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兼用植物白苞蒿茎段的组培快繁途径

2016-05-03 20:31班加骏刘洋李程李保国齐国辉顾玉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移栽茎段组织培养

班加骏+刘洋+李程+李保国+齐国辉+顾玉红+舒荣志+顾仁菲

摘要: 为缩短白苞蒿的繁殖周期、提高增殖系数,以白苞蒿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运用组织培养技术,从培养基的配方、生根方法、移栽等环节进行优化,建立周期短、繁殖系数高的2条快速繁殖途径:途径一,在MS+6-BA 2 mg/L+NAA 0.5 mg/L+GA 0.5 mg/L上初代培养20 d,在MS+6-BA 1 mg/L上继代培养10 d,在MS+NAA 1 mg/L或MS+6-BA 1 mg/L+NAA 1 mg/L+GA 0.5 mg/L上生根培养7 d,将生根组培苗移栽到湿沙中在培养箱内培养2 d后,移栽到大田荫棚中7 d的成活率为100%;途径二,继代培养后的茎段用诱导生根的试剂处理,扦插到湿沙中,在培养箱内培养10 d,生根率为90%,移栽到大田中,成活率为100%。2条快繁途径的繁殖周期为1.5~2.0个月,茎段增殖系数为6,成活率为100%。

关键词: 白苞蒿;茎段;组织培养;激素;移栽;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 S188;Q94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3-0069-03

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别称明日叶、白花苞、四季菜等,系菊科(Compositae)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各省区的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路旁、林缘等地[2],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中,是刘寄奴的基原药材之一[3],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健胃等功效,可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等肝、肾疾病的治疗,也有用于血丝虫病的治疗[4]。明日叶中还含有一种挥发油,对喘息型慢性气管炎有治疗效果[5]。在当今竞争激烈、生物多样性等环境下植物内生真菌能更好地产生次生代谢物[6]。钱一鑫等发现,白苞蒿内生真菌次生提取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人骨髓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JP2]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生长可能具有抑制活性作用[7]。在温度适宜,土壤润湿时,明日叶生长迅速、产量高、叶片肥厚嫩绿、质量好,并且明日叶能耐5~7 d的土壤积水[8]。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包括组织培养[5]、扦插[9-12]、嫁接[13]等,能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且子代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本研究以白苞蒿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运用组织培养技术,优化培养基配方和炼苗方法,使茎段不经过愈伤组织而直接增殖,建立利用白苞蒿茎段直接高效快繁的途径,为生产提供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盆养的白苞蒿植株为试验材料。

1.2 方法

1.2.1 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 从长势良好的白苞蒿植株上取长3 cm左右的带芽茎段,去掉叶片;将茎段用洗衣粉漂洗3 min,流水冲洗10 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乙醇浸泡10 s,再用0.1% HgCl2灭菌10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8 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材料上的水分。

1.2.2 白苞蒿带芽茎段的初代培养基的筛选 将茎段接种于MS+蔗糖30 g/L+琼脂7.0 g/L的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赤霉素(GA)(表1),培养基pH值 5.8~6.0,培养温度(25±2) ℃,光强 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14 h/d,接种后20 d统计染菌茎段数、活茎段数、生根茎段数、繁殖芽数、繁殖茎段数,计算染菌率(染菌率=染菌茎段数/接种茎段数×100%)、成活率(成活率=活茎段数/接种茎段数×100%)、茎段增殖系数(茎段增殖系数=繁殖茎段数/接种茎段数)、芽增殖系数(芽增殖系数=繁殖芽数/接种芽数)、生根率(生根率=生根茎段数/接种茎段数×100%),照相,最后筛选出适宜的初代培养基。

1.2.3 白苞蒿组培茎段的继代培养

将初代培养后20 d的白苞蒿茎段接种到4号培养基(MS+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上,pH值5.8~6.0,培养温度(25±2) ℃,光强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14 h/d,培养后10 d计算茎段增殖系数、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并照相。

1.2.4 白苞蒿组培茎段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将未生根的白苞蒿组培茎段接种于MS+蔗糖30 g/L+琼脂7.0 g/L的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GA(表2),以筛选出适宜白苞蒿组培茎段生根的激素组合,培养基pH值 5.8~6.0,培养温度(25±2) ℃,光强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 14 h/d,接种后7 d计算生根率。

1.2.5 白苞蒿组培苗的移栽

1.2.5.1 已长根的白苞蒿组培苗的移栽

2014年5月12日,将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白苞蒿组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于沙土中,浇足水,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25±2) ℃,光照度8 000~10 000 lx,光照时间14 h/d,培养2 d后移栽到大田荫棚中,株行距20 cm ×20 cm,白天温度25~30 ℃,夜间温度15~18 ℃,空气相对湿度70%~90%,适当开棚通风,移栽后7 d计算成活率。

1.2.5.2 未长根白苞蒿组培茎段的移栽

2014年5月14日将未长根的白苞蒿组培茎段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培养基,用诱导生根的试剂处理,扦插到沙土中,浇足水,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7、10 d后计算生根率。2014年5月30日即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后16 d移栽到大田荫棚,移栽后7 d计算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激素配比对白苞蒿带芽茎段初代培养的影响

