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见证的广东社工十年发展

2016-05-02 17:10史铁尔
大社会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工湖南广东

◎史铁尔

我所见证的广东社工十年发展

◎史铁尔

广东社会工作的十年发展我可以说是一个直接和间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作为邻近省份的社工教育工作者和实践者,这些年来亲眼见证了广东社工一步步不断发展壮大,将我们的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几乎尽收囊中、“一网打尽”,让他们加入到广东社会工作发展的洪流中,作为邻居的社会工作者我们为广东的社工发展感到非常的欣慰和高兴,社会工作的春天真的在广东的大地来临了。以下是我对广东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点看法和感受。

广东社工发展的主要特点

1、领导重视,制度、机制先行

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发展,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性文件,成立了统筹全省社会工作发展机构广东社会工作委员会,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总体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相关部门起草社会工作方面的政策法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全省社会工作,起到了统领、整合、促进的作用,同时省民政厅成立社会工作处,各地市都成立了社工处室,建立了比较好的保障机制。更有突破的事件是2007年10月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明确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大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建立公共财政的支持体系,确立财政资金对社会工作发展的主渠道地位和导向作用。该文件从意义、要求、岗位、专业化和保障机制做了全面的部署。同时配合7个专业文件:《深圳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实施方案(试行)》、《深圳市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试行)》、《深圳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方案(试行)》、《深圳市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职位设置及薪酬待遇方案(试行)》、《深圳市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工作中作用的实施方案(试行)》、《深圳市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深圳市“社工、义工”联动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可以说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工作制度,使广东的社会工作发展上了台阶。

我和广东的社会工作的高层领导以及基层领导都打过交道,非常感慨的是每个层级的领导对社会工作都有比较准确的认识,知道是软性建设需要时间、需要耐心、着重在人,在人才的发展。深感发达地区的领导的观念和水平真是不一样呀。

史铁尔,长沙民政学院社工学院院长、教授,民政部社会工作职业专家委员会专家,湖南省政协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天心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近20年,主要专注于农村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与实务。

2、启动试点,带动全局

广东省自2006年启动社会工作试点探索以来,被确定为民政部第一批、第二批试点地区和单位较多;深圳、东莞启动政府购买社工岗位试点,广州市启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试点,用试点带动了全省社会工作实务机构的发展,在试点的带动下全省社会工作项目和机构遍地开花,大大促进了广东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广东各地第一批社工相继上岗;社工机构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壮大,在2010年底的初创阶段,全省社工服务机构已达到117家。

基于自身对社会工作行业的判断,同时也基于对相识多年的广东社工的信任,为适应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提升专业教师能力,长沙民政学院选派了多名社会工作系教师前往广东的社会工作机构深造。同时我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也大批的参与到广东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和建设中去。我校08届学生成为深圳首批上岗专业社工。他们为广东社会工作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全面发展、辐射交流

2011年,广东省社会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在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广东有9个地级以上市民政局单独设立社会工作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2015年度投入资金超过11亿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日益壮大,政府对社会工作机构的培育力度加大,为社工机构的发展创造了肥沃的土壤,有民办社工机构1163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日益壮大,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人数有近6万人;社会工作实践逐步深化;社会工作的行业辐射能力也越来越强,包括岭南社工宣传周以及深圳的慈展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社工机构前往学习与交流。

作为临近省份,湖南也被广东社工热火朝天的发展趋势所感染着,广东社会工作的辐射力,也使湖南的各项社会工作事业也开始活跃:逐渐重视社工人才培训;加大了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先后成立长沙市及各地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加大了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了较多社工项目的发展;社工待遇逐步提升,吸引了广东各地的社工回流到湖南,成为湖南社工圈的佼佼者;同时也重视社工的行业宣传,2014年3月15日启动的湖南省首届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两地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很多毕业生将广东作为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增长专业见识的首选之地,如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系就有接近80%的学生选择在广东就业,选择在广东实习的则更多;与此同时,各高校也与广东各社工机构签订实习基地协议,较多广东社工机构也选择亲自来到湖南各地招聘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两地的社工机构及社工同仁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湖南社工机构选择到广东学习先进经验,广东的社工机构选择为湖南的社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密切的交流让湖南社工更好地了解了广东社工发展模式,对社会工作有了新的领悟,为湖南社工的发展欣喜不已。

