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齐国号窥探东魏北齐统治集团的抟合

2016-05-04 07:4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杨 湛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由北齐国号窥探东魏北齐统治集团的抟合

杨湛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北齐国号源自高欢父子的封爵与籍贯。然而揆诸魏齐之际的史实,北齐国号的选择还受到追溯先祖、攀附与拉拢士族、附会谣谶及契合美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中可以窥探出北齐统治者谋求抟合北镇勋贵、河北豪族、洛-邺士族文官等统治集团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北齐东魏;国号;高欢;高洋;统治集团

公元550年五月,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将帝位禅让给丞相、齐王高洋。于是,高洋正式称帝,改元天保,仍都邺,国号齐。为了与南朝萧道成建立的齐朝区别,史称高洋建立的、位于中国北部的齐朝为“北齐”,或“高齐”。

至于高洋为何以“齐”为国号,在《资治通鉴·梁纪十九》大宝元年五月条,胡三省注曰:

“帝讳洋,字子进,勃海王高欢第二子,澄之母弟也。欢以勃海王赠齐王,洋又进爵齐王;且高氏本勃海人,勃海故齐地也,国遂号曰齐。”[1]5141

按胡注的解释,高洋之所以选择齐为国号,是因为其父高欢生前爵位为渤海王,逝世后又被追封为齐王,而高洋本人又被正式封为齐王,且高氏的籍贯渤海郡乃齐国故地,“贵不忘本”,遂以齐为国号。

事情果真这么简单吗,是否还有其他隐秘的原因?国号,作为家天下的政治文化象征与最高统治权力的符号,其选择的最终决定权当然属于某一姓氏的帝王。然而,国号的选定并不是开国帝王自作主张的行为,而是综合考量传统与现实,还要顾及组成新王朝的各统治集团对国号的理解以及接受程度,从而制定出符合“众议”的国号。北齐的国号,事实上就是高欢父子精心挑选出来的,并为朝中各方势力所能接受的国号。

有学者指出,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以高欢父子为核心外,还有北镇流民集团,河北汉人坞堡集团,原洛阳胡汉士族集团及尔朱残部四种派阀构成。[2]由于尔朱降将与北镇流民同属身染胡风的军事将帅,且势力最小,因此,可将此两种集团合并为一类,即北镇勋贵集团。本文试图从构成东魏北齐政权基石的高氏皇族、北镇勋贵、河北豪族、洛-邺士族文官等各方集团对新王朝国号的理解角度,来分析论述“齐”何以成为各方都能接受的国号。

一、高欢父子何以被封为渤海王、齐王

关于北齐的实际开创者高欢为胡为汉的族属问题,学界仍然对此争议颇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文化心理上说,由于“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3]1, 高欢确实已经同化为鲜卑人。不过自从离开北镇进入中原汉地之后,高欢及其家族却并没有固守鲜卑旧俗,与早先南迁的鲜卑贵族一样,接受了汉文化,终北齐一代,作为皇室的高氏家族的汉化一直持续了下来。[4]高欢走向北魏末年的政治军事舞台后,攀附在北朝末期已经上升为士族门阀的渤海高氏,便是他认同于汉化的一个有力证据。那么高欢归宗渤海高氏之后,为何会被封为渤海王,死后又追赠为齐王呢?

关于渤海高氏家族的源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

“高氏出自姜姓,齐太公六世孙文公赤,生公子高,孙傒,为齐上卿,与管仲合诸侯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食采于卢,谥曰敬仲,世为上卿。敬仲生庄子虎,虎生倾子,倾子生生宣子固,固生厚,厚生子丽,子丽生止,奔燕。十世孙量,为宋司城,后入楚。十世孙洪,后汉渤海太守,因居渤海蓨县。”[5] 2387

按照渤海高氏自己的说法,高氏为先秦时期齐太公姜尚的苗裔。中古时期,追赠本郡或本州是士族常有的殊荣。如若生前立功而授予爵位,所封之地亦以本州本郡为荣耀。北魏普泰元年(531年)二月,高欢东下河北到达信都,受到河北豪强大族领袖高乾拥戴,并与高乾认为同宗。三月,为了笼络尚未“显背尔朱氏”的高欢,在尔朱度律的授意下,北魏节闵帝封高欢为渤海王。[3]6这表明,高欢归宗河北士族渤海高氏的说法不仅已得到其宗族领袖高乾的认可,被尔朱氏控制的北魏中央朝廷也同样承认了这一既成事实。高欢因此得封渤海王。

