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皖南大隆组黑色岩系发育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初探

2016-05-03 08:53廖志伟胡文瑄曹剑姚素平许志敏张月霞万野丁海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003安徽省媒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合肥30088
高校地质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烃源岩皖南

廖志伟,胡文瑄*,曹剑,姚素平,许志敏,张月霞,万野,丁海.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003;.安徽省媒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合肥30088



下扬子皖南大隆组黑色岩系发育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初探

廖志伟1,胡文瑄1*,曹剑1,姚素平1,许志敏1,张月霞1,万野1,丁海2
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2.安徽省媒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合肥230088

摘要:下扬子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黑色岩系是区域潜在的烃源层,但过去关注较少。为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本文以新近在皖南地区发现的3条剖面为例,通过详细的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讨论了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发育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宣城牛山、泾县蔡村和泾县昌桥三条剖面中大隆组黑色岩系均稳定发育,岩石类型包括硅质岩、钙质泥岩和硅质泥岩等。综合地层对比和沉积学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在大隆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的沉积旋回,黑色岩系主要发育于深水、还原滞留、欠补偿的海洋环境。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大隆组黑色岩系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含量平均在2.0%左右,有机质类型以II2和III型为主,并普遍进入高过成熟演化,因此区域勘探应以天然气勘探为主。对比研究区大隆组黑色岩系与中新生代火成岩的分布关系,推测大隆组黑色岩系中有机质的高过成熟演化可能与华南中新生代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影响有关,因此在未受/少受影响的地区(例如泾县—广德一带),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原油资源潜力。这些认识还可供区域黑色岩系基础地质研究参考。

关键词:大隆组;黑色岩系;烃源岩;油气资源;二叠系;皖南;下扬子

中国南方扬子地区的海相古生界是我国油气,特别是高演化天然气(也包括页岩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李建青,2012;陈吉等,2013),共计发育了4套烃源岩层,由老至新包括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梁狄刚等,2008)。其中,在下扬子地区,考虑到烃源岩的分布和热演化程度,普遍认为上二叠统是最具潜力的一套烃源岩系(顾忠安等,2014)。上二叠统由下至上可分为龙潭组和大隆组,龙潭煤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而研究程度较高,总体认为在区域上具有较大的厚度和较高的有机质丰度(白灵麒,2012;吴浩等,2013;陈洁等,2013)。此外,大隆组因发育了一套黑色岩系,因此理论而言也被认为是区域潜在的烃源岩系(陈平等,2013;顾忠安等,2014)。然而,对其资源潜力的研究程度较龙潭组要低许多(陈洁等,2013)。

在页岩气勘探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始系统研究大隆组的黑色岩系发育特征,初步发现其具有分布广、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富和高成熟演化等特点(张勇等,2012;陈平等,2013;黄保家等,2013;顾忠安等,2014),展示出生气潜力。但总体而言,因油气勘探程度低,以及大隆组剖面出露较少、极易风化等特点,使得对这套烃源岩的研究尚不很深入,进而导致对其资源潜力的认识不甚清晰。

最近,作者在野外踏勘过程中,在皖南地区发现了3个保存较好的大隆组新鲜剖面,本文报道其烃源岩发育基本特征,并进一步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资源潜力。

1 地质背景

皖南(安徽省南部)地区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下扬子准地台,西以郯庐断裂为界,东南以江绍断裂为界紧靠华夏板块,面积约4×104km2(杜叶龙等,2010a;图1)。研究区属于晚元古代皖南运动形成的准地台,基底由元古界的肥东群、上溪群和沥口群组成(曹助发等,1992)。在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之上,晚震旦纪至早—中三叠世发育了一套巨厚以海相沉积为主的地层。二叠纪时,研究区总体属于下扬子坳陷盆地的一部分,早二叠世,伴随着海水入侵,栖霞组处于较深水斜坡环境;尔后海水有所退却,到中二叠世茅口期发生更大规模的海侵,区域出现深海盆地环境;茅口中期之后,海水退却,研究区转变为滨浅海环境;至茅口期末,发生大规模海退,使得上二叠世吴家坪期区域处于三角洲环境;上二叠世长兴/大隆期又一次发生大规模的海侵,使得本区再次处于深海盆地环境;末期,海水有所退却,进入下三叠世殷坑期,二叠纪沉积结束(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87;杜叶龙等,2010a)。

如图1,长兴/大隆期时,整个皖南地区存在三种不同的沉积环境。在皖南的最南部发育以浅灰色厚层生物屑泥粒岩、生物礁灰岩等为主的碳酸盐岩,局部伴有白云岩化特点,属于台地边缘相—台地相沉积环境(王恕一等,1990),朱洪发等(1993)将其归类为“白长兴”地层,划归长兴组地层单元。

相比而言,在研究区的东南部,存在碳酸盐—硅泥岩组合的盆地边缘相沉积组合,这部分区域以无锡—长兴—宁国—休宁一线为界,位于前述台地边缘—台地相的西北方(朱洪发等,1993),该区域岩性主要是灰黑—深灰色钙质泥岩、硅质岩、泥灰岩等,与川西北广元上寺剖面中大隆组较为相似(李红敬等,2009),生物类型以有孔虫、海绵古针、菊石等为主,具有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共生的特点,属于王恕一等(1990)认为的“黑长兴”地层,并具有向东北方逐渐减薄的趋势。以宣城—广德—宜兴—江阴一线为界的西北部广大区域,沉积以黑色-黑灰色泥页岩、硅质泥岩、钙质泥岩、碳质泥岩、硅质岩为主的岩石类型,有时中间还夹有少量的生物碎屑灰岩等,主要以薄层状产出,普遍具细微水平层理(王恕一等,1990),主体上属于硅泥岩组合盆地相环境。此种类型的沉积环境中最具有标志性特征为黑色硅质岩的出现,能进行区域上的地层对比,表现为典型的大隆组岩石特征,该相带也是本次研究剖面的主要产出区域。

