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息技术之“水”润化学教学之“花”

2016-04-26 10:52钟永洪
关键词:课程整合中学化学信息技术

钟永洪

【摘要】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介入到化学课程中来,与化学学科有机的整合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深度融合,更对新时期的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最新发展就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也为教学改革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中学化学

【中图分类号】G434;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3-02

运用信息技术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为了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以来迅速兴起的一种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标志,是新课程理念及体系有效实施的保证。通过中学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合理引信息技术之“水”,来润化学教学之“花”,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达到化学教学的最优化。

一、引信息技术之“水”,丰富感性实验材料

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注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对象上去,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正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于一体,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引信息技术之“水”,丰富形象直观感性实验材料,其生动性、趣味性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碳的单质》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弹出一幅郑板桥的古字画,一边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在屏幕上用文字设疑:“这幅字画为什么会年长日久而不褪色呢?”这样让学生目观其型,耳闻其声,心有所思,激发学习动机,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快让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紧接着放映画面:几个大型的露天煤矿,外面堆积着好多的煤。人们用烧焦的木桩往坝梁上栽,边上闪烁一根普通木桩在泥土中腐烂的情形。学生们在观赏中情不自禁的脱颖而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有心想去探究,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环节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此外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通过播放“死狗洞”FLASH,激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人进入洞中安然无恙而狗却倒地的现象,从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学完后再回过去回答死狗洞的问题。对中学学生来说,一个小动画可以让大家情绪高涨,很显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引信息技术之“水”,增强学生感知能力

中学化学的常规教学,要注意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粒子观的初步建立必须在化学微观教学中体现出来。引信息技术之“水”,来增强学生感知能力,提高学生感知程度。像在《物质构成微粒》,由于微观粒子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仅凭口语和课本上几张图片,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为了能让学生观察到原子内部结构和核外电子情况,可以下载《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等小课件。首先简介“视觉暂留”现象及其在电影及动画制作中的运用;从而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物质各种不同速率下的视觉印象,认识并理解电子运动的特点及其描述的方法。

又如在讲分子运动时,说到湿衣服晒干的过程,无法通过实验真实反映其变化过程,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水分子从衣服上慢慢运动出来,散发到空气中去,同时温度升高时,水分子运动加剧;温度降低时,分子运动减慢,最后湿衣服变成了干衣服。通过动画模拟,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分子运动的认识,而且也了解了分子运动规律与温度的关系。

百闻不如一见,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展示,可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三、引信息技术之“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课堂的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部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一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做到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的污染大,无法在教室中完成等。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例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教学中,不仅要考虑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的问题,还要考虑尾气处理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氧化碳泄漏的问题,运用课件来完成本实验,学生通常能注意到不同操作带来的不同后果,从而,强化安全意识,认识到按操作规程完成实验的重要性,引信息技术之水,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引信息技术之“水”,优化实验教学

放大实验现象:很多演示实验教师在讲台上做,只有前面部分同学能观察到,致使很多学生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实验细节。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把实物放大,使原来看不清的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如产生气体、沉淀、颜色变化等实验现象,这样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加深他们对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对实验进行分析对比:有些实验操作或现象需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得出规律,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和条理化。但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实验在课堂上演示,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设计好的实验对比演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引信息技术之“水”,润化学教学之“花”。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化学教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化学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 “学”与信息技术进行高度融合、充分利用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发挥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以期达到帮助教师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从而实现高中化学教与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中学化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在新闻中学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