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对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6-05-04 01:26宋雅静
2016年11期

宋雅静

摘 要: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完美体现。现今,越发强调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对发展特色产业的促进作用不容小觑。而草原文化作为内蒙古的标志性文化,其为内蒙古草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也为内蒙古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特色经济;草原文化;特色经济的发展

一、引言

作为我国总面积位居中国五大草原之首的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草原总面积现有8666.7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是我国草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特色经济的兴起,内蒙古也走上了发展特色经济的道路,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内蒙古的草原畜牧业和草原旅游业。

二、特色经济的定义

现如今,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特色经济的开发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进步带来了新的希望。有关特色经济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点:

王一鸣(2001)认为,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依据比较优势,通过市场竞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特色经济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差异化发展、比较优势原则,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通过竞争确立优势,从而造就区域特色经济。①

王芳(2004)指出,特色经济仅是比较而言,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特色经济。她将特色经济定义为: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范围内,以一定的特色产品(或服务)为前提,以特色产业群的开放为核心,以特色资源转化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具有市场适应性、效益性、开放性稀缺性和可持续性的比较优势经济。②

黄茜(2005)认为,所谓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区域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确保可持续发展、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经济模式。③

三、草原文化

(一)草原文化的界定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都是该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精华,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但可以促进整个民族的进步,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等等。④

有关“草原文化”的定义,有学者指出,草原文化主要是指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的草原地区创造的独特文化,是由草原地理环境(自然因素)、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人文因素)多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是草原游牧民族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各种途径自我选择的结果,是游牧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追求文明、追求进步的表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⑤

综合起来,草原文化即以草原为载体,由蒙古族为主要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为了在自然的环境中生存,与自然条件和谐相处,在草原生态环境中形成的改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标准等,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并发展成熟的。

(二)草原文化的特点

1.尊重自然,崇尚和谐

草原地区的人民多以游牧为主,生存的压力,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使游牧民族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更为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食畜肉、饮乳汁、衣皮革、被毡裘、住毡房”的游牧生活,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坚持自然,坚持绿色,坚持纯净的传统理念,重视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为草原民族的经济发展,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一定的文化支撑和文化动力。

2.自强不息、积极进取

草原民族的生存环境比较特殊,气候恶劣,古时候,人们还饱受战争的困扰。也正是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使草原人民练就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优秀品格。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也一直延续至今。还成为了许多优秀企业的文化核心。比如蒙牛“学习沟通、自我超越”的企业精神和“做中国和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商的领导者”的企业目标,就体现着草原文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特征。

3.兼容并蓄的开放特质

游牧生活,多是“居无恒所、逐水草而进”,这样就形成了游牧民族豪放大气和宽容博大的胸怀,通过蒙古族歌曲悠扬的长调和意味深长的呼麦就能搞受到。而成吉思汗也曾颁布了对待不同文化、宗教、和人才一视同仁的政策法规。这种先进思想,在现今的企业发展,文化传播过程中都可以加以利用和发扬。企业可以根据这种精神和心态,学习和容纳优秀的企业文化、品牌效应,学习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方式、经营制度,以此来发展和扩大自己的产业。

四、草原文化在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地区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内蒙古,以蒙牛、伊利这些比较成功的企业为例,它们早已经意识到文化力量的重要性,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就比较重视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它们也用自己的成功作为实践检验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在发展企业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发展和践行企业文化,把草原文化与企业理念、企业执行向融合,并依靠草原文化为其产品进行广告宣传,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出一系列优秀的草原绿色品牌,坚持纯天然、无污染。也为内蒙古的绿色产业开辟了新天地。

(一)草原文化为特色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而今,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生活的追求也不再是解决温饱,而是上升到追求一定的生活品质。人们的生活观念、消费品质、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变和提升。崇尚绿色,着重环保,追求健康,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而草原文化作为原生态文化,它一出场,就已经是绿色产品的王牌代言人。它本身就是一卷写着绿色、健康、环保的篇章,代表着热情豪放,代表着无限生机。这也为内蒙古特色经济创建品牌,开拓市场提供了独具优势。在内蒙古,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集团、小肥羊餐饮连锁店、草原兴发等知名企业就是依据这种深厚的文化支撑,高喊着草原文化的口号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正如小肥羊火锅企业董事长余加荣先生所说:“除了依托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外,要把草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强悍进取的民族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使企业获得持久发展的内驱力。”

(二)草原文化为旅游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

提起内蒙古,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景象便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天白云和成群的牛羊。每年的夏季,便是内蒙古草原旅游的高峰期。吸引游客的,除了得天独厚、景色壮丽的草原景观,更多的人也是慕名而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在这里打下万里江山;香喷喷的手把肉、风味独特的马奶酒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蒙古包里悠扬的马头琴,还有民间艺术家的蒙古族长调……在促进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都为内蒙古的草原旅游业增添了特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五、结语

作为内蒙古地区标志性的文化,草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标识,更多代表的是一个民族全体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而形成的智慧与文化的精髓。草原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特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脱离不了内蒙古的特色经济。(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注解:

① 王一鸣,《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几点认识》[J].《西部发展评论》,2001(01).

② 王芳,《特色经济内涵解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4(02).

③ 黄茜,《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初探》[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④ 王大方,《草原访古》[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⑤ 李相合、曹霞,《西部大开发对策研究》[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 王一鸣,《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几点认识》[J].《西部发展评论》,2001(01).

[2] 王芳,《特色经济内涵解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4(02).

[3] 黄茜,《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初探》[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4] 王大方,《草原访古》[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5] 李相合、曹霞,《西部大开发对策研究》[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