图1 皖南地区长兴/大隆期岩相古地理及剖面位置图(岩相古地理图引自Yin et al.2014)Fig.1 Paleogeographicmapof southernAnhui provinceduringtheChangxing/Dalongstageandlocationof outcrops

2 大隆组黑色岩系剖面基本特征

2.1宣城牛山剖面

牛山剖面位于下扬子区中部的沉积凹陷内,地理位置在安徽省南部宣城市东北约20 km的一个采石场内(图1)。该剖面全长约100m,真厚28.28m,倾向为120°~140°,倾角在15°~20°之间,由老至新依次出露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大隆组、下三叠统殷坑组,三个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图2a)。剖面岩性是以黑色硅质岩、硅质泥岩、钙质泥岩、碳酸盐岩等为主的黑色岩系组合,表现为深水沉积特征,但同时各个组之间的岩性也有一些差异,反映出不同类型的次级沉积环境(图2)。

根据该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可将整个牛山剖面总体分为三段。

(1)下段主体属于龙潭组的中上段(相当于吴家坪晚期沉积)。该段底部岩性主要由黑色石英细砂岩与四层煤层互层组成,到顶部时逐渐相变为黑色泥岩和少量的碳酸盐岩(“龙潭灰岩”)。此外,整个下段还发育一定数量的揉皱和透镜体。

(2)中段大体对应于上二叠统大隆组(相当于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的长兴组)。该段起始于剖面下段龙潭灰岩顶,结束于该段顶部深灰—灰色泥岩的底。岩性总体以黑色泥岩、硅质岩为主,并且具有清晰的层序界面及良好的侧向连续性。由于四级甚至更次一级海平面的频繁波动,使得该段岩石类型较多,并可按照岩性特征进一步划分出三个组合。下组合主要以黑色富有机质的中—薄层泥岩、硅质泥岩为主(图2b),间夹少量碳酸盐岩,至顶部时出现薄层含放射虫的硅质岩。中组合主要以黑色的钙质泥岩和硅质泥岩为主,间夹多层黑色碳酸盐岩,该组合的中上部含有少量含放射虫硅质岩,该组合与下组合都发育较为明显的水平层理(图2c)。上组合主要由黑色中层钙质泥岩组成,显示出水深进一步降低的沉积环境,同时可见呈层状分布的黄铁矿,并可见多层灰白—灰绿色火山灰夹层。

(3)上段主要属于下三叠统殷坑组的中下段(相当于印度阶早期沉积)。该段下部主要由深灰色泥岩组成,间夹少量火山灰层,并在其中发现了典型的三叠纪菊石化石。到该段中部时,逐渐过渡到碳酸盐岩和钙质泥岩的交替出现,部分层段还发育薄层绿色灰岩与绿色泥岩的频繁互层。到该段顶部时,岩性逐渐相变成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组合。

2.2泾县蔡村剖面

蔡村剖面位于宣城市泾县蔡村镇镇政府以西2公里的一个小型采石场内,距离牛山剖面直线距离约50 km(图1)。蔡村剖面全长约50 m,垂深约20 m,层面向北西向倾斜,剖面上段倾角近水平,主要出露上二叠统龙潭组、大隆组(图3a),其中大隆组未见顶。据岩石地层学对比发现,蔡村剖面主要出露了大隆组中下部。剖面岩性主要由黑色泥岩、黑色硅质岩和钙质泥岩组成,与牛山剖面类似均显示为深水沉积特征。最底部的龙潭组以灰白色碳酸盐岩为主,逐渐过渡到以黑灰色碳酸盐岩和煤层为主的沉积组合,同时该区间也出现多个构造透镜体,表明此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构造运动。之后便进入大隆组沉积,大隆组底部开始为黑色泥岩和黑灰色钙质泥岩的互层(图3b),小型构造和揉皱较为发育,到大隆组中段后,逐渐沉积了以薄层状黑色硅质岩为主的岩性,并间夹一些中薄层硅质泥岩,层序界面开始变得清晰(图3c)。此外,蔡村剖面大隆组还发育直径达1 m的磷质结核和多层特征明显的火山灰。

图2 皖南牛山剖面野外照片Fig.2 Photographs of Niushan outcrop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2.3泾县昌桥剖面

泾县昌桥剖面位于宣城市泾县县城以北约8 km的公路边,前人已对该地东剖面进行过多次研究(杜叶龙等,2010a,2010b;吴浩等,2013;陈平等,2013;程成等,2015),但由于之前植被覆盖较为严重,使得剖面中大隆组的顶底不甚清楚。最近因205国道拓宽,更为完整的西剖面得以彻底揭露。如图4a,剖面展示出完整的大隆组沉积序列。整个昌桥剖面长约150 m,其中大隆组垂深约50 m,层面向北北西倾斜,倾角变化于20°~ 40°之间,剖面由北至南依次出露为龙潭组、大隆组和殷坑组,前两者之间为角度不整合,后两者呈整合接触。整个剖面的岩石组合以及空间分布与牛山剖面颇为类似,上二叠统大隆组主要为黄褐色砂岩、灰色泥岩和灰白色碳酸盐岩组成,层序较乱,可见明显的褶皱和透镜体,且岩石风化严重。而大隆组的底部则层序界限较为清晰,倾角变化不大,主要为中—厚层黑色泥岩和硅质泥岩组成(图4b),进入大隆组中段后,岩性开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图4c),此阶段主要沉积的是以中薄层黑色硅质岩和硅质泥岩互层为主,产状变化较大,有时接近垂直,偶见小型揉皱,有机质含量较高,到该段后期,岩性转变为以硅质泥岩和泥岩为主(图4d),硅质含量明显减少,易风化,直到大隆组顶部,剖面开始沉积以钙质泥岩和泥岩为主的沉积组合,颜色开始由黑色转变为灰黑色,与此同时,层序界面也开始恢复清晰,该阶段还间夹多层灰绿色—灰黑色的火山粘土岩,在最后一层火山灰之后,昌桥剖面结束了大隆组的沉积历史,进入到以灰色—灰黑色泥岩和泥灰岩为主的下三叠统殷坑组沉积组合。

