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古今考

2016-05-04 08:47龚强
黑龙江史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经济带黑龙江冰雪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APEC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就加强亚洲互联互通提出五点建议。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的定调清晰勾画了“一带一路”实施蓝图。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黑龙江省提出了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在接受《学习时报》记者采访时重点指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我国新时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部署,这对于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和战略构想,我们提出,要抓住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黑龙江与俄罗斯毗邻的地缘优势和“北开”传统,在我省规划建设连接亚欧的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

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一带一路”的丰富和完善。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落实“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总体要求和“深化互利合作、谋求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

在谈及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黑龙江省有哪些有利条件时,王宪魁说: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我省地处东北亚中心腹地,毗邻俄罗斯,是辐射东北亚诸国、连接亚欧两大洲的重要枢纽地带。明朝时期,南方有郑和七下西洋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北方有亦失哈十上北海形成的“海西东水陆城站”。黑龙江的边境贸易,要通过历史上沿松花江到黑龙江的这条水路大通道进一步加以拓展。的确,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这条交通要道,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和功效,只是到了近代,这条路才逐渐为铁路所取代。

前不久,在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黑龙江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代表团团长王宪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换发展动能和不断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和竞争活力。积极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随着中俄贸易的扩大,仅仅依靠铁路不足以满足经贸、旅游、交流、边境互市等需求,但由于年代相对较长,许多人对这条古老的路印象不深,因此,有必要把“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系统地展现给世人,令其发挥新的生机。

“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央王朝与周边地区,并延伸到更远地区的贸易通道的称谓。“Silk-road”“丝绸之路”或“丝路”,最初出现在一位曾经来过中国六次的德国地理学家里希霍芬(Richthofen)所著的地理书籍《中国》(1877年)一书中。该书在第一卷后半部分详细记述了东西方交通的历史,并首次将这条东西干道称为“绢之道”。后经德国人赫尔曼(Albert.Herrman)所著的《中国和叙利亚间的古代丝路》(1910年)定名为“丝绸之路”(silkroad)。历史上,黑龙江地区曾经有一条繁荣了几千年的“冰雪丝绸之路”。这条冰雪丝绸之路依江而设,蜿蜒曲折数千里,直通今天的库页岛。之所以称之为冰雪丝绸之路,是因为黑龙江地区每年有六个月左右的冰封期,无论是从黑龙江地区向中原朝贡,还是中原历代王朝的赏赉,无论是走旱路、走水路的商贸,还是官民兵学各类人员之间的往来,都会有将近半年的冰雪路面,而中原的赏赉及商品以丝绸为大宗。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由此而得名。

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是我国东北边疆与中原通道的最东北段。由于年代久远,时代变迁,这条经过无数次更迭、逐渐形成的、连接东北与中原的古老通道早已鲜为人知,许多历史事件也被淹没在浩瀚的典籍之中。但这条路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存在的,它承载着松花江、黑龙江流域那悠远而漫长的历史,记录着跌宕起伏,影响深远,引起转折甚至巨变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些史实可以看到,几千年来,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一直是连接东北边疆与中原内地的桥梁与纽带。

谈及丝绸之路,人们一下子就会想到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一般来说,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基本形成主要有四条:西北的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

历经东汉和西汉以及唐宋元明清诸朝,繁荣了将近2000年的我国西北丝绸之路,亦称“沙漠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从洛阳、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至西域,然后通往欧洲,这条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北方草原地带的草原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时自中国中原地区向北越过长城入塞外,然后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西去欧洲的陆路商道。明代郑和起始于南京龙江港的七次下西洋,劈风斩浪,万里远航,开辟了连通亚洲与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世界航海史作出了巨大贡献,弘扬了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这无疑是光彩夺目的辉煌篇章。在我国西南地区,古代有通往印度等东南各国的茶马古道;东南沿海各省在古代,也都有与朝鲜、日本、琉球、安南(越南)、菲律宾等国进行贸易通商、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经考证确认,连接东北亚丝绸之路的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起始年代比其他各条丝绸之路更为古老。据《竹书纪年》《大戴礼记》《史记》等古籍记载,黑龙江地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肃慎人为了修好中原,向虞舜进贡,于公元前2249年开辟的以贡赏贸易为主的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至今已有4260多年的历史。《黑龙江省志·大事记》也有如下记载:公元前2249年(帝舜二十五年),分布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的肃慎先民派使者前往中原地区,向华夏部落大联盟的首领帝舜贡献弓矢;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发人及山戎的先民们也与帝舜有一定的联系。公元前1975年(夏帝芒三年),夏王朝的帝芒在位年间,东北的“九夷”派使者到中原,向帝芒朝拜并贡献土特产品。公元前1711年至公元前1698年(商王汤时),肃慎先民使者向汤贡献弓矢,确立了对商王朝的从属关系。黑龙江地区的另一个少数民族东胡先民与商王朝也有了贡属的关系。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十一年),周武王姬发率领诸侯灭商后不久,曾通道于九夷百蛮。肃慎的使者再次前住中原地区,向武王姬发贡献■矢石■(即弓之矢。■矢是以■木(桦木)制成的箭杆;石■,是用石材制成的箭镞。)周武王谓之“乃稀世珍宝”,遂将■矢石■分赠给诸侯珍藏。公元前1026年至公元前1001年,周康王姬钊在位时,肃慎人又贡献■矢石■。公元前533年(周景王五十年),周大夫詹桓伯对晋人申明:“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明确地把肃慎人所在地区(包括今黑龙江省的东部地区在内)列入周王朝的领土版图。公元前495年(周敬王二十五年),有隼落于陈侯之廷,身中■矢石■而死。众人不知石■为何物。时孔子在陈,指出:“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因讲述武王克商、肃慎朝贡及武王分赐异姓诸侯以肃慎氏之贡的故事,进一步为肃慎人之从属于周王朝提供了佐证。早在3000多年前,以今黑龙江、吉林东部,以牡丹江为中心居住地的黑龙江古代先民肃慎人,已逐渐向南,迁徙至长白山地区。肃慎先民通过遥远的水路或旱路与中原商、周王朝已有了交往。先秦典籍中关于“肃慎氏之贡矢”——“北土”贡品■矢石■足以佐证。考古发现,矢石■在今黑龙江、牡丹江流域并不鲜见。在莺歌岭等多处肃慎人活动遗址中,曾发现多个种类、不同样式、制作精致的■矢石■。其中,有柳叶型两面打磨成平面的■矢石■,有长型带有血糟状的■矢石■,也有三角型平底或凹底的■矢石■。考古专家们还在东康遗址发现一件桦树皮制成的箭囊,里面装有数十支■矢石■。

