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欣妤作文

2016-04-29 09:20韩欣妤
当代教育 2016年1期

韩欣妤

心中美景

我看着面前的巷口。

愣住了。

这还是我几个月前来到过的古街吗?

昔日的独特风韵已不在,抛开那房檐下的燕窝不说,即便宅院前的青石也淡出了视野。整条街无声无息、不带走一片云彩地消失了。就连门口墙边漫墙的爬山虎,青石板路上细碎的青苔都无一幸存,更何况那小小一方燕窝中的几只雏燕。

宅院前,那一座牌坊已不见了踪影,上面那石制的横联半歪半斜地倚在墩石边,只留下两侧的青石底座。想必已有些时日,横联的底部竟已悄无声息地爬上了一簇嫩绿色的、泛着油亮光泽的青藤。而那曾经摆满漆器的铺子,也“连器带屋”一同消失在我的视野中。那些略微佝偻的沿街老房呢?那些老房子所要保留的时光的痕迹呢?

忽然觉得小巷门前的光线愈发阴暗,仅有正中央的那块青石板上,还撒着些许阳光,默默地继续放射着被历史上无数过客踩踏后遗留的湛青光芒。那浅黄的光晕更显深重,带着一股忧伤的气息。曾经,小巷房檐前那好不容易空出的“一线天”,现在大大咧咧地扬起了笑脸——早已没了房檐。与房檐一同消失的,还有小巷那独特的魅力。

静静地站在巷口,我凝望着古街。在这座南方小镇,有多少古色古香的街道消失了踪影?就连如此偏僻的一处,也抵不过时间的洪流,渐渐地被周围的钢筋水泥同化了。两只燕子默默地在空中盘旋,应该是几个月前的雏燕吧!不知看着家园被毁而使自己流离失所的它们,又是什么感受呢?

我忽然很庆幸,在这古街消失的不久前,我来过这,斟酌过这儿的风采,而如今美景只能永存我心了。

那一刻,我被触动了

缓缓地行走在街上,看着周围寸土寸金但车水马龙的街道,还有那永远亮着灯光的酒吧与商店;我不得不惊叹于人们的能力。

可再前行大约五分钟的路程,喧闹声被远远地甩在身后,迎接我的是一片清新与绿意。白露已过,树叶却还未变黄。我一跃,从树上摘下一片绿叶。现在还是清晨,上面还余留着些许水滴,冰凉冰凉的,弥漫着些许清新。

一刹那,一个念头跳进我的脑海,生命,什么是生命?

当我静下心,深吸一口气在一片仅有风响的寂静中,我仿佛听到了树枝的低吟、树叶的颤抖、风的倾听与安慰……我感到远古时期那一个细胞的分裂、人猿的进化、第一丝火花的擦燃。

或许这就是生命!就像生物进化一般的蜕变,蕴含着无数的力量与文明。我感受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顽强与执着,倾听到了《瓦尔登湖》中的清净与安详,理解了《天蓝色彼岸》中想要表达的亲情和友谊,还有那未明说的结局。

生命,生生不息。春去秋来,四季交替,但无论在哪个季节,大自然都蕴含着生机与希望,就像我曾经读不懂却留下深刻印象的哲理书籍一般。我很佩服王守仁的心学——“知行合一”。但什么是“知”、什么是“行”都取决于每个人的角度。而对于还尚年少的我来说,这是生命与自然。

生命,不一定在于我之前超过的喧闹,有更大的可能,它的奥秘存在于自然中,一片树叶,一滴水,甚至一个细胞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我愣了愣,低头看着手中的树叶,良久,轻轻地将其放在树下,转身向家走去。那一小会儿,我觉得自己在经历了一番思考后豁然开朗,心中的烟云尽散。我相信,这段记忆会不断给我带来启示与思考,并铭记于心。

那一次,我被触动了,因为那一片毫不起眼的树叶。也正是因为那片树叶,让我触到了关于“生命”的大门。

巷深燕影

老巷子,必定蕴含着一座城市或小镇的古老记忆。现在的大街小巷,别说燕子窝,就是燕子也极为少见。城里的孩子又有多少见过燕子窝,又有多少见过刚刚出生的雏燕呢?