图3 皖南蔡村剖面野外照片Fig.3 Photographs of Caicun outcrop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图4 泾县昌桥剖面野外照片Fig.4 Photographs of Changqiao outcrop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3 大隆组黑色岩系岩石类型及其沉积演化

研究区大隆组岩石类型较多,主体属于一套黑色岩系组合,包括黑色泥页岩(钙质泥岩、硅质泥岩等),深色碳酸盐岩(硅质灰岩、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白云岩等),黑色硅质岩和火山粘土岩等多种岩性,如下分别做简要介绍。

3.1泥岩

研究区黑色泥页岩是大隆组的主要岩性之一,占有主导地位。此类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粘土矿物(大于50%),依照次要成分和形态的不同还可分为钙质泥岩、硅质泥岩、碳质页岩等多种类型,并以前两者为主,大多分布在大隆组的下段和上段。其中钙质泥岩主要分布于该组的底部和上段的顶部,属于海侵时或海平面回落时带来大量营养物质促使钙质生物体繁殖(图5a),死亡后与陆源碎屑一起沉积下来形成的,一般代表了深水陆棚—下斜坡环境。相比而言,硅质泥岩则大多出现在大隆组的中下段和硅质岩层中,大部分呈中—薄层状产出,镜下观察它们普遍缺乏底栖生物,含有少量钙质生物化石或放射虫化石,有时候富含磷质生物体(图5b),生物扰动少,镜下为成层分布(图5c),在野外可见水平层理(图2c),此外,还普遍发育肉眼可见的黄铁矿层,这些沉积学证据均表明大隆组硅质泥岩形成于水体较深、低能平静的滞留古海洋还原环境中,应属于盆地边缘相沉积。

3.2硅质岩

作为研究区大隆组最具特征的岩石类型,硅质岩在大隆组地层主要以黑色薄层状产出,单层厚3~5 cm,触及易污手,质硬易碎,解理发育,肉眼可见明显的石英脉和方解石脉侵入,在成分上主要以玉髓和微晶石英为主,镜下发现其中常含有大量的圆形(图5d、5e和5f)和椭圆形(图5g)放射虫,粒径一般小于100 μm,纯硅质岩中放射虫含量可达50%以上,有些层段放射虫会顺层排列,具定向性,少量放射虫个体由于有机质含量高,阻碍了SiO2的重结晶,遂保留原始的房室构造,部分硅质岩样品同时还含有硅质骨针(图5h)。在野外剖面中,薄层硅质岩一般与泥岩互层,总体厚度在大隆组中的比例不大,但硅质岩的出现对于指示大隆组的沉积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牛山剖面中段出现的硅质岩大多含圆形发射虫,一般认为这种圆形放射虫代表了盆地相特征,而椭圆形放射虫却可生存于浅海环境(Scholle et al.,2003),这也就暗示该段硅质岩层反映的是下扬子地区长兴早期水体最深的沉积环境,而在牛山剖面上段出现的含椭圆形放射虫硅质岩,则意味着该地区随后出现了一个小幅度的海退过程。除了牛山剖面,昌桥剖面中的硅质岩也大多出现在大隆组的中段,这些硅质岩在空间上的分布展示出整个大隆组经历一个水体逐渐加深再缓慢变浅的海平面变化过程。虽然蔡村剖面仅出露大隆组的中下段,但仍符合此变化规律。伴随着晚二叠世末强烈的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富硅物质飘落至海洋中,促进了在水体表层生活的放射虫的大量繁殖,其死亡之后堆积下来,从而在皖南地区形成具一定厚度的层状放射虫硅质岩(朱洪发等,1989;杜小弟等,1998)。

3.3碳酸盐岩

研究区大隆组除了上述普遍发育的泥质岩类和硅质岩外,还广泛发育数量相对较少的碳酸盐岩,它们多以灰黑色夹层存在于大隆组中上部。这些碳酸盐岩包括硅质灰岩、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和白云岩等,其中硅质灰岩主要与硅质含量较高的泥岩混层,一般硬度较大,易受方解石脉或石英脉侵入,锤击具明显的臭味。而生物碎屑灰岩多出现在大隆组硅质岩段之后的一小段时期内,例如在牛山剖面中上段,含有大量的生物碎屑(图5i),它们的形成可能与突然的海退和短暂的上升流活动有关,使得钙质生物体大量繁殖并沉积下来。微晶灰岩和泥灰岩主要发育于大隆组顶部和殷坑组的底部,镜下特征表现为具有数量极少的生物化石,且泥质含量较高,这可能与晚二叠世末的生物大灭绝后带来陆源风化加强有关(曹长群等,2002)。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在牛山剖面和昌桥剖面都出现了殷坑早期碳酸盐岩的白云石化现象(图5j)。

