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6-05-06 10:27张文清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乡镇群众农村

张文清

摘 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在。乡镇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整合各方面力量,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 文化现状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2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加强乡镇文化建设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为农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科技知识、增强致富本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民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近年来,各地乡镇积极创建新的活动载体,不断加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并通过各种节庆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使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文化工作有了长足发展。

一、发展滞后,当前乡镇文化的现状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文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以笔者所在的大朝山西镇为例,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对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偏低

虽然中央、省级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基础文化建设的文件,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比重仍然偏低。部分村干部认为,经济建设才是关键,能出实效,农村文化建设只是一种摆设,可有可无。这种不对称的发展观念,人为的将经济和文化割裂开来,使二者不能同步发展,导致失衡,给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埋下隐患。文化活动与经济紧密相连,离开了经济,农村文化无从谈起。由于经费短缺,制约了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经费如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文化队伍一人多职

近年来,乡镇中心工作任务重,人员少,文化站工作人员基本都在兼职其他工作,难以潜心研究发展专业工作。乡镇文化广电服务中心一般都只配备工作人员2至3人,都在兼职其他工作。

(三)文化活动曲高和寡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众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群众忙于照顾家中孩子和操持农活,而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几乎占据了人们的所有闲暇时间,过去曾一度发挥积极作用的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场所,已无法发挥作用,名存实亡。

(四)文化人才现状堪忧

在职的乡镇文化专干,存在年龄偏老、艺术造诣欠佳、缺乏活力等现象,文化事业缺乏专业的文化人才,干文化的又缺乏文化专业知识,这成为制约乡镇文化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

(五)组织文化活动缺乏创新

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时,没有抓住群众对文化活动的真正需求,造成规划滞后。由于日常中心工作繁忙,乡镇大多选择在年节期间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大朝山西镇每逢春节、“七一”建党节等节庆期间组织文艺表演、乒乓球赛等活动,每年底与大寨、茶房、晓街三个乡镇轮流举办“勐麻杯”篮球赛。但文化活动年年如此,次次如此,缺乏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文化水平较高的活动,无法满足各种层次的群众需求的文化娱乐活动,久而久之,群众观看、参与文化活动味同嚼蜡。

(六)人口文化结构复杂,基础文化底蕴较差

由于群众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所谓众口难调,一直以来都缺乏较好的文化融合途径和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大,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和冲突。其中包括不健康的一些文化的侵入和滋生。对本土的文明健康的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二、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乡镇文化建设

乡镇文化建设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能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影响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深化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乡镇文化建设,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路子,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镇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要增强乡镇文化建设的紧迫感

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文化,认真贯彻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将文化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将文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要安排既热爱又懂行的人来抓文化工作。文化工作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建设和谐小康新农村服务。乡镇文化骨干要积极探索,针对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构建新机制、新网络、新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力促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渠道,组织和发展群众文体协会和社团,使文体骨干与文化阵地相结合,推动民间文化成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强化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指导支持

文化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如何因地制宜抓好乡镇文化建设,抓好党和政府关于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负有责任,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应按照党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密切与教、科、体育等部门综合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强化对乡镇文化站发展建设的指导与支持。

(三)要着力提高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素质

加强乡镇文化建设,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针对当前基层文化干部缺乏的状况,要创新用人机制,着力提高文化队伍素质,不拘一格用人、育人、留人、引人。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才能正常高效的开展基层文化活动。

(四)要加强对乡镇文化的支持,增进城乡文化交流

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平台要增加对乡镇文化建设报道的力度,创造条件开办农村文化专栏。开展文化活动,应当与生产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要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节约”的原则。政府要加大鼓励文化团体、文化企业送文化下乡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杜绝“一拥而上,一哄而散”,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努力做到形式多样、灵活有效。

(五)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力度

文化建设包含繁荣和管理两大体系,文化市场繁荣了,必须要加强管理。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放性,文化发展应与这一特征相适应。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壮大,文化经营中也出现了一些“黄”“非”“盗”“赌”等违法经营行为。为了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必须加强市场管理。要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建立监管机制,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促进文化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六)加快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村基层服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增加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切实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为我镇农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送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

(七)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针对我镇的具体情况,着力发展彝族响叶吹奏、组织青少年篮球队、老人健身活动队等。在此基础上,挖掘具有我镇民间特色的文化资源,加以整理、保护、努力传承。

参考文献:

[1] 李顺,张艺川.当前重庆发展乡镇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版),2014.12.

[2] 李东启.浅谈乡镇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明营科技,2010(11).

猜你喜欢
乡镇群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多让群众咧嘴笑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