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的词汇化与主观性

2016-05-09 09:47亓金凤
现代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主观性

□亓金凤



“不就”的词汇化与主观性

□亓金凤

摘 要:“不就”由两个副词组合而成,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取得词的地位。然而,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不就”已经具有词汇化倾向,且成词以后进一步成熟为一个语气副词,表达说话人对某件事情的态度或看法,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本文分析了“不就”在共时层面上的词汇化等级程度。

关键词:“不就” 词汇化 语法化 主观性 语气副词

一、引言

“不就”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多用来表达反问。在句法上已作为一个单位来使用,读音上中间也不能有停顿,整体意义也不是各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如:

(1)谢大脚“咳”了一声说:既然这样,何必偷偷摸摸的,和赵四一说不就完了?

(2)荠晓兰道:“你何必多问,进去看看不就明白了么?”

(3)不就几十个选择题不会吗?!没什么。

我们认为,例(1)~例(3)中的“不就”已经具有了词汇化倾向,“不就”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义,说话人从自己的视角和认识出发表达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例(1)中,说话人认为只要和赵四一说就完了,不必偷偷摸摸。例(2)中,说话人认为不用多问,进去看看就明白了。例(3)在说话人看来几十个选择题不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关于“不就”在共时平面表现出来的特点,许多学者已经有所注意,殷树林(2007)认为如果“不就VP”不具有引述的性质,那么“不就VP”就是个唯反问结构。并指出在不同的语境下,该结构有4种句意类型。郭奇军(2012)运用构式语法理论讨论了“不就X”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曹波(2013)的硕士论文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不就X(吗)?”构式的构成、语义和语用分析,并与其他构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蔡旺、杨遗旗(2014)讨论了“不就”和“就”的异同,并认为“不就”已经高度凝固为一个复合副词。然而,对于“不就”的历时考察和词汇化过程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分析“不就”的词汇化过程及其成词以后的成熟表现,其中说话人的主观性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所采用的语料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BCC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以及以往研究中的文献资料。

二、“不就”的词汇化过程及动因

(一)“不就”的词汇化

“不就”中的“就”本义是动词,有“靠近、接近”义,之后虚化为副词、介词。古代汉语中,“不就”作为一个偏正结构,否定副词“不”修饰动词“就”,既可表示不能完成,也有“不就职、不接受命令”义。如:

(4)“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令共定仪,十余年不就。”《史记·礼书》

(5)“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後汉书·仲长统传》

这种否定副词“不”修饰动词“就”的偏正结构一直保留到今天,如:“高不成,低不就”。

本文讨论的“不就”是两个副词的组合,既然只讨论副词“就”,所以“就”的其他用法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关于副词“就”形成的年代,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不会晚于元代。我们发现,“不”和副词“就”在线性顺序上相邻出现的例子最早始于元代:

(6)〔带云〕那屠岸贾若见这孤儿呵,〔唱〕怕不就连皮带筋,捻成齑粉。(《赵氏孤儿》)

(7)如今田氏少艾,何不就招鲁公子为婿,以续前姻。(《元代话本选集》)

例(6)中的“怕”可以看作一个既表担心又表揣测的语气副词,“怕”与“不”结合紧密①,后面的分句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气,“不”与“就”不能组合。例(7)中“何不”组合,“就”作为副词修饰后面的动词性成分,整个句子表达反问。

根据考察,这种现象到了明代更加普遍,即“不就”的前面有“何、莫、岂、怕、却、可”等表达反问或揣测性疑问的词出现。这使得“不”更容易和它们组合,整个句子多表达反问。此时,“不就”结合没有合适的语义基础。如:

(8)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忠义水浒传》)

(9)“……只道是那山里走出来的一个半壮不壮的健猪,伙上许多人,叉钯扫帚,把老猪围倒,拿家去宰了,腌着过年,这个却不就遭瘟了?”(《西游记》)

(10)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西游记》

(11)“……俺每回来,见路上一簇响铃驿马,背着黄色袱,插着两根雉尾、两面牙旗,怕不就是巡按衙门进送实封才到了。”(《金瓶梅词话》)

(12)就如那盐鳖户一般,见了麒麟,说我是飞鸟;见了凤凰,说我是走兽;岂不就如那六科给事中一般,没得人管束。《醒世姻缘传》

(13)若不着这一封挡戗的书去,可不就象阴了信的炮仗一般罢了?《醒世姻缘传》

虽然这些词的出现阻碍了“不就”词汇化的进程,但为“不就”提供了语境支持,为以后“不就”脱离反诘副词单独表示反问语气奠定了基础。但是,同时代的“不就”共现的例子也存在于下面的语境中。例如:

(14)(卜儿云)兀的不就是那郑元和?(明·全元曲——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

(15)(薛仁贵云)兀那厮,抬起你那头来,睁开你那眼,则我不就是薛驴哥那?(明·全元曲——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

(16)龙香把手点道:那有灯的不就是他书房?(《二刻拍案惊奇》)

(17)你如今只推有甚么公用,将好的田地卖了去,收银子来藏了,不就是藏田地一般?《二刻拍案惊奇》

上面的句子根据上下文判断都是反问句,“不就”还是不能组合。和前面的例子一样,“不”和“就”不处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不”作为否定副词,用否定的结构来表达肯定的语气,“就”作为副词修饰后面的动词性成分(多是判断动词“是”+NP/VP)。

不论前面是否出现“何、莫”一类的表达反问语气的词语,“不就”共现总是出现在反问句中,这样受反问语境的影响,“不就”可以自足地表达反问了。而下面的“不就”似乎可以分析为词。例如:

(18)当铺有了相太爷的五百本钱,这不就合相太爷是伙计了?(《醒世姻缘传》)

此例中的“不就”处在“X,(主语)+不就+VP”这样的句法格式中,X为背景信息,陈述客观情况,说明事情的原因、条件等,后面的主语可以是复指代词“这”,也可以省略。“不就”有“就”的前后相承义②并且在语流上自然组合,因此,“不就”可以看作一个词了。由于“不就”一开始就处在特殊的反问环境中,说话人总是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事情,所以,我们认为“不就”是个有标记的语气副词,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性。到了清代,“不就”在这种格式中的使用频率增加,如:

(19)飞娘吐舌道:“哥嫂,你只看这一件,文爷的心肠,不就和天老子一般的吗?”(《野臾曝言》)

(20)这要是没有金钟罩,我这膀子不就给卸下去啦?(《三侠剑》)

(21)五爷闻听,心中暗想,大人若早说这句话不就行啦,大人这一句话助起五爷之兴,……把和尚的虎口震破了!《三侠剑》

(22)站着见他,不就合他的二爷一样吗?(《官场现形记》)

上面的例句中,前面的分句都表示说明,有的还出现假设连词“要是”“若”,这种说明的关系体现得更加明显。例(21)中条件句和结果句融合在一个句子中,证明“不就”的凝固程度更高了。这些句子中,句尾语气词出现了“吗”“啦”等更多的形式,其他作品中也已出现了现代汉语中典型的“不就”的用法。例如:

(23)留一个,去一个,一桩事不就结了?(《醒世姻缘传》)

(24)你这人好糊涂!你把他送到钱塘县去,叫陆大老爷安放他,不就结了吗。(《官场现形记》)

我们认为,副词“不就”在清代已经完成了词汇化过程。民国时期,“不就”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如:

(25)梅太郎道:“你到长崎不就没有钱了吗?”王甫察点头道:“且到长崎再设法。”(《留东外史》)

(26)侯老侠把脸一沉:“贫!你就说是个秃子不就完了嘛。”(《雍正剑侠图》)

同清代相比,民国出现了语气词“嘛”③,丰富了“不就”的语义内涵。而此时“不就”可以处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不再是表结果的分句。它可以直接修饰后面的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整个句子用否定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气。

(二)“不就”的词汇化动因

“不就”词汇化的动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语境吸收。“不就”在线性顺序上相邻,刚开始出现时是处在“何/怕不+就+X”表示反问或揣测性的语境中,之后这种格式继续存在,一直到民国。除了这种格式外,“不就”连用也能出现在“不/就是+X”中,这种句子也是表达反问。因此,“不就”只要在线性顺序上共现,它存在的这个句子大多表达疑问、反问、或揣测语气④。正是受这种特殊语境的影响,“不就”后来可以脱离“何”类疑问词或者具体的上下文的支持,自足地表达反问。前面没有疑问词的出现,“不就”组合为一个双音节形式,增加了成词的可能。

二是重新分析和高频使用。“不就”在明代以后,多处在“X,(主语)+不就+VP”的句法格式中,“不就”受韵律原则的支配,在语流上自然组合,又因为这一格式经常使用,在语句的理解过程中“不就”很容易被聚合为一个组块而加以感知,二者之间原有的分界被取消,结构进行重新分析⑤,“不就”有了成词的可能。

三是合适的语义基础。在“X,(主语)+不就+VP”这一格式中,“不就”继承了“就”的基本语义,即表示前后相承,或反映前后事件行为在时间上的先后,或反映条件、因果等逻辑关系。很多时候,“不就”和“就”可以替换,语义基本不变,但感情色彩有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就”的主观性带来的。

三、“不就”的进一步成熟

上文主要探讨了“不就”的词汇化过程,“不就”成词于清代,从民国一直到现代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北大语料库中,笔者发现了这样的例句:

(27)他若辩赢了,这个事实不就正好证明他错了?