(a)牛山剖面底部含生物细碎屑钙质泥岩;(b)牛山剖面中上部钙质泥岩,红色箭头指向磷质生物体;(c)蔡村剖面底部钙质泥岩,钙质生物成层分布;(d)牛山剖面中部含圆形放射虫硅质岩;(e)蔡村剖面中部含圆形放射虫硅质岩;(f)昌桥剖面中段含圆形放射虫硅质岩;(g)牛山剖面中上部含椭圆形放射虫硅质岩;(h)牛山剖面中部硅质泥岩,其中含硅质骨针;(i)牛山剖面上部含生物碎屑灰岩;(j)牛山剖面上部灰质白云岩;(k)牛山剖面火山灰夹层,红色箭头指向锆石;(l)牛山剖面中下部黑色硅质泥岩,红色箭头指向草莓状黄铁矿。(f)和(g)为正交偏光下拍摄,(l)为反射光,其余均为单偏光(a) Calcareous mudstone containing biodetritus of the lower Niushan section.(b) Calcareous mudstone of the upper Niushan section.The red arrow indicates remains of phosphatic organisms.(c) Lamelleted calcareous mudstone of the lower Caicun section.(d) Thin-bedded chert containing rounded radiolarians in the upper of Niushan section.(e) Thin-bedded chert containing rounded radiolarians in the upper of Caicun section.(f) Thin-bedded chert containing rounded radiolarians in the upper of Changqiao section.(g) Thin-bedded chert containing oval radiolarians in the middle-upper of Niushan section.(h) Siliceous mudstone containing siliceous spicules in the middle of Niushan section.(i) Bioclastic limestone of the upper Niushan section.(j) Calcite dolomite of the upper Niushan section.(k) Volcanic ash layer within the Niushan section.The red arrow indicates zircon.(l) Black siliceous mudstone in the middle-lower of Niushan section.The red arrow indicates framboidal pyrite.Note that the (f) and (g) are under cross-polarized light,(l) is reflect-light,and the others are plane-polarized light

图5 皖南大隆组岩石薄片镜下照片Fig.5 Photomicrographsshowingtheli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f Dalong Formation.

3.4火山粘土岩

与华南地区其他PTB(二叠—三叠之交)剖面一样(殷鸿福等,1989),牛山剖面、蔡村剖面(中段)和昌桥剖面在PTB界限附近也发现了多层具有火山成因的粘土岩,这些火山粘土岩的成因对于理解晚二叠世末生物大灭绝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三个研究剖面的火山粘土岩主要分布在大隆组顶部和殷坑组的底部,层数大多超过8层,均呈薄层状,颜色上主要以灰白、灰黄和灰绿色为主,镜下可见锆石颗粒(图5k)和溶蚀石英等火山成因矿物,一般产于黑色钙质泥岩到深灰色钙质泥岩的过渡带中。粘土岩的粒度很细,为泥质结构,岩石细腻光滑,部分有光泽,具滑感,遇水后粘性增强,脱水后易碎,少见化石,但发育多个黄铁矿结核,与上下岩层呈突变整合接触,其中牛山剖面中火山粘土岩的单层厚度在1~5 cm之间,而蔡村剖面和昌桥剖面的厚度和层数则更大一些,它们在横向上均具有良好的延续性。经过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微量元素研究,这些火山成因粘土岩可能来源于印支与华南西缘的碰撞或泛大洋对华南板块俯冲所导致的长英质火山岩浆喷发,而与峨眉山或西伯利亚大玄武岩火成岩省的岩浆活动无关(Gao et al.,2013;He et al.,2014)。这些火山灰可能为长英质火山作用喷发的碎屑物质直接由大气进入海水沉积形成的细粒凝灰岩,后经蚀变形成(殷鸿福等,1989),而这些火山喷发物质将给海洋浮游生物带来丰富的营养元素,这对于大隆组高有机质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图6 皖南地区大隆组剖面对比图Fig.6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Dalong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3.5大隆组黑色岩系沉积环境及演化

综合上述三个剖面中大隆组主要岩性的野外及室内镜下特征分析,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图6),可以简要的反演出研究区沉积演化历史。晚二叠世末龙潭晚期,伴随着大规模的海侵过程,本区开始沉积主要以煤层、粉砂质泥岩为主的岩石组合,代表了该时期研究区为水陆过渡带的潮坪沼泽环境。此后,水体逐渐加深,最终在吴家坪—长兴期之交沉积了黑色泥岩和深色碳酸盐岩。随着大隆早期海平面快速上升,皖南地区迅速沉积了以黑色钙质泥岩和硅质泥岩为主的深水陆棚相沉积组合,三个剖面均出现了深水盆地相的含放射虫硅质岩。此后,研究区经历了一次小幅的海退,沉积了主要以硅质泥岩、钙质泥岩和碳酸盐岩的岩石组合,主体表现为深水陆棚相—盆地边缘相沉积特征。到大隆晚期,海平面进一步下降,沉积形成了以钙质泥岩和泥灰岩为主的岩石序列,可能为下斜坡相环境。根据该沉积演化历史,可见整个大隆期经历了一个快速海进—缓慢海退—快速海退的变化过程(朱洪发等,1989;图6)。

4 烃源岩特征

4.1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其丰度大小不仅决定了油气生成的数量,而且还是评价烃源岩质量的主要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黄第潘和李晋超,1982;毛玲玲等,2015)。表征有机质丰度一般有:总有机碳(TOC)、氯仿沥青“A”、总烃和热解生烃潜量(S1+S2)等。其中TOC是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最重要指标(黄第潘和李晋超,1982)。

图7 皖南牛山剖面、蔡村剖面和昌桥剖面的TOC和Ro综合柱状图(图例参考图6 ,红色线代表RO值)Fig.7 Comprehensivediagramof TOCand Roin Niushan,Caicunand Changqiaosection(Thelegendsareshowedin Fig.6)

