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阿甘”逆袭喜剧之王

2016-05-05 01:59苏杨
齐鲁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岳云鹏德云社阿甘

苏杨

《欢乐喜剧人》第二季,历时三个多月终于画上了句号,岳云鹏获得总冠军。从相声阿甘到喜剧之王,如今很少再有人跳出来问小岳岳是谁了吧?——他是五环教主、德云四少、欢乐喜剧人场场前三、两次亮相春晚、同辈相声演员里唯一可以创造票房奇迹的人。

岳云鹏是隐匿在人们心中最深处的中国式成功梦。这个梦里有辉煌的功成名就,也有属于苦难者的勋章,更美妙的是它验证了一段白手起家的苍茫。

“我也知道我不合适,但是我爱上它了”

看一个人红不红,可以看三件事:

有没有说过的一句话后来成为了社会流行语;

有没有全民共知、喜闻乐道的昵称;

有没有专属自己的表情包。

以上三点,小岳岳都占全了。其实曲艺行当里,苦出身的居多,而小岳岳的苦确实又甚于其他人。他出生在河南农村,上面有五个姐姐,十四岁辍学来北京打工,岳云鹏和姐姐到北京一家纺织厂打杂,结果才3个月就被辞退了。

一次专访中这样描述他的成长经历:

“15岁,他在一家美食城工作,从刷碗、切菜、做到在后厨负责蒸屉,可好景不长,新来的厨师长家亲戚看上了蒸屉的工作,他被辞退了。之后,又找了一份看厕所的工作,只因饭店老总喝醉了在吐,可巧岳云鹏在刷女厕所,没有及时帮他清理,又被开除了。再之后他还曾在延庆干过两个月的电焊工,他在博客中对这份工作唯一描述是‘差点没死那儿。”

2003年春节后,岳云鹏到海碗居炸酱面馆做服务员,认识了做门童的孔云龙。年底俩人为面馆年会表演了一出双簧,博了满堂彩。被面馆常客曲艺家赵先生知道,让他俩去找一个叫郭德纲的人学点儿本事。

两人穿着工作服直接就跑到华声天桥找郭德纲。郭德纲也不说收他们,也没说不收,只说:那就先听听吧!于是俩人就真傻乎乎地站在旁边一段段地听,听到下午四点半就得往饭馆赶。

从此每天风雨无阻。有回下暴雨,俩人一来一回淋得都看不见路了,狼狈不堪,还互相提醒对方:我们一定要记住今天,这是我们为相声的第一次付出,差点被雨水拍在路上啊!

说起来,孔云龙可谓是岳云鹏步入相声之门最大的助力。当初没有两个人的默契配合,不可能打动赵先生;没有赵先生的推荐,又不可能听说郭德纲;没有两个小伙伴日日相互扶持、风雨无阻地去旁听,郭德纲也不会答应让他们进门。

华声天桥不做了后,德云社搬到了天桥,离面馆远了,天天往返去听相声已经不可能。生活到了必须抉择的关口。岳云鹏于是做了一个当时看来“胆大包天”的决定,辞掉面馆的稳定工作,去德云社后台打杂扫地。

对于当时的岳云鹏而言,尽管有点“喜欢上了相声”,但“学相声”于他而言,是一门手艺、是未来确保能吃上饭的家伙。岳云鹏一走,孔云龙也呆不住了,没过多久也投奔了德云社,俩人共同在小剧场干杂活。

2005年的夏天,他首次在茶馆剧场登台,3分钟就被观众轰了下去,此后半年再未上台表演。而一同来的孔云龙已频繁地登台背贯口了。直到栾云平加入德云社,郭德纲让岳云鹏把扫帚给栾云平,结果栾云平一上台就显露出良好的台风,于是郭德纲又让栾云平把扫帚还给了岳云鹏。

正如岳云鹏自己回忆的:在相声这条路上,他其实并无天赋。

这不是一个谦辞,而是实际情况。更糟的是,他已经比任何人都努力了,这越发让德云社上上下下觉得他不是干这行的料,用相声圈的行话来说,“祖师爷不赏他这碗饭”。

德云社甚至开会讨论辞退他的事,力挺岳云鹏能行的演员,就只有邢文昭老先生一人。邢文昭说:“我觉得这个孩子行,他身上还是有股这个劲儿。”争论来争论去,郭德纲最后拍板说,“算了,就算这孩子扫一辈子地,擦一辈子桌子,我认了。”

然而这只是确定不让岳云鹏走了,他离真正的相声之门尚有艰难的路程。

“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岳云鹏占了一个忠字”

人们常说“不忘初心”,所谓初心,不是记在心里,而是视机会如生命,付诸行动。

有了一定的积淀后,岳云鹏开始试着自己创作小段子了。本子写好后,岳云鹏先拿给郭德纲看,郭德纲觉得还行,就让试试小园子里的反应。结果小园子的反响还不错,岳云鹏跟着德云社赴上海商演,临时和候震凑成一对,没想到登上大舞台,作品一下在观众里炸开了锅,演出效果超出预期。

郭德纲开始给岳云鹏“说本子”了。“说”相当于提点和点拨,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把握人物、如何扔包袱、如何应对观众的现场反应,相当于相声演员内功心法之间的传承。包括《学唱歌》,很多本子在老郭的指点下,重新确立了角度和切入点,开始脱胎换骨,而岳云鹏也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

直到2009年,岳云鹏才终于和“云”字科师兄弟正式拜郭德纲为师。几年时间里,他有了固定的搭档,培育出了一部分喜欢他的观众。他的个人发展有起色、稳定,但尚未出现大突破。

2010年,德云社遭到了人员重创,李菁、何云伟、曹云金、刘云天等人陆续出走。无论出走的真正原因如何,郭德纲都视之为背叛,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被亲手带大的孩子捅了一刀,寒了心。”

岳云鹏则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师兄们的做法,在《今夜有戏》的节目里哭得稀里哗啦:“我师傅对他们那么好,他们怎么能这样!”

