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探究的“魔力”

2016-05-09 07:39项墨如
新课程·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赵老师魔力食用油

项墨如

【背景】

目前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之上,还存在着那种看似热闹,但成效较低的科学探究活动。这种探究活动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性问题,也成为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

而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所获得的效果也不一样,这里所体现的就是教师的智慧。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让具体的教学实施更有效?

这次,对自己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进行解剖,并结合赵老师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同课异构进行比较,反思如何才能给学生创造有效的探究。

【教学片段比较及反思】

[片段一]

我的课堂设计片段:

T:今天,我们来研究水和食用油,一起来比较水和食用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吧。

(出示:水和食用油)

T:这里有一杯水和一杯油,要比较水和食用油的相同和不同,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S:画两个圈,中间写相同点,两边写不同点。

T:也就是维恩图,这是我们记录的方法,那我们去观察比较,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S:看。

T:看什么?

S:颜色。

S:还有可以闻他们的气味。

T:怎么闻?(该生直接将鼻子凑上去)

T:大家看看他的方法,直接凑上去,对不对?我们科学里,应该这样,(教师演示扇闻)把它的气味扇过来闻。

S:还可以尝一下它们的味道。

T:在科学实验中可以用尝这个方法吗?

S:不可以,如果是药品,会中毒的。

T:对,在科学实验中,是不可以用尝这个方法的。

赵老师的课堂设计片段:

T: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猜个东西。

(出示黑色的纸袋包装的水袋和油袋)

T:你猜里面装有什么呢?

T:在不打开的情况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

S1:用眼睛看。

S2:用手摸。

S3:鼻子闻。(师演示扇闻)

S4:耳朵听。

T:怎么用耳朵来听呢?

S4:放入瓶子中摇晃着听,轻轻地摇。

S5:嘴巴尝。

T: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提倡用尝这种方法进行比较物体。

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说出用各种感官来观察水和食用油,但学生并没有按照我设想的回答,经过课后的讨论,原因是我对提问的细节不够重视,提问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才导致学生会说到用维恩图这个记录的方法,如果一开始提问时加上“观察”两个字,那可能就不会出现歧义的现象。

而赵老师的设计,没有多余的话语,简短的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利用自己身上的感官来推测老师手中的两个袋子中的物体,接着再让学生去观察一杯水和一杯油的时候,学生已经学到了方法是再利用的过程。这才是一种有效探究的教学方式。

三年级学生此前接触的都是观察实验,刚开始接触这种操作实验,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用科学方法观察探究,还需要教师的有效提问。

我的教学设计是试图直接引导学生用感官来观察,例如,这句提问:除了眼睛,还可以用什么观察?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这样的引导似乎有点生硬。

赵老师的设计通过直接视觉上的冲击,简单的一个包装,就让学生兴味盎然,学生很容易利用自身的各种感观进入科学的课堂。

科学课的探究活动,学生才是主体,可惜的是我很多时候没有意识到去抓住学生有价值的回答与发现,对学生的关注不够,而更多地关注了自己的教学流程能否及时完成。如果我能抓住学生的发现、回答来安排教学版块,便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片段二]

我的课堂设计片段:

T: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有哪些新的认识?

S1:水比油重。

S2:它们都是透明的。

S3:水不黏,油很黏。

赵老师的课堂设计片段:

创设情境

T:丁丁是个粗心大王,把加了色素的水和食用油混在一起了,不知道哪一瓶是水,哪一瓶是油,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把他们辨别出来?

S1:闻一下,水闻起来没有气味,油有气味。

S2:油的黏性大,水的黏性小

S3:比比哪个轻,哪个重。

S4:两瓶都倒一点,混在一起,看看哪个浮在上面。

S5:拿个吸管放进去,看看吸管在他们的什么位置。

思考:

简单的一个情境,却能让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完全运用起来,和赵老师的总结比起来,我的那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问题显得更加干巴巴。

【后续思考】

1.有效提问,适度引导

首先,问题设计时要把握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在每一节备课中,会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的探究问题,这些问题的预设,必须从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学生的知识原点开始,否则再明确的目标也将无法实施。

其次,提问的内容要精心酝酿。课堂总结的提问,内容同样是要学生回答本节课掌握了什么,我的只是极平常的结束语,激发不了学生多大的兴趣,而赵老师创设的情境,不仅能够引得学生饶有兴致地回答,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实验探究,激发潜能

首先,探究要注重实效性。教材在液滴观察这个模块中安排了玻璃板、蜡光纸、报纸三种材料,而一节课的时间却很有限,若三种材料都进行实验,时间势必不够,此时,就要适当处理教材,选择真正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

其次,注重探究的拓展性。科学源自现实生活,生活又是科学的实践基地。像这节课,课堂中无法完成观察三种材料上液滴的形状,可以将筛选出的材料作为学生课后的实验,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

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保证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

[2]宋汉阁.小学科学教学指要[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赵老师魔力食用油
为赵老师点赞
我的 “蜡烛”老师
有魔力的窗
五月 魔力
卖“萌”的魔力
废食用油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开封后的食用油应该怎么存放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会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
超级难写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