此外,据《史记·索隐》的记载,姜太公为“炎帝之裔,伯夷之后”[8]1477。则渤海高氏又可上溯至炎帝。唐代渤海高氏成员高隆基的墓志便称“篡胄炎帝,鼻祖齐姜”[8]1021-1022。 中古时期的内入各个少数族,先后逐步卷入到逐步认同华夏文明及其历史谱系的潮流,其表现,便是在追溯祖先的历史时,多上溯至炎黄。吕思勉认为:“晋时五胡,率好依附中国,非徒慕容、拓跋称黄帝之后,宇文托于炎帝,苻秦自称出于有扈,羌姚谓出于有虞也。即其部落旧名,亦喜附会音义,别生新解。”[9]又《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记载铁弗匈奴首领赫连勃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10]3202。不论是汉族寒人之假冒,还是胡人异种之伪托,高欢认宗于渤海高氏,既与中原高门士族,又与华夏初祖炎帝同时产生联系, 可谓一箭双雕的高明策略,无疑提升了其在中原士族中的政治号召力。既然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便可以“国称大夏”,那么作为齐太公姜子牙枝裔的高欢本人,或其子孙日后若行称帝建国之事,“国遂号曰齐”便是顺理成章。

高欢与关中劲敌宇文泰的数次交锋中未能将其消灭,于玉璧之役后,含恨崩逝。东魏孝静帝追赠高欢为齐王。“凡依等进封,能以保留元封之名为原则,故取名多从元封地名所隶属之较大区域中求之。”[11]渤海郡属先秦时期齐国故地,那么追赠渤海王高欢为齐王则就是最为恰当的选择。

不过,世子高澄没有继承齐王爵位,而仅承袭渤海王。武定七年(549年)四月,高澄将河南地区的侯景叛乱基本平定后,废帝自立之心已不可遏制,与亲信等于密室谋受魏禅。不意高澄遇刺,事遂搁浅。

高欢次子高洋,一反之前的无能形象,迅速平息叛乱,顺利接掌父兄遗留的基业。此后,面对父执辈的北镇勋贵,甚至亲生母亲娄昭君的反对,高洋虽然时有犹豫,但在亲信僚属及邺都文官的支持下,加速篡魏的进程。武定八年(550年)春正月,东魏孝静帝进封高洋为齐郡王,而非父兄生前的渤海王,改封为“齐郡王”,新王朝的国号已然呼之欲出。三月,高洋“又进封齐王”。夏五月,加高洋九锡。至此,禅代之前的程序已经走完。同月,“魏帝以天人之望有归”,“归帝位于齐国”,高洋正式即皇帝位,是为北齐文宣帝,并追封父兄为皇帝,实现了高氏父子兄弟两代三人的由东魏霸府政治(534年-550年)到北齐皇权统治(550年-577年)的转换,完成了化家为国的大业。

高洋登极后的次月,下诏给予四个郡以减免田赋不等的特殊待遇:

诏曰:"冀州之渤海、长乐二郡,先帝始封之国,义旗初起之地。并州之太原、青州之齐郡,霸业所在,王命是基。君子有作,贵不忘本,思申恩洽,蠲复田租。齐郡、渤海可并复一年,长乐复二年,太原复三年。"[3]51-52

此诏是认识北齐国号的重要文献,高洋在此追述了高氏父子成就帝业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的地区。冀州的渤海郡为“先帝(高欢)始封之国”,即指普泰元年北魏节闵帝封高欢为渤海王,渤海郡是其封地。同年六月,高欢联合河北豪族在信都建义起兵讨伐尔朱氏,长乐郡的治所即位于信都县,这就是所谓的“义旗初起之地”。[12]57-62而并州太原郡下属的晋阳为四塞之地,高欢在此建立大丞相府,为其霸府之地,在孝武帝西逃关中,孝静帝迁都邺城后,“自是军国政务,皆归相府”[3]18,成为东魏实际的首都,北齐建立后依然作为陪都,仍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故曰“霸业所在”。[12]153-156况且,高洋在接掌父兄权位之前的爵位为太原公,故太原也是高洋本人的发迹之地,对其有特殊意义。青州的齐郡被称为“王命是基”之地,是由于高洋于称帝前由渤海王改封为齐郡王,进而为齐王,最终成为北齐国号的直接来源,齐郡的地位亦因此陡然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太原是这四郡中享受优待最多的一地,显示出北镇勋贵的特殊地位。那么,麇集于霸府晋阳的北镇勋贵们对新王朝的国号是什么态度呢?

