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的食叶虫
——蛾类浅析

2016-04-27 03:03赵廷发
四川水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刺蛾毒蛾夜蛾

赵廷发

(甘肃沁园春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定西,743000)

园林工程中的食叶虫
——蛾类浅析

赵廷发

(甘肃沁园春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定西,743000)

园林植物通常指绿化效果好,观赏价值高或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而蛾类食叶害虫是以叶片为食的害虫。主要危害健康植物,以幼虫取食叶片,常咬成缺口或仅留叶脉,甚至全吃光。从而造成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降低。所以防治这类害虫成为园林工作人员必须攻克的难关,本文以食叶害虫为例,了解他们的生理特征和防治方法。

蛾类;生理特征;防护措施

前言:食叶害虫——蛾类是以叶片为食的害虫。主要危害健康植物,以幼虫取食叶片,常咬成缺口或仅留叶脉,甚至全吃光。少数种群潜入叶内,取食叶肉组织,或在叶面形成虫瘿,如粘虫、叶蜂、松毛虫等。由于多营裸露生活,其数量的消长常受气候与天敌等因素直接制约。这类害虫的真成虫多数不需补充营养,寿命也短,幼虫期成为它主要摄取养分和造成危害的虫期,一旦发生危害则虫口密度大而集中。又因真成虫能做远距离飞迁,故也是这类害虫经常猖獗为害的主因之一。幼虫也有短距离主动迁移危害的能力。某些种类常呈周期性大发生。这类害虫危害健康的植株,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为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大多数食叶害虫营裸露生活,受环境因子影响大,其虫口密度变动大。多数种类繁殖能力强,产卵集中,易爆发成灾,主动迁移扩散能力强。

1、刺蛾类

刺蛾类属鳞翅目刺蛾科。幼虫蛞蝓形,体上常具有瘤和枝刺。蛹外常有光滑坚硬的茧。在园林植物上主要有黄刺蛾、扁刺蛾、绿刺蛾等。

1.1 刺蛾类参考图

1.2 常见刺类的生理特点

种类 分布地区 寄主植物 越冬虫态 越冬场所年发生代数 主要危害时期黄刺蛾 全国各地悬铃木、樱花、石榴、紫薇、山茶、油桐、红叶李等老熟幼虫 树上结茧北方:1代/年南方:2代/年6月下旬8月中下旬扁刺蛾 全国各地山茶、栀子、紫藤、大叶黄杨、桂花等老熟幼虫 土中结茧北方:1代 /年南方:2代/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至翌年 4月褐刺蛾 长江以南地区悬铃木、珊瑚、乌桕、腊梅、梅花等老熟幼虫 土中结茧2代 /年6月中旬至 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

1.3 刺蛾类的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虫茧。可结合抚育修枝、冬季清园等进行。

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人工摘除虫叶。

4、药剂防治:中、小龄幼虫,可喷施 Bt乳剂 500 倍液、20% 菊杀乳油 2000倍液或 50% 马拉硫磷 1000-1500 倍液、或生物杀虫剂灭蛾灵 1 000 倍液。

5、保护天敌。如上海青蜂、姬蜂等。

2、袋蛾类

袋蛾类属鳞翅目蓑蛾科。又名蓑蛾。雌雄异型。雄蛾有翅,雌蛾无翅。幼虫吐丝缀叶形成护囊,雌虫终生不离幼虫所织的护囊。常见的种类有大袋蛾、茶袋蛾等。

2.1 袋蛾类参考图

2.3 茶袋蛾防治措施

2.3.1、冬春人工摘除越冬虫囊,消灭越冬幼虫,平时也可结合日常管理工作,顺手摘除护囊,特别是植株低矮的树木花卉更易操作。

2.2 茶袋蛾生理特点

种类分布地区寄主植物越冬虫态越冬场所年发生代数 主要危害时期大袋蛾全国各地悬铃木、泡桐、刺槐等多种植物老熟幼虫树上结袋囊多数:/年6月中旬至9月茶袋蛾主要分布长江以南香樟、石楠、枫杨、紫荆等3~4 龄幼虫树上结袋囊上海江西2~3代/年河北河南:1代 /年1代区 6月至9月2代区:6月旬至7月上旬第一代,9月至10月第二代

2.3.2、药剂防治。虫量多时可喷 90% 晶体敌百虫或 50% 马拉松乳剂 1000倍液、或 2.5% 溴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根据幼虫多在傍晚活动的特性,宜在傍晚喷药。喷药时应注意喷施均匀,要求喷湿护囊,以提高防效。