(28)如果把刀柄大幅度削价,而从刀片上挣钱,不就解决了价格高的问题了吗?

(29)只要不耽误了培养孩子,我们大人多省点,多干点,不就有了吗?

这些例句都是明代“X,(主语)+不就+VP”格式在现代汉语中的存留,这些“不就”用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中,表示关联作用,具有一定的篇章功能。有些句子虽然没有明确的关联词,但仍能体会到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很多“不就”的前面带有主语。如:

(30)有人劝我,说我傻,说赶紧把小妹嫁出去,成了别人家的人,自己不就轻松了吗?

(31)他要是出来乱讲怎么办?把责任推卸给我们,推卸给省委组织部,那不就适得其反了?

当“不就”所在的句子是个完整的句子时,没有前面背景信息的说明,也不再陈述客观情况,“不就”的主观性加强,“不就”只体现人际功能。如:

(32)中国人过年不就图个热闹吗?

(33)古树重发新枝不就象征着邓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死吗?

例(32)中,不是所有的中国人认为过年就是图个热闹,在其他人看来过年或许还有更深刻的象征意义。例(33)中,古树重新发枝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说话者赋予独特的含义,更体现了其主观性。

此外,笔者还检索了BCC微博中的例子,认为口语中的“不就”具有的主观性越来越强。如:

(34)不就几十个选择题不会吗?!没什么。

(35)不就几块钱么,至于吗?出点事谁负责啊?

(36)不就几个洋品牌嘛,不就几件产自广东或苏南的贴牌衣服吗?不就几家相当于连锁了的外来版老国强面条之类的餐馆吗?至于需要这么激动嘛?

(37)妈的,不就圣诞嘛要不要那么堵!

(38)不就一顿饭么?姐姐难道请不起了吗?

与北大语料库中的例子相比,口语中“不就”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就”出现在一个句子的开头(通常省略主语),而不是句中,整个句子表达反问语气。2.句末语气词除了“吗、么、嘛、了”等出现外,标点符号也开始多样化,可以问号和感叹号同时出现,也可以多个感叹号连用,有时不用语气词而直接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不同的感情⑥。3.“不就”后面不仅带谓词性成分,也开始带体词性成分(单个名词、数量名结构等)。4.“不就”表达反问的强度增加,表达的感情越来越强烈,说话人可以只表达自己的观点,完全不需要听话人的回答或看法。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特点,可以看出“不就”进一步成熟为一个语气副词。

史金生(2003)从语法意义和和语法形式(即词的分布)两个方面界定了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副词“不就”符合其标准。首先,语气副词的语法意义就是表达说话人情感、认识的副词。“不就”在当下明显地表达了说话人的情感,而且大多是表达说话人对某件事不以为然、轻视、愤怒、不满等的主观态度(有时候虽然是针对某件事,实际是对施事者的不满态度)。有时句子的前后还会出现表达同样态度的句子或者很多不礼貌的语言,如例(35)~(38),这样更能体现说话者的强烈感情。其次,“不就”与其后的被修饰成分组合后,大部分作谓语。最后,作为语气副词的“不就”既可以位于句首,也可以位于句中,位置灵活。史金生(2003)认为,语言成分在语符序列中的位置与语言成分的主观程度有密切的关系。通常主观性强的成分处于句子的外围,主观性弱的成分处于句子的内层。所以,现代汉语中位于句首的“不就”主观性更强。

经过考察,可以得知,“不就”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看作语气副词。它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表达说话者的主观看法和态度。这种态度或情感在不同的语境下会表达出不同的语用功能,当然也有程度之别。

四、“不就”的词汇化等级

共时状态是历时状态的积累和延续,虽然“不就”出现的时间较晚,但在共时状态下它的演化的彻底程度是不同的。从北大语料库和BCC语料库可以看出,“不就”在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化程度是高低不等的。

首先,“岂/莫/何/怕/可不就+NP/VP”的格式还在使用,“不就”不在一个句法层次上,整个句子因为“岂、莫、何”等疑问词的存在表达反问。

其次,“X,(主语)+不就+VP”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大量存在,处在这种格式中的“不就”已经成词,具有“前后相承”的基本语义,表达一定的篇章功能。上述两种格式大多用于书面语体,口语中相对较少。

如果“不就”处在一个句子的句中,且带有说话者的主观性,“不就”就进一步成熟为一个语气副词,当位于句首时,这种主观性表现得更加明显,词汇化程度也是最高的。

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现代汉语中“并/要/再/还”和“不就”的结合。如:

(39)上海的入选曾有过不少的争议,其实上海并不就仅仅代表着刻板、精明、快节奏、没人情味……

(40)其实在生活中并不会绝对得孤独,只是看你是否甘于孤独,只要你想,愿意陪你的人肯定不少,再不就你主动去关心别人,总会收到回报的。

(41)雪来私信问打算怎么过年,我说还不就一个人上班下班,没什么过年的感觉,已经十年没有过年了,早已忘了“过年”到底是什么感觉。

(42)你追我赶多没意思,要不就一拍即合,要不就一拍两散……

它们组合并不表示反问,这也是前面所提到的“不就”所在的句子大多表示反问,而不是全部的原因。“并不就”是个否定陈述,其他的也都是用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思。受“不就”主观性的影响,它们在表达意思时也带有说话人的态度、立场,留下了自我印记。除了“要不就”⑦以外,其余的也有词汇化倾向,因为三音节虽然不属于一个音步,但可以看作超音步,也能成词。但是,如果“并/再/还”和“不就是”组合,按照韵律原则,一般是“2+2”模式,“并/要/再/还+不”结合,“就是”看作一个韵律词。但是,从另个一角度看,“并/再/还”放在“不就”的前面,也证明了“不就”的凝固性高。

五、结语

本文通过历时考察,分析了“不就”的词汇化过程,通过语境吸收和重新分析,并且在合适的的语义基础和句法格式中,“不就”从一个跨层结构经过高频使用后成为一个副词。由于“不就”一开始就处在反问句的特殊语境中,说话人总是从自己的视角看待事情,所以,“不就”带有个人主观性,可以看作一个语气副词。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不就”既可以位于句中,也可以位于句首,作为一个语气副词也变得更加成熟。同时,笔者注意到,在共时层面上,“不就”的词汇化等级是有差别的。语言是一个连续的系统,只有把历时和共时的语言现象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好的解释和说明。

本文重在考察“不就”在线性顺序上相邻的情况,所以和“不就”相近的“不是就”“不就是”⑧结构,本文没有进行梳理,这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此外,本文只分析了“不就”的词汇化过程以及它具有的主观性,对于主观性在共时层面表现出来的语用功能还有待以后的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王亚群(2004)认为,表“揣测”义的“怕不是”来源于反问句中的用法,其中的“不是”语义虚化,表示一种语气情态,“怕不是”容易凝固为词。我们认为此例中的“不”是“不是”省略“是”的用法,在语义上更倾向于和“怕”结合。

②许娟(2003)认为,“就”的基本义是前后相承,在此基础上处于不同的语言格式中以及人们语用表达的需要,派生出“时间、逻辑、数量范围、口气”等语义。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并认为“不就”含有“就”的这种基本语义,但是“不就”产生在反问语境中,从一开始就带有说话者的主观性。

③石毓智(2006)认为,疑问句和感叹句之间存在认知关系,现代汉语中疑问标记很多是用来表示感叹用法的。其中,疑问语气词“吗”就发展出了感叹语气词“嘛”,并且它们都有一个弱读的形式“么”。所以,现在的语料中三种形式并存,都可表示感叹语气。

④根据考察,大多是表达反问语气,但是在语料库中,仍能发现“不就”前面带有“并/要/再/还”等,它们并不表示反问。所以,为了尊重客观事实,表述为“大多表示反问”。殷树林(2007)也注意到这种情况,他认为,如果“不就”后面的V P不具有引述性质,“不就VP”就是个唯反问结构。

⑤参考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1年11月第1版,第285页。

⑥反问句表达的感情强烈时一般用多个感叹号,轻淡时用问号或句号。

⑦“要不”已经是词,在说“要不就”时,“要不”后面习惯停顿,所以“要不就”不宜成词。

⑧“不就”修饰名词性结构时,大多也能用“不就是”来表达,由于“是”语义虚化,不再表示判断,“不就是”的语义重心在“不就”上,重在表达说话人的态度,所以“不就是”中的“是”也就省略了。

参考文献:

[1]蔡旺,杨遗旗.“不就”与“就”的异同以及“不就”的词汇化[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4).

[2]曹波.“不就X(吗)?”构式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郭奇军.试谈表看轻义“不就X”构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8).

[5]金莹.多功能副词“就”的多维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7]史金生.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J].中国语文,2003,(1).

[8]许娟.副词“就”的语法化历程及其语义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9]殷树林.“不就VP”反问句的句意类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0]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有关的虚化机制[J].中国语文,2000,(1).

(亓金凤 吉林延吉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133002)

猜你喜欢
词汇化语法化主观性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V三V四”的构式及贬义色彩形成原因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