德云社从单纯的班主运营制向公司制迈进,挨个和演员签合同,岳云鹏头一个签字,一签就是十年。至此,命运的大门已扫清了最后的障碍,悄然向他敞开。

2015年年底,郭德纲参加金星脱口秀,对当时为什么决定捧岳云鹏有如下追忆,老郭说:“其实岳云鹏最应该感谢的,是离开的那些位。他们在的时候都不拿他当人,岳云鹏要喊一句:师哥你好,没人理他。空气一样,面对面就走过去。

“所以那些人走了以后,当务之急就是要用人,我把岳云鹏叫来,说咱俩聊聊。我问他,这之前咱谁最红?他说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我说人家都走了呀。他说师傅,那咱以后怎么办?

“我说,当时德云社后台只有十个人的时候,不能只我一个人红,得让所有人都红,咱这个团体才能好,但这个是有技巧的。如果能够不犯他们那些个毛病,踏踏实实的做人,好好做艺,师傅能让你红。特别简单,让你去打个家具、卖个茶叶,师傅可能不会;但捧红一个人,对我来说很简单。

“他当时点头答应了。他做到了,我也做到了。”

为捧红岳云鹏,郭德纲频繁将他带上各种节目,希望借电视这个天然的海量流量入口,火速创造一颗德云新星。

节节攀升的岳云鹏,终于在2014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和蔡明合作了小品,他在里面穿了一件厨师服,还有个叫铁锤的女友,春晚之后立刻收到了许多观众寄来的锤子。

2015年岳云鹏又把《五环之歌》带到了春晚舞台以及后来火遍全国的《煎饼侠》电影,从此大街小巷的年轻人都哼着:五环啊,你比四环多一环——

此外,他频频在各类重量级的脱口秀、真人秀节目露脸,包括郭的秀、了不起的挑战、欢乐喜剧人。如果说春晚奠定的是他的江湖地位;那么真人秀,奠定了他的大众人气。

关于对岳云鹏相声基本功及才华的评价,也是人们争论最多的话题。其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苛评,源自百度贴吧:“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岳云鹏占了一个忠字。”

中国梦:辉煌的功成名就,苦难者的勋章,白手起家的苍茫

萌加贱的风格得以走红至今,折射出主流大众需要什么:他们就是要这种直接简单的搞笑,像羽毛一样轻抚皮肤表面,不能太深刻,人们已经很累了,他们不想深刻,只想解脱。再深一点都会让他们觉得很沉重,很疲劳。

而那些争吵不休的辩论无疑将岳云鹏吵得更火,争吵队伍扩张得有多大,就有数百数千量级的人知晓了“岳云鹏”这个名字。

岳云鹏无数次在舞台上感谢过郭德刚,说师父对他是再造之恩。此话固然不错,但他走到今天这一步,要感谢的却不仅仅是郭德纲。

他首先应该感谢自己的忠厚和本分,这让他在德云社有了立足之本;他毫不懈怠的勤奋与迫切,又开启了后续人生的一系列拉环。或许他还应该感谢自己当初的年轻,出来时不满十四,接下来的十五年人生几乎毫无进展,只是在不断地磕碰、吃亏、吃苦和煎熬忍耐。如果不是足够年轻的话,他熬不到这个可以赋予他巨大成功的时代。

小岳岳当然还应该感谢这个黄金的时代。作为屌丝逆袭的典型,他只要站在舞台之上,就已经贴合了这个时代最为广泛的心理需求。18岁之前的苦难历史,让此后的飞黄腾达更加勋章累累。

而如果不是80后、90后和00后三代人的崛起,小岳岳“萌+贱”的风格,永远不可能在传统小剧场内博得如此喝彩。

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让相声界刮起一阵新风,德云社这种起身草莽的团体,也有了睥睨天下的可能。或许套用老郭常说的话,还应该感谢大多数“同行”,他们要么寂寂无闻,要么转圜于演艺圈,成就了小岳岳的一枝独秀。

小岳岳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个时代的观众。他们是最终让他辉煌闪光的贵人,将他捧上人生巅峰,却始终都并没有统一清晰的面目。他们因为不同的场景听说了小岳岳,因他而笑,也为他而哭。

小岳岳是隐匿在他们心中最深处的中国式成功梦。这个梦里有辉煌的功成名就,也有属于苦难者的勋章,更美妙的是它验证了一段白手起家,于最低层苦苦打拼、最终以赤手空拳征服世界的人间传奇。

小岳岳还让他们看到未来希望和成功可能,他竖起一根标杆,让那些还在浮尘中颠簸彷徨、疲惫生活的年轻人,在笑过之后,得以向着内心中面目模糊的英雄梦想步步挺近。

猜你喜欢
岳云鹏德云社阿甘
德云社抖音招生 郭德纲亲自下场带徒
德云社演员玩“杀女友梗”犯众怒
英文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成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阿甘正传》
岳云鹏:认真搞笑,实力圈粉
因为《阿甘正传》我来到了美国
藏在心底的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