测试结果表明牛山剖面总有机碳含量具有比较宽的变化范围,除龙潭组的四层煤层外,219个数据分布在0.04%到10.90%之间,均值2.06%(图7)。垂向上看,TOC在沉积于相对深水的盆地/陆棚相的大隆组下段到中段时,岩性以黑色泥岩为主,处于均值为3.78%的较高水平。相比而言,龙潭组顶部(除煤层外)和殷坑组底部则主要为相对较浅水的砂岩和碳酸盐岩组成,因而以较低的TOC含量为特征,一般处于0.12%~0.74%之间,反映TOC与岩性(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蔡村剖面的26个样品显示其TOC处于0.18%~11.12%之间,其中大隆组的TOC值明显高于龙潭组,最高可达11.12%,均值超过3%(图7)。昌桥剖面的77个样品中TOC值分布在0.03%~9.17%之间,均值为1.67%,与牛山剖面一样,大隆组TOC值显著的高于龙潭组和殷坑组,且均值也超过3%(图7)。根据不同的岩石类型,三个剖面都有发现硅质泥岩、钙质泥岩和硅质岩具有相对较高的TOC,一般大于2%,而碳酸盐岩则具有较低的TOC,一般不超过1%。按照黄第潘和李晋超(1982)对泥质岩类的评价标准,皖南地区大隆组属于好—非常好烃源岩。实际上,在整个皖南地区,除上述剖面显示出高TOC值外,其他剖面也有类似现象,例如巢湖马家山剖面大隆组TOC值主要分布于5.51%~13.9%之间,均值为9.54%(陈平等,2013)。尽管如此,李飞等(2013)通过测试巢湖野外剖面的大隆组泥岩后发现其有机碳平均值仅为0.02%,S1+S2平均值为0.01 mg/g,有机碳和生烃潜量指标均偏低(许怀先等,2001),从而被评价为差烃源岩。但雷勇等(2010)对巢湖平顶山剖面进行研究后发现其TOC值均值为1.54%,并在纵向上变化较大(0.26%~5.49%)。结合本次工作实验结果,笔者认为那些对该区大隆组剖面中有机质丰度测试值较低的研究结果可能跟采样风化程度和数据点数量太少有关。可见,皖南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TOC值在纵向分布上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但总体上看仍具有高有机质含量特征。而皖南地区龙潭组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2.29%~12.93%(35个样品),平均达4.98%,与大隆组相近(吴浩等,2013)。

4.2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类型是评价烃源岩质量和生烃潜力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有机质其产烃类型和生烃门限差异较大,这与有机质母源输入及保存条件相关,可以用来追溯有机质来源及沉积环境(黄第藩和李晋超,1982;许怀先等,2001)。有机质类型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干酪根镜检、干酪根碳同位素、H/C-O/C原子比、氢指数、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等参数,但除了干酪根镜检和同位素,其他指标易受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影响(翟常博等,2009)。例如,由于我国南方古生界海相烃源岩普遍高过成熟,各种常规地球化学指标已经趋同(梁狄刚等,2005),从而难以区分海相烃源岩的母质类型,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根据有机质碳同位素作为评判标准。

根据黄第藩和李晋超(1982)对我国陆相生油岩有机质同位素的大量研究,认为δ13Corg=-26‰和δ13Corg=-27.5‰可以用作区分III、II、I型干酪根的两个指标界限。本次在皖南地区所做的有机碳同位素结果显示,牛山剖面大隆组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在-26.90‰~-23.30‰(n=109)之间,蔡村剖面分布于-27.60‰~-24.30‰(n=26),昌桥剖面为-27.20‰~-24.60‰(n=58),暗示大隆组剖面中有机质类型为II2和III型,其中大部分层段主要以腐殖型的III型为主。陈平等(2013)对昌桥剖面大隆组中五个样品的有机质类型研究后发现,该剖面全部为III型有机质,与此同时,他还对巢湖马家山剖面大隆组的10个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有机质类型也以II2和III型为主。这些结果还得到了苏南地区乃至下扬子地区大隆组有机质类型研究的支持,例如王开来等(2013)通过对苏南地区二叠系页岩气资源潜力研究时也发现该地区的大隆组有机质类型同样是以II2和III型为主,主要生烃组分为藻质碎屑;李飞等(2013)据烃源岩热解参数(Tmax-HI和族组分)特征划分判定了大隆组的有机质类型,发现大隆组烃源岩为II2型为主;梁狄刚等(2008)等统计发现下扬子区大隆组的有机质碳同位素均值为-24.5‰,同样指示了该区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的结果。而下扬子地区的龙潭组同样以III型为主,局部为II型(白灵麒,2012;陈洁等,2013),总的来说与大隆组相似。

因此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皖南地区大隆组有机质类型以II2和III型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较差的有机质类型除部分与当时沉积的生物类型有关外,还可能是因为有机质随热演化程度的升高呈III型化趋势(李飞等,2013)。

4.3有机质热成熟度

有机质成熟度是表征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热演化程度的指标,有机质只有在达到一定的热演化程度后才开始大量生成油气,该指标不仅决定了烃源岩生烃量,同时也决定了生烃资源类型(柳广弟等,2008)。在众多的成熟度评价标准中,Ro是采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参数,一般认为Ro<0.5%的烃源岩处于未成熟阶段,当Ro=0.5%~1.3%时则处于深成热解阶段即生油窗内,而当Ro=1.3%~2.0%时,烃源岩被认为处于湿气和凝析油带,而Ro>2.0%时处于干气带(黄第藩和李晋超,1982)。

本次研究共测试了34个样品的Ro值,其中牛山剖面29个样品的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明显的表现出高值,处于2.36%~4.26%之间,均值为3.17%(图7),蔡村剖面中三个样品的Ro处于1.48%~1.65%之间,均值为1.56%(图7),昌桥剖面五个样品显示其Ro处于2.30%~2.77%之间,均值为2.53%(图7)。根据黄第藩和李晋超(1982)对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划分标准,牛山和昌桥剖面的大隆组处于高过成熟的生干气阶段,而蔡村剖面则处于成熟—高成熟的生油气阶段。陈平等(2013)在对泾县昌桥剖面和巢湖马家山剖面中大隆组有机质演化程度进行研究后发现,昌桥剖面的有机质成熟度也全部大于2%,属于过成熟阶段,而马家山剖面则处于为1.47%~1.48%之间。除上述几个剖面,皖南其他地区大隆组也具有类似有机质成熟度,例如李飞等(2013)对安徽南陵—无为地区二叠系大隆组的有机质演化程度研究后发现,该地区的Ro约为2.54%,已达到过成熟阶段。因此综合来看,可见在皖南地区,大隆组局部存在一定范围的中等成熟度有机质分布,但整体而言,大部分有机质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与大隆组一样的是,皖江一带的巢湖、芜湖、铜陵、安庆、池州等大部分地区的二叠系龙潭组也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Ro值在2%~3%。局部地区由于岩浆作用的影响,龙潭组Ro值大于3%(吴浩等,2013)。

