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性分析

2016-04-27 18:15时广宁
商场现代化 2016年7期

时广宁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推动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同国际水平相接轨,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和价值性。本文围绕我国会计准则的典型性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包容性内容展开进行讨论,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形势的发展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性,进而提出在国际会计准则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有效发展的具体建议。目的是使我国会计准则更加适应国际会计行业的发展形势,提升国内会计工作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差异性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以世界为背景的会计准则,而我国的会计准则是以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准则和制度来制定的。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带动了我国的会计准则内容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内容也需要逐步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内容,所以需要针对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加以研究。

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形势的发展

1.趋同化概念

趋同化的概念最初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出的,“趋同”这一概念主要就是指在某一方面的趋近相同,也是一种趋近一体化的体现,在世界这个巨大的区域范围内,相同的经济事项应该使用统一的会计处理办法,但是“趋同”这一概念不是指全球范围内必须推行的国际准则,而是要把这项准则中一些科学、合理的原则、方案、条例整合在一起,充分地利用起来,在全世界内得到认可。学者王军对会计趋同这个概念做出了精确的解释,主要的内容归结为以下四个观点:第一,趋同是一种方向上的进步,国际会计的趋同化处理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规律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会计在国际间做的深化协调措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想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在外,所以这些国家就不会忽视国际趋同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第二,趋同只是一种趋势,但绝不是相同或者等同,在国际会计趋同的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各个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只有结合了实际的事实去进行探讨才可以适应未来的巨大发展和变化。忽视会计发展的特点和情况有可能会直接导致趋同的空洞化内容。第三,趋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会计的趋同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会计趋同需要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第四,趋同化表现还具有一定的互动性质。也就是说趋同存在于事物的两个方向和层次内容上,它是由多边的事物进行有效地沟通和相互地融合才形成的重要规律。学者王军的观点为中国在会计方面的规律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是为我们学习国际先进的会计准则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2.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向国际方面趋同

现如今各国的会计准则的发展都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不断向前迈进,而这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近几年来的变化尤为明显,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国际组织进一步加强了与各国的沟通和联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了趋同化的发展进程。美国是在世界上最初制定会计制度的国家,所以它在制定会计管理制度的规则方面有着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之处。在长期的发展和研究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会以美国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作为样本进行参考,尽管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发展到今天的顶峰地位,仍然需要比对美国的会计准则内容,作为改进的比对样本。这说明我们还是要重视美国的会计准则的发展和它的影响力。在后来的发展中美国的会计准则的内容已经逐渐地完善和健全,同时有了一定的覆盖面,并且也能及时地处理一些突发性的紧急事务。后来的欧盟的成立也给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帮助。随后日本也紧随美国的脚步不断发展经济并且成为了趋同化的又一支持者。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方向上趋同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进步趋势,同时也是一种必然发展。

3.中国的会计准则向国际方面趋同

我国的会计准则发展也在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向国际化的脚步不断迈进。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步伐,在国际中建立统一的准则和规范化内容就变得尤为重要,而且这种准则要具有一定的质量和透明度。最近几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日渐加快,中国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而中国要想占据经济发展的有利位置就要走出口的道路,但是发达国家的门不是那么好进的,这些发达国家往往会以诸多的理由去阻碍我们的进入。其中就有一项“中国账务的处理不是依据国际化的标准会计准则”为理由。所以要想解决出口问题,我国的会计准则必然要向国际方向靠拢。我们不仅要将自己的商品推向到世界中去,同时还要加快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发展出口贸易,但是在这之前我们绝不能让人抓住任何把柄而制约出口事业的发展,所以中国的会计准则向国际方面上的趋同发展要势在必行。

二、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性分析

1.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性分析的具体内容

首先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体现在规范化指导方面会计概念框架的不同。西方的发达国家一般会建立会计概念框架,而这种框架中使用的都是基本的会计准则概念,国际上采用的是“编报财务报表框架”,但是不属于会计准则的组成成分,所以在法律地位上不具备任何的效力,只是纯理论概念,中国没有运用这种会计概念,而是采取基本的会计准则进行代替,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是由中国实际的宏观经济需求所决定,它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其次在准则的内容上也存在不同之处。国际的会计准则是一种建立在发达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的规则和内容,而中国的经济发展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国际会计准则不适用于中国的实际需求,中国的会计准则主要就是立足于我国的实际需求和客观的经济规律等内容,这样的中国会计准则更具有一定的本土的色彩。

