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叠加的历时考察

2016-05-09 09:47□张
现代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词汇化融合

□张 宝



介词叠加的历时考察

□张 宝

摘 要:通过考察汉语介词叠加现象的历时状况,发现汉语介词叠加现象在历时演变中以两种不同方式存在:第一,从显性并列叠加式走向词汇化道路,成为双音节介词,比如:“在于”;第二,以合音或兼词为基础附加单音节介词“于”成为隐性融合叠加式,比如:“诸于”和“于焉”。

关键词:介词叠加 词汇化 融合

一、前言

在汉语语法系统中,介词有着独特的价值——其中最核心的是以其介引功能把相关成分介引给谓语动词,形成以谓语为中心的句法结构。介词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叠加现象——两个同义或近义的介词在相同的结构位置针对同一句法成分起共同的介引作用。根据介词叠加现象在线性组合关系的能见与否,我们将其分为显性并列叠加式与隐形融合叠加式两种情况。汉语介词叠加现象从古汉语就已经开始,并伴随语法化进程逐渐演变。鉴于此,本文将主要从历时平面考察介词的叠加现象。

二、显性并列叠加式的历时状态:以“在于”为例

自《诗经》始,“在于”就已作为动介搭配使用。例如:

(1)鱼在于渚,或潜在渊。(《诗经·小雅·鸿雁之什·鹤鸣》)

此后渐用开来,走向成词化道路:

(2)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庄子》)

(3)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淮南子》)

(4)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文心雕龙》)

(5)雅颂在于此,浮华致那边。(《全唐诗》)

(6)西门庆忙问道:“你房儿在于何处?”(《金瓶梅》)

(7)生问计,女曰:“凡商贾之志在于利耳。”(《聊斋志异》)

现代汉语里,“在于”一般情况下被认定为动词,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例如:先进人物的特点~他们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二是指决定于,例如:去不去~你自己①。但“在于”其作为单音节介词并列叠加现象抑或说是复合介词的情况却鲜有论及②。

事实上,给语法化进程早、程度高的单音节处所介词“于”叠加就出现了介词叠加形式“在于”,最早见于《尚书》。例如:

(8)天罚不极,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尚书·周书·吕刑》)

此后间或出现:

(9)在于商夏之诗书曰:“命者,暴王作之。”(《墨子》)

(10)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往往,而愿一得归。(《战国策》)

(11)谪在于前,属遭不造。(《元后诔》)

(12)椰树,……实如瓠,系在于巅。(《齐民要术·卷十·“椰三二”》)

(13)时有库司典座僧,在于众前读申岁内种(种)用途帐,令众闻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

(14)摘果在于高山,取水长于远井。(《敦煌变文集(四)》)

(15)侯光货易多利,侯周遂乃损抑,即生恶心,在于郭欢地边杀兄,抛着丛林之中,遂先还家。(《搜神记》)

(16)炉鼎火候,列在于《火候品》中。(《云笈七签》)

(17)怀砖之义,起在于此也。(《太平广记》)

(18)破曹操百万军在于一时。(《三国志评话》)

(19)往院里来,在于楼外边立着。(《玉堂春落难逢夫》)

(20)不幸质在于赵,卿等可使人召之。(《两晋秘史》)

(21)他将大的从左右胁下挟了两个,两手提了两个,即拨转云头回来,会众猴在于洞中,就做个仙酒会,各饮了几杯,快乐不题。(《西游记》)

(22)陶公自将中军人马三千,将校湛辅廷、黑定国等十二人,在于河东大路屯扎。(《醒名花》)

以上例句均包含古汉语单音节介词“在”与“于”的并列叠加形式“在于”,大致分为两个类型:一类如例(10),“在于赵”是动词“弃”的处所补语,即谓词性成分+Pp+体词性成分组成中补结构(或称为后状语结构),例(11)(12)(16)(17)(20)与此相同;至于例(8)(14)(18)(21),无非是在谓词性成分之后加了个宾语,本质的句法结构没有变化;另一类如例(13),“在于”介引处所体词性成分“众前”给动词“读”,即“Pp+体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组成状中结构,例(9)(15)(19)(22)与此相同。

古汉语两个单音节介词“X”与“Y”并列叠加,会形成两种模式:“XY”或“YX”。在面对这两种叠加模式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到接受度和排斥性的问题。一般地说,其中一种模式的接受度要明显大于另一种模式的接受度,并且应用广泛进而词汇化为双音节介词。而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模式,则由于同义“撞车”而受到挤压与排斥,渐用渐少甚至趋于消亡。与并列叠加式“在于”相比,相反的模式“于在”几乎没有出现,我们在考察中仅发现两例,但其中后一例的“在”似乎是“左”的讹误:

(23)想成汤传位二十八世,今一旦有失,朕将何面目见先帝于在天也!(《封神演义》)

(24)公于在右两标选定救火兵二百名,参游统之行。(《寄园所寄》)

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数量众多,但均在古汉语单音节介词基础之上产生,其中一部分是同义单音节介词并列叠加、共同连用进而词汇化的,这不仅符合虚词强化的语法化趋势,而且符合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如:

从打、打从、连同、自从、自打、按照、比较、待到、等到、赶到、根据、及至、距离、任凭、依仗、依照、遵照、因为、由于、对于、依据、经由、除去

我们认为这些双音节介词在成词之前都是以显性并列叠加式存在的。应当明确:词汇的形成意味着形式的凝固,形式一旦凝固,也无所谓叠加不叠加了。下面列举一些古汉语中同义单音节介词的并列叠加现象。

(25)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自微贱兴,逾越礼制,浸盛于前。(《汉书》)

(26)宾从自中门入,宾趋左,主人趋右。(《清史稿》)

(27)每日晨朝向③东服一丸,自服此妙砂后,渐渐精思通彻,浊滞之气消革,则形神虚白,洞合于至真,自然超其玉京,而会金阙也。(《云笈七签》)

(28)说着,又朝向北一转,便是一个洞门。(《老残游记》)

(29)你看肃州的嘉谷关,离距阿克苏有五千多里路程,现在只在哈密设一处总粮台,如何管的周全?(《清朝秘史》)

三、隐性融合叠加式的历时状态:“诸于”和“于焉”

隐性融合叠加式是一种补充叠加④,即随着时间推移,部分词语的语义已经损耗而不易理解,为了表达清楚,人们就在原词基础上通过叠加来补充。

(一)“诸于”

对“诸于”的解释,请参看《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年第3期《汉语“V诸于X”形式探究》一文,这里不再赘述。

(二)“于焉”

“焉”字作为兼词表示“于此,在这里,在那里”的意思,从上古时期就开始了。例如:

(30)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尚书》)

(31)焉得谖草?(《诗经》)

(32)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周易》)

(33)有兽焉,其状如牛。(《山海经》)

(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35)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孟子·滕文公上》)

(3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篇》)

(37)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

随着时间的推移,“焉”字作为兼词的语义已经逐渐损耗而显得不易理解,为了表达得清晰和精确,就在“焉”字前置补充叠加了“于”字,于是“于焉”出现了。这和前面所说的“诸”字在近代后置补充叠加了“于”字的命运一样,但是因为年代久远而未被我们认识和发现。下面是“于焉”的历时用例:

(38)流言纳祸,二叔所以同亡;抵局衔怨,七国于焉俱毙。(《梁书》)

(39)势谢归涂单,于焉见幽囚。(《宋书》)

(40)天人道尽,丧乱弘多,宗庙以之颠覆,黎庶于焉殄瘁。(《晋书》)

(41)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北山独酌寄韦六》)

(42)杞梓于焉倾折,竹箭以此摧残。(《资治通鉴》)

(43)农功万世,于焉报本。(《元史》)

(44)敢用敬求佛力,于焉普度人天,牒文到日,如敕奉行。(《醒世姻缘传》)

(45)然私放私垦者仍日有所增,流民游匪于焉麕集。(《清史稿》)

由此看来,古汉语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作为兼词的“焉”之前的“于”字也是一个叠加的介词成分。只不过因为“焉”字也有代词的词义,人们一直忽视了这一点,将其兼词属性混同为代词属性。事实上,“焉”字作为代词,相当于“之”⑤,而“之”字作为代词有两种功能:一是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二是指示代词,表示“这”,比如:“之子于归”“之二虫又何知”。“于焉”的意思是“在这(那)里”,“焉”无疑表示“这(那)里”,但“这(那)里”毕竟不同于“这”,更不同于“他、她、它(们)”,因此,古汉语“于焉”中的“焉”我们认定为兼词,而“于焉”正是单音节介词“于”跟兼词“焉”构成的隐性融合叠加式。

当然,随着语言的发展,对“于焉”作语法重新分析——将其视为介宾短语,是没有问题的。但重新分析并不能否认历史上“于焉”作为融合式隐性介词叠加的存在。最后,我们指明:“焉”字表示方位的指示代词“这里、那里”的用法是后起的——是语法重新分析之后所赋予的新涵义新功能。

介词的叠加现象是语法化进程的表征,我们只能窥一斑而视之。正如梅耶所言:“语言的发展是复杂的,我们不要妄想解释过渡时期内所产生的一切,或者把这些时期内所发生的繁复事件都构拟出来。”

注释:

①资料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619页“在”字词条。

②张薇薇《敦煌本<搜神记>介词浅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对此略有涉及,其将“在于”视为“在”和“于”的同义并列复合词。

③这里仅指成为介词的成词化进程,事实上,“朝向”已经是个名词,表示(建筑物的正门或房间的窗户)正对着的方向:这套房子设备不错,只是~不理想。(资料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53页“朝”字词条。)

④比如,“弥足珍贵”的“弥”本来就表示“更加”,随着四字短语的凝固化,“弥”的功能逐渐黏着,语义渐趋模糊,于是前面叠加“更加、越发”以强化程度。例如:因为有爱,被困“留守儿童”与家人的团聚便显得越发弥足珍贵。

⑤依《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焉”字词条第四款说,439页。

参考文献:

[1]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孙德金.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王力等编,蒋绍愚等修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张谊生.介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作用与后果[J].语文研究,2013,(1).

(张宝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300387)

猜你喜欢
词汇化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V三V四”的构式及贬义色彩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