二、“代魏者齐”的谶语与北镇勋贵对“齐”国号的认同

北魏政府在初步平定六镇起义之后,援例将二十万流民集中到河北三州之地就食。结果,原本仅在边境发生的战火随着流民南下而蔓延到中原腹心,引发了杜洛周、鲜于修礼等流民叛乱,并最终团聚成规模最大的,以怀朔镇民为主体的葛荣起义。葛荣正式称帝,建国大齐,除相州外的整个河北地区尽在葛齐政权的掌握之中,但最终遭到北魏权臣尔朱荣的镇压。

高欢崛起之初的武装,亦主要依靠以怀朔镇为核心的北镇流民,所谓“六镇扰乱,相率内徙,寄食于齐、晋之郊,齐神武因之,以成大业”[13]675。高欢在晋阳建立大丞相府后,将北镇流民武装迁往山西,形成了构成了东魏北齐时期政治军事势力最为强大的北镇勋贵集团,对这一时期国家大政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有学者甚至认为“高氏政权的即位似乎是在勋贵集团的承认下进行的”。[14]对于新王朝的国号,他们必然有自己的想法。且看《北齐书》卷四十九《方伎·宋景业附荆次德传》:

“又有荆次德,有术数,预知尒朱荣成败,又言代魏者齐。葛荣闻之,故自号齐王,待次德以殊礼,问其天人之事。对曰:‘齐当兴,东海出天子,今王据渤海,是齐地。又太白与月并,宜速用兵,迟则不吉。’荣不从也。”[3]673

《北史》卷八十九《艺术·刘灵助附沙门灵远传》也有类似的记载。两则史料的的差别主要在荆次德(灵远)关于“齐当兴,东海出天子”的预言是对葛荣还是高欢讲的。就算荆次德与高欢并未谋面,高欢却有着投靠葛荣的经历。因为看到葛荣“虽百万众,无刑法”[3]7,难以成就大业,于是高欢又去投奔尔朱荣。随后在尔朱荣讨灭葛荣起义的过程中,高欢“于邺西北慰喻葛荣别帅称王者七人,众万余,降之”[6]259,立下大功。很明显,高欢在以怀朔镇流民为主体的葛齐集团中决不是一个低级军吏,而是一个有着甚高威望的人物,“代魏者齐”的谶言他一定是知道的。

“代魏者齐”的预言在起义镇压此之后,随着北镇流民的四散而广为流布,而“东海出天子”的谣谶甚至可以远溯至西晋末年。[17]葛荣虽被擒杀,那也只能说明葛荣其人未膺天命,不能切实证明此谶为虚。同时,大量事实表明北镇民众,尤其是北镇军人群体,“对于巫术、占卜普遍比较崇信,巫术在北镇的政治、军事及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决策”。[18]7-12这则谶语在六镇流民余众的心中必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作为北镇流民之一,再到后来成为整个北镇流民集团的领袖,高欢对于“代魏者齐”与“齐当兴,东海出天子”的谶语,不论其本人是否真的相信,但他以及他的后人肯定会利用这则谶语来凝聚北镇团体,从而为自身的霸业服务。他攀附渤海高氏,一方面来说是为了拉拢河北坞堡豪强与其合作,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利用渤海高氏与春秋时代齐国的渊源来说明,作为齐太公后裔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在,比葛荣更有资格建立取代北魏王朝的“齐朝”。

通观《北齐书·方伎传》可知,从高欢开始,北齐历代皇帝均十分崇信占卜相面之术。高洋能够最终下定决心压制北镇勋贵集团的反对而完成禅代之事,很大程度上受到精通图谶符命之术的徐之才、宋景业的影响。高洋甚至视宋景业为“帝王师”,[3]676足见其对此类人是何等重视。其后宋景业卜筮遇鼎卦,最终促使高洋下定决心代魏建齐。