瞿溪,沿海东南方的一个小集镇,其间的老街虽不多,但总是有几条保留着老城独特的印象与记忆。漫步在市集上,不知不觉间误入了一条小街。发现时,我周围的建筑,不再是钢筋水泥混泥土所圈套而成的高楼大厦,而是一排排木制小平房,一间连着一间,在阳光的照耀下,房顶的青瓦反射着璀璨的阳光。小巷门前的光线愈发阴暗,唯有正中央的青石板上,撒着星星点点的阳光,历史的气息更显深重。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老房子,什么是老房子所要保留的痕迹。这些木房都上了年纪,身子不免有些佝偻,那黄中泛着深棕、又带着点点墨色的门板和木墙,散发出一阵阵历史的幽芳。有些院墙上还铺陈着密密麻麻却又是绿油油、生机勃勃的常春藤,在瓦檐投射的狭长阴影之下,房前的门石青得发黑,墙上缀满了斑驳的暗绿色苔藓。或许是房子比别处稍矮的原因,青瓦渐渐遮盖了木房,而绿草又默默地将青瓦盖去……

我随着时光的脚步轻轻悄悄地向前挪移。十米、二十米……每一米都记录了风雨的足迹;脚下的青砖放射出被历史上无数行人踩踏过后的独特湛青光芒;同他们一样,我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过客,但这并不代表我就无权倾听历史的气息。一只燕子在小巷的房檐前好不容易空出的天空中悠然自得地飞过,在空中转了一个完美的270度,又径直飞向一间屋子,眨眼间便已失去了踪影。

我更疑惑了,难不成这条小巷有着独特的魔力?不!当我抬头向上看时发现,在那间木房的屋檐下有一座小小的、仿佛轻轻一触便会碎裂的燕子窝。一只黑背白肚的燕子正端坐在窝中,那黑色的燕尾高高翘出,直指青天。那样子就像是一位身着燕尾服的胖绅士,在座椅上正襟危坐。更令我惊奇的是在它的身下隐隐露出一点淡黄的白边,是鸟蛋!

随即,一声几乎轻不可闻的“咔嚓”声传进了我的耳朵,一个淡黄色的小鸟嘴颤颤巍巍地探出鸟窝。一个全新的富有生气的新生命出生在这条古老的老巷子中。温暖的阳光轻柔地洒在那对亲密的母子的身上,像是一幅别具一格的风景画。

“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这句诗莫名地跃入我的脑海,看着这幅画面,倒也甚是般配。此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寂静,所有的事物已融入了这幅画面,即一条生机勃勃的老巷子中那对“母子”。

巷之深,虽古老,却依然生意盎然;燕之影,不仅翱翔于小巷的那方天空,还轻盈地滑过我的心房。也是,在这条蕴含着集镇记忆的老巷子中,对于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能见到如此富有生机的情景,实在难得。

回首春节

春节,在一片欢乐的鞭炮声中到来;眨眼间,一年又过去了。

清晨,外婆早早地起床,在厨房里忙活着,空气中渐渐弥漫着酒菜的香气。看着忙碌的家人,我看看日历,今天是大年初一!这是人们一年中最欢乐的时刻。随着门铃的轰响,几位亲戚蜂拥而入,与大人们拉起了家常。趁着这个时候,我悄悄地溜出门,走到室外。看着每家店铺门口张灯结彩,都贴上了对联与年画。正如朱熹所写:“千门万户瞳瞳,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就是春节,一个使人欢庆的节日。

然而,在春节这一个月的时间中,正月初一只是冰山一角,最喜气洋洋的则是除夕。做为腊月的最后一天,人们是轻松的,是高兴的,虽然没有初一的那么多亲友相传,也没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但在这一天,大人们都开始在家忙碌着准备过年的安排。而我们小孩,显然帮不上忙,大家都出门,或与朋友结伴游玩,或上街买鞭炮,当然也有几位“绽放的奇葩”在白天睡觉,就等着晚上当“夜猫子”通宵看春晚。我与他们不同,与朋友一起手拉手,一起上街选购一份属于自己的“年货”。

腊月廿三之后,则是另一番景象,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有的去超市,有的上网购,有的上街飞街买,有的在家准备。全家人都很忙碌,都为了准备好年货,不然在正月初一之后,店铺基本关门,到时候就别想买到年货了。而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在现在的生活中已找不出老舍先生所写的“春节的彩排”那种现象了,大人们都在上班,孩子们在家努力写寒假作业,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唯一有特点的是腊八,那天还未放假,大家还在预备考试,可妈妈给我煮了一碗腊八粥,看着手上的这碗“小形农业展览会”,我仿佛嗅到了春节的气息。

