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研究是份什么工作?

2016-04-27 09:17李嘉文
第一财经 2016年15期
关键词:消费者设计研究

李嘉文

能画出流畅的草图,做出酷炫的模型—在大学时代,宋崇蓓觉得这就是设计。“但往往,当我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时,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设计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宋崇蓓去了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现阿尔托大学)继续设计研究方向的学习。

除了主修商业战略设计,宋崇蓓还辅修了国际设计商业管理课程,在这个阶段她开始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我开始思考什么样的设计可以应用到现实中,在评价和改进设计的同时,不仅要考虑人的需求,也要看商业价值和技术可行性。”在北欧学习的5年里,宋崇蓓做了很多项目,从重型机械到消费电子,从快消日用品到数字化产品等。“把自己当成海绵,只要感兴趣就去做,在和不同的人一起合作项目的过程中,还能吸收别人的方法和思维。”通过参与不同领域的设计项目,她获得了很多实践经验。

回国后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美国大型快消品公司做设计研究员。这份工作需要她通过观察和访谈,深入到消费者的使用环境中去研究他们的行为模式,这种设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消费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消费选择以及背后的原因。“从而考虑如何引导消费,并给设计带来灵感。”从消费者的需求中挖掘商业机会,是宋崇蓓的工作价值。

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的好处在于,除了做设计研究,宋崇蓓也有机会看到从产生研究成果到最终产品落实并且投入市场的全过程,还能够直接从消费者那里得到真实反馈。这个循环的过程让处于源头的宋崇蓓更了解设计研究的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去体现竞争力。

这些经验让宋崇蓓在两年后顺利进入Frog设计咨询公司,方向依然是设计研究,但和在甲方工作不同的是,她需要在短时间内提出有深度见解的洞察,对于快速学习和捕捉信息的能力要求很高。更大的压力在时间上,“没有原先那么充裕的时间给你准备,同时责任也很大,整个团队只有你做研究,最后出来的报告要有说服力。”

她曾接手了一个全碳架智能自行车的项目,为了了解目标客户群,她先后采访了自行车工程专家、自行车俱乐部的创始人以及各种骑行爱好者,甚至自己去体验骑行,并去车行挑选配件。在收集了与自行车相关的各维度信息后,宋崇蓓对于消费群体的定位和设计方向才有了把握—与原先以专业骑行者为目标消费者的预想不同,经过研究她发现在中国,骑行新手以及半职业骑行者才是自行车认知以及技术提高需求最旺盛的人群。宋崇蓓帮客户抓到了这个市场痛点。

宋崇蓓说自己当时跳槽到Frog,很大的原因是希望有更多机会研究数字化体验和实体产品结合的项目,思考设计研究如何在这类创新项目中发挥最大作用—她想把设计研究更多地应用到对社会有影响力的方面。“很多人都需要设计来改善生活,而设计师应该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宋崇蓓认为,在设计咨询公司,她可以离这个目标更近。

C=CBNweekly

S=Song Chongbei

C: 你的爱好是什么?

S: 喜欢看展览。近期看过最有意思的是Renzo Piano的Piece by Piece建筑展、明和电机的中国首展、Olafur Eliasson的无相万象。我还喜欢逛复古市集和二手店,在欧洲偶尔能淘到1940年代到1950年代的经典设计,有种跨越时空去接触老故事的兴奋感。

C: 对主修设计的在校学生以及职场新人有什么建议吗?

S: 目前普遍来看工业设计教育还是很有局限性。课程的设置集中在形体与功能、材料与工程。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需要面对的问题往往复杂得多。所以还是建议设计专业的学生把视野放到校外,提高自学能力。

如今设计师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针对一个议题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单个产品的使用性,而是会涉及到交互、体验、服务等多方面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平常对生活随时保持敏感,去观察,置身到环境中切身体会,这也是设计研究中非常强调的观察力和同理心。

猜你喜欢
消费者设计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知识付费消费者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