北镇勋贵集团也并非完全反对魏齐革命,而是担心“关西即是劲敌,恐其有挟天子令诸侯之辞,”时机未到,因此“不可先行禅代事”。[3]445如果木已成舟,他们也乐得认可既成事实。术士们对图谶历数的解释也不能不影响到勋贵。而新王朝的国号“齐”也将勾起他们对之前“代魏者齐”这则谶言的回忆。在这些文化素养普遍不高的勋贵看来,“齐”乃天命所归已得到应验。何况他们中多数都曾经在葛荣麾下效力过,而葛荣所建立的齐国是北镇流民建立的第一个政权,而高洋再次建立的齐国很容易触发他们的故国之思。若北魏真的是气数已尽,那么“齐”便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新王朝的国号。

三、河北豪族与北齐国号的关系

北魏末年以来战乱频仍,而河北地区更是最主要的战场。葛齐政权除六镇流民组成外,甚至还获得了部分河北地区郡姓士族的支持,例如渤海高氏的高乾、高昂兄弟“谓天下遂乱,乃率河北流人反于河、济之间,受葛荣官爵,屡败齐州士马”[3]290。葛荣起义被镇压后,高氏兄弟接受孝庄帝的招抚,但却不被尔朱荣所信任,被迫解官还乡。孝庄帝手刃尔朱荣后,高氏兄弟奉命于乡里招集部曲,与洛阳遥相呼应但。尔朱兆则迅速入洛弑杀孝庄帝。为报知遇之恩,高乾兄弟“为庄帝举哀,三军缟素”,并且“袭据州城,传檄州郡”,与其他河北士族联合,公开打出反尔朱氏的旗号。[3]290恰在此时,已经成为流入并州的葛荣残部领袖的高欢企图脱离尔朱集团而谋求独立。而当时的河北地区是反尔朱势力的大本营,高欢有意借着联合河北地区汉人坞堡的力量,从而一举摆脱尔朱兆的掌控,便借口并、肆地区频受霜旱之灾,率部“请令就食山东”[3]5。

高乾立即看出了高欢东出河北的真实意图,率部亲迎高欢。因为反抗尔朱氏的共同目标二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高欢称“吾事协矣”,甚至与高乾“同帐而寝,呼乾为叔父”[15]1142,并让长子高澄“以子孙礼见”高乾三弟高昂,[15]1145与渤海高氏引为同族,并得到他们的承认。由于“河北士人,虽三二十世,犹呼为从伯从叔”[19],此次二高联宗或许真的有些依据。而其他的河北豪族渤海封隆之、赵郡李元忠、范阳卢文伟等在此前后亦纷纷来投。此后,双方共同建义信都,打出反尔朱的旗号。这支团聚了北镇流民与河北坞堡军事武力的胡汉兵团的粮仗都依赖占据冀州的高乾、封隆之供应,而有“项籍”之称的猛将高昂以及麾下那支“前后战斗,不减鲜卑”[3]294私人部曲武装的在军事上的杰出表现,更增添了河北豪族在高欢阵营中的份量。北镇流民与河北豪族联军最终铲除了尔朱氏集团,奠定日后北齐建国的基础。无怪乎高乾四弟高季式说:“吾兄弟受国厚恩,与高王(高欢)共定天下”。[3]297可谓不虚此言。史臣亦曰:“乾邕兄弟,不阶尺土之资,奋臂河朔,自致勤王之举,神武因之,以成霸业,”并称,“齐氏元功,一门而已”。[15]1151六镇流民与河北豪强势力是信都建义时不分伯仲的武装力量,高欢俱能“因之”,最终奠定后来高齐之帝业。

高欢能凝聚河北士族而成霸业,除了他们打倒尔朱氏的共同信念以外,籍由附会渤海高氏而消除彼此出身不同所导致的差异性,进而认同士族在社会上具有的特殊性,有着相当的关系。与河北士族的合作,高欢成为最大的得益者,而河北士族也有自己的利益要求,高欢不得不妥协。除了迫使高欢拥立孝武帝外,坚持将都城迁往河北地区的邺城也是河北士族。[18]105-106那么在新王朝国号的选择上他们也必定有自己的想法。河北大族范阳卢氏与清河、博陵二崔亦自称是姜齐之后,日后对于以齐为国号不会有异议。作为河北武力强宗的首领以及“齐氏元功”的渤海高乾诸兄弟必定也是极为赞成。在高欢与孝武帝之间发生龃龉之时,高乾站在高欢一边,甚至“因劝高祖以受魏禅”[3]291。可见,高乾是极为支持已经认自己为叔父的高欢成就最终的帝业。

