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在翻,天在看

2016-04-27 09:20黄瀚玉
第一财经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交友小船友谊

黄瀚玉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最新的网络爆款段子。这句话本来出自《老友记》,说名叫友谊号的船永远不会沉,是一个类似英语脑筋急转弯的概念。但在各种刷屏的翻船漫画里,只见两只企鹅面对面地坐在小船上,不出3幅画的篇幅,它们就能因一言不合把船翻个底朝天。接着很快出现了按行业翻船,就是披着友谊的幌子来吐槽各种职业特性—360行那可就是360条小船呀,两只可怜的小企鹅真是翻了又翻。一夜之间,这些友谊的小船头尾相连并起来都能够绕地球3圈。

一句流行语,带出了很多没什么新意的老梗。很多明面上是表达友谊难维系,实际说的却是泛泛之交真没劲。就跟朋友圈里其实并没有几个真朋友一样,好多人根本没在一艘船上呢,且犯不着去担心船要翻的事儿,不过是借这个游戏正好表明态度:你可别来烦我。

至于真朋友,大部分漫画里提到的那些翻脸问题应该都不是问题啦。

所以嘛,从逻辑和现实两方面看,友谊这艘小船并没那么容易翻。认识、熟人、朋友、死党,这是一个显见的递进关系。而人与人之所以会产生矛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你对对方的要求。换句话说,你对亲朋好友的要求与你对陌生人、一般熟的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与之对应的是你愿意相与和付出的程度也不一样。要求高,才容易失望。但之所以要求高,也正是因为你愿意接受对方对你可能的高要求—因为你们的关系相比其他人更要好/亲近/特殊……

举一个最初级的例子。和某人第一次见面相约吃饭,对方严重迟到了超过三刻钟,你肯定很不爽,但你多半不会与之翻脸,场面上可能还相当客气,不过心里基本判定不想与之交朋友了。和关系很要好的朋友约饭呢?对方因故迟到半小时,你可以毫不保留地声讨一番,严重到似情侣讲分手也行,但没关系,发作完(不出意外的话)大家还是小伙伴儿!

说到情侣,那场景就丰富得没底啦。网传的所谓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基本就只是个对仗梗吧,对爱情这个深刻主题一点儿有意思的挖掘也没有啊。爱情的巨轮能起航就很不容易了,虽然很多时候沉起来也是够快够狗血的,但极少数会像段子漫画里那么无厘头。

所以假如你的友谊小船真的被漫画戳中了呢?嗯,我们的结论是,那也不能怪浪太大,主要还是你的友谊的小船质量实在太差。那我们的建议是,赶紧止损。不然就真的是越往后拖就付出越多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这个词放在这里还真是贴切。

哈我们一不小心又当了一回人生导师。但真的,大部分网络热梗最后都变成了网络营销的工具,大家乐呵一下就得啦,得提防着别掉坑里,别被误导,也别整天因为刷社交账号就放弃有益的思考哦。

那些风雨中飘摇的小船都翻在了哪儿

要是这些都是真友谊,那统一和康师傅这种多年宿敌也能做朋友了。

哪来那么多三观不合

TFBOYS是不是最强天团、豆花是甜的还是咸的、转基因有没有害、angelababy有没有整容、球队应该支持皇马还是巴萨、小米电饭煲到底是创新还是抄袭,要是在这些方面一言不合就决裂的,麻烦以后还是不要交朋友选择孤独终老好了。谁规定的朋友之间意见必须统一?谁又有过规定朋友间不能“求同存异”呢?那种非得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人,或者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争一个对错出来的,大概没有想过如何去顾及朋友的认知思维方式和心情吧?

生活处处是暗礁,只要你往错里挑

Po出来的合照只P了自己没有P别人、发现圈子里有谁学着你买了一样的衣服鞋子并撞了衫、聚会的时候老迟到、创业的时候分成不均、开了微商后每3小时发一次9张图的朋友圈并到处安利身边人……在人与人的交集里,这样的冲突总是难以避免。但讲真,如果是真朋友,你会毫无顾忌地做这些事情、不在乎他人感受吗?大概检验友谊的关键在于,一方有没有想过尽量避免这种不愉快的事情的发生—

比如微商什么的,祸害祸害不熟的人就罢了,为什么老想着在自己朋友身上赚钱?而受到冒犯那一方,又有多大的魄力来原谅,甚至沟通一下,说“你那样好像不是很好,下次是不是可以这样。”

“有个事你能帮帮忙吗?”