时间又悄悄地从思绪间流去,眨眼间,春节已渐行渐远,与亲友相聚的时刻已经过去。温州的春节虽无北京的春节那样热闹,但对于这座南方的小城,春节最大的特点是浓浓的亲情。

回首春节,我发现自己又长大了。一年了,我回望春节这个转折点,心中无比愁怅。春节只有一次,明年的春节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其实很简单

考场——

只听见“沙沙”的笔声。窗外的天与郑依铭的心一样灰蒙。“收卷!”老师的声音久久回响。她已忘记了自己是如何回到家,又如何与同学一起去书店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三天后,郑依铭望着桌上的试卷,上面写着鲜红、醒目的“98”。可同桌一句话令她无地自容,就是倒着看,也无法掩饰那惨不忍睹的“86”。

1

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郑依铭还望着试卷出神。这时,一只手落到了她的肩上,随之传来的是那富含磁性的声音:“郑依铭,试卷借我看一下!”她抬起头望着眼前的这个高挑俊秀的身影,原来是邓慕文。她脸上写满了惊讶,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眼前居然是那个全年级女生心中的男神,素有“五好”之称的大队长。

何为“五好”?即外貌好、学习好、人品好、家境好、人缘好。有了这位男神在,把全班男生衬得灰头土脸,郑依铭有多少次希望自己能与他搭上话。

在郑依铭沉浸于遐想时,却听见邓慕文一声惊叹:“郑依铭,你数学竟然比我高0.5分!”这才把她拉回现实。她鼓起勇气,对邓慕文提出了想让他为自己补习语文。没想到邓慕文居然爽快地答应了,还约她明早8点在图书馆的停车场见面。

2

星期六,郑依铭早早地梳妆打扮,带着昨晚专门为邓慕文做的巧克力,踏着华尔兹的舞步欢天喜地地出了门。等她站在停车场时,就见邓慕文背着背包骑着山地自行车赶来了。

图书馆三楼——

邓慕文正耐心地为郑依铭讲解题目。在一排书架后边却有一双眼睛从未离开过他俩,那是郑依铭的同桌——孔思铃。孔思铃可是全班众所周知的谣言散播者。自从她在班级听到郑依铭请求邓慕文为她补习时,就多留了个心眼。于是,她跟踪邓慕文悄无声息地来到三楼。

果真在周一,全年级传开了一条爆炸性传闻:邓慕文得新宠郑依铭,引得一堆邓粉丝羡慕嫉妒恨。在邓慕文自认为清者自清时,郑依铭却被一群邓粉丝狂轰烂炸……

3

还是那灰蒙的天气,郑依铭的心却是阳光明媚的;还是那40分钟,在老师宣布收卷时,她已是满面春风;还是三天后,卷子发下来了,她已是喜上眉梢。试卷上鲜红的“95”,让她突然想起邓慕文对她说过的:“其实很简单”,嘴角不禁漾起一丝微笑。可孔思铃的嘀咕打断她的遐想,“这什么情况,不仅考了全班第三,还占了邓慕文,一定有问题。”

如果在平时,郑依铭准会冲上前与孔思铃一决雌雄,可今时不同往日,邓慕文刚交代过她做事不能冲动,身正不怕影子歪,清者自清!

星期六——

还是在图书馆三楼自习区,周围一下子冒出许多人,手里拿着手机,戴着墨镜,似乎在等谁。

与此同时,邓慕文正在家中,耐心地通过微信向郑依铭和她的好友夏露讲解题目。其实夏露一直在“暗恋”邓慕文,可谁叫郑依铭那家伙看见邓慕文就犯花痴,她只得忍痛割爱。

图书馆中的那几个身影正是孔思铃手下的“狗仔”,在全校是臭名昭著的家伙。可他们在图书馆蹲守了几个小时,仍不见郑依铭和邓慕文的身影。连孔思铃也奇怪了,为什么还不见邓慕文呢?

