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人笔下的妓女群像

2016-05-09 16:17王雅楠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宋代词人

摘  要:宋词中涉及了大量妓女形象,本文通过宋代词人笔下丰富多样的妓女形象,把她们置身于宋代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中来观照,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四类妓女形象的内心情感世界,以便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妓女群体基本功用外的情感内涵、文学文化意向、人文底蕴和艺术魅力,并深度嗅触、全面透析宋代艳词文化,领悟其真谛。

关键词:宋代;词人;妓女形象;艳词

作者简介:王雅楠(1988-),甘肃张掖人,中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03

妓女可分为宫妓、官妓、营妓、市妓、家妓,也可分成官妓、私妓,还可以分为艺妓和色妓两大类。此处所言之妓女多有别于今日之妓女,她们多数卖艺不卖身,或以卖艺为主卖身为辅。妓,女乐(陆法言《切韵》、《康熙字典》、《辞源》),非娼也。宋妓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兼备才、情、色、艺。她们个个貌美如花、多才多艺,鲜活了整座宋词大花园。妓女最是词家的独钟,词人们或言其艳媚才情,或悯其不幸身遭,或讴其寻情追爱,或抒其离愁别恨,或褒其高洁品性。她们是宋词这座文化大厦不可或缺的砖瓦,是宋词文化中一道最绮丽的景致!

(一) 貌赛天仙,才艺双馨,惊羡全国的明星妓女形象

话说宋代名妓,当推皇帝魂牵梦萦、举国垂涎的第一名妓李师师为最绝。状其美貌,借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卫风·硕人》)这两句再恰当不过了。论其才艺,晁冲之有诗“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不仅宋徽宗是她的入幕之宾,就连水泊梁山108将的统领宋江,也千里迢迢,冒死潜入汴京,一亲芳泽。为之倾倒的高官臣宦、文人墨客更是不计其数。

晏几道的《生查子·远山眉黛长》,画黛弯娥、纤腰细肢,美丽如画,跃然纸上。著名词人张先曾专门为这位最负盛名的妓女李师师新创词牌《师师令》并作词“香钿宝珥。……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细腻精致地勾画出一幅师师丽妆与倩姿的美丽画卷。

面对这位众人心中的“尤物”,哪位词人能忍心不赞美一番,“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擅写男欢女爱,曾这样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地描写师师倾国倾城的丽容,“年来今夜见师师。……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一丛花》)灯下倩影,清歌妙舞,眉目含愁,写绝了一代名妓的风情韵致。文字清新明丽,音韵协畅和美,感情深婉绵长,读之令人一唱三叹,不知不觉间,心为之动,情为之移。而写师师写的最出神入化当属精通音律、享有“词家之冠”美名的周邦彦了。周美成有词《玉兰儿》,“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记录他初见李师师的印象,还作《洛阳春》“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一件发生在宋徽宗、周邦彦、李师师三人间的风流韵事。

北宋钱塘名妓琴操,蛾眉曼睩,稚齿婑媠,纤手蛮腰,美人胚子一个,品琴论诗,唱词弄舞更是了得,曾把秦观的《满庭芳》改韵换字,而词的意境美、风格美和艺术美却毫发无损。琴操因东坡而得到代代文人的怜惜,玲珑山也因有琴操而千古闻名。先是暗恋秦观,后与苏轼有一段风雅之交,终出家为尼。秦观也有很多香词为其而填,如《踏莎行·郴州旅舍》。

李师师既没选择做皇妃,也放弃了做压寨夫人,更是没做周邦彦的妻妾。琴操呢,索性遁入空门,追求隐逸,她们求的是一份恬静和自适,代表了她们平静素淡的人生情怀和理想!

(二) 诚觅知音,追求真爱,心痴情痴的妓女形象

爱情日光谱,红尘处处有。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歌颂和传唱、憧憬和赞美都不惜笔墨、不吝辞藻,留下了许多千古诗词经典和佳句绝唱。“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国风·王风·采葛》)“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司马相如《凤求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等这样谱写爱情长诗、演绎爱情乐章,那我们且看看宋人是怎样挥毫泼墨话爱情的,张先在《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中如此激抒亘古不老的爱情信念;秦观有《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子瞻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中这样传递爱情的余韵;《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这样阐释爱情之路的曲折;柳永作《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表明对爱情的坚毅态度;《卜算子》里“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这样表现对离恨的无限情思,宋人通过一曲曲“韵高而情深,含蓄而发越,情切而意绵,深婉而热忱”动人妙词编织着不老的爱情神话。

