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媒体的内容运营和广告营销新模式

2016-04-28 08:48孟庆艳
中国市场 2016年14期
关键词:广告营销新模式营销策略

孟庆艳

(巴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

试论互联网媒体的内容运营和广告营销新模式

孟庆艳

(巴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22)

[摘要]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媒体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的便利程度,为商业品牌的传播和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为广告营销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合理运用社会性媒体平台,实现其潜力巨大的商业价值,文章就互联网媒体的内容运营和广告营销新模式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媒体;内容营运;广告营销;新模式;营销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027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立了一个广阔的开放性信息平台,将处于这个信息网络中的所有个体和群体都纳入体系之中,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发了媒体的演变,形成了覆盖整个社会的互联网媒体。这种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为大众提供了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为广告营销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渠道。[1]建立社会化媒体广告营销模式,具有传统营销方式所不具备的许多优势。

1社会化媒体广告营销概述以及和传统营销的区别

1.1社会化媒体广告营销的概念

社会化媒体又可以称之为自媒体,或是“公民媒体”,任何可以同时具备自身信息传递和接收途径的媒体都可以称之为自媒体。社会化媒体中,每个个体都拥有信息的话语权,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这种社会化、普泛化的信息传播媒体依托于互联网上的各类社交工具、贴吧、论坛、QQ空间等各类媒介平台。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通过这些媒介平台,对平台下的信息受众进行品牌推广、广告营销活动。[2]

1.2社会化媒体广告营销和传统营销方式的区别

随着时代的变化,营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营销。传统媒体时代的营销,通过传统的媒体手段进行信息传播,例如通过电视、报纸、张贴广告,达到将营销信息传递给信息受众的目的;二是互动营销。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或者说PC时代的营销,由于移动联网的技术尚未出现,与信息受众之间的互动受到限制,但是已经出现了媒体的评论,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互动;三是社会化营销。基于互联网媒体的强大信息沟通能力,利用各类互联网媒体,充分实现与营销信息受众之间的互动,进行立体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营销。[3]

传统营销模式相对简单,只具备信息单向传播的能力,并且不具备信息的反馈能力。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传递的信息,无法确认信息的受众群体,同时信息受众群体对于营销品牌的需求程度也无法衡量,具备较大的资源浪费。

互动营销的过程,信息的传递依旧受到限制。互联网时代的营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互动,但是所受局限太大,仍然难以达到信息的有效沟通。而且有些强制性播放的营销广告,会引起信息受众的反感,起到相反的作用,营销对象不仅会对此类营销广告的信息不予接受,而且会产生抗拒心理,导致营销策略的失败。

互联网媒体下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真正是一个立体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营销。[4]它通过社交网络向广大社会群体辐散,具备极其强大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能力,并且通过相同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共享以及信息互动,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程度是相当高的,来自于自身的社交体系的其他个体对于营销品牌的评价,会加强品牌的传播效果,并且可以对传播的效果进行相对准确的数据统计,对制定下一步的营销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化媒体广告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手段的优势

社会化媒体引发了商业广告在内容营运和广告营销两个方面的变革,它所具备的最大特征就是信息传递的充分互动能力,由此催生了互动的媒体运营方式。信息在供求双方之间的充分传递,可以使得在内容上,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库信息来宏观统计营销对象需求,同时开放内容生产给客户;在营销手段上,双方信息的对称性,就使得融合信息推送、信息互动、数据库式和活动互动等多种手段于一体的全面营销模式成为可能。[5]

2.1社会化媒体内容运营上的变化

传统的营销策略,在内容上只能由营销主体单方面为客户推送信息,客户只能被动接收信息,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手段,营销主体对所发布的信息接收群体无法做到较为全面的了解,只能凭借经验预估哪种类型的信息受体可能成为潜在客户,也就无法对信息推送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为销售制定对应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在内容上就为营销主体提供了新的运营方式,通过对数据库信息的统计整理,可以对用户动态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同时也可以发布自身的内容生产信息给客户,实现双方信息的良好互动。[6]

2.2社会化媒体的广告营销新模式具备全方位的优势

2.2.1社会化媒体营销手段相对传统营销手段而言,具备广阔的覆盖面,较低的投入成本,更好的经济效益

线下实体商店、传统媒体广告的营销活动,在时间、地域上受到容纳能力、用户流量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制约了信息传递的覆盖面,而社会化媒体广告营销由于地域和时空上的不受限制特征[7],可以有效地将广告营销信息传递到更多的受众群体,具备更加广阔的信息覆盖面;同时传统媒体广告和实体商店的营销方式需要进行较大的资金投入,才能达到传递广告信息的目的,并且信息的传递效果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而社会性媒体的广告营销,是通过媒体使用者自身传播的,这就将大部分资金投入转移到信息受众的自身社交网络活动中,使这部分投入成本节省掉。这是之前所有的媒体时代都达不到的,低投入而产生高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广告营销手段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2.2.2社会化媒体充分的信息交流互动,可以保证对营销对象需求信息的掌握程度,让广告营销具备指向性,开启“私人定制”模式