4

一次别开生面的大扫除已悄然逼近。

七(4)班——

只听见铺桌布的声音(老师为了防止同学们在桌子上列竖式、画画等有碍桌面整洁的事)。不久,一阵河东狮吼般的责备声从教室中传出。唉!谁叫有人忘带桌布,害得全班都要大扫除。望着班长分给她的那片角落,郑依铭呆住了,这可是一年多没清理的卫生死角呀!她似乎听到了其他女生的冷嘲热讽。看来,自己放暑假的时间又得推迟半天了。

在她发呆时,一只手已经擦起了瓷砖,是邓慕文,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一定是从粉丝群中突围来的。

“这是我负责的地方,不需要你的帮忙。”

“让你一个女生做值日,我于心不忍。”

郑依铭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自顾自地擦起了瓷砖。就这样,一场男女生擦瓷砖车轮大战开始了。几分钟后,郑依铭气喘吁吁地坐在位置上。邓慕文喊道:“你还愣着干什么?不想回家了?”此时,她才从花痴变回正常人,发现邓慕文已经走远了。她一拍脑门,一副后悔不已的样子,匆忙追上他的脚步。

等她冲出校门,却发现自己的自行车失踪了。“完了,完了,没了自行车,可怎么回家?怎么去拿行李?”她自言自语。

在她快绝望时,幸运女神眷顾了她。随着“嘟嘟——嘟嘟——”的喇叭声,郑依铭看见身边忽然出现了一辆轿车,车中正坐着邓慕文。“来吧!我送你回家,然后再让司机到你家搬行李。”她欣喜若狂地坐上轿车后,司机一踩油门,车子随即扬长而去。

5

游泳、攀岩、皮划艇……一个个挑战郑依铭极限的运动在她脑海中激荡。在邓慕文走上男生队时,嬉皮笑脸地对她说:“其实很简单!加油!”

夜晚,女生宿舍里,灯火通明,大伙儿一个个都在床上写着日记。只有孔思铃例外,她在看一本奇特的“言情小说”,也许在想如何引起某人的注意吧!

攀岩对于全年级的女生来说就是恶魔。大多数女生攀到一半便不停地向下望,双腿立刻被吓得不停发抖,勉强再爬上几步,“啪”的一声响,手松了。随之,身体急速下降,最终被同学搀扶着回宿舍。而郑依铭例外,她缓缓地向上挪着,像一只纵向爬行的蚯蚓,眼看就要登顶了,忽然间她手一松,半个身子都悬挂在墙外,可脑海中还回响着那句“其实很简单”。就在大家以为她快坠落时,她出奇不意地以掩耳不及的速度翻上顶层,但脸上已挂出了两条晶莹的“冰柱”。随之,女生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嘀嗒,嘀嗒”,秒表不停地行走着。游泳课上的每一秒,对郑依铭来说都是煎熬。2米、5米、10米,不断有女生被迫退出队伍。最后,只剩下郑依铭和孔思铃,两人不分上下。终点,近在咫尺,伴着哨声,郑依铭耳边又一次响起了那句话:“其实很简单。”虽然至今她她都不明白这句话的含意。

一条激流,是皮划艇划行的绝佳地点。这也许是考验女生胆量的机会吧。天空下着毛毛雨。不断有同学落入清凉的水中,郑依铭又一次踏上了恐怖之旅。皮划艇的航线有着湍急的激流、低浅的水湾和布满漩涡的“水塘”,但是郑依铭又一次成功地挑战了自己的极限。

夏令营终于恐怖的结束了。

6

学校——

返校时,郑依铭却没有看见邓慕文的身影,男生们也在寻找这位好哥们,而女生们议论纷纷。这时,老师解答了大家的疑问。

老师缓缓走进教室,对大家说:“同学们,我们班的邓慕文同学,因为父母移民到了加拿大,也带走了邓慕文。”

郑依铭一愣,心坠到了谷底。想到自己无法再请邓慕文补习语文,心里不禁荡起一丝惆怅。她闷闷不乐地回到家,发现邓慕文在临走前给她发过一封电子邮件:“郑依铭,我去加拿大了,以后我不会再用这个手机号码。到时候,我会把新地址告诉你。还有,我给你寄了一个礼物。相信你很快就会收到的。”两天后,郑依铭收到了邓慕文寄给她的八音盒,上面刻着他娟秀的字迹:“其实很简单”。

……

一年后。

毕业了,同学们都拥有了自己的同学录。而郑依铭在属于邓慕文的页码上写下了“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