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

2016-04-28 12:07王伟青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阿廖沙故事梗概高尔基

王伟青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最初发表于1913年。

高尔基开始写自传体三部曲的时候,已是一位成熟的无产阶级作家,所以,这三部曲既是作者童年至青年时期生平的自述,也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珍品,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对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所描绘的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这一形象既是作者早年生活的写照,也是俄国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经过磨炼后走向新生活的典型。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俄国沙皇后期和苏联初期的著名作家,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和书信、政论文章等,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高尔基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当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在小说《童年》里都有反映。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传播到中国,并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人物介绍】

◆阿廖沙:善于观察、十分敏感。他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虽然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但他反而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勇敢、乐观、自信的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另外,他还具有很强的求知欲,热爱书籍,更热爱生活。

他在“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艰难地生活着,身边那些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并不能压倒和毁灭他,这体现了他的坚强和勇敢;他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会感到难以忍受,这说明了他善良的一面;母亲的再婚,使得他很孤僻,但也增强了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生活的困苦并不能使他退却,他总是坚强地生活下去,他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走向光明。

◆父亲:彼什科夫,手工业者,老实本分。

◆母亲:善良的妇女。

◆继父:脾气暴躁,经常毒打妻子。

◆外祖父:他是俄罗斯小市民阶层的典型。暴躁、吝啬、贪婪、自私。

◆外祖母:善良、乐观,心里充满了无私的爱。她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

《童年》

【原文节选】

如今回想那一段日子,我自己都难以置信,我努力想也许是我记错了,不是真的,可是事实终归是事实。

那是一段由一个真善美的天才讲的悲惨故事,离奇而又黑暗的生活中充斥了太多的残酷。

我不是单单在讲我自己,我讲的那个窄小的令人喘不上气来的恐怖景象,是普通的俄国人曾经有过,直到眼下还没有消失的真实生活。

外公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故事梗概】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在人间》

【原文节选】

我来到人间,在城里大街上一家“时式鞋店”里当学徒。

我的老板是个矮胖子,他的栗色脸是粗糙的,牙齿是青绿色的,湿漉漉的眼睛长满眼屎。我觉得他是个瞎子,为了证实这一点,我就做起鬼脸来。

“不要出怪相,”他低声严厉地说。

这对浑浊的眼睛看得我怪不好受;我不相信这种眼睛会瞧得见,也许他只是猜想我在做鬼脸吧。

【故事梗概】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阿廖沙11岁时,母亲又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五年后,阿廖沙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准备到喀(kā)山去。

作家不只是再现了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和他们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而且塑造了一系列体现劳动人民智慧才能的人物形象,广泛深刻地再现了广大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结,描绘了俄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

《我的大学》

【原文节选】

我已经学会幻想,去经历非凡的冒险,创造伟大的业绩。由于生活艰难的日子太多了,这种幻想对我大有裨益,我渐渐在幻想中成熟起来。我不期待外界的援助,也不指望撞大运,可是,顽强的意志品质却渐渐培养起来,而且生活条件越是艰苦,我越发感到自己更坚强更机智。我早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人是在与周围环境的抗争中成长起来的。

【故事梗概】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

作品讲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那年,他背井离乡,到喀山去上大学。梦想破灭后,他不得不为生存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同流浪汉接触,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知识分子交往,进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 在这所大学里,他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经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意义、对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这是高尔基青年时候的真实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社会底层与劳苦大众的直接接触,深入社会,接受革命者思想影响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料……这些是他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的重要条件。

猜你喜欢
阿廖沙故事梗概高尔基
高尔基的童年
父亲的群星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