由表3、图1可知,3种培养基中白苞蒿茎段的染菌率均为0,成活率均为100%,说明外植体消毒彻底,3种培养基均适合白苞蒿茎段生长;其中,3号培养基的茎段、芽增殖系数分别为2.7、3.2,生根率为65%,明显高于1号和2号培养基,可见3号培养基更适合进行白苞蒿带芽茎段的初代培养。

2.2 不同初代培养基来源的白苞蒿茎段继代培养的生长情况

不同初代培养基来源的白苞蒿茎段继代培养的生长情况见表4、图2,来自1号、2号、3号初代培养基的白苞蒿茎段在继代培养基上的茎段增殖系数比初代培养分别高3.6、3.6、3.3,芽增殖系数分别比初代培养高4.6、4.1、4.0,生根率分别比初代培养高0、6%、22%,综合认为,4号培养基适合进行白苞蒿茎段的继代增殖培养,同时,因为来源于3号培养基的茎段根系发达、生根率最高,进一步说明3号培养基适合白苞蒿茎段的初代接种。

2.3 不同激素配比对白苞蒿组培茎段生根的影响

白苞蒿组培茎段在5号至8号培养基中培养后10 d的生根率依次为73%、46%、53%、66%,可见5号、8号生根培养基的生根率高于6号、7号生根培养基,而5号、8号生根培养基中是1 mg/L NAA,6号、7号生根培养基中是0.5 mg/L NAA,因此,1 mg/L NAA比0.5 mg/L NAA更适合用于诱导白苞蒿组培茎段生根。

2.4 长根的白苞蒿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长根白苞蒿组培苗移栽到湿沙中在培养箱培养2 d时的成活率为100%,从培养箱移栽到大田荫棚后7 d时的成活率为100%,生长良好(图3)。

2.5 未长根的白苞蒿组培茎段的炼苗移栽

未长根的白苞蒿组培茎段用诱导生根的试剂处理后,移栽到湿沙中在培养箱内培养后7 d的生根率为50%,培养后10 d的生根率为90%,且生根后的白苞蒿生长更好;将生根的白苞蒿从培养箱中移栽到大田荫棚后7 d的成活率为93% (图4)。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关于白苞蒿组织培养方面的报道很少。江洪如等利用白苞蒿外植体在附加有生长素的MS培养基中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呈疏松状的愈伤组织对芽的分化有利,不同浓度和组合的激素对器官分化有一定的影响,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5]。为简化繁殖技术,本研究以白苞蒿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从培养基的配方、生根方法、炼苗移栽等环节进行优化,在初代培养基中加入0.5 mg/L赤霉素,加速了白苞蒿茎段的伸长生长;茎段不经过愈伤组织而直接增殖;建立了将组培茎段不在组培瓶内诱导生根,而是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培养基,直接用诱导生根的试剂处理后,扦插到湿沙中,在培养箱内培养,然后移栽到大田荫棚中的生根方法;茎段不经过愈伤组织而直接增殖;建立了组培苗洗净根部培养基后移栽到湿沙中利用培养箱炼苗的方法,解决了在组培瓶中炼苗容易污染的问题;进而建立了繁殖周期为1.5~2.0个月、繁殖系数为6.0的高效快速的繁殖途径,降低了成本。

参考文献:

[1]徐成俊,孙小芳,杨峻山,等. 白花蒿素的结构[J]. 药学学报,1986,21(10):772-775.

[2]丁宝章,王遂义. 河南植物志:第3册[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48.

[3]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10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23.

[4]肖美添,骆党委,昝 珂,等. 白苞蒿的化学成分研究(Ⅲ)[J]. 中国药学杂志,2015,3(3):209-212.[HJ1.7mm]

[5]江洪如. 白苞蒿的组织培养[J]. 江西科学,1989,4(7):54-56.

[6]Owen N L,Hundley N. Endophytes the chemical synthesizers inside plants[J]. Sci Progr,2004,87(2):79-99.

[7]钱一鑫,康冀川,雷帮星,等. 贵州白苞蒿抗肿瘤、抗氧化内生真菌的筛选与鉴定[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3):438-441.

[8]隋申利. 保健特菜——珍珠菜[J]. 蔬菜,2009(2):6.

[9]赵玉锁. 速生杨扦插育苗技术要点[J]. 科学种养,2015(2):25-26.

[10]陆晓丽. 金叶刺槐嫩枝扦插试验[J]. 林业科技开发,2015,29(2):60-62.

[11]刘义富. 蓝莓嫩枝扦插技术研究[J]. 民营科技,2014(11):203-204.

[12]林金祥. 大叶桂樱硬技扦插繁殖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2(2):184-185.

[13]朱高浦,李芳东,杜红岩,等. 植物嫁接技术机理研究进展[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5):962-967.

猜你喜欢
移栽茎段组织培养
火龙果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研究
Attitudes, knowledge levels and behaviors of lslamic religious officials about organ donation in Turkey:National survey study
石灰水浸泡不同部位茎段对木薯苗生长的影响
迷你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与销售
景观乔木移栽关键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