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光响应的特征

2016-05-07 06:15党远樊丽莉樊巍赵勇
西部林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理特性光合特性

党远,樊丽莉,樊巍,赵勇

(1.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2.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450003)



流苏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光响应的特征

党远1,樊丽莉2,樊巍2,赵勇1

(1.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试系统对6个类型的流苏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类型四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类型一、二、三、五、六呈“单峰型”曲线。(2)6个流苏类型的各个光合指标除去Gs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3)类型六光合能力最强,对光的适应力也很强,Tr稍大,所以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可能会生长得更好。

关键词:流苏;光合特性;生理特性;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流苏(ChionanthusretususLindl.et Past.),木犀科(Oleaceae)流苏树属(Chionanthus)植物,产于中国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云南、四川、广东、福建、台湾,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性喜光、耐寒、耐阴、抗旱、生长较慢,可用播种、嫁接、扦插繁殖,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本文以郑州市黄河滩苗圃基地中6个类型的流苏为对象,研究其在自然条件下光合生理指标变化,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及光响应,为进一步探索其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滩林场基地苗圃进行。课题组依据流苏的冠型、叶形、株姿、枝姿等形态指标将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供试材料分为6个类型。

1.2研究方法

1.2.1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LI-COR,Inc,Lincoln,NE,USA)于2014年8月19-25日(晴天)进行光合作用日变化的测定。在进行光合作用日变化的测定时采用自然光源,从上午8时到下午18时,每隔2h测定1次,测定指标包括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气孔导度[(Gs,mol/(m2·s)]、胞间CO2浓度(Ci,μmol/mol)、蒸腾速率[(Tr,mmol/(m2·s)]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μmol/(m2·s)]等参数。选取每种类型植株的中上层向阳面叶片各5片进行测定,每片叶3次重复,根据各个指标实测数据的值求其平均值。

1.2.2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均在Excel 2007和SPSS 17.0中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6个类型流苏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2.1.16个类型流苏的光合速率日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类型一、二、三、五、六5个流苏类型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其中,类型一在8时到10时这个时间段中净光合速率呈上升趋势,在12时这个时间段内达到净光合速率最大值11.37μmol/(m2·s),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光照强度逐步降低,净光合速率也开始逐步降低。类型三在12时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11.02μmol/(m2·s),然后随着自然光照强度的降低,净光合速率也逐步降低。类型五在12时达到净光合速率的最大值2.56μmol/(m2·s),类型二和类型六同样在12时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1.58μmol/(m2·s)和10.57μmol/(m2·s)。类型四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型,在10时达到第一个峰值7.47μmol/(m2·s),在14时达到第二个峰值4.3μmol/(m2·s)。

图1 6个类型流苏的光合速率日变化

2.1.26个类型流苏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类型一的胞间CO2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16时左右大幅度升高,在18时左右达到最大值536.56μmol/mol。类型二的胞间CO2浓度从8时到14时呈下降趋势,14时到16时有小幅度的升高,在16时左右大幅度升高,在18时左右达到峰值525.32μmol/mol。类型三与类型二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类型四的胞间CO2浓度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在12时左右达到第一个峰值275.91μmol/mol,随后在16时左右大幅度升高,在18时左右达到第二个峰值388.57μmol/mol。类型五和类型六的胞间CO2浓度变化比较平稳,随着时间的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

图2 6个类型流苏胞间CO2浓度日变化

2.1.36个类型流苏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蒸腾作用反映了植物水分代谢的进程[2~3]。从图3可以看出除了类型三其他5种流苏均在8时左右达到了蒸腾速率的最大值,说明在8时左右类型一、类型二、类型四、类型五以及类型六这5种流苏叶片表面空气流动速率最快,气孔开度大,而类型三则在10时左右蒸腾速率最大,说明在10时左右它的气孔开度大,叶片表面空气流动速率快[4]。

图3 6个类型流苏蒸腾速率日变化

2.1.46个类型流苏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类型一、类型四和类型六3个类型的流苏随着时间的变化气孔导度呈下降趋势,类型三和类型二在8时到14时左右气孔导度逐渐下降,从14时到16时有小幅度的上升,相同时间段内,它的胞间CO2浓度上升,然后在16时后明显下降。类型五的气孔导度从8时到12时呈下降趋势,随后小幅度上升,相同时间段内,它的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都在上升,从14时左右开始下降。

图4 6个类型流苏气孔导度日变化

2.26个类型流苏光合-光响应曲线以及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的获得

光响应曲线反映了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变化规律[5~6]。光饱和点是指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大,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7~8]。当达到光饱和点后,净光合速率变化较小,并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9]。