对妓女们而言,真正的知音与爱情更多的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梦,但她们从未泯灭对知音的寻觅和对爱情的追求。有个漂亮的比喻说老婆是太阳,情人是月亮,而红颜知己则是星星,闪闪烁烁又若即若离,比朋友近一点,又比情人纯一点,而她们恰似这漫天的星星,簇拥在士人们左右。她们的爱情多是由与文人士大夫之间的广泛接触而产生的,一旦功名与风月相矛盾,他们多是求功名而舍风月,但又藕断丝连,妓女便成了爱情的牺牲品,因此他们之间保持着一种特殊的知音爱情!由于文人们的游宦生活和职务调动,因而妓女们的爱情常常不能始终,频遇别离,于是在写她们的词中,十有八九是表现知音难觅、离愁别恨、痴心等待和相思之苦:“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周邦彦《一落索》),“须通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柳永《瑞鹧鸪》)。她们总向往一段纯真挚美的爱情能带给她们幸福和希望,但怎奈红颜稀少,知音难觅,空有一片痴情,徒有一腔才华,更与何人说,更有何人解,更有何人惜。他们间的情意虽不似伯牙奇遇子期,但却胜似《高山流水》的曲高意长!是完美的知音,更是动人的爱情!

南宋杭妓乐婉和一位姓施的酒监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相亲相爱,几欲谈婚论嫁、比翼双飞。后施因公务奉调离杭,由于诸多严律苛令、陋习陈规的牵绊,无法帮乐婉脱籍并共筑爱巢,和着依依惜别的泪水,赋就这首《卜算子·相逢情便深》,词中处处唏嘘落泪,句句恋恋溢情,表达了爱意深浓与天不遂人愿、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与悲伤。乐婉面对不能朝夕厮守的爱人,柔肠寸断、悲戚哀恸的情况下也唱和一首《卜算子》赠与施酒监,倾诉凄然的离别之苦和表达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全词尺幅之间尽是恋恋不舍和沉重无比的至情之语,真是慧剑难斩这生死不渝的情丝呐。

蜀妓有词《市桥柳》,“欲寄意,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官柳。看君着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后会不知何日又。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苟富贵、无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对即将离去的爱人的痴情眷念,表达了对专一爱情的渴慕与执著追求。柳永的《迷仙引相·才过笄年》通篇摹拟一位妙龄歌妓的口吻,道出她厌倦风尘,追寻爱情,心苦苦情痴痴的心声。以庄重的主题,挚真的情感,明净的语言道出了此妓对卖笑生涯的倦厌和忧虑,对美满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写出了社会最底歌妓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

妓女们虽身陷红尘,但对爱情同样充满了强烈渴慕和无尽遐想,她们为求生计,献唱卖笑、殷勤奉承,对虚情假意、逢场作戏早已司空见惯,对这样的生活早已厌倦之至,正因如此,她们对爱情更加炽烈更加痴狂,她们比常人更渴盼得到一份坚贞无二真挚缱绻之情、海枯石烂天荒地老之爱。

(三) 品行高洁,渴盼从良,向往自由的妓女形象

在宋词的画卷中有这样一群女子,她们姿色美艳,环肥燕瘦,典雅淑婉,楚楚动人,沦为妓女但却不慕权贵,渴盼从良,向往自由。她们异于那些堕落放荡,好逸恶劳,攀权附贵,人尽可夫,恬不知耻的妓女。她们失去了自由身但依然秉持独立的精神和自立的气格。她们一心向往自由和自主的生活,正如裴多菲的诗中所写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而强颜欢笑背后是难以为言的苦楚与酸辛。

