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颌下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5-04 14:19钦少杰赵园赵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钦少杰?赵园?赵燕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颌下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急性颌下淋巴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在相同基础治疗及护理条件下, 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疏风清热解毒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及消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用药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颌下淋巴结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疏风清热解毒饮; 急性颌下淋巴结炎;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021

急性颌下淋巴结炎多发于儿童, 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可有压痛, 质中, 表面光滑, 可活动。常伴有红肿, 发热, 疼痛。中医名颈痈, 又称时毒, 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发病急, 转化快。本科使用西药抗生素加中药疏风清热解毒饮治疗急性颌下淋巴结炎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3年8月~2015年8月急性颌下淋巴结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为风热痰毒型颈痈。其中男31例, 女25例, 年龄最小8岁, 最大32岁, 平均年龄16岁。病程2~8 d, 平均病程4 d。病情较轻者18例, 中度29例, 较重者 9例。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一般病情较重者, 有发热, 体温较高(在38℃以上), 淋巴结肿大较重, 皮肤红肿明显, 即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剂1.5 g, 加入100 ml糖盐水, 静脉滴注, 每12小时1次。对于病情较轻者, 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次, 空腹口服, 每8小时1次。治疗期间根据临床反馈, 酌情调整用药剂量。对于少数过敏患者, 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 0.5 g/次, 1次/d;罗红霉素胶囊, 150 mg/次, 1次/d。儿童酌减。治疗组采用同样抗生素治疗, 并加服中药方剂疏风清热解毒饮。药用:金银花15 g, 蒲公英15 g, 板蓝根20 g, 夏枯草15 g, 连翘12 g, 薄荷12 g, 玄参10 g, 蝉蜕6 g, 皂刺3 g, 当归10 g, 甘草3 g, 水煎服, 1剂/d, 分2次空腹服下。在此基础上随证给予辨证加减治疗。壮热口渴加石膏、知母, 毒盛肿甚加黄连, 便秘加生大黄。3~5 d为1个疗程, 一般2个疗程。病情较重可多服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78.6%, 退热时间(4.0±1.0)d, 消肿时间(6.0±1.5)d。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体温下降至正常, 颈部肿块消散, 皮色正常, 皮温正常, 无压痛, 其他症状消失, 饮食正常。 好转:体温下降至正常, 颈部肿块基本消散, 可触及, 活动, 轻微压痛, 其他症状消失, 饮食正常。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肿块成脓, 需切开排脓。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 退热时间(2.5± 0.5)d, 消肿时间(4.5±1.0)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 退热时间(4.0±1.0)d, 消肿时间(6.0±1.5)d。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两组均无严重用药不良反应。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 急性颌下淋巴结炎属于颈痈范畴。多为外感风温, 风热之邪, 风性上行, 多侵犯人体上部。加之喜食膏梁厚味, 痰热内生, 毒邪流窜至颈部以致外邪内热挟痰蕴结于少阳, 阳明经络, 气血凝滞, 而致发热、红肿、结块、疼痛。甚或热盛肉腐而成痈肿。多属阳证、实证、热证。治宜疏风清热, 解毒化痰, 消肿止痛[2, 3]。中药疏风清热解毒饮方所用中药, 金银花, 性甘寒, 气芳香, 清热祛邪, 宣散风热, 清解血毒, 散痈消肿, 为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蒲公英、板蓝根均为苦寒之品, 既能清解火热毒邪, 又能泄降滞气, 故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连翘, 主入心经, 既能清心火, 解疮毒, 又能消散痈肿结聚, 故有“疮家圣药”之称。薄荷等疏风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经体外实验证实, 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连翘等以上药物煎剂,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对钩端螺旋体、致病霉菌和多种病原微生物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4]。诸药配伍为方, 辨证施治以达散风清热、解毒化痰、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配合西药抗菌消炎, 效果较好。从临床统计来看, 无论治疗效果, 还是治疗时间, 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在正确辨病辨证的基础上,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颌下淋巴结炎具有非常优良的效果, 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1-32.

[2] 胡熙明.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上海:文汇出版社, 1989: 27-28.

[3] 李日庆, 何清湖.中医外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10-66.

[4] 高学敏 .中药学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69-145.

[收稿日期:2015-12-09]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