图5a至5f是6个类型流苏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图5a光合光响应曲线表明当光照强度为零时,类型一的净光合速率趋近于零,光补偿点经过计算为34.30μmol/(m2·s),随着光强的增大,净光合速率迅速上升,当其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18.54μmol/(m2·s)时的光强值便是光饱和点,为1 425μmol/(m2·s),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点后,净光合速率增长曲线变化平缓,增幅较小。图5b、图5c、图5e、图5f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表明,当光照强度为零时,类型二、三、五、六的净光合速率为正值,光补偿点分别为12.42μmol/(m2·s)、13.97μmol/(m2·s)、8.51μmol/(m2·s)、22.60μmol/(m2·s),随着光强的增大,净光合速率逐渐上升,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后便不再上升,其光饱和点分别为1 506μmol/(m2·s)、1 395μmol/(m2·s)、1 343μmol/(m2·s)、1 439μmol/(m2·s)。图5d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表明,当光照强度为零时,类型四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光补偿点为53.18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522μmol/(m2·s)。

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类型四类型五类型六

图5光响应曲线

Fig.5Light response curve

植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反映在叶片的光饱和点以及光补偿点上,它们是判断植物是否具有耐阴性的重要条件[10],依据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把植物分为阴性植物、耐阴植物和阳性植物[11~12]。一般情况下,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较低的属于耐阴植物,能充分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13],反之,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高的属于阳性植物[14~15],能够很好地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较低的植物对光照的适应能力较弱[12],而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高的植物对光的适用范围相对大[16~18],对强光的适应力强。结合杜占池等[14]总结出的不同植物光补偿点和饱和点范围,由表1可知,类型二、类型三和类型六对光适应的能力较强,可以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有效进行光合作用。类型一对光适应的能力较弱,但对弱光的利用非常好,适合在弱光环境中生长。类型五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较低,说明它们的耐阴性强,能够充分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19],在阳光不充足的地方也可以保持正常的生长,所以比较适合在庇荫处生长。类型四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较高,在光照强度大的地方能够良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类型四适合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表现光量子效率一般在0.04~0.07之间[20]值越大说明其利用弱光的能力越强,越适合在光强弱的环境中生长,本文6个类型的流苏均在此范围内。

表1 拟合直线方程及相关指标

2.3光合生理指标比较

对6个类型流苏的Pn、Ci、Gs、Tr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从平均值可以看出,类型六的Pn值最大,为18.600±0.671μmol/(m2·s),类型三的Ci值最大,为611.620±31.719μmol/mol,类型一的Tr值最大,为5.590±0.213mmol/(m2·s)。6个类型流苏Pn平均值大小排序为:类型六>四>三>一>二>五,Ci平均值大小排序为:类型三>二>六>四>五>一,Tr平均值大小排序为:类型一>四>六>五>二>三。从标准差可以看出,Tr的波动范围最小,为0.207~0.425mmol/(m2·s),Ci的波动范围最大,为31.719~58.674μmol/mol,说明同一类型流苏个体的各参数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表2 6个类型流苏的光合作用特征参数比较

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大写字母表示不同类型流苏在0.01水平下差异显著。

2.46个类型流苏各光合参数关系

对每个类型流苏的Pn、Ci、Gs、T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8。

表3 类型一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注:**表示0.01水平上的相关性显著,*表示0.05水平上的相关性显著。表4~8同。

表4 类型二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表5 类型三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表6 类型四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表7 类型五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表8 类型六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每个类型流苏各光合参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类型一的Pn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r=-0.951),Pn与Tr呈显著正相关(r=0.893),Ci与Gs、Tr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81、-0.917。类型二的Pn与Gs、Tr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914)、极显著正相关(r=0.977),Gs与Tr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957)。类型三的Pn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32),Gs与Tr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9。类型四的Pn与Ci、Gs、Tr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显著正相关、极显著正相关,Gs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类型五的Pn与Ci呈显著负相关,与Gs、Tr呈显著正相关,Gs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类型六的Pn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与Gs、Tr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极显著正相关,Ci与Gs、Tr呈显著负相关,Gs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3结论与讨论

6个类型流苏中只有类型四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出现了“光合午休”的现象,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类型五和类型六均呈单峰型变化。这与大多数植物光合作用峰值变化相吻合。

相关性分析表明,Ci和Gs与Pn和Tr有着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相关关系。说明这两个因子可能是影响不同类型流苏中Pn和Tr的内部因子。

