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道德困境的表现与应对策略

2016-05-04 22:34李哲
2016年11期

李哲

摘 要:文化道德困境是当代道德困境的主要表现,其来源于对本国文化的不自信。在当前历史时期,似有愈演愈烈之势头,给各种各样的低俗文化以可乘之机,得以在当今的文化舞台上群魔乱舞,这加剧了文化道德困境的程度,要破解文化道德困境,必须从研究文化道德困境的表现入手,找到文化困境的破解之道。

关键词:文化道德困境;社会德困境;道德危机

在当代道德困境中,文化困境是突出表现。当代的文化困境归根结底是文化选择难题,造成文化选择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因为如此,才要科学分析文化道德困境的表现,找出解决它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社会道德困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文化道德困境的表现

(一)文化产品的导向性迷失

当前的文化产品呈现出了定位和导向性迷失的状况。众所周知,文化产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它是政治发展状况的风向标。正因为如此,要掌握文化领导权,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但是,各地在文化建设上却失去了导向性,打开电视、电脑,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西方的文化作品,电视娱乐节目更加庸俗化,特别是各地方电视台,各种花样繁多的选秀节目造成了极大地精神污染。不仅如此,各地主导的文化建设热衷于建“假古董”,各种古城的重建,不仅造成了极大地资金浪费,而且使文化建设缺乏时代精神。在这些假古董建设热潮中,各地花样繁多的主题文化园、风情园纷纷兴起,造成了社会出现了文化复古主义的逆流,不利于时代精神的构建。这必然会使人陷入一种深深的疑惑当中,当代有时代性的文化产品么?当代的主流文化是什么?因此,文化产品导向性的迷失容易导致民众思想混乱,不利于国家未来的稳定。

(二)民族文化认同出现危机

在全球化竞争中,没有什么比文化认同的丧失更可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二次西学东渐,但是这也带来了对民族优秀文化认同的缺失以及泛西方化的兴起。这在文艺创作中体现的最为深刻。特别是小说、诗歌的创作成了民族文化消解的重灾区,国内对于西方的思潮研究多,对本民族文学传统研究少;写作过程中运用西方话语权时候多,能够引用本国诗词的少。特别是当前的文艺工作者,能写出西方的十四行诗,却不晓得古体诗词如何写。名为文明开化、实为自我消解;名为创新,实为数典忘祖。就现实看,这恰恰是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造成的,西方的观念、文化产品、生活方式在年轻人当中颇有市场,但是中国的优秀传统却被年轻人淡忘。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优秀文化被遗忘、被忽视,更谈不上继承与发展,这必然消解了中国文化的话语权,最终被历史的发展所淘汰。

(三)文化产业受到冲击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掌握文化的话语权,关键在于文化的强势;落后国家之所以被发达国家驱使,归根结底是文化的落后。当前我国之所以在文化选择上出现了困境,就是因为文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在文化产业发展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体现在当前在文化产业过程中,国内文化企业力量薄弱,特别是没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巨头。国内推出的文化产品制作水平不高,在同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中无法突出优势。以动漫产业为例,目前在国内,美国、日本动漫产品大行其道,但是国产动画片却少之又少。目前,国内发行最好的儿童读物是迪士尼公司的《米老鼠》,国内暂时没有与之抗衡的儿童出版物。在传媒领域,各种外国进口的电影、电视剧充斥各电视台,年轻人都在追韩剧,都在争相观看《太阳的后裔》,国产电视剧却难以推出优秀的能够打动观众的作品。这些都是文化选择难题,一方面我们为了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但是由于创新不高,又让人难以对本国文化产品做出选择,这就造成了文化选择难题,长此以往,文化繁荣难以实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必然会发生动摇。

二、消除文化困境的对策

能否走出文化困境,事关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巩固,社会发展能否持续进行,关系到能够抵御得了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因此,要摆脱文化困境,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摆脱文化选择困境指明了方向。要实现文化繁荣,必须把爱国融入到文化作品当中;为了弘扬社会正能量,必须做到诚信;敬业是文化工作者的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文化本来就是要弘扬公平、正义的主题。所以,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文化产业发展当中、写进文艺作品当中、融汇到文化发展的理念当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突出它对于社会思潮的引领地位,使中国文化发展摆脱选择难题,使民族文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成为民众的自觉选择。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建设

目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冲击与挑战,推进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和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各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理论创新。加强对当代西方思潮的研究、分析、鉴别和吸收工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各种思潮,积极吸收借鉴那些科学的、对我有用的成果,克服和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腐蚀,不断健全我们对西方文化的消化机制,增强消化能力。用创新的理念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整合主流意识形态、学术和大众文化各种话语系统,整合理论资源,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力、创新力,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时代潮流。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对外开放工作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扩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加强对国外确有新思想、新观点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引进工作,有计划地多引进世界学术名著。加强引进的计划性和规范性,绝不能放任自流,随意引进。加强对引进书籍的出版管理,严禁有政治问题的文章及书籍公开出版,做到“管而不死、管而有序”。在引进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推向世界,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

(四)加强对思想理论领域倾向性问题的调研和引导工作

加强对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随时掌握动态和倾向,对于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进行积极的、坚决的斗争。加强对报刊理论文章、学术著作、刊物的阅评,及时掌握社科理论界的思想状态和研究热点。针对当前往上兴起的各种杂音和噪音,必须予以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有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散布一些有害言论、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严肃宣传工作纪律,严厉打击各种有害言论的传播,对于一些以研究为名行散布反社会主义之实的行为,必须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特别是宣传部门要加强研讨会、讲座、论坛的管理,防止其宣传内容发生异化。建立严格的审批、定期检查制度。加强高校“两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严禁违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美化西方、贬损中国的错误观点通过教材、课堂、讲坛传播。

总之,对于当代西方思潮,既要分析地博采众长,又要抵制其消极或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要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合理的外来文化成果,在“综合创新”中,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和社会主义文化。(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