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之重点

2016-05-07 01:20萨如拉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史观高中历史文明

萨如拉

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33-01

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两个方面:一、史学观念的培养;二、历史方法的训练。

一、史学观念

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以人类文明发展为主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体现以下几种观念。

现代化史观。现代化进程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独裁专制到民主政治,核心价值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人类经济文明发展演变史的核心价值是“社会公平、整体效率、持续发展”。

教学中,教给学生现代化史观,是要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既要看各国各地区的过去,更要看现在的发展,找到现在与过去的内在联系。以中国史为例,中国洋务运动,虽然是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部分开明地主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而从结果看,也没有实现它提出的“自强、求富”的目标,但是我们应该肯定它在近代军事的产生发展、近代科技和近代教育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民族工业产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积极影响。

1、整体史观

整体史观又有人称为全球史观,就是把握人类社会纵向和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地区间的交流和交往在人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在这个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决定因素。

教学中教给此观念主要是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辨方法学习历史,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我们不仅要看到由此开始的殖民侵略和掠夺给美洲、非洲等地区带来的血腥灾难,对占领地区的传统文明的破坏,还要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它第一次把美洲大陆和欧亚大陆联系在一起,欧洲先进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思想观念由此传播到美洲,把美洲拉进近代文明的大家庭,促进了美洲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引发的殖民侵略和殖民掠夺也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欧洲近代化(或者说全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2、文明史观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构成,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取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如果按照发展阶段又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还有其他一些分类方法,不一一列举。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明演进和文明传承的角度去认识历史,实际上是要教给学生正确评价历史的方法,那就是要以文明进步为标准去评价历史。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中小学生总会问一个问题: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因为他们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这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随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他们的认知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历史教学有一个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理性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理性的看待生活。以中国政治文明为例,政治文明就是要突出制度文明和制度创新。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行政制度、科举制度等,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把它批得体无完肤,而我们的一些人也就不分好歹的把它接受了;那其实是一些所谓的学者哗众取宠的谬论!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中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而废分封、行流官的郡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它有利于对人才的选拔,有利于打破世卿世禄制,有利于形成文官制度,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些古代的政治制度绝不能因为它有某方面的不足而全盘否定它的历史作用。

3、革命史观

革命史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分析历史解决问题的历史观。马克思等社会主义理论家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

4、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是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研究历史进程。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相关问题。包括社会的变迁、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婚姻家庭、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社会保障、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看待生活。把和谐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传授给学生。

二、历史方法

历史方法,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课程标准提出的高中学生应掌握的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1、学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2、探究性学习;3、合作学习等。我们的学生将来较少从事历史研究的,但作为学习历史的方法,尤其是作为高中学生,掌握解题方法非常重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也是历史学习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史观高中历史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