5 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与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以上基本明确了皖南地区大隆组烃源岩的基本特征,如下讨论这些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及其油气资源潜力,力图为为今后可能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依据。

5.1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本区烃源岩的发育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芮琳等,1984;王恕一等,1990;王汝建等,1993;朱洪发等,1993;杜叶龙等,2010a),在大隆期,研究区黑色岩系大多发育在盆地边缘—盆地环境中,岩石类型主要为硅质泥岩、硅质岩、钙质泥岩等,而在其东南面的台地边缘—台地相中沉积的黑色岩系比例相对较小。在统计了下扬子地区多个剖面及钻井资料中关于大隆组的有机质类型后发现(见5.2),该地区的有机质类型普遍较为均一,并未与黑色岩系的分布呈现相关性。上述现象表明沉积环境是控制黑色岩系在下扬子地区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可能与有机质类型变化无关,其可能与地区特殊的热演化程度有关,即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干酪根元素组成向富碳方向敛合,使得有机质类型呈现均一化(李飞等,2013)。

对比还发现,更靠近沉积中心的泾县—宣城(例如本次研究的三个剖面)中大隆组TOC含量就明显高于皖南西北部的巢湖地区(雷勇等;2010;陈平等,2013;李飞等;2013),这说明盆地边缘相—盆地相更适合有机质的聚集保存,而巢湖地区则可能由于更加靠近陆地而使得有机质的保存条件相对较差。其次,吕炳全等(2004)根据下扬子地区长兴期烃源岩与上升流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认为上升流作用在烃源岩的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晚二叠世末期,扬子板块地处赤道附近(刘育燕等,1993),高纬度地区的冷水与低纬度地区的暖水遭遇形成强大的上升流,这些上升流会带来大量的营养元素(N、P、Si、Fe等),促使生物大量繁殖,为生烃母质的积累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最后,本次研究中牛山剖面的沉积学证据还暗示该地区在大隆组的大部分时期都形成于安静滞留、欠补偿的强还原环境。岩相古地理研究也表明(王立亭,1994),晚二叠世扬子地台是被古特提斯洋东部深海包围的台内盆地,四周有一系列古陆和水下隆起,具有局限海的特征,南君亚等(2004)的碳同位素证据也表明该时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显然,这种特殊的构造环境会限制深层海水与外海富氧海水的交换,而且在二叠纪时期,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的表层海水温度高,季节温差较小,水体能量低,这一方面会导致表层混合海水较薄,另外也会导致水体垂向混合较弱,抑制了表层富氧的海水与底层贫氧的海水进行充分的混合,从而更易发育厌氧环境甚至是富游离态H2S的底层海水(吴胜和等,1994),这也得到了本文样品中草莓状黄铁矿粒径数据的支持。这三个剖面中大隆组的大部分黑色岩系中都普遍含有粒径小于5微米的草莓状黄铁矿(图5l),它们被认为主要形成于缺氧—硫化水体环境中(Wilkin et al.,1996)。当海洋表层的浮游生物死亡后,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会促使BSR(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的加强,这种作用不仅让底层水更加缺氧或硫化,而且能更多的保存从表层水中沉降的有机质颗粒和生物残骸。总而言之,皖南地区在当时特殊的古地理条件为形成优质烃源岩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8 皖南地区Ro等值线图和火山岩分布图(其中火山岩分布图修改自孙涛,2006)Fig.8 Equivalence of Ro and distribution of lava in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而对于皖南地区乃至整个扬子板块大隆组烃源岩具有高演化特征的解释,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因为该地区普遍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郝石生等,1996)。贾蓉芬等(1996)在研究巢湖地区二叠系有机质演变特征时发现,该地区地层中热演化程度不同于正常的地温增长,同时认为扬子地台在上下二叠纪间有一次较大规模的热液作用,这也暗示来自深部的热源可能控制了区域上的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事实上,华南地区在各个时期都广泛发育了大面积的侵入岩,面积超过170 000 km2,其中仅中生代就出露了超过130 000 km2(图8;孙涛,2006),如果加上那些未暴露地表的火成岩,可以想象扬子地区中生代的岩浆活动是非常剧烈的。这种大规模的火山岩浆作用会显著的增高整个古生界地层的地温梯度,使得保存下来的高有机质烃源岩遭受严重的成岩和变质作用,而距离岩浆岩侵入地区的距离将影响有机质成熟度在空间上的分布,例如牛山剖面东北仅10 km处就发现了面积较大的燕山晚期侵入岩(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87),这使得牛山剖面大隆组具有极高Ro特征,而由于蔡村剖面附近未发现火成岩地层,因此Ro具有相对较小的值。郭念发等(1999)还发现皖南地区地处郯庐断裂带东南,区内发育宁芜火山岩盆地和庐枞火山岩盆地,使得整个无为盆地及其附近具有较高的大地热流值和地温梯度,进而直接影响该地区生油岩有机质的迅速从成熟向过成熟方向转化。

5.2油气资源潜力

综合本次研究大隆组的烃源岩特征以及周缘地区前人研究结果,认为皖南地区大隆组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但由于这些有机质多以腐殖型的II2和III型为主,且具有较高的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这似乎表明在皖南地区存在大型油藏的可能性较小,相比而言,形成天然气藏的几率相对较大,因此加强天然气地质及其成藏潜力与规律的研究将是皖南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方向。