2.3.3、生物防治。用青虫菌或 Bt制剂 500 倍液喷雾,保护蓑蛾幼虫的寄生蜂、寄生蝇。

3、斑蛾类

斑蛾类属鳞翅目斑蛾科。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梨星毛虫、 大叶黄杨斑蛾等

3.1 斑蛾类参考图片

3.2 斑蛾类生理特点

3.3 斑蛾类防治措施

3.3.1、结合冬春修剪,剪除虫卵;生长期人工捏杀虫苞、捕捉成虫等;以幼虫越冬的,可在幼虫越冬前在干基束草把诱杀。

3.3.2、幼虫期喷洒青虫菌500倍液、50%杀螟松和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

4、毒蛾类

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主要有桑毛虫、侧柏毒蛾、舞毒蛾等

4.1 毒蛾类参考图片

4.2 毒蛾类生理特点

种类分布地区 寄主植物 越冬虫态 越冬场所越冬代:4月至5月第1代:7月至8月(危害最重);第2代:9月

4.3 毒蛾类防治措施

4.3.1、消灭越冬虫体。如刮除舞毒蛾卵块,搜杀越冬幼虫等。

4.3.2、对于有上、下树习性的幼虫,可用溴氰菊酯毒笔在树干上划 1-2 个闭合环(环宽 1cm),可毒杀幼虫,死亡率达 86%-99% ,残效 8-10 d 。也可绑毒绳等阻止幼虫上、下树。

4.3.3、灯光诱杀成虫。

4.3.4、人工摘除卵块及群集的初孵幼虫。幼虫越冬前,可在干基束草诱杀越冬幼虫。

4.3.5、药剂防治。幼虫期喷施 5% 定虫隆乳油 1 000-2000 倍液、 2.5% 溴氰菊酯乳油 4000 倍液、 25%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 1500-2500 倍液等;用 10% 多来宝悬浮剂 6000 倍液或 5% 高效氯氰菊酯 4000 倍液喷射卵块。

5、夜蛾类

夜蛾类属鳞翅夜蛾科。在园林植物上普遍发生的有斜纹夜蛾、银纹夜蛾、臭椿皮蛾、变色夜蛾等。

5.2 夜蛾类防治措施

5.2.1.清除园内杂草或于清晨在草丛中捕杀幼虫。人工摘除卵块、初孵幼虫或蛹。

5.2.2.灯光诱杀成虫或利用趋化性,用糖醋液诱杀。糖 : 酒 : 水 : 醋 (2:1:2:2)+少量敌百虫。

5.2.3.幼虫期喷 Bt.乳剂 500-800 倍液、50% 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或 10% 氯氰菊酯乳油或 2.5% 功夫乳油 2000-3000 倍液、 5% 定虫隆乳油 1000-2000 倍液、20%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 500-1000 倍液等。

5.1 夜蛾类生理特点

种类 分布地区 寄主植物 越冬虫态 越冬场所年发生代数 主要危害时期斜纹夜蛾长江、黄河流域山茶、芒果、木槿、荷花、月季、香石竹、草坪禾草等蛹 土中因地而异华东、华中5~7代/年7月至10月,世代重叠明显银纹夜蛾 全国各地菊花、大丽花、一串红、海棠、香石竹等多种花卉老熟幼虫或蛹土中发生世代因地而异,2~8代/年6月至10月,世代重叠明显变色夜蛾长江以南、青岛等地合欢、紫藤、紫荆、兰花、楹树、桃等蛹 土中 江西地区:2~4 代/年 7月至9月臭椿皮蛾 分布广泛臭椿、香樟、香椿、红椿、桃、李等蛹枝干、皮缝、伤疤处结茧北京、上海、西安2代/年第1代:5月至6月第2代:8月至9月

二、蛾类防治措施总结

1.人工防治。比如耕翻土壤,人工挖蛹等采用人为的方式改变蛾类的生存环境和破坏而累的食物链以及延缓他们的繁殖,清除蛾卵等

2.药物防治。比如使用杀虫剂等。

3.人工诱杀或者利用趋化性。比如蛾类喜欢飞往黑暗环境,喜欢固定的食物,利用蛾类本省的生理特征消灭它们。

4.培养他们的天敌。改变环境,让蛾类的有益天敌生存,从而减少蛾类的数量。

[1]穆兰芳.大叶黄杨尺蠖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江苏省植物病理学学会通讯第二期.2007

[2]邸济民.林果花药病虫害防治[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315-319

G322

B

1007-6344(2016)10-0260-02

猜你喜欢
刺蛾毒蛾夜蛾
南昌茶区刺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辽宁柞园刺蛾种类调查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刺蛾的危害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