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种苦,就是“有个事你能帮帮忙吗”。问程序员朋友能不能免费帮你写个程序,问设计师朋友能不能免费帮你画个图,问公关朋友能不能免费帮你做个新闻稿,问收集手办的朋友能不能把他的珍藏送给你的小孩玩。更缺心眼的还会来一句“这点小忙都不帮,还是不是朋友”。Excuse me?凭什么?提出这些要求的人,似乎并不那么在意朋友在时间精力人力上的投入。话又说回来,如果说话得体、态度诚恳,真朋友在面对这种要求的时候,偶尔也会帮帮忙不是么?

这也能翻船?

她脱单了以后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他买房又换车了以后不能愉快地玩耍了,她搬家到城那边去了以后不能玩耍了,他家里面的钱都亏完了以后不能愉快地玩耍了。这些原因又是什么鬼?真正的朋友,难道不是应该“无论顺境或是逆境、富有或是贫穷”都在一起么?即使平常要陪男女朋友或者隔着一整个北京城,也会挤出时间陪死党,就算真的没时间,也不阻碍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多做些交流。至于发达了或者flop了—优越感和自卑感,都不应该是坚固友谊的附属品。

到处都在翻船,也许是坚固的友谊太难得

在你的交友圈里,究竟还有没有凡事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面对一些过失能够宽容对待、能够辨别玩笑话和真心话、交流也不仅限于朋友圈的“点赞之交”的朋友呢?“我没有朋友”“没有人能理解我”这种让人特别沮丧的话可不只是出现在电视剧和小说里。到底我们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才让真朋友难得,让假冒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迁徙太多,固定朋友少

读高中时在A市,读大学时在B市,读研究生在C市,第一份工作在D市,后来跳槽又去了E市,要是结婚了说不定还会跟另一半去F市。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当然有些时候只是迫于无奈去做打工仔),人们似乎不会长时间安定在一个地方。这样的后果是,可能这一批朋友还没熟几年,又要换到另一个城市去认识新朋友。只是连鞋都是穿久了更习惯,朋友大多也是和你相处越久越能合得来咯。

网上的朋友很少有深交

我们不否认网友也会有真情也会有真爱,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友情的维系还是得依靠近距离接触和反复见面。就像情侣要一起去旅游过才知道合不合得来,朋友之间也要N次面对面相处,才能更了解、更知道搭不搭。介于大家都不会在网上暴露完整而真实的自己,那些只会隔着屏幕给你打“23333333”的人,大概并不知道你有哪些坏习惯,又能对它们忍到什么程度。

交友成本降低

自从有了扫二维码交友,我们在做朋友这件事上也越来越草率。一起参加一次无聊会议的可能成为朋友,一起被攒到同一个饭局上的可能成为朋友,一起在健身房举铁的可能成为朋友,一起抱着家里的阿猫阿狗在宠物医院排队等看病的也可能成朋友。但没有对交友门槛上严格把关,一言不合的风险也就加大了。下次再感叹小船说翻就翻时,不妨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那么轻易就上了那条船。

独生子女的自私

这点有些老生常谈,但缺少体谅、控制不住脾气、总爱以自我为中心这些事,多少和它搭点边。二孩政策出来过后,或许世上会多出来一些耐受性高点的友谊。毕竟,如果对家中的熊孩子都能温柔对待,还有什么人,是你不能温柔对待的呢?

通讯更发达也可能是一种错

在还没有什么社交App时,你找朋友吵一架还得专门跑到他家楼下或者气呼呼地翻半天电话,更久远一点的时候,吵架还要靠写信来完成。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气就消了一半。但现在,不满和怨言随时都能脱口而出,微信里面敲一排字、微博上面的一个@,可能整个情绪都还没有过脑子,话就已经说了出去。说不定,有时候你还能把朋友犯的过错截图为证,过段时间再拿出来批判一番呢。

30岁后找深交更难

如果想在30岁以后再获得一段牢不可破的新友谊,你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配偶是否也能接受这位新朋友,或者两家的熊孩子在一起合不合得来。当然,曾因在交友上遇人不淑而吸取的教训可能会让你择友的标准更高,又或者,你已经懒得再找新朋友。毕竟那些凡事更看重利弊的“大人”,已经不太愿意向陌生人敞开心扉。

猜你喜欢
交友小船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闲谈“交友”
友谊之路
小船
有他在的小船,一辈子都不会翻
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