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上”文学大咖:用阅读行走于文学“武林”

2016-04-24 02:57武佳佳
十几岁 2016年9期
关键词:武林高手悸动内功

文/武佳佳

“撞上”文学大咖:用阅读行走于文学“武林”

文/武佳佳

“读了这么多书,文笔为什么还是不见提高?”

“怎样才能将文章写得有新意?”

……

20多年前,一位名叫谢宗玉的文学少年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了湘潭大学中文系。

时光荏苒,当初的少年已然破解了心中疑问,扬名文坛。但这些问题依然萦绕在每一位热爱文学的少年心中。

于是乎,《十几岁》编辑部邀请到了20多年前的这位少年——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宗玉分享他的文学成长之路。这一路上,发生了哪些故事?这些故事又是否能解开萦绕在文学少年心中的种种疑问?

“三分写,七分阅”

20世纪80年代,那时的大陆刚刚结束封闭状态。琼瑶、三毛、金庸、古龙等作家的作品开始涌入。像所有荷尔蒙分泌旺盛的青春期少年一样,十几岁的谢宗玉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金庸、古龙所描绘的武林世界,他贪婪地阅读着接触到的一切书籍,并得以窥见文学世界的奥妙。

“写作之路就像是武林高手修炼‘内功’,”谢宗玉说,“提高我们的‘内功’,关键在‘三分写,七分阅’。”要想打败武林高手,唯一的办法便是勤修苦练,提高内功。想要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亦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多看书,多练笔。

“阅读,尤其是广泛的阅读对十几岁的孩子们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看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更要不断去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在尝试中,我们开阔了思维与眼界,从其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之所在。这些看过的书最终会积淀在你的骨血中,形成你独特的语言风格,让你觉得‘下笔如有神助’。”谢宗玉解释道,“如果说我们的文学水平有十分,那其中七分一定源于你的阅读。”

现在的谢宗玉依然保持着年少时“贪婪”读书的本性——不停地、广泛地阅读,从文学经典、网络小说到哲学之思。他因阅读而笔耕不辍,亦因阅读而邂逅不一样的文学风景。这,或许是他在文学“武林”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武林秘籍。

“文学是一种状态”

“爸爸,大风把天上的星星都刮走了。”小谢子四岁时,谢宗玉带着他在阳台纳凉。儿子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让谢宗玉体会到了他少年时代的诗意。

“江河有江河的壮美,小溪也有小溪的曼妙。儿时语言虽稚嫩,却是生命最原初的悸动。”谢宗玉如是说道,“文学很多时候是一种状态、感觉,当十几岁的我们遭遇文学悸动时,就应该提笔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及时记录,这于我们而言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有人曾说:“在我们这个年纪,写的东西都只能停留在练笔的阶段,应该大量地写,收笔就将稿子扔进垃圾桶。”十几岁的文字青涩、稚嫩,却拥有往后岁月难以匹敌的诗意与美好。如谢宗玉所言,提笔写下年少的喜怒哀乐和青春百态,但不要将其扔进垃圾桶,而要好好保存。当我们回首阅读那时的文字,会发现,文学或萌芽于这十几岁的悸动。

对话大咖

《十几岁》:有人说高考作文的应试化写作正在摧毁中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应如何在应试化写作中显示个人风格和特性,避免千人一面?

谢宗玉:高考作文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考试,其文字要求是准确、精简,这也是从事文学创作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反复的作文练习会对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描述能力等文学基本功带来提升,而不是摧毁,而那早已融入骨血的带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则会在我们的精准描述中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十几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不一致?读一本书到什么程度,才算读透了这本书呢?

谢宗玉:由于年龄、学识、生活经历、思想深度等方面的差异,读者与作者之间必然存在不一致,读者亦无法完全读懂作者。陶渊明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通过广泛、大量和反复的阅读,我们或许无法读懂作者的深意,却能触类旁通,从中品味出文学的美妙,这或许才是阅读的意义之所在。

猜你喜欢
武林高手悸动内功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悸动是什么?
在古石绝壁前
慌张
我家的“武林高手”
“练好内功”;企业逆势而上的秘密武器
武林高手的“春天”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
绝世武功
生命里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