社会化媒体下包含着广阔的人际关系,这种广阔的社交关系是社会化媒体存在的基础。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中,营销主体可以将自己分散为社交网络中的一个个组成分子,轻松切入营销对象的群体,与他们建立社交关系,实现充分沟通和互动。通过与信息受体之间的充分交流互动,营销主体和营销对象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这时候,营销主体不再以销售者的姿态出现,营销对象也不再以信息被动接收者的角色定位出现,在这种双向的、互动的交流沟通之中,双方对于对方都是互相需求的,也就淡化了营销主体和营销对象之间的明显的功利性商业关系。

社会化媒体广告营销中,营销主体因为可以通过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直接交流对话,清晰明确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可以产生更好的营销模式。营销主体甚至不需要在产品生产完成之后再去进行广告传播,可以在产品初期就让消费者群体参与产品的生产,从产品创意、产品设计、产品性能等全方位的参与产品生产过程,这就相当于让消费者产生了这种产品是为自身设计制造的感觉,开启了“私人定制”模式[8],这种模式甚至已经不需要进行广告传播的过程,因为在消费者参与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广告传播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而产品销售以后,还可以通过对用户使用效果的信息收集,来进行产品的改善,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告营销的效果。

2.3立体化的社会性媒体营销可以输出产品自身的价值观,吸引消费者群体,构建专属的消费者群体

在社会化媒体的基础上,营销主体的专业性,可以通过更加富于表现力的手段充分展现出来,精细化的操作由于信息沟通的便利有了实施的空间,而传播方式的不受限制,可以营造特色个性的传播氛围,无疑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进而构建属于自身的消费者群体,使广告营销的成果立竿见影。企业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观,通过社会化媒体的立体的、多角度的传播,可以有效输出自身的价值观,输出企业的影响力,使得企业成为一个有形的可以被感知的个体,并且有着它自身的个性特色,对消费者群体产生吸引力,进而建立属于自身的消费者群体。在这种输出价值观的同时,就已经达到了广告营销的目的。

进行价值观的输出,要求对信息受体的特征有着充分的了解,这就要对受众群体进行垂直细分。[9]从消费、心理、行为等多角度去细分信息受众,发现受众真正的特征,社会化媒体营销可以与消费者进行直接对话,这种操作具备充分的可行性。没有包治百病的药,大而全的普适性策略就难以取得更好的成效,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小而精的策略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4社会化媒体广告营销可以发挥社会化媒体的自身特性,达到高质量的品牌传播

消费者的口碑才是品牌推广的最好方式。社会化媒体的自身特性为品牌推广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被动强制性的作为信息接收者,会导致信息传递的质量降低,传递的广度受到限制,传递的有效性也就难以保障。通过社会化媒体,营销主体对品牌的推广转移到消费者的口碑上,消费者的口碑传播,是自身主动发起的传播行为,通过自身所在的社交群体,向外辐散,社会化媒体广阔的网络覆盖性,以及各个社交网络群体之间的交叉连接性,让品牌传播不仅能具备极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并且传播信息的可信度也会有所保障,远比通过传统媒体单方宣传的自说自话更具有说服力;同时,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必然会从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过渡,最后也会迅速地扩散到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达成的广告营销实际效果会十分显著。

3结论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形式所发生的巨大的变革,是广告营销商业价值得以体现的黄金时代。充分利用社会性媒体无所不在的优势,制定合理的、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广告营销策略,建立和完善商业品牌社会化营销体系,才可以沿着时代发展的脉络,有效实现互联网媒体的广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蔺晓龙.基于博弈分析的社会化媒体广告营销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2]陈璐颖.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5.

[3]张庆利.新媒体时代网络广告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陈淼.基于企业营销需求视角的微电影广告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5]周艳.解析互联网媒体的内容运营和广告营销新模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2):105-109.

[6]桑培铭.3G背景下我国手机广告精准营销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7]王虎.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8]魏丽宏.关于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9]姜帆.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生存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10]戴娜.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广告营销新模式营销策略
新媒体广告营销的平台优势与导向性问题
新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广告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