衡量光合作用最重要的指标是Pn,Pn值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植物光合能力的强弱。Tr反映了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蒸腾水量的多少,Tr越小,说明植物抗旱能力越强[20],类型一的Ci最小,Tr最大,它能够利用最少的CO2达到最高的光合速率,但是抗旱能力最弱,对光适应的能力较弱,但对弱光的利用非常好,适合在荫蔽多水的条件下生长。类型二对光的适应能力较强,Tr较小,可以在不同光照强度、少水的条件中生长。类型三最为耐旱,在少水情况下也可以很好生长。类型四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较高,在光照强度大的地方能够良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但Tr较大,抗旱能力较弱,适合生长在阳光、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类型五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较低,说明它们的耐阴性强,能够充分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在阳光不充足的地方也可以正常生长,所以比较适合在庇荫处生长。类型六光合能力最强,对光的适应力也很强,Tr稍大,所以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可能会生长得更好。

流苏的光合特性除了受到自身生理特点的影响,还由周围环境与气候条件所决定。本次试验所得出结论是针对多年生流苏树所测定的,还需进一步研究不同季节的多年生流苏树或一、二年生流苏树的光合特性。

参考文献:

[1]林保花,刘金祥,肖生鸿,等.粤西乡土香根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日动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1):2041-2045.

[2]刘娟,梁军生,王健敏,等.思茅松干季光合生理日动态及光响应特征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5):677-682.

[3]张弥,吴家兵,关德新,等.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应用[J].生态学报,2006,17(9):1575-1578.

[4]韦记青,蒋水元,唐辉,等.岩黄连光合与蒸腾特性及其对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响应[J].广西植物,2006,26(3):317-320.

[5]韩瑞宏,田华,张亚光,等.北京地区工农1号紫花苜蓿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J].草业科学,2008,25(6):34-37.

[6]张治安,杨福,陈展宇,等.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3):502-509.

[7]郭春燕,李晋川,岳建英,等.两种高质牧草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J].生态学报,2013,33(6):1751-1761.

[8]郭运雪,蒋文伟,戴锋,等.3种金鸡菊的光合特性比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29(5):755-761.

[9]柯世省,金则新,李钧敏.浙江天台山茶树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2):159-164.

[10]冷平生,杨晓红,胡悦,等.5种园林树木的光合和蒸腾特性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15(4):13-18.

[11]陶磊,严俊霞,陈良富,等.太原盆地玉米和大豆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合光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521-2523.

[12]林茂兹,曹智,王阮萍,等.太子参光合速率变化特征初探[J].草业科学,2009,26(7):36-39.

[13]蒋高明.植物生理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5-66.

[14]杜占池,杨宗贵,崔骁勇.草原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J].中国草地,1999(3):20-27.

[15]Long S P,Humphries S,Falkowski P G.Photoinhibition of photosynthesis in nature[J].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er Biology,1994,45:633-662.

[16]左应梅,陈惠娟,杨重法,等.华南8号木薯光响应参数日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371-375.

[17]尤扬,周秀梅,李保印,等.大叶黄杨秋季光合特性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49(2):120-124.

[18]刘国华,王福升,丁雨龙,等.4种地被竹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合光响应曲线[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9,29(3):258-263.

[19]高鹤,宗俊勤,陈静波,等.7种优良观赏草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研究[J].草业学报,2010,19(4):87-93.

[20]周丽,杨学娇,陈诗,等.油松不同种群2年生苗木光合特性的比较[J].西部林业科学,2015,44(3):153-158.

Photosynthetic Diurnal Change and Light Intensity Response of Chionanthus retusus

DANG Yuan1,FAN Li-li2,FAN Wei2,ZHAO Yong1

(1.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2,P.R.China;2.He’nan Academy of Forestry,Zhengzhou He’nan 450003,P.R.China)

Abstract:Photosynthetic and physiological index of 6 types of Chionanthus retusu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portable LI-6400 Photosynthesis System (LI-COR).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ype IV had a bimodal pattern and had a clear midday depression.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ype Ⅰ,Ⅱ,Ⅲ,ⅤandⅥ had a unimodal pattern;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otosynthetic indexes among these 6 types of Chionanthus retusus except for Gs;(3)Type VI had the best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with better ability for adapting different light density, therefore it could grow better with enough water.

Key words:Chionanthus retusus;photosynthetic index;physiological index;net photosynthetic rate;diurnal change

中图分类号:S 7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46(2016)02-0117-07

通讯作者简介:樊巍(1964-),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生态方面的研究。E-mail:Fanw2004@163.com

第一作者简介:党远(199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学方面的研究。E-mail:ECOdangyuan@163.com

基金项目:河南省省属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JB01-004)资助

*收稿日期:2015-07-30

猜你喜欢
生理特性光合特性
重庆市常见园林植物光合和生理生态特性
硝普钠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硝普钠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超声波处理对羽扇豆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荔枝花芽分化期间光合特性与碳氮物质变化
5个引种美国红枫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
4种砧木对甜樱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不同品种番茄幼苗在弱光条件下对亚适温的适应性研究
不同水分条件下硫肥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灰水对黄杨生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