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希利斯米勒的阅读伦理观

2016-05-09 14:42吴润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解构阅读伦理

摘  要:米勒作为解构主义批评的重要人物,其在《阅读的伦理》一书中引入“伦理”这个概念,实现了解构主义理论内部的一个巨大转向,为解构主义面临的诸多质疑做出了有力地辩护。本文试从《阅》书产生的背景、书中涉及的阅读伦理及阅读中的伦理时刻等几方面进行简要述评。

关键词:阅读;伦理;解构

作者简介:吴润,女,汉族,(1990.4-),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1

上世纪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中心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由内部修辞研究转向外部关系研究。人们的研究重点也由研究符号与符号的关系转到研究符号与事物的关系上来。此时,解构主义批评被理论界指责为一直沉迷于语言的自由嬉戏,不关心真实的社会和历史。为此,米勒扛起了为解构主义辩护的大旗。《阅》书即是米勒对质疑解构主义批评的回应,也是其对解构主义阅读伦理学的独创性贡献。

批评解构主义的理论家认为,解构主义削弱了所有人文主义研究的价值,使作品阐释变为语言的自由嬉戏。米勒当然不同意这种指责,他认为,解构主义所主张的恰恰是尊重文本,不可随意阐释。为此,米勒提出了“阅读的伦理”,即指要接受阅读的责任,尊重文本表达出来的东西。米勒想要通过阅读的伦理来证明,正是源于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内部命令迫使批评者认识到异质性在任何文学作品中的存在。而读者和批评者所能抵达的这样的时刻就是阅读的伦理时刻。

米勒在该书中指出,阅读的伦理时刻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对文本中不可拒绝的要求进行回应,另一方面,这种回应又是自由的,读者必须为自己的回应及产生的结果负责。首先关于这种回应的必然性,米勒指出康德曾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中讨论过关于何谓道德的问题。“唯一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这样的行为——在这样的行为中执行这样的命令完全不顾及其他的后果道德律是一种绝对的命令,一种直言律令。他之所以有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也就是说,真正的道德行为不是源于我们对某事物的爱好和恐惧,而是源于对绝对命令的尊敬。比如说,我们尊敬一个人,实质上是对其身上所代表的法则和品质的敬重,这就好比,我们对文本的尊敬,实则是对文本背后的法则的尊敬。换言之,当我们尊重文本时,我们其实是在尊重文本背后的法则。但悖论的是,当我们真正回应和尊敬文本背后的法则的话,我们将不得不舍弃文本本身,而读出迥异于文本的内容来。这是因为我们要尊敬的法则体现在文本中,而文本作为我们通向法则的阶梯同时也是阻挡我们亲近法则的障碍物。因此,只有我们越过或舍弃该文本创造出新文本才能亲近隐藏其后的法则。所以,阅读中真正的伦理时刻必然意味着对背后法则的尊重和对原文本的背离。

另外,米勒认为对于文本的伦理回应又必须是自由。阿特里奇曾说:“对文本的回应是必需的,是从它是对一个不可拒绝的命令的回应的意义上说的;又是自由的,是从我必须为我的回应,以及我的阅读行动可能引起的人际关系、制度、社会、政治或历史的结果承担责任。”米勒认为,对文本的回应必须是自由的,这是因为阅读中的伦理时刻必定会导致行动的产生。这种行动有三个特征,第一,这样的伦理时刻必然会导致某种进入社会、历史或政治领域的行为产生。第二,任何真正的伦理行为必定是独特的,个人的和特别的,因为我们与他者的关系永远是个人化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公众化的历史或政治的行为与个人化的伦理行为经常交织在一起。但完全由政治或历史来决定的伦理行为并不是伦理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非道德的,因为伦理行动才是政治或认知行为的源头。第三,任何真正的伦理行为必然要引发其他的行为,但引发的后果不是行为者可以控制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必定有一种施为性力量从阅读行为的语言交易流向知识、政治和历史的领域”。也就是说,在我们的阅读中,我们是通过语言转义来获得理解的。但是,语言转义本身蕴含着一种无法被转义系统所认识的施为性力量,这种力量会伴随转义系统的运作而进入知识、政治和历史领域。这样,在这三个领域所获得的意义就无法完全为我们所掌握,因而必然又会引发新的阅读与阐释,而这个过程必然是循环往复永不停歇的。

因此,在米勒看来,阅读行动不可能穷尽文本的所有含义。所有的阅读活动以及阅读活动中的伦理行为归根结底就是赋意行为,就是给本没有意义的事物强加一个意义,这就好比是给一个没有生命的或已死亡的东西以生命。这样的赋意活动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对已知的文本中的异质成分进行组合,以便产生新的意义。但是,由于对诸成分进行组合的普遍性的法则并不存在,所以一个普遍意义或伦理决定在理论上就无法实现。在真正的阅读中,任何读者都孤独地面对文本,没有任何外在的抽象的法则可以指引他,他只能凭借文本所给出的信息做出反应,而且无论好与坏,他都必须自己面对,为自己的阅读行为负责。

综观,米勒提出阅读的伦理有力地反驳了批评界对解构主义批评的人文性缺失的批判,说明解构主义批评是行之有效且富有启发性的文本解读方式,使解构主义研究走向了更深处,在其理论生涯中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J.Hillis Miller.The Ethics of Reading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7.

[2]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剑等译.重申解构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解构阅读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还原
解构“剧本杀”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