这是因为,渤海高氏尽管在北魏时期已经完成了士族化的转变,却并非汉晋旧门,终究不预孝文迁洛以来的“四姓”顶级士族之列。高乾曾求“博陵崔圣念女为婚,崔氏不许”[15]1145;起兵反抗尔朱氏后,袭据冀州城,却没有自任刺史,反而“以(封)隆之素为乡里所信,乃推为刺史”[3]301。这显然因为渤海高氏是以武风见知于世,其门第尚不能与这些文风鼎盛的世家相侔。但如果高欢或其后嗣正式称帝,渤海高氏便升格为皇族,其门第必然水涨船高,进入头等高门士族之列。为此,高乾兄弟会极力支持和促成此事。

虽然后来随着高欢高澄父子的统治渐趋稳固,削弱豪族私人武装、加强在河北地区的统治成了下一步的目标。高乾、高昂之死,高慎叛逃西魏,都与高欢父子这一政策有关。不过,高季式等在东魏北齐时期仍然受到优遇。

而渤海高氏的另一支房高德政则在魏齐嬗替之际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徐之才、宋景业二人就是他向高洋引荐的。娄太后就对高洋说:“汝父如龙,汝兄如猛兽,尚以人臣终,汝何欲行舜、禹事?此亦非汝意,此正是高德正教汝。"[3]408而高德政亲往邺都说动杨愔,邺都士族文官集团方才应和禅代之议。即后人所称“齐文宣之篡魏,皆高德政之力”[20]818。北齐建立后,高洋论功行赏,除高德政为侍中外,又领宗正卿。而宗正卿一职例由皇室成员担任。这表明,高乾、高德政所属的渤海高氏这一支,被高齐帝室正式承认为皇族。作为齐太公姜尚共同的后裔,渤海高氏一门对新王朝的国号“齐”必定十分满意,引为无上荣光。

四、洛-邺士族文官与“美号”齐

陈寅恪曾对对北齐的制度文化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高齐一代之制度,为北朝最美备之结果以传于隋唐者。”[21]47因此,虽然东魏自洛阳迁都于邺,但不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文化风尚,邺下都是洛阳的延续。此外,北魏孝文帝定族制政策,“北齐因仍,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选”[5]5678,从选官制度上保证胡汉士族的特权,也因此得到这一集团的支持。自高欢信都建义以来,北朝一等的文化士族如清河崔忄夌、崔瞻,博陵崔暹,巨鹿魏兰根、弘农杨愔等相继来投。此后,在高澄执政时期,崔暹、崔季舒等为整肃勋贵立下大功;在高洋欲行禅代之时,又是高德政、杨愔、魏收等士族官僚为其出谋划策。北齐强大的文化向心力甚至吸引了南朝士人颜之推的投奔。直至齐亡之后,颜之推竟持“内齐外周”的遗民姿态,视北齐为本朝。[23]

在此等文化氛围浓郁的士族文官看来,对新王朝的国号“齐”的理解,绝不可能如胡三省的解释那样简单,必定还会赋予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东汉成书的《白虎通·号》篇对国号做了经典阐释,影响深远:

以为王者受命,必立天下之美号以表功自克,明易姓为子孙制也。夏、殷、周者,有天下之大号也。百王同天下,无以相别,改制天子之大礼号,自别于前,所以表著己之功业也。必改号者,所以明天命已著,欲显扬己于天下也。[24]

那么,“齐”是否为“表著己之功业”并能传之子孙的“美号”呢?《尔雅·释地》有云:“距齐州以南戴月为丹穴,北戴斗极为空桐,东至日所出为太平,西至日所入为大蒙。”[25]邢昺《疏》:“齐,中也。中州,犹言中国也。”齐州亦称中州,即后世齐国之地。再看《列子·周穆王》:“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跨河南北,越岱东西。”[26]那么齐国何以又成了“中央之国”了呢?吕思勉认为:“吾国古代,自称其地为齐州……以嵩高为中,乃吾族西迁后事,其初实以泰岱为中。”[27]另外,《史记·封禅书》说:“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索隐》又引解道彪《齐记》:齐都“临淄城东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有益于常,言如天之腹齐也”。[7]1367齐,古文通作脐。脐是人体中位,于是天地之中所在的陆地,也称作齐,“在东方人的观念里,齐国、齐州所在的齐鲁大地,曾被看作天地的正中,于是齐州成为中国的又一代称”。[28]则齐国便可称中央之国。北齐版图据有嵩洛,拥有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其国号亦蕴有中国之意,成为其争取中华正朔的有利名号。

