身体免疫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口腔刺激护理干预联合合理喂养对于患儿的生长发育有确切疗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在6个月前发现有脑瘫征象的患儿,经过早期综合干预,可恢复到同龄正常标准,降低脑瘫发病率,减少后遗症[6]。此护理方法,简单、易学,家属参与干预小组后,不断汲取婴儿护理知识,强化科学喂养,可以有效改善脑瘫高危儿的摄食行为,促进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陈颖.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4):81-82.

[2]谭洪金,黄任秀,罗雪梅,等.脑瘫高危患儿饮食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42-946.

[3]谭洪金,黄任秀,罗雪梅,等.口腔按摩用于脑瘫高危儿摄食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12):1 130-1 131.

[4]林梅,潘红飞,李强,等.脑瘫高危儿父母脑瘫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的调查[J].右江医学,2014,42(1):13-16.

[5]王小燕,姚英民,谢松敏,等.脑瘫高危儿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运动发育指数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7):628-631.

[6]何可.探讨脑瘫高危儿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 037.

(收稿2015-02-11)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5-0137-02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美元武器化会产生怎样的反噬效果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抓住“瞬间性”效果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