这种天然气的勘探除了常规的天然气外,还需要注意非常规的页岩气。在下扬子地区,李建青(2012)总结了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勘探经验后,提出了从页岩地球化学特征、无机矿物、物性、厚度关键地质因素对页岩储层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这些评价标准包括总有机碳含量大于2.0%,Ro大于1.1%(最好处在干气窗),石英或方解石含量大于40%,粘土矿物小于30%(蒙皂石等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低),地层厚度大于30 m等。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东南部焦石坝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也基本具有上述特点(杨锐等,2015)。根据这些指标,昌桥和马家山这两个剖面的石英和方解石含量都明显大于40%,粘土矿物也主要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且含量远低于30%。加之本次研究的牛山和蔡村这两个剖面也都具有高有机质丰度和高成熟度演化等符合美国页岩气发育特征的标准,除此之外,皖南地区大隆组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厚度(30~50 m)(朱洪发等,1993),倾角也较为平缓(例如图2、3、4),反映了该套黑色岩系在区域上发育的稳定性,为之后页岩气的保存创造了比较好的保存条件,因此说明整个皖南乃至整个下扬子地区都可能是潜在的页岩气勘探区(陈洁等,2013;王开来等,2013;张敏强等,2013;刘小平等,2013;黄保家等,2013;顾忠安等,2014)。

此外,根据前述对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的分析,本区有机质高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中新生代的火山-岩浆作用,因此可以预见,在未受/少受火山-岩浆作用影响的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原油资源潜力。为评估火山-岩浆作用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情况,寻找生油有利区,作者在整个皖南地区采集了超过100个二叠纪的煤样,并测量了它们的镜质体反射率(Ro),结果发现皖南北部地区的铜陵—芜湖一带和石台—旌德以南地区的是高Ro区,而在泾县—广德一带则是相对较低的Ro区。图8中的Ro等值线图和火山岩分布图共同说明,在皖南地区的东北部(泾县—广德一带),仍存在处于生油窗的烃源岩,是潜在原油勘探目标领域。

6 结论

(1)皖南地区新发现的三个野外剖面显示,大隆组主要发育以黑色硅质岩—泥岩为主的黑色岩系,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和地层对比结果显示了研究区在大隆期时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的沉积旋回,并主要沉积于深水、还原滞留、欠补偿的海洋环境。

(2)该区大隆组烃源岩普遍具有高有机质丰度、以II2和III型有机质为主,以及高—过成熟演化等特点,这主要受控于当时特殊的古地理条件和华南地区中生代广泛的火山岩浆活动。

(3)今后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应以找气为主,局部受后期热作用较小的地区,如泾县—广德一带,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原油资源潜力。

固本拓新--基于传统住宅的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 彭敏,万莉(7-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87.安徽地层志——二叠系分册.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176.

白灵麒.2012.苏浙皖地区龙潭组暗色岩系页岩气潜力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1-93.

曹长群,王伟,金玉玕.2002.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碳同位素变化[J].科学通报,47(4):302-306.

曹助发.1992.皖江地区海相中、古生界油气远景评价及勘探方向的探讨[J].安徽地质,2(2):44-51.

陈吉,肖贤明.2013.南方古生界3套富有机质页岩矿物组成与脆性分析[J].煤炭学报,38(5):822-826.

陈洁,潘树仁,周国兴.2013.江苏下扬子区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5(10):22-25.

陈平,张敏强,许永哲,等.2013.下扬子巢湖—泾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泥页岩储层特征[J].岩石学报,29(8):2925-2935.

程成,李双应,赵大千,等.2015.扬子地台北缘中上二叠统层状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响应[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34(1):155-166.

杜小弟,黄志诚,陈智娜,等.1998.下扬子区二叠纪主要岩石类型成因的地球化学信息[J].岩相古地理,18(1):63-72.

杜叶龙,李双应,孔为伦,等.2010a.安徽泾县—南陵地区二叠纪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J].地层学杂志,34(4):431-444.

杜叶龙,李双应,孔为伦,等.2010b.安徽东南部二叠系龙潭组砂岩碎屑组分及物源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16(4):509-516.

顾忠安,郑荣才,黄建良,等.2014.苏皖地区二叠系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3):274-282.

郭念发,姚柏平,吴群.1999.安徽无为盆地油气地质条件评价[J].安徽地质,9(4):289-294.

郝石生,高岗,王飞宇,等.1996.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176.

黄保家,施荣富,赵幸滨,等.2013.下扬子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潜力评价[J].煤炭学报,38(5):877-882.

黄第藩,李晋超.1982.中国陆相油气生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355.

贾蓉芬,赵林,江纳言.1996.安徽巢湖地区二叠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14(2):23-31.

雷勇,冯庆来,桂碧雯.2010.安徽巢湖平顶山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有机质富集的地球生物学模式[J].古地理学报,12(2):202-211.

李飞,史海英,昝灵,等.2013.安徽南陵—无为地区二叠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学刊,37(1):31-40.

李红敬,解习农,林正良,等.2009.四川盆地广元地区大隆组有机质富集规律[J].地质科技情报,28(2):98-103.

李建青.2012.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1-139.

梁狄刚,郭彤楼,陈建平,等.2008.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一)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分布[J].海相油气地质,13(2):1-16.

梁狄刚,陈建平.2005.中国南方高过成熟区海相烃源岩的油源对比问题[J].石油勘探与开发,32(2):8-14.

刘小平,董谦,董清源,等.2013.苏北地区古生界页岩等温吸附特征[J].现代地质,27(5):1219-1224.

刘育燕,杨巍然,森永速男,等.1993.华北、秦岭及扬子陆块的若干古地磁研究结果[J].地球科学,18(5):635-641.

柳广弟.2008.石油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作出版社:1-345.

吕炳全,王红罡,胡望水,等.2004.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4(4):29-35.

毛玲玲,朱正杰,双燕,等.2015.黑色岩系型矿床与页岩气藏之间的耦合关系[J].矿物学报,35(1):65-72.