我眼中的广东社会工作

1、羡慕其有良好的出身

在我看来,广东社会工作有一个令人艳羡的出身。首先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广东毗邻社会工作发展相对非常成熟的香港、澳门,这为广东学习香港、澳门先进经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于很多内地城市;其次是在政策制度方面,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如深圳“1+7”文件,《广州市扶持发展社会工作类社会组织实施办法(试行)》(2010),将“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纳入“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等,这为广东社工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最后是领导重视,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的官员对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工作培训,着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广东社工界的一个福音,因为领导重视了,社会工作行业的各项发展也就更顺畅了,社工同仁便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帮助弱势群体的工作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价值。

2、钦佩其对自身的高要求

我觉得广东社会工作让我钦佩的地方在于:明明可以拼出身,却始终靠实力说话。她从不自恃自己的优越出身,而是潜心提升自己的实力,这主要可以体现在对专业社工机构的高规格培育、对专业社工人才的用心培养、对服务专业性的极致追求。在专业社工机构的培育方面,广东省的思路先是用政策、资金扶持其成长,接着是用项目购买与岗位购买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当社工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采用评估督促其公信力提升;对专业社工人才的培育方面,鼓励广东各大高校开办各个层次的社会工作教育以增加人才储备,建立覆盖督导人才、机构管理人才与一线社工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以提升在职人员的实务能力;在追求服务专业性方面,广东省对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社工行业的态度以鼓励为主,积极鼓励社会工作者在各个实务领域尝试,对服务专业性的要求相对没那么严格,而对处于相对成熟期的社会工作服务则非常强调专业性,采用严格的服务指标评价体系对专业服务开展评估,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使得社工机构不得不重视服务的质量。

3、“嫉妒”其在社工界的号召能力

有着良好出身,又对自身有着高要求的广东社会工作自然而然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界的担当,具备超强的号召力。一是在实习生、毕业生中的号召力:广东成为大部分社工实习生、毕业生的首选地,只为见专业、成熟且现代的服务,只为自己不落后于社工发展潮流;二是在社工机构中的号召力:广东社工机构成为很多内地社工机构争相效仿的对象,在成立之初或是发展遇到瓶颈时都会选择前往广东参观学习,各机构之间也会有诸多交流;三是在整体社工行业中的号召力,广东在社工行业中是“先进”的代名词,广东社工界举办的活动象征着中国高水平的社工活动,比如深圳慈展会、岭南社工周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社工同行前往学习、交流。

值得共同探讨的议题

1、如何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广东社会工作与湖南社会工作共同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广东,珠三角和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在资源条件、人才总量、专业化水平均严重失衡,粤东西北地区仍普遍存在缺人才、缺资金、缺路径的困难,目前还停留在局部的、零星的试点阶段,目前,粤东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数只占全省7%,年度资金投入不足全省2%;在湖南,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以长沙为重心,大量的政府资金、专业人才、专业社工机构、专业培训机会集聚于此,这为长沙社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其他地级市虽有发展,但发展力度远不及长沙。但我们也深知,社会工作服务的宗旨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是要去减小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当我们反观我们现有的社会工作实践,我们会发现,我们只是为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对弱势的群体提供服务,而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最弱势的群体我们却很少涉及到,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不平等?如何避免造成新的不公平,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2、如何实现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

不管是在广东、还是在湖南,我们都可以看到,社会工作发展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购买或资助,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初始期的社工服务的健康发展的确非常重要。不过,若长时间过度依赖政府资金,则会对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带来隐患,过度依赖政府资金一方面会让社工机构产生依赖性而失去独立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资金来源单一会限制社工服务发展的自主空间。如何多样化资金来源渠道,激发社工机构活力,撬动民间力量支持社工行业发展,则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

3、如何实现共赢发展

广东与湖南两地的社工行业发展有着长期、友好的交流与合作,主要体现在湖南对广东社工的毕业生支援和广东社工对湖南社工界的专业支持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两地社工发展贡献了力量。不过,我们也知道,双方之间的合作现时还没有形成稳定、长效的机制,这制约着双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也终将会制约两地社工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双赢,以助力两地社工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社工湖南广东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A Social Crisis
青春社工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广东舆情
岁月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