关于北魏的国号,何德章认为,士族出身的崔宏之所以建议道武帝定魏为国号,是企图“继‘神州之上国’将使东晋标榜的‘正朔’失去依据”。[29]这表明了北朝士族对国号之正统问题的重视。那么“齐”是否可称为“神州之上国”之名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不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齐国都名列其中,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7]1480的泱泱大国,而且齐比魏历史渊源更为悠远,更符合神州上国之名。又《白虎通·号》言:“夏者,大也,明当守持大道。殷者,中也,明当为中和之道也。”[24]而《史记·魏世家》对魏的解释为:“万,满数也;魏,大名也。[7]1835而齐则如前所述,“齐,中也”。夏与魏均是大之意,而殷与齐俱为中之言。则殷既可革夏命,齐便可代魏统,再次印证“代魏者齐”当真是是承膺天命。

再从五行德运说来看北齐国号。北魏初定德运为土德,孝文帝改制后,德运也相应地改为水德。根据五行相生理论,取代北魏的新王朝德运应当是木德,而北齐即以木德自居,《隋书·五行志》称:“(北齐后主武平)七年,宫中有树,大数围,夜半无故自拔。齐以木德王,无故自拔,亡国之应也。”[13]618《白虎通·五行》云:“木在东方,东方者阴阳气始动,万物始生。”齐乃东方大国之名,新王朝既称木德,国号为齐,则德运之方位与国号极为契合,堪称完美。

“齐”字竟是可衍生如此之多阐释的“美号”,以之为国号,极易被富有文化修养的洛-邺士族文官群体所接受。

五、结语

每个王朝国号的确立都不会是单纯的一种因素,而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之,揆诸北齐之国号,符合高欢父子封爵与郡望姓系,并可高远其祖;北魏末年流传的“代魏者齐”的谶言,则是参加过葛荣起义且迷信图谶的北镇勋贵能够接受的天命;河北豪强的代表渤海高氏因与高齐皇室联谱,齐国号能进一步提升其家族地位;而对于富有文化修养的士族文官群体来说,以齐为国号能够满足中央之国、神州上国之名与五行德运方位等多重文化内涵的美号。从上述对北齐国号选择的分析也可以看出,高欢父子对于其统治集团中各个派阀的拉拢运用了何等缜密的心思。

不过,高欢父子精心挑选出的、符合众议的国号并未能消弭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也没能保佑北齐“被于无穷之祚”。北齐宿敌北周则推行关中本位政策,更为有效地抟合了内部各派集团并日渐强大。北齐立国二十八年后(577年),被北周攻灭。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王怡辰.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M].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2006.

[3]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4]黄寿成.以高欢家族为例看东魏北齐汉化[J]暨南史学第六辑,2009.

[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 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三联书店,2001.

[12] 施金和.北齐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3] 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4]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M].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5] 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 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7] 姜望来.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18] 苏小华.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9]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0] 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2]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3] 陈立.白虎通疏证(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4] 郭璞注,邢昺疏.尔雅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5] 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6] 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7] 胡阿祥.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M].武汉:湖北交运出版社,2000.

[28] 何德章.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J].历史研究,1992(3):113-126.

[29]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李兆平]

From the Dynasty Name of Northern Qi to Study the Unity of Its Ruling Groups

YANGZhan

(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00,China)

Abstract:In the conventional view, the dynasty name of Northern Qi stemmed from Gao Huan and his sons’ title of knighthood and their ancestral home.However, researching on the historical facts in the period between Northern Wei and Northern Qi, we can observe that some other factors existed in the choice of the dynasty name of Northern Qi, such as retrospecting ancestry lineage, drawing scholar-bureaucrats & martial clans, conforming to a political prediction and tallying with magnificent meaning etc.All these factors reflected the ambition of Northern Qi dominators to unite the interior ruling groups which contained barons of Beizhen,martial clans in Hebei and scholar-bureaucrats of Luoyang&Ye etc.

Key words:Eastern Wei and Northern Qi;Eastern Wei;Dynasty name;Gao Huan;;Gao Yang;the ruling groups

中图分类号:K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6)03-0096-05

作者简介:杨湛,男,河南平顶山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9-28;修回日期:2015-11-15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