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

2016-05-07 00:20金晶
文理导航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金晶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就业心理素质,接着从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选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关键词】就业导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就业导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正确的方向,从而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就业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用其专业的知识分析、解答学生的困惑,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就业遇到的心理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疏导作用。让他们明白自身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社会及他人的责任,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模式。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道德是未来大学生就业中的一项必备的基本素质。其中,诚信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等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吃苦的精神,缺少责任意识,把毁约行为不当回事,这样的行为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形象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大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二)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具备比较好的专业技能素质,还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更需要一个良好的身心与心理素质。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不少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增多,并逐步抬高聘用大学生的“门槛”,最终使得大量的毕业生因为不符合招聘要求被拒之门外,使之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在大四阶段,很多大学生或辗转于各类招聘会,而无暇顾及在校期间的学习,因担心不能顺利毕业而产生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的现象。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把就业指导的重点要从原来的就业技能上的指导转化为对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思想观念与心理素质的教育与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

二、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提高有效性

如前文所述,就业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大家在认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前提下为更好的就业做好准备。不断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积极完善学生就业服务系统,举办多项就业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社会适应力。还要对就业活动进行不断创新,为社会培养大批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致力于传播先进的技术,探究新的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此外,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发展态势,把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打造贴近教师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定时发布跟学生学习和就业相关的信息,利用新媒体建立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把新媒体作为教育的载体,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机。

(二)选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针对性

首先,针对那些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由于这些新生还没有很强的职业意识,要针对这些新生期待专业知识学习的特征,组织专项教育宣传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每个专业的就业优势与社会责任,让大学生群体对自我有个正确的认识。其次,针对大二年级的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教育。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缺少对职业的直观理解,就业观念理想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就业能力体验社团,带领学生进入就业实践基地进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就业的要求,把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融入到实践中。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看展职业反思教育。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面对的职业选择困惑、价值观念困惑等问题,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引导他们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对其就业心理预期进行相应的调整,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此外,还要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实施创业教育,为他们搭建创业平台,激发起创业思想,培养其勇于创业的意识。针对大四学生可以开展职业去向教育,处在职业选择期的学生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等问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其就业的心理疏导方面,及时干预其在择业中的悲观、无奈的心理,让他们树立就业的信心。

(三)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性

高校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集合。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具备一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教育队伍。这些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明确就业指导等业务知识,还要具备很强的政治素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因此,高校要加大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培训工作,形成以院系领导、辅导员、思政教师为主体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强化其业务学习力度,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就业导向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处在教学的主导位置,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把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基本的课程设计中去,把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化教学,而是贴合自身实际的课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就业指导优势,为学生毕业之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辉,王恒根.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2]王瑞萍,楼旭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师,2015(02)

[3]王军,何苗,黄曙萍.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及其引发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4(1)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