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016-05-09 14:45张璐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女性形象

张璐

摘  要: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国内前辈们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分析研究成果颇丰,他们探讨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男女两性的对比以及相互关系等。

本文论述的重点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重点对象是意大利的文学作品。剖析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特点,同时探讨战争、宗教、爱情等重要文学主题如何在女性人物身上得到体现。最后对比意大利文学早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分析女性形象的塑造从十二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将形象分析与文学评论相结合,通过本文的分析介绍,希望能使人们对意大利的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国内的女性形象研究和中意文学对比提供新的材料。

关键词:意大利文学;女性形象;文艺复兴;女性形象演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2

一、引论

在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一部是完全没有女性角色的,尽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分量或轻或重,但是每一部作品对女性形象的刻画都是值得研究品味的。简要说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女性是作品中的绝对主人公,特别是在女性文学中,女性角色的分量非常重,比如:《简爱》、《茶花女》、《红楼梦》。女性是故事的核心,故事的线索围绕女主角的成长经历展开。

第二种,女性在作品中不是绝对主角但占据重要的分量,在作品中展示她们独特的女性魅力。在这种作品中,女性角色多半表现为男性的重要伴侣,比如:温柔慈爱的母亲,美丽体贴的妻子,婉转多情的情人等。

第三种,女性作为男性世界的附属和装饰,在这种作品中,女性都表现得非常肤浅并缺乏独立人格。比如:《水浒传》中潘金莲就是男性的玩物,是男权占有欲的牺牲品,而孙二娘则完全被男性化,没有赋予她女性的特质。

第四种,女性人物被抽象化,在她们身上附加了宗教化和理想化的意义。这类形象最经典的当属但丁《神曲》中的贝阿特利切,以及《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的克罗琳达。

二、意大利文学作品中的三大主题和女性

意大利文学中有三大主题:战争、爱情和宗教,每一种主题中都不乏突出的女性形象,她们丰富了主题的内容,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为主题的升华。

1、战争。战争给人的普遍印象是残忍和血腥的,充满了鲜血和泪水,实质上是与女性温柔脆弱的本质不符的,但恰恰是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战场上的女性形象非常的突出,她们往往能引起深刻的同情,赋予战场甜蜜和浪漫,与战场本身的冷酷和暴力形成反差。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女性的魅力在战场上得到了升华。

在《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艾米利亚的形象就是典型的代表。她温柔美丽,却又执着勇敢,在战争中她努力追寻着爱情,她每一次叹息、哭泣都让作者产生无比的同情。她的女性魅力和残酷的战场相结合,给战场增添了柔软浪漫的一面。在《疯狂的罗兰》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女战士布拉达曼特的形象,在她身上完美地结合了女性的敏感温柔和男性的坚韧勇敢,作为女战士,她在面对敌人时英勇无畏;同时作为女人,在面对情人时她又温柔缱绻。她也是战场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2、宗教。对大多数人来说,宗教是一个晦涩难明的主题,但在意大利文学中却又反复出现。如果关于宗教的描述仅仅是说教式的,读者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作品也就失去了本应有的魅力。但优秀的作者们成功地塑造了一类女性角色,她们就如上帝的使者,心灵的导师,来到人间引领人们亲近上帝。

最经典的形象当属但丁笔下的贝阿特利切,但丁的《神曲》天堂篇中的引路人,但丁通过她了解了天堂的戒律和规则。这类描述脱离了宗教教条的严密枯燥,给宗教主题提供了母性般的温柔细腻。

3、爱情。我们都明白爱情这个主题跟女性角色密不可分,关于这个主题有太多值得一提的女性形象。

有悲剧收尾的爱情,这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类型,因为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这类爱情特别伤感和动人。比如:《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的克罗琳达的爱情,她与十字军将领坦格雷多因为信仰不同成为敌人,但爱情是不分信仰、国籍的。坦格雷多对她爱若珍宝,不忍伤她分毫,最后却阴差阳错地在战场上没有认出未揭示身份的克罗琳达,最后通过决斗亲手将爱人杀死,这种悲剧式的戏剧效果给读者强大的震撼,这种爱情的毁灭给人留下深深的叹息。