南君亚,刘育燕.2004.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和无机碳同位素变化与古环境[J].地球化学,33(1):9-19.

芮琳,江纳言.1984.苏浙皖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岩相和生物相[J].古生物学报,23(3):286-299.

孙涛.2006.新编华南花岗岩分布图及其说明[J].地质通报,25(3):332-335+426-427.

王开来.2013.苏南地区二叠系页岩气资源潜力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5(12):55-58.

王汝建.1993.苏皖地区二叠纪放射虫硅质岩中有孔虫的发现及沉积环境初探[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4):519-524.

王恕一,朱洪发,陈亚中,等.1990.苏浙皖毗邻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沉积相展布规律[J].石油实验地质,12(3):297-306.

王立亭,陆彦邦,赵时久,等.1997.中国南方二叠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7-12.

吴浩,姚素平,焦堃,等.2013.下扬子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前景[J].煤炭学报,38(5):870-876.

吴胜和,冯增昭,何幼斌.1994.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缺氧环境研究[J].沉积学报,12(2):29-36.

许怀先.2001.石油地质实验测试技术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308.

殷鸿福,黄思骥,张克信,等.1989.华南二叠—三叠纪之交的火山活动及其对生物绝灭的影响[J].地质学报,63(2):167-181.

杨锐,何生,胡东风,等.2015.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地质科技情报,34(5):105-113.

翟常博,郜建军,黄海平,等.2009.大巴山南侧城口油苗点油源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31(2):192-196.

朱洪发,秦德余,陈跃,等.1993.苏浙皖交界二叠系沉积演化及构造背景[J].石油实验地质,15(3):252-261.

朱洪发,秦德余,刘翠章.1989.论华南孤峰组和大隆组硅质岩成因、分布规律及其构造机制[J].石油实验地质,11(4):341-348.

张勇.2012.扬子地块南部下古生界页岩气地质背景及勘探试验区构造分析[D].南京:南京大学:1-75.

张敏强,陆永潮.2013.下扬子西部地区泥页岩特征及气源条件评价[J].中国海上油气,25(2):9-17.

Gao Q,Zhang N,Xia W,et al.2013.Origin of volcanic ash beds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Daxiakou,South China: petrology and U-Pb age,trace elements and Hf-isotope composition of zircon [J].Chemical Geology,360: 41-53.

He B,Zhong Y T,Xu Y G,et al.2014.Triggers of Permo-Triassic boundary mass extinction in South China: The Siberian Traps or Paleo-Tethys ignimbrite flare-up? [J].Lithos,204: 258-267.

Scholle P A,Ulmer-Scholle D S.2003.A Color Guide to the Petrography of Carbonate Rocks: Grains,Textures,Porosity,Diagenesis,AAPG Memoir 77 [M].AAPG.

Wilkin R T,Barnes H L,Brantley S L.1996.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framboidal pyrite in modern sediments: an indicator of redox conditions [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60(20):3897-3912.

A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ofthe Development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ofthetheBlackShalesintheUpperPermianDalong Formation,SouthernAnhuiProvinceintheLowerYangzeRegion,China

LIAO Zhiwei1,HU Wenxuan1*,CAO Jian1,YAO Suping1,XU Zhimin1,ZHANG Yuexia1,WAN Ye1,DING Hai2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2.Exploration Research Institule,Anhui Provincial Bureau of Coal Geology,Hefei 230088,China

Abstract:The upper Permian Dalong Formation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with black shales is potential for hydrocarbon source rock.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is issu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it,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ly combined study of petrology and organic geochemistry based on three recently-discovered Dalong black shales outcrops in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with the aim to characterize the development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the Dalong black shal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lack shales developed widely in all the three outcrops,including the Niushan (Xuancheng City),Caicun (Jingxian County) and Changqiao (Jingxian County).Lithology of the shales is variable from chert to calcareous shale,as well as siliceous mudstone.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nd sedimentology of the shales imply that the study area has been subjected to a complete sequence of marine transgression and regression and the black shales generally developed in the environment of deep seawater under reducing,restricted and undercompensated conditions.The results from the study of petrology and organic geochemistry show that the Dalong black shalesbook=139,ebook=142are rich in organic with the average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being around 2.0%.In terms of kerogen types,the organic matter is primarily II2and III.Combined with the high to over maturation of organic matter,we propose that the regional explora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natural gas reservoir.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Mesozoic-Cenozoic igneous rocks and black shales in the study area,we infer that the over maturation of organic matter may be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large-scale magmatism in South China during the Mesozoic to Cenozoic period.Thus,petroleum exploration potential can also be considered in the areas where there was no/littl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magmatism (e.g.,the Jingxian-Guangde area).These results and understanding can also provide highlights for the fundamental geological study of the black shales in this region.

Key words:DalongFormation;blackshales;sourcerock;hydrocarbonresource;Permian;SouthernAnhuiprovince;LowerYangtzeReg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HU Wenxuan,Professor; E-mail: huwx@nju.edu.cn

*通讯作者:胡文瑄,男,1959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油地质学;E-mail:huwx@nju.edu.cn

作者简介:廖志伟,男,1986年生,博士研究生,石油地质学;E-mail:13709044129@163.com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3115);科技部“973”项目(2012CB214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312)

收稿日期:2015-10-19;修回日期:2015-11-15

DOI:10.16108/j.issn1006-7493.2015218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93(2016)01-0138-14

猜你喜欢
烃源岩皖南
皖南春意浓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追梦皖南川藏线
川东南地区海相下组合烃源岩及储层沥青地化特征
《皖南印象》
西藏尼玛盆地烃源岩评价
阜阳探区古生界生烃潜力评价及勘探方向
利用断层岩泥质含量判断断层垂向封闭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西藏措勤盆地它日错地区下白垩统多尼组与郎山组烃源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