从总体的角度对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前者主要是由官方的组织所制定,而后者则是由非官方的组织所制定。前者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质,而后者却不具备这样的要求。前者更多的是倾向于规则方面的基础,而后者更多的是原则方面的内容。规则为主导的会计准则往往会有实务操作,而原则基本的内容往往具有一定原则性的重要规定,不注重实务操作。之前提到的我国的会计准则往往会根据我国实际的具体情况为背景,主要以现如今的经济市场的发展格局为依据,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但是国际会计准则往往是根据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作为背景进行内容上的规范,所以他们在背景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2.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原因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影响差异的因素有社会政体因素。我国的会计准则往往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色彩,这主要与社会因素所决定。我国会计准则是由政府出面进行制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谨慎性。并且,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有一定的依托关系,从而更加提升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威严性与强制性。其次影响差异的因素还有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经济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而国际会计准则一般都是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背景的内容。再者就是准则体系的因素影响,我国的会计准则建立的时间不长,而且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自然更加健全和完善。

三、在国际会计准则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建议

对于我国未来的会计准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立足于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制。进一步添加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财务会计概念,尤其是加强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研究,这样才能快速地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财务会计内容和概念框架。最好取消掉与会计标准并存的会计制度,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理清二者的关系。就具体情况来说,我国会计准则需要对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国际经济发展形势,针对应收账款、会计信息披露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等相关的方面做出具体调整,从而以此来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要求,这样能够使我国以进出口业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财务会计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减少一定的国内外交易和沟通的麻烦。比如在对于资产减值准备方面中,国际会计准则对不同资产形式使用的减值标准不同,也仅仅要求了只对本金进行相应的减值处理,减值的对象不包括应收利息;然而在中国会计准则中,我们认为应收利息也存在很多无法收回的因素,因此需要在资产减值准备中列为一项。

其次要主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内容,正确处理相关的问题。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疏漏,所以要借鉴、参照对比国际会计准则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固定资产处理损益、会计信息披露以及应收账款确定标准方面中更加人性化和全面化的优点,并虚心吸收和接纳。并且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工作,逐步扩大自身的发展范围。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背景加以融合。抓住一切发展和进步的机遇,不断在探索之路上找到可行的方法。与发展中国家协商达成共识,逐步改变我国在世界中的分布格局,我国的会计准则最终的发展目标还要立足于处理国际化的相关问题上。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会逐步与世界进行接轨,所以采用国家上通用的原则和规律,逐步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中国国情。

最后就是要强化监督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我国的会计准则会与法律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我们要根据法律的严谨性去进一步约束会计准则方面的内容,加强监督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最好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背景进行考虑。但是在执行的工作中要注意走国际化道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时要参考国际化会计准则内容,适度地进行改变,引进一些非官方的准则内容,慢慢适应国际化的发展需求。比如在针对会计监督体系及相关监督机制的建立工作中,中国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会计监督需要从三大方面开展,包括企业内部监督、政府审计部门监督以及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社会监督,然而该领域的相关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稍欠缺一定的人性化和全面化。例如在政府监督的过程中,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对企业不同信息的真实考量,而不是仅从企业财务报表中进行审计;同时,国际会计准则更注重企业与监督机构之间的合作性和统一性,这一点非常值得中国会计准则不断学习,从而完善中国会计准则针对会计监督和管理工作的深入性。

四、结语

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不断延伸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会计准则发展是当前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着明显的差异,文章正是针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我们要充分区别和认清它们之间的差异,同时根据这些差异得出更多对自身有利的发展内容。希望在以后发展会计准则内容的过程中,注意借鉴国际化的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国的会计准则内容。

参考文献:

[1]陆奇超.国际会计准则改革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对策[J].中国市场,2014,43:94-95.

[2]王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J].商业会计,2015,01:9-12.

[3]黄震,林彬.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目标差异分析[J].新会计,2015,03:19-23.

[4]赵一伟.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趋同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6:22-23.

[5]胡绍雨.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变化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J].经济论坛,2015,08: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