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荒芜下的爱情游戏

2016-05-09 15:59曾莉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纪念

摘  要:《纪念》收录于钱钟书短篇小说集《人·兽·鬼》,这被夏志清先生认为是其中最好的一篇⑴。本文以曼倩在琐碎的婚姻之外与小叔子天健发生的“爱情萌芽”为行文线索,通过分析曼倩心理语言的变化来揭示那个时代里小知识分子脆弱的伦理道德与人生欲望无法平衡而产生的精神迷失。我们需要从中体会作者想要透过曼倩平淡生活的背后去探寻人与人之间荒谬的两性关系和精神苦闷的缘由,从而理解钱钟书对人性弱点的讽刺与批判。

关键词:《纪念》;曼倩;天健;心理剖析;精神荒芜

作者简介:曾莉(1994.2-),女,民族:汉,籍贯:四川达州人,学位:大学本科,学校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01

钱钟书先生以一部《围城》笑傲于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在这部作品中他以自身独特的文字幽默和深切批判向我们阐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底蕴和独特价值,并且在机趣横生的挖苦揶揄中却不缺少对人生和人性的终极关怀(2)。而张明亮对短篇《纪念》却给予了同《围城》一样高度的评价,他说:“《纪念》终于摆脱了《儒林外史》而成为《围城》那样精致而成熟的作品”(3),这样的表达足见他对《纪念》地位的正视与肯定。这里先不讨论这是否夸大了其价值认知,我们只是简单从文本中感受作者对曼倩心理前后变化的生动描写,分析以曼倩为代表的女性世界的复杂与善变。

一:琐碎生活下的暗潮涌动

曼倩对自我设想是“一个雍容文静的大家闺秀”,这样的表达就深刻阐释了她虽接受现代教育却还是浸染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子。可她最终选择忤逆父母与才叔结婚,这样淡然的女子却能抛弃传统赋予她一切完美的性格,去抗争、去争取婚姻自由。然而婚后的生活却让曼倩质疑了之前对才叔优点的肯定,丈夫的忙碌、自己的无所事事都让这段努力抗争的婚姻生活过得乏味单调。婚前对才叔的亲密感受在物质贫乏而又平淡如水的生活里渐渐蒸发,曼倩感受到的只有厌倦和无助。正是在这样空虚寂寞的日子里,天健的出现才让曼倩的平淡生活泛起一丝涟漪,重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二:生活烦闷下的爱情尝试

天健的拜访要求打破了这个家原本的冷寂,例如对于是否约表弟吃便饭这一问题夫妻就发生了分歧,因为不能请吃体面的饭而选择放弃,这里足见她的虚荣心理。最开始她和天健的交往只是想作为生命的恭维和证明,但事实上她则陷入了恋爱的患得患失和自我否认中,她善于为自己找借口,例如同天健外出是“因公外出”;看见天健和其他女性在一起的时候无比嫉妒,天健很久没有出现的事实她在矛盾纠结中陷入了绝望,可在绝望中酝酿出对他更浓烈的情感,这一切都表明曼倩对天健产生爱情感受。

三:游戏结束后的懊悔失落

天健在他们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游戏人生、欲望追求的态度,他在诱惑曼倩的时候仍然和其他女性有联系,可以说他对曼倩并不是因为爱情才和她接触,更多的是生命空虚下的一场追逐游戏。他强迫曼倩发生关系之后却只有“达到目的以后的空虚”,才懊悔对不住表哥表嫂;而曼倩对此事的态度也是可憎的余感,“心像经冰水洗过的一般清楚,知道并不爱天健。并且从前要博天健爱她的虚荣心,此时消散的不留痕迹。”由此可见曼倩和天健二人最初认为的恋爱实则只是因为精神荒芜引发的一场“猎艳”游戏。

四:曼倩矛盾行为的浅要分析

她追求自由婚姻后为什么依然出轨呢?这就深刻表现在她的心理活动中。首先,天健出现后,曼倩心里存在对天健与才叔的各种比较,在比较中就更能凸显天健的生命活力,这自然增加了她对才叔的厌倦感,从而出现接近天健,感受自我存在的想法。其次我认为她是求而不得的沮丧和痛苦。她后来在意他的一举一动,看见他和“航空母舰”在一起伤心绝望,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她是因为嫉妒的心理而出轨。并且她在平淡生活中压抑了内心最渴求的活力与朝气。她的矛盾感受我们可以认为只是小知识分子因生活的烦闷以及无聊空虚而爆发的一场对传统的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反抗与突围。最后是曼倩对才叔的母性关怀其实是多于爱情感受,在与天健的恋情中, 她忌妒、希望、失望、思念, 这些女性的恋爱心理在才叔那里未曾流露过,所以我认为可能也有因为她在才叔身上感受不到人妻的快乐,才把恋爱转向了天健。

曼倩与才叔的婚姻本是她自己对人生的认可与选择,但最后却走向了背叛,而这一切我认为是作者对以曼倩为代表的中国女性在传统文化压抑下自我意识的不自觉觉醒的表达。曼倩结婚前对传统的父母之命的否定、回归传统婚姻生活的行为再到追求生命活力的出轨,这样反复和矛盾行为本身就体现了作者对现代知识女性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交流碰撞中找不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情感上的无所皈依和精神上的失落迷惘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出于人道上的理解与关怀。

结语:

钱钟书先生在《纪念》中表现出很明显的对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分析,曼倩开始追求自由婚姻嫁给了才叔,从个性解放的时代新女性回归到了传统贤妻角色;而后曼倩追求生命色彩与天健偷情,从传统保守过又渡到了现代思想;曼倩最终和天健发生关系后妄图忘掉这段感情,从大胆开放变成了对伦理道德的屈从。她的反复与矛盾心态正是作者对人性弱点的揭露,体现的是钱钟书先生对社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I]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2]《中国现代文学史》  朱栋霖  [I]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3]《槐荫下的幻景——论<围城>叙事与结构》   [M]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4]《E·冈恩.美国作家评钱钟书》  [J]   1986年  第3 期

猜你喜欢
纪念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
纪念西北局
纪念一只被杀的鳄鱼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忘不掉的纪念
芷江受降纪念坊有感(外四首)
打开“披头士”密码——纪念披头士乐队成立55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