当然也有幸福圆满的爱情,比如:《疯狂的罗兰》中的安杰丽卡公主的故事,她美丽而富有风情,引起了骑士们疯狂的爱慕,甚至为她不惜决斗,连查理大帝手下最为优秀的骑士罗兰都为她倾心不已。但是她却不为所动,在远逃回国的过程中爱上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战士,决定跟他幸福地双宿双栖,而这还成为了引起罗兰疯狂的直接原因。安杰丽卡代表了美丽的异国公主的形象,引人爱慕又能选择自己的幸福,这种爱情就带给人温馨的感觉。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文学是现实的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女性的认识和态度会发生变化,当然也会影响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在这里我粗浅地分析一下从意大利早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在最初的西西里诗派中,诗歌的主题是吟游诗人对于贵族女性的爱慕。在诗歌中主角都是身份高贵的女性,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在诗人们的心中引起焦虑和渴望,她们的一个眼神,一个身影都成为吟诵的对象。因为她们的不可接近,这类爱情显得非常的绝望,实质上这类女性形象就是诗人心灵的幻想,并不是实在的爱情的对象。

接下里由西西里诗派演变到了以圭多·圭尼泽利为代表的“温柔的新体”诗派。诗歌的主题仍然是对女性的歌颂,但欣赏的不再是女性肉体的美好,而是歌颂她们精神的高不可及,甚至将她们作为神性的代表。在诗歌中对女性的赞美就像是对上帝和圣母的赞美一样,女性的形象都是天使般的,她们的眼神是母性的慈悲的,笑容是甜蜜的安慰的,诗人对女性的爱慕都是精神层面的,而不是肉欲的,她们因此成为引领诗人走向神性的向导。

受“温柔的新体”影响,意大利中世纪晚期最伟大的诗人但丁塑造了其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贝阿特丽切,在《神曲》中她作为诗人天堂的引路人,代表了永世的幸福和神的祝愿。她的身上有明显的宗教气息,脱离了肉体的欲望,成为净化诗人心灵的天使,将世俗的爱引导向神的方向,使他获得心灵的拯救。可以说她是“温柔的新体”中的女性形象的最高、最深刻的表现。

从彼特拉克开始我们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从他的诗歌代表作《歌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女性形象的变化。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劳拉仍然是神和人的媒介,但是在彼特拉克这里却并不再是灵魂的拯救者,而是在精神层面高于诗人的朋友、爱人。诗人对她有爱慕也有崇敬,她的身上有了更多的世俗特征。简而言之,她仍然是美丽和品德的代表,是来自于天堂的心灵慰藉者,但她也富有人性,有世俗的女性特征,引导着诗人获得内心的安宁平和。

到了薄伽丘时期,女性角色就完全脱离神性,完全的人性化。在《十日谈》中,薄伽丘赞颂女性的机智,聪慧和勇气。他笔下的女性来自各个社会阶级,有着迥异的人格特征,但总体上说都不再神圣化,身上有明显的世俗特点,她们追求世俗的爱情,甚至追求肉体的欢愉,她们自由、独立、美丽又机智。从薄伽丘开始我们看到了女性形象塑造上的一个突出的转折点。

之后到了塔索和阿里奥斯托的文艺复兴晚期,他们作品中的女性开始富有异域风情,女主角都是异族女子。他们将外族特色与骑士文学相融合,创造出了非常难忘的女性形象,比如:《疯狂的罗兰》中的安杰丽卡和《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的艾米利亚等。

总之,意大利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变非常有趣,女性形象不断地世俗化和人性化,从天使般的形象慢慢变成实际的爱情对象,关于女性的描述也越来越细致,她们的经历也越来越特别,并且慢慢地,异域风情也成了文学作品中女性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塔索,《耶路撒冷的解放》,王永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2]阿里奥斯托,《疯狂的罗兰》,吴雪卿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

[3]王军,徐秀云,《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

[4]Rafaello Ramat, Per la storia dello stile rinascimentale: il “furioso”, il “principe”, l”aminta”, la “liberata”, Firenze, Danna, 1953.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女性形象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