据温跃宽考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延伸、拓展的地域大致“包括今天的中国华北东部、东北部,内蒙古的东部、东北部,东北三省;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的东南部和远东地区的北部(包括东北西伯利亚)、滨海省、库页岛(又称桦太岛或萨哈林岛);日本的北部、东北部;朝鲜半岛的北部和东北边远的地区(温跃宽)”。在这一广阔的地域内,不同历史时期,有过许多条以贡赏、商业和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由于从内地来的丝绸为主要货物,故有些学者将其称为东北亚丝绸之路。如果“以经纬度划,东北亚地区大致在东经114°以东直至亚美分界线,北纬38°以北的亚洲地域内”。

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它经历了漫长而久远的历史进程,经过了多次的更辄变迁。古往今来,这条自中原连东北,由东北而西南的漫漫古道,这条横贯整个东北大地的千里交通线,这条沿着悠远东流的松花江扶摇而下,连接黑龙江中、下游,直通黑龙江东北端入海口的鄂霍次克海,再上库叶岛的神奇之路,成为连接中原与东北边疆的桥梁和纽带。千百年来,我国东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历代王朝,就是通过这条交通线实现沟通联络,朝贡赏赉,商务交往,互通有无的。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孕育了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这条与众不同的大通道。发源于肯特山南侧,由石喀勒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形成的黑龙江,与发源于长白山的松花江,都是典型的平原河川,尤其是两条江的中下游,在广阔的东北大平原上顺势而下,一泻千里,无拘无束,自由流淌,形成了宽阔而平坦的河道漫滩,于是,成就了水路、陆路两种通道。松花江与黑龙江最后汇成一条江后,河道更加宽阔,水路更为悠长,最后,滚滚江水沿着河床从容、稳健地流入大海。

我国东北地区每年有半年左右的冰封期,在这条遥遥数千里的水陆大通道上,夏日,宽阔平缓的江面之上可用舟船运送货物;冬季,则在千里冰封的江面上利用爬犁搭人载物,于是又形成了冰雪通道。这种不分冬夏、四时咸宜、通视辽阔、路路畅达的交通线,无论是在我国交通史,还是在世界交通史上,都是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可谓绝无仅有。

当年,就是在这条銮铃响彻、驿马驰骋、旌旗飘舞、百舸争流、官民络绎、兵丁往返、商贾穿行、水陆两忙的大通道——冰雪丝绸之路上,居住在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我国东北边疆少数民族,利用舟楫航船、狗拉爬犁或马拉爬犁,通过这条交通线运送东北地区的稀奇珍宝、土特产品,到中原朝贡,并带去了东北边疆的民间习俗、风土人情;而历代朝廷出于安定边疆、招抚边民的目的,以金银米粮、工艺饰物、丝绸棉帛作为“赏赉”,广布朝廷“天恩”,从而实现了边地与内地相互交流地域文明、丰富祖国文化宝库,传播中华文明之目标。

创新沿边开发开放体制。……加强沿边开发开放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战略互动衔接。推动放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资源类产品限制。推动对俄投资合作由林业、能源、矿产资源和农业开发向制造业等领域拓展,推动对俄合作区域向省内中心城市和俄罗斯腹地双向延伸……支持哈尔滨市等省内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江海联运、陆海联运等跨境物流,建设联通国内、连接俄罗斯、通达出海口、辐射东北亚的国际经贸大通道。

可以预见,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一定会为中俄边境贸易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龚强,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哈尔滨

猜你喜欢
经济带黑龙江冰雪
It’s Snow Time!
羡慕等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经济数据排行榜
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靠城市群带动
铅笔长高了
黑龙江出版集团
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冰雪幽默来袭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