长沙名妓谭意歌,与茶客张正字相恋。在《长相思令》里,她因思念恋人而心情廖落,“旧赏人非,对佳时,一向乐少愁多,远意沉沉,幽闺独自颦娥”无奈托身妓家,依然得向新来的“恩客”“宽却衣罗”只能发出感叹“任凭他人怪憔悴,甘心总为伊呵!”,她有多难,想为知心爱人守身如玉可身不由己,只有自我安慰:任他人奇怪自己的憔悴,甘心为远方的爱人忍受一切屈辱和苦难,保持一种精神的坚贞和洁净!此词刻画了一位身陷污泥而心向自由、光明、高洁的不幸歌妓的典型形象。辛弃疾家的吹笛婢女整整,算家妓。辛弃疾曾在医生为他生病的妻子切脉诊断时言:“老妻病愈,以此为赠”,辛妻好后,整整如约被送去医家,她作《好事近》词:“医者索酬劳,那得许多钱帛……觑着这般火色,告妈妈将息。”以诙谐戏谑的口吻,诉说了为妓者人如物贱、身不由己的悲辛和哀婉,表达了渴盼从良,向往自由的情感!西湖歌妓章台柳。在《沁园春》中自比“弱质娇姿”的杨柳,“半占官街,半侵私道,长被狂风取次摇。”以柳之任风摇摆暗示自己无依无靠,任人蹂躏的命途,“欲告东君,移归庭院,独对高台舞细腰。”以柳之渴望“移归庭院”含蓄表达自己渴望从良过自由安稳生活的愿望。“从今后,无人折取柔条。”她们是多么渴望结束“这人折去那人攀”(敦煌曲子词《梦江南》)的俯仰由人的生活呀!杭州妓女周韶作《白鹦鹉》“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将自己比作笼中之鸟,希望被放飞自然,也表达了期盼从良和向往自由的强烈心愿。

她们沦落于烟花柳地,别无选择,往往只能把对安适自由的期待都融为一缕缕情思贯穿于词中,极其渴望能结束那俯仰随人、等闲酬笑的苦难生涯,落籍从良,过自由自主自在、安稳闲适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四) 身世飘零,重情守义,常怀感恩的妓女形象

在那“奴婢贱人,律比畜产”的时代,沦为妓女,如陷泥沼。身世浮萍、无枝可依、命途悲惨的她们并不是整天去埋怨、叹息,而是坚强求生,善良处世,对知遇之恩,滴水情义倍加感激酬报,表现出重情守义、常怀感恩的一面。

宋代嘉定年间平江妓作《贺新郎·送太守》一词用象征手法和比兴的技巧抒发了平江妓对太守百般关爱照顾之恩情的感怀!关于苏大学士与西湖著名歌妓王朝云的爱情故事可谓是脍炙人口,流传甚广,感人至深。三十八岁的苏轼初遇才艺超群的朝云便为之倾倒,用“西子”作比,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妙句,并赎了十二岁的雏妓朝云为侍女,后成为妾,朝云对他用情专一,与他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别是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黄州和贬黜惠州两段政途黯淡的艰难岁月,朝云并未因其仕途低迷和宦海浮沉而始乱终弃,而是朝夕相伴,左右追随,伺候和照料他的衣食住行,直至辞世,朝云才隐逸田园,后因忧思成疾,终年34岁。“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梅花》)是苏轼悼妾朝云之词,格调哀婉,情韵悠长,感情炽烈。东坡还为曾经患难共携、相濡以沫的朝云写过《雨中花慢》和《题栖禅院》等许多悼念诗词。

最经典的莫过于有千古绝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传世的大词人柳永和妓女们的动人故事。他常年往返于秦楼楚馆,留连于烟花巷陌,真心同情妓女遭遇和命运,与她们推心置腹,平等交往,怜爱她们的才艺,赞颂她们的善良,为她们作词无数,深得群妓厚爱,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便是妓女们的共同心声,也是感恩的最强音!相传柳永死在妓院并由妓女合葬,明代冯梦龙《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一文对柳永的殡葬场面描写的最生动:“只见半城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地。”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此后,每逢清明她们都去祭奠这位大词人,人谓“吊柳会”。后人在柳永墓前题诗:“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这种绵亘的恩情厚义,古今唯此一人也。

这一个个身如浮萍、飘零天涯、遭遇悲惨但却执着寻爱、品行高洁、重情守义、常怀感恩、向往自由、气格超拔的妓女们,正是深受了被宋朝奉为“官学”,由儒、释、道“三教合流”并创新的“程朱理学”的濡染和熏陶,观物烛理,存心养性,形成宋代内敛自省的特殊求学治世精神,重人格厚人品,崇尚气节!

她们是中国古代男权社会中,藐视一切黑暗深处的不息光芒!

参考文献:

[1]王书奴. 中国娼妓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2]孙维成. 宋韵——宋词人文精神与审美形态探讨[M].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

[3]谭正璧. 中国女性文学史——女性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4]胡云翼. 胡云翼说词[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张美丽.论宋代歌妓词的情感内涵 [J]《孝感学院学报》,2010年

[6]李俊标,方艳. 宋歌妓词浅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

猜你喜欢
宋代词人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词人的职业
以《全宋词》为蓝本看宋代歌妓词人及其词作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浅谈宋代瓦子勾栏的兴盛及对书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宋代尚意与晚明尚奇书学思想的探析与比较
乐观态度 闲静生活
林逋梅妻鹤子