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清风”扑面来

2016-05-04 20:26
共产党员·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于洪区清风干部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承载力。2015年以来,沈阳市于洪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论述,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于洪清风”主题活动,从根本上改善了发展环境,为打造富裕幸福生态和谐新于洪提供了健康的保证。

做法:一项活动激活满池春水

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于洪区委、区政府扎实推进以政治清明、政府清正、干部清廉、同事关系清新、政商关系清楚为主要内容的“于洪清风”主题活动,全力打造良好的区域政治生态。

一是坚持将政治清明作为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核心。于洪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不动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区百姓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正风肃纪,要求全区领导干部首先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从“学、悟、修”三个字入手,加强理论学习,领悟内涵,不断修正。制定出台“于洪区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23个政府部门“三定”方案,政府权责得到有效规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坚持将政府清正作为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根本。一方面,坚持健全机制,履职尽责,实行主体责任区委常委和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主体责任工作台账”“区管班子成员落实主体责任工作台账”,确保工作有据可查。实施党委领导班子集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责任、班子成员责任“三责联考、联查、联追”,并将“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全区年底绩效考评体系。另一方面,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务实为民,有效落实年初承诺的37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十大民生工程”四年计划,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三是坚持将干部清廉作为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保证。于洪区先后开展了“坚守信仰、清廉人生”从政专题教育会、廉政故事征集等活动,制定下发《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及责任追究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文件,完善“廉政约谈”制度,坚持依法查处案件,共受理信访举报646件(次),初核123件,立案7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7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4人,共计收缴违纪款217.5万元。探索和改进了廉政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实施“廉情监察点”制度,铲除一切滋生腐败的土壤。

四是坚持将同事关系清新作为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于洪区坚持搭建清新的同事关系,坚决杜绝明争暗斗的不正之气和“人情歪风”。一方面,通过创新干部选拔机制,采取个人自荐及单位党委推荐的方式,根据个人获奖情况、年度考核情况、任职考评情况及基层锻炼经历进行综合考评,来确定区管后备干部人选。另一方面,着力整治于洪区人情礼往比较重的“人情歪风”,以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为主要抓手,要求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使变了味的礼尚往来回归正常。

五是坚持将政商关系清楚作为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于洪区全力营造政商关系新常态,着力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裁判员和服务员作用,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扎实开展“双联双促”包保活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区领导、重点区直部门和经济区项目服务局帮扶191户重点企业和130个重点项目,组织企业家问政座谈,组织用工培训1500余人次,下拨扶持资金3200余万元。同时,区委、区政府要求领导干部划清与企业交往的界限,明确相互定位,把握交往尺度,坚决避免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

启示:一枝独秀更待春色满园

一年来,于洪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打造优秀的从政文化入手,优化了发展环境,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面对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必须立足实际,寻求突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完成稳增长任务艰巨繁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疲劳期和胶着期,面临的阻力和困难不断加大,依靠传统思维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振兴发展的实际需求。只有着眼发展大局,立足自身实际,以创新的思维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打造优秀的从政文化,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才能凝聚发展正能量、提振改革精气神,实现真正的历史性突破。

二是面对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必须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大事难事看担当”,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职责要求,也是一个地区直面矛盾、负重前行的勇气和决心。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更应该实干攻坚,克难前行,鼓足担当有为的勇气,承担难事,让责任意识融入血脉;更应该挺起担当有为的胸怀,推功揽过,甘于奉献,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心间;更应该展现担当有为的能力,彰显担当智慧,使工作水准永立潮头。

三是面对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必须紧密结合,突出实效。当前,于洪区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载体活动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始终坚持把从政文化建设融入谋求发展、富民强区的实践当中,切实找准活动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才能把握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和总开关,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切实把特色活动的实际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是面对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必须狠抓队伍,强基固本。振兴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建设一流的干部队伍是促进地区科学发展的坚强保证。于洪区通过“于洪清风”主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聚焦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实现了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在行为上涤浊扬清,力争从根源上杜绝发展中各类问题的发生。因此,必须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约束,筑牢清廉从政的道德防线,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变化:清风拂面吹来繁花初放

一个地区,政治风气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影响经济发展。一年来,于洪人开展“于洪清风”主题活动,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创新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新动力——队伍建设提档升级。“于洪清风”主题活动开展以来,于洪区坚持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打造良好从政文化的根本抓手,推行“看品行、看政绩、看能力、看口碑”的“四看”用人导向,探索试行了区管副职干部初始提名制度,创新实行了区管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成功破解了“少数人选少数人”的弊端,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新面貌——城区建设发力提速。“于洪清风”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党风政风明显改善,干部作风焕然一新,面对困扰多年的征收难题,于洪区开展了土地征收“百日攻坚战”活动,领导干部亲赴一线、包保到户、上下齐心、合力攻坚,成功化解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累计完成土地征收面积270万平方米,完成管网排迁95公里。拆迁难题的破解极大地推动了城区建设的步伐,2015年以来,全区共开复工重点项目116个,施工面积106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89.4亿元。

新生态——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于洪清风”主题活动开展以来,于洪区以“集中审批”为核心,全面梳理审批职能,取消审批事项5项,后置审批4项,精简审批要件64件,压缩办理时限42个工作日,为企业项目的开工建设节省了大量的前期成本。为了给企业项目提供全程无间隙服务,于洪区提出了延伸式、一站式、包保式、保姆式的服务理念,搭建了区级领导、区项目办、经济区项目服务局三级联动、三位一体、全程包保式服务格局。

新亮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于洪清风”主题活动开展以来,于洪区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着力走出了一条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之路。编制完成了《于洪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国际物流港、永安商贸区“两区联动”的发展格局。编制完成了《于洪区环保产业及用地规划》,加快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工业发展速度位居全市前列。于洪区的改革实践还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高度认可。成功获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于洪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2亿元,增长4.5%,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9亿元,增幅排名位列全市第二。

春来无限好,发展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上,于洪区必将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以经济社会建设的全新成果,开启“十三五”的崭新征程。

(沈阳市于洪区委组织部供稿)

猜你喜欢
于洪区清风干部
玩扑克牌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沈阳市于洪区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分析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减税政策研究——以沈阳市于洪区为例
Way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s rural area
让“职工书屋”律动起来 于洪区总工会开展“读书系列活动”
携清风一缕,叹